CN206805401U -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05401U
CN206805401U CN201720519510.9U CN201720519510U CN206805401U CN 206805401 U CN206805401 U CN 206805401U CN 201720519510 U CN201720519510 U CN 201720519510U CN 206805401 U CN206805401 U CN 206805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olid state
adapter card
hard disk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95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雪
张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95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05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05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05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包括转接卡本体、硬盘插槽、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定位孔设置在转接卡本体上与硬盘插槽相对的位置;第一定位件固定安装在定位孔处;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插孔;第二定位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卡接限位部和插针;插针可拆卸地与插孔卡接或者过盈配合。为插针和插孔为过盈配合和卡接配合方式,所以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实现二者的分离;采用插针和插孔配合,因为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感知安装力的大小,所以可以通过感觉避免固态硬盘被压溃、使第二定位件直接地靠在固态硬盘上。第二定位件直接抵靠固态硬盘,避免了采用螺钉固定时因为固态硬盘晃动而造成螺钉脱落问题,提高了固定硬盘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背景技术
在应用需求推动下,很多服务器已经采用固态硬盘作为存储介质。为实现功能的多样化,一些服务器中固态硬盘并不直接和主板连接,而是安装在转接卡上、通过转接卡安装在主板的扩展插槽中。
具体的,固态硬盘的金手指端插装到转接卡中的金手指插槽中,另一端被卡接而被固定。现有技术中,转接卡上固定设置有螺纹孔,固态硬盘上与金手指相对的一端设置瞳孔或者定位槽,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螺纹孔中并卡接固态硬盘上的通孔或者定位槽。
为避免固态硬盘中的印刷电路板被螺钉压溃,固态硬盘安装在转接卡上时与相对螺钉仍有些许孔隙,因此在较大振动作用下会晃动。因为固态硬盘可能相对于螺钉晃动,在一些移动式服务器中长期外力作用下,螺钉可能松动并脱落在服务器开机状态下,螺钉脱落或者松动可能会触及固态硬盘上的电容和导电触点、使电路短路、损坏各个板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以解决现有固态硬盘采用螺钉固定、而螺钉容易晃动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包括转接卡本体和硬盘插槽;
所述硬盘插槽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卡本体上;
所述转接卡本体上设置有金手指和定位孔;
所述硬盘插槽中的触点分别与所述金手指对应的触点电连接;
所述定位孔设置在与所述硬盘插槽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定位孔到所述硬盘插槽的距离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长度;
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处;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插孔;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卡接限位部和插针;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插针一体设置;
所述插针可拆卸地与所述插孔过盈配合;或者,
所述插针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扣,另一设置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扣位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上侧限位部、弹性变形部和卡接定位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之间,并且,与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一体设置;
所述上侧限位部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高度等于所述转接卡本体的厚度;
所述卡接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回弹力作用下与所述转接卡本体卡接;
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上。
可选的,所述插孔贯穿所述上侧限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弹性变形部和分别与各个弹性变形部连接的卡接定位部;
各个弹性变形部围城第一孔隙;
各个卡接定位部围成第二空隙;
所述插针完全插入到所述插孔中时,所述插针插入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孔隙,并且贴靠所述卡接定位部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为是非圆形孔;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上侧限位部、中间连接部和卡接定位部;
所述中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之间,并且,与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一体设置;
所述上侧限位部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
所述中间连接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并且,可以在所述定位孔中旋转;所述中间连接部的高度等于所述转接卡本体的厚度;
所述卡接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并相对所述定位孔旋转后,可以卡接所述转接卡本体。
可选的,所述上侧限位部的上侧面设置有硬盘定位凹台;
所述硬盘定位凹台的高度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本体厚度;
所述第一定位件卡接在所述定位孔处时,所述硬盘定位凹台正对所述硬盘插槽。
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为绝缘件。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弯折内侧面设置有弧形内凹部。
