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6547U - 一种鱼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6547U
CN206776547U CN201720491610.5U CN201720491610U CN206776547U CN 206776547 U CN206776547 U CN 206776547U CN 201720491610 U CN201720491610 U CN 201720491610U CN 206776547 U CN206776547 U CN 206776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nnecting rod
outer loop
loop bar
cylindrical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1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国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91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6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6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65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钩,包括钩子、转动组件、连接杆、浮漂、连接链和拉环;钩子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另一端延伸形成钩杆;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件和保护套,转动连接件具有两个能够相互转动360度的圆形杆件,两个圆形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圆形杆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钩杆的自由端和连接杆的一端,保护套将转动连接件以及钩杆和连接杆与转动连接件的连接处包裹在内;浮漂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上,且靠近连接杆远离转动组件的一端;拉环通过连接链与连接杆远离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连接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随着鳝鱼的挣扎进行随动,避免鳝鱼脱钩逃脱,大大地提高了命中率;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水深和洞深的垂钓。

Description

一种鱼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尤其涉及一种鱼钩。
背景技术
鳝鱼俗称的黄鳝,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是一种鱼,身体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喜欢安静,一般静卧在水底。生活在水边泥洞和石缝里,夏季出来,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
传统用于钓鳝鱼的鱼钩工艺简单,做工粗糙,在实际使用中,鳝鱼被钩中后打转时容易造成脱钩,黄鳝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钩,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能有效防止脱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钩,包括钩子、转动组件、连接杆、浮漂、连接链和拉环;
所述钩子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另一端延伸形成钩杆;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件和保护套,所述转动连接件具有两个能够相互转动360度的圆形杆件,两个圆形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圆形杆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钩杆的自由端和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保护套将所述转动连接件以及所述钩杆和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连接件的连接处包裹在内;
所述浮漂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且靠近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
所述拉环通过所述连接链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两个圆形杆件分别为固定杆和转动杆,在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与二者同轴的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圆柱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圆柱筒的内部,且在所述转动杆的该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筒的内壁转动配合的转动件,所述圆柱筒的敞口端设置有向内的环形翻边,用于防止所述转动件脱出所述圆柱筒。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筒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且两端分别抵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环形翻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圆柱筒的一端弯曲成环形,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圆柱筒外的一端也弯曲成环形,用于连接所述钩杆。
作为优选:所述钩杆远离所述钩尖的一端弯曲成与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圆柱筒外的一端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内调杆和外套杆,所述外套杆为两端敞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套杆的一端为定位端,另一端为调节伸出端,所述外套杆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调杆与所述外套杆同轴设置,所述内调杆的一端从所述外套杆的调节伸出端伸入所述外套杆内,所述内调杆的该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调节件,所述螺纹调节件上具有与所述外套杆内壁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内调杆位于所述外套杆外的一端弯成与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圆柱筒的一端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杆的调节伸出端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用于防止所述内调杆脱出所述外套杆。