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90359U -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90359U
CN206790359U CN201720506829.8U CN201720506829U CN206790359U CN 206790359 U CN206790359 U CN 206790359U CN 201720506829 U CN201720506829 U CN 201720506829U CN 206790359 U CN206790359 U CN 206790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verter
positioning convex
fixed via
de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6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JYINS INSTRUM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JYINS INSTRUM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JYINS INSTRUM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JYINS INSTRUM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06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90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90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903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第一部分或者第三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三部分或者第一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壳体的第四部分或者第六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插入到第一定位凹槽的第二定位凸起,第六部分或者第四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的第二定位凹槽;装配时,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第一定位凹槽,利用用于固定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这种结构安装简单便捷,提高了装配效率,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构相同时,能简化生产过程,优化了加工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低压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220伏交流电能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我们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
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壳体结构通常采用外壳和壳盖配合的组装形式,中国专利文献CN205265538U公开了一种车载逆变器,其壳体结构是通过将设置有卡柱的壳盖沿外壳的轴向插入到设置有与卡柱适配的卡口的外壳,再将前后盖板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到外壳和壳盖形成的框架的前后两端,这种结构安装麻烦,并且可能存在卡柱不能顺利插入卡口的情况,降低装配效率,影响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壳体结构装配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利,具有散热功能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部分、第六部分和与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连接的第五部分,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或者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三部分或者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四部分或者第六部分远离所述第五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六部分或者第四部分远离所述第五部分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插入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前后盖板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对应的螺丝孔,与所述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所述前后盖板的所述螺丝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将所述前后盖板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同时也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通孔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侧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通孔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装配合,第一壳体的第一定位凸起插入到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凹槽内,第二壳体的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第一壳体的第一定位凹槽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这种结构安装简单便捷,只要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齐,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第二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第一定位凹槽,再利用用于固定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在固定前后盖板的同时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不会发生分离,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构相同时,能简化生产过程,只要生产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就能组装壳体结构,优化了加工工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前后盖板成型有与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对应的螺丝孔,与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前后盖板的螺丝孔连接于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将前后盖板固定于逆变器,以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分离;这种结构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通孔,前后盖板及螺丝实现将前后盖板固定连接于逆变器的前后位置使逆变器形成一个腔室的同时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紧密连接,保证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的有效可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这种结构是为了增加逆变器的散热面积,逆变器内部的热量传导到逆变器外部时能帮助逆变器加快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构不同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结构相同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等型号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大型号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壳体,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第三部分,14-第一固定通孔,2-第二壳体,21-第四部分,22-第五部分,23-第六部分,24-第二固定通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一定位凹槽,5-第二定位凸起,6-第二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11、第三部分13和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连接的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部分21、第六部分23和与第四部分21和第六部分23连接的第五部分22,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部分11或者第三部分13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3,所述第三部分13或者第一部分11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4,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四部分21或者第六部分23远离所述第五部分22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的第二定位凸起5,所述第六部分23或者第四部分21远离所述第五部分22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 插入的第二定位凹槽6;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组装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二定位凹槽6内,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插入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发生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结构不相同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以是如图2所示结构相同的壳体,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的结构是否相同;另外,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的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可以根据需要一个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另一个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也可以同时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或者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所述第二壳体2的对应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四部分21 和第六部分23成型有所述第二定位凹槽6和第二定位凸起5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凹槽6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
上述结构安装简单便捷,只要将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对齐,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6,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再利用用于固定所述前后盖板的所述固定结构在固定所述前后盖板的同时也牢固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保证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不会发生分离,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当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结构相同时,能简化生产过程,只要生产所述第一壳体1或者所述第二壳体2就能组装壳体结构,优化了加工工序。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所述前后盖板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对应的螺丝孔,与所述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所述前后盖板的所述螺丝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 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将所述前后盖板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同时也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发生分离;上述结构利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所述前后盖板及所述螺丝实现将所述前后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前后位置使所述逆变器形成一个腔室的同时也保证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紧密连接,保证所述逆变器的所述壳体结构的有效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 1内侧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4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部分22与所述第四部分21和第六部分23的连接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侧分别设置能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其他数量的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及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这种结构是为了增加所述逆变器的散热面积,所述逆变器内部的热量传导到所述逆变器外部时能帮助所述逆变器加快散热。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在如图2所示的所述逆变器的加大号,如图4所示,当所述逆变器的型号加大时可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增设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以保证所述固定结构能牢固有效的将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在一起。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11)、第三部分(13)和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连接的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部分(21)、第六部分(23)和与第四部分(21)和第六部分(23)连接的第五部分(22),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部分(11)或者第三部分(13)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3),所述第三部分(13)或者第一部分(11)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4),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四部分(21)或者第六部分(23)远离所述第五部分(22)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插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的第二定位凸起(5),所述第六部分(23)或者第四部分(21)远离所述第五部分(22)的一端设置有适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插入的第二定位凹槽(6);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组装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二定位凹槽(6)内,所述第二壳体(2)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5)插入所述第一壳体(1)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4)内,利用用于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前后位置的前后盖板的固定结构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发生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侧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所述前后盖板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对应的螺丝孔,与所述螺丝孔数量对应的螺丝穿过所述前后盖板的所述螺丝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和第二固定通孔(24)将所述前后盖板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同时也固定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发生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4)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侧所述第二部分(12)与所述第一部分(11)和第三部分(1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通孔(24)设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部分(22)与所述第四部分(21)和第六部分(23)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若干散热凸起。
CN201720506829.8U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90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829.8U CN206790359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6829.8U CN206790359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90359U true CN206790359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68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90359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90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0573U (zh)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206790359U (zh) 一种逆变器的壳体结构
BR0005402A (pt) Base de tomada de corrente
CN207530553U (zh) 可更换插头的移动电源充电器
CN202196928U (zh) 电池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组配结构
CN212332838U (zh) 一种下管半隐藏式锂电池组
CN207225575U (zh) 一种一体式控制器
CN208767825U (zh) 一种易拔式迷你车充
CN206354429U (zh) 电子雾化器
CN205535373U (zh) 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
CN209200701U (zh) 车载Type-c充电器
CN209730843U (zh) 充电器
CN210398808U (zh) 一种灯具连接装置
CN218182368U (zh) 一种电动工具锂电池
CN217589481U (zh) 一种焊板式电源连接器
CN210957853U (zh) 一种散热功能优良的手机充电器
CN211294147U (zh) 一种无线遥控器外壳及无线遥控器
CN212124673U (zh) 一种教学用的多功能钢笔
CN212908228U (zh) 一种可变换安装方向的usb充电座
CN212810752U (zh) 一种一次成型的充电插头线路板
CN205565823U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母座
CN201812997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两芯插座
CN216490842U (zh) 多协议多接口5g智能家居网关
CN212695368U (zh) 一种环保型连接器内壳
CN208889951U (zh) 一种多层结构稳定型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