可选的,所述硬盘定位凹台为弧形凹台。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握持部;
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限位部的上侧,并且与所述限位部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安装在转接卡本体上的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插孔,第二定位件上设置可以插接在插孔中的插针。插针和插孔采用过盈配合或者卡接配合方式。因为插针和插孔为过盈配合和卡接配合方式,所以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实现二者的分离;采用插针和插孔配合,因为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感知安装力的大小,所以可以通过感觉避免固态硬盘被压溃、使第二定位件直接地靠在固态硬盘上。第二定位件直接抵靠固态硬盘,避免了采用螺钉固定时因为固态硬盘晃动而造成螺钉脱落问题,提高了固定硬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卡本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中定位件的第一轴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中定位件的第二轴侧示意图;
其中:11-转接卡本体,111-金手指,112-定位孔,12-硬盘插槽,13-第一定位件,131-插孔,132-上侧限位部,133-弹性变形部,134-卡接定位部,135-硬盘定位凹台,136-第一间隙,137-第二间隙,14-第二定位件,141-卡接限位部,142-插针,143-握持部,15-连接件,151-弧形内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卡本体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提供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包括转接卡本体11、硬盘插槽12、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
本实施例中,转接卡本体11为印刷电路板,转接板本体上设置有金手指111、定位孔112和相应的印刷电路,印刷电路作为转接卡本体11中的数据信号传输载体。硬盘插槽12固定安装在转接卡本体11的一侧,其中的触点通过印刷电路分别与金手指111中对应的触点电连接,实现数据的转换。当固态硬盘安装在硬盘插槽12、转接卡本体11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后,硬盘插槽12和转接卡本体11上的金手指111作为中间连接组件实现固态硬盘和主板之间的数据通信。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孔112设置在转接卡本体11上与硬盘插槽12相对的位置;定位孔112到硬盘插槽12的距离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长度。硬盘插槽12和安装在定位孔112处的定位件配合,将固态硬盘固定安装在转接卡上。
当然,本实施例中,转接卡本体11上还设置一些用于进行数据监控或者数据总线格式转换的芯片,以及一些用于将转接卡固定安装在主板上的定位组件,对此本实施例不再展开叙述。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件13固定安装在转接卡本体11的定位孔112中,并且第一定位件13上设置有插孔131。从图2中可看出,第一定位件13的插孔131为轴线垂直于转接卡本体11表面的圆柱形孔。
第二定位件14包括卡接限位部141和插针142,并且卡接限位部141和插针142一体设置。插针142形状大体为圆柱形,并且,插针142的端部设置有尖端;插针142的轴向垂直于卡接限位部141面向插针14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插针142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定位件13中插孔131的直径,但是,插针142可以插入到插孔131中;插针142插入到插孔131中后,与插孔131过盈配合;因为插针142和插孔131为过盈配合,所以较大的外力才能使二者的分离。
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13固定安装在转接卡本体11上。将固态硬盘的金手指111插入到硬盘插槽12中并定位好后,就可以将第二定位件14安装在第一定位件13上,实现固态硬盘与转接卡的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3中的插孔131和第二定位件14中的插针142并不限于前述的过盈配合,也可以是卡接配合。例如,可以在插针142的外侧设置有卡扣,在插孔131内侧设置可以与卡扣配合的扣位部。当插针142插入到插孔131内后,卡扣和扣位部配合而实现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的固定连接;固态硬盘被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中的卡接限位部141卡接固定。在较大外力下,卡扣和扣位部也可以脱离,使第二定位件14从第一定位件13上卸下。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可以设置在插孔131中,而扣位部设置在插针142的表面。
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较大外力仅是相对于具体应用环境下产生的振动力而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固态硬盘转接卡还包括连接件15。连接件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的卡接限位部141连接,使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一体设置。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中定位件的第一轴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转接卡中定位件的第二轴侧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连接件15的弯折内侧面设置弧形内凹部151。弧形内凹部151可以避免连接件弯折时产生的应力,继而避免应力作用在插针142上而造成插针142相对插孔131移动的问题。
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13、第二定位件14和连接件15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优选采用塑料和树脂。采用绝缘材料的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与固态硬盘、转接卡本体11上相应的导电部件接触也不会造成短路。
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13和第二定位件14的颜色优选设置为与转接卡本体11、固态硬盘本体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观察是否正确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3通过卡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定位孔112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定位件13包括上侧限位部132、弹性变形部133和卡接定位部134。弹性变形部133设置在上侧限位部132和卡接定位部134之间,并且与上侧限位部132和卡接定位部134一体设置。
为实现卡接连接,上侧限位部132的截面尺寸大于定位孔112的截面尺寸,弹性变形部133的高度等于转接卡本体11的厚度,卡接定位部134可以插入到定位孔112中。
当卡接定位部134插入到定位孔112中时,卡接定位部134被定位孔112的侧壁挤压而向中间偏移,带动弹性变形部133产生弹性形变。当卡接定位部134穿过定位孔112后,在弹性变形部133弹性回弹力的作用下,卡接定位部134扩展至正常位置、卡住转接卡本体11的下侧面;如此,在上侧限位部132、弹性变形部133和卡接定位部134的配合下,第一定位件13被固定安装在转接卡本体11上。可想到,弹性部的高度设置为转接卡本体11的厚度可避免第一定位件13延定位孔112的轴向窜动,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定位件13包括多个弹性变形部133和分别安装在各个弹性变形部133自由端的卡接定位部134。各个弹性变形部133内侧围成第一孔隙136,相应的,各个卡接定位部间隔卡接定位部134内侧围成第二孔隙137。
本实施例中,插孔131设置在上侧限位部132上,并且贯通上侧限位部132。第二定位件14的插针142完全插入到插孔131时,插针142的自由端穿过插孔131、第一孔隙136和第二孔隙137,插针142的侧面抵靠卡接定位部134内侧并被卡接定位部134夹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针142也可以设置较短,并不插入第一孔隙136和第二孔隙137。另外,第一定位件13上的插孔131也可以是盲孔.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3的轴线可以与插孔131的轴线重合。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13可以设置为类似圆环的形状。
请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上侧限位的上侧面设置有硬盘定位凹台135,硬盘定位凹台135为圆弧形,并且硬盘定位凹台135的高度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本体厚度。如此,当固态硬盘安装在转接卡后,固态硬盘本体侧面的弧形槽搭接在硬盘定位凹台135上,避免直接被第二定位件14的卡接限位部141和第二定位件14的上侧限位部132挤压,也就避免被压溃的概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固态硬盘上设置的定位部是通孔,硬盘定位凹台135也可以是环形凹台。当然,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前述硬盘定位凹台135。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12为圆柱形,卡接定位部134和弹性变形部133的外侧截面形状也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112也可以为长条形孔;在定位孔112为长条形孔时,第一定位件13的结构可以与前述结构不同。
在定位孔112为长条孔时,第一定位件13可以包括上侧限位部132、中间连接部和卡接定位部134。其中上侧限位部132的结构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并且其界面尺寸大于定位孔112的截面尺寸。
中间连接部和卡接定位部134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中间连接部的截面尺寸小于长条型定位孔112的截面尺寸,并且可以在定位孔112中旋转;中间连接部的高度等于转接卡本体11的厚度;卡接定位部134为长条型,并且卡接定位部134的截面尺寸小于定位孔112的截面尺寸,以能够穿过定位孔112;但是卡接定位部134的长边尺寸大于定位孔112的短边尺寸;当卡接定位部134穿过定位孔112并相对定位孔112旋转后,卡接定位部134卡住转接卡本体11的下侧面、与上侧连接部配合将第一定位件卡接在定位孔112处。
根据前述表述可看到,在上一段中表述的第一定位件13中,中间连接部仅起到连接上侧限位部132和卡接定位部134的作用,并不会发生弹性形变。
应当注意,前述的定位孔112为长条孔、卡接定位部134为长条型仅是一个较为优选的方式。在其他具体应用中,定位孔112也可以是除圆柱孔意外的其他类型孔,而卡接定位部134可以穿过定位孔112并在第一定位件13旋转后可卡住转接卡本体11即可。
与前述表述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侧限位部132的上侧面也可以设置硬盘定位凹台135,硬盘定位凹台135的高度等于固态硬盘本体的厚度。当第一定位件13卡接在转接卡本体11上后,硬盘定位凹台135正对硬盘插槽12。此处,如果硬盘定位凹台135设置成弧形,第一定位件13和安装的固态硬盘还可以实现互锁。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14除了具有卡接限位部141和插针142外,还包括与卡接限位部141连接的握持部143。握持部143呈喇叭状,并且小截面端与卡接限位部141直接连接,以形成便于人手指握持的凹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部14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态硬盘转接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包括转接卡本体和硬盘插槽;
所述硬盘插槽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卡本体上;
所述转接卡本体上设置有金手指和定位孔;
所述硬盘插槽中的触点分别与所述金手指对应的触点电连接;
所述定位孔设置在与所述硬盘插槽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定位孔到所述硬盘插槽的距离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长度;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处;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插孔;所
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卡接限位部和插针;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插针一体设置;
所述插针可拆卸地与所述插孔过盈配合;或者,
所述插针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扣,另一设置所述卡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扣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上侧限位部、弹性变形部和卡接定位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之间,并且,与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一体设置;
所述上侧限位部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高度等于所述转接卡本体的厚度;
所述卡接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回弹力作用下与所述转接卡本体卡接;
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孔贯穿所述上侧限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弹性变形部和分别与各个弹性变形部连接的卡接定位部;
各个弹性变形部围成第一孔隙;
各个卡接定位部围成第二孔隙;
所述插针完全插入到所述插孔中时,所述插针插入所述第一孔隙和所述第二孔隙,并且贴靠所述卡接定位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孔为是非圆形孔;
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上侧限位部、中间连接部和卡接定位部;
所述中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之间,并且,与所述上侧限位部和所述卡接定位部一体设置;
所述上侧限位部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
所述中间连接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定位孔的截面尺寸,并且,可以在所述定位孔中旋转;所述中间连接部的高度等于所述转接卡本体的厚度;
所述卡接定位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并相对所述定位孔旋转后,可以卡接所述转接卡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限位部的上侧面设置有硬盘定位凹台;
所述硬盘定位凹台的高度等于待安装固态硬盘的本体厚度;
所述第一定位件卡接在所述定位孔处时,所述硬盘定位凹台正对所述硬盘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为绝缘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的弯折内侧面设置有弧形内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盘定位凹台为弧形凹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硬盘转接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握持部;
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限位部的上侧,并且与所述限位部一体设置。
CN201720519510.9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Active CN206805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9510.9U CN2068054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9510.9U CN2068054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05401U true CN206805401U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4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9510.9U Active CN206805401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054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229A (zh) * 2017-05-10 2017-08-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CN108628407A (zh) * 2018-07-06 2018-10-09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态硬盘的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229A (zh) * 2017-05-10 2017-08-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CN106997229B (zh) * 2017-05-10 2023-06-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CN108628407A (zh) * 2018-07-06 2018-10-09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态硬盘的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28407B (zh) * 2018-07-06 2023-12-0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态硬盘的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959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100662339B1 (ko) 휴대용 전기 기기의 접속 단자
EP2483977B1 (en) Rail adapter with grounding means
US7491070B2 (en) Fixing structure
EP3142193B1 (en) Contac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US67430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US20110249419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bracket thereof
CN212571436U (zh) 卡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卡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US9418036B2 (en) Data terminal with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USB interface
US9831597B2 (en) Flexible and breakaway mechanisms for connectors
CN206805401U (zh)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US10826212B2 (en) Tool-less fastening device for edge card
US6663407B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latches
US2004007721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circuit board
EP266514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6997229A (zh) 一种固态硬盘转接卡
CN107104302B (zh) 一种btb连接器的固定组件、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651576B2 (en) Edge card mounting structure
CN107665010B (zh) 连接座
JP2014038762A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電気的接続構造
US10630012B2 (en) Semi-automatic connector for flexible circuit
US20070149027A1 (en) Signal connector resistant to plug/unplug force
CN203707391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TWM482197U (zh) 用來耦接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之電連接器及電子裝置
CN214202206U (zh) 固定接口卡的定位扣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