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杆的定位端同轴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外套杆内径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连件,所述外套杆的定位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孔小于所述转动连件的直径,所述连接链的一端具有伸入所述外套杆内并与所述转动连件固定连接的连杆段,所述连杆段与所述挡圈的内孔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浮漂的表面设置有多条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条形的指示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钩子与连接杆之间设置转动组件,在鳝鱼上钩之后,可以随着鳝鱼的挣扎进行随动,避免鳝鱼脱钩逃脱,大大地提高了垂钓鳝鱼的命中率,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杆设置成长度可调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水深和不同深度的鳝鱼洞进行垂钓,非常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组件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1-钩子;11-钩杆;111-第一环形结构;2-转动组件;21-转动连接件;211-圆柱筒;2111-环形翻边;212-固定杆;2121-第二环形结构;213-转动杆;2131-第三环形结构;214-转动件;215-弹簧;22-保护套;3-连接杆;31-内调杆;311-第四环形结构;32-外套杆;321-挡圈;33-螺纹调节件;4-浮漂;41-指示层;5-连接链;51-连杆段;52-转动连件;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鱼钩,包括钩子1、转动组件2、连接杆3、浮漂4、连接链5和拉环6。
钩子1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在钩子1靠近钩尖的部分一体成型有倒钩,防止鳝鱼脱钩。钩子1的另一端延伸形成钩杆11,钩杆11远离钩尖的一端为其自由端。
如图3所示,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件21和保护套22,转动连接件21具有两个能够相互转动360度的圆形杆件,两个圆形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圆形杆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钩杆11的自由端和连接杆3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动连接件21的两个圆形杆件分别为固定杆212和转动杆213。
在固定杆212和转动杆213之间设置有与二者同轴的圆柱筒211。圆柱筒211为中空结构,圆柱筒211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固定杆212的一端与圆柱筒211的封闭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12的另一端为固定连接端。
转动杆213的两端分别为转动端和转动连接端。
转动杆213的转动端伸入圆柱筒211的内部,且在转动杆213的转动端固定设置有与圆柱筒211的内壁转动配合的呈圆柱形的转动件214。
在圆柱筒211的敞口端还设置有向内的环形翻边2111,用于防止转动件214脱出圆柱筒211。
转动件214的厚度小于圆柱筒211内孔的深度,以便在圆柱筒211内设置弹簧215。弹簧215套设在转动杆213上,且两端分别抵在转动件214和环形翻边2111上。这样在鳝鱼上钩之后,随着鳝鱼的挣扎时,弹簧215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与转动件214的转动同时作用,随着鳝鱼的动作进行转动,起到有效地避免鳝鱼脱钩的作用。
固定杆212的固定连接端弯曲成环形,形成第二环形结构2121,可以用于连接连接杆3或者钩杆11。转动杆213的转动连接端也弯曲成环形,形成第三环形结构2131,可以用于连接钩杆11或者连接杆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12的固定连接端与连接杆3连接,转动杆213的转动连接端与钩杆11连接。
钩杆11的自由端弯曲成与转动杆213的转动连接端的第三环形结构2131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形成第一环形结构111。钩杆11的自由端的第一环形结构111与转动杆213的转动连接端的第三环形结构2131相互套设形成钩杆11与转动杆213之间的铰接,也能够在鳝鱼上钩后挣扎时起到一定的随动作用。
如图3所示,保护套22将转动连接件21以及钩杆11和连接杆3与转动连接件21的连接处包裹在内。
保护套22为热缩管,在加工时,热缩管为直径大小一致的筒状,在钩杆11和连接杆3与连接转动连接件21后,热缩管套设在转动连接件21上,将热缩管的两端进行热缩,使其两端缩小到分别与钩杆11和连接杆3相贴合的大小,实现对转动连接件21以及钩杆11和连接杆3与转动连接件21的连接处进行包裹的目的。其作用是在进行垂钓时,防止污泥和水草等杂物进入转动连接件21的连接缝隙处或者缠绕在转动连接件21上,对转动连接件21的转动造成阻碍,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钩子1部分能够顺着上钩的鳝鱼进行顺畅的转动,有效地防止鳝鱼脱钩。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深和不同深度的鳝鱼洞使用,连接杆3设置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
如图5所示,连接杆3包括内调杆31和外套杆32,外套杆32为两端敞口的管状结构,外套杆32的一端为定位端,另一端为调节伸出端。外套杆3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内调杆31与外套杆32同轴设置,内调杆31的一端从外套杆32的调节伸出端伸入外套杆32内,内调杆31的该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调节件33,螺纹调节件33上具有与外套杆32内壁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内调杆31位于外套杆32外的一端弯成与固定杆212的固定连接端的第二环形结构2121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形成第四环形结构311。内调杆31的第四环形结构311与固定杆212的固定连接端的第二环形结构2121相互套设形成内调杆31与固定杆212之间的铰接,也能够在鳝鱼上钩后挣扎时起到一定的随动作用。
外套杆32的调节伸出端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用于防止内调杆31脱出外套杆32。
在对连接杆3进行长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内调杆31使螺纹调节件33在外套杆32内部的位置改变,对内调杆31位于外套杆32的部分的长度进行伸长或缩短,即可达到调节连接杆3长度的目的。
如图5所示,外套杆32的定位端同轴设置有直径大于外套杆32内径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连件52。外套杆32的定位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挡圈321,挡圈321的内孔小于转动连件52的直径。
拉环6通过连接链5与连接杆3远离转动组件2的一端连接。即拉环6通过连接链5与外套杆32的定位端连接。连接链5的一端与拉环6连接,另一端具有从挡圈321的内孔处伸入外套杆32内,并与转动连件52固定连接的连杆段51,该连杆段51与挡圈321的内孔转动配合。这样,使连接链5与连接杆3之间也可以进行360度的转动,在鳝鱼上钩后的缓冲效果更好,进一步保障了鳝鱼钓起的成功率。
如图2和图5所示,浮漂4固定设置在连接杆3的上,且靠近连接杆3远离转动组件2的一端。即浮漂4固定设置在外套杆32靠近定位端的部分。浮漂4采用泡沫等密度较小的防水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浮漂4的表面设置有多条沿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条形的指示层41。这样,可以起到很好指示作用,可以根据指示层41与水面之间的位置改变,可以很准确地判断鳝鱼是否上钩,并且可以根据浮漂4的浮沉情况,准确地把握拉起鳝鱼的时机。
指示层41采用与浮漂4表面颜色不同的颜色,并且采用比较鲜艳的颜色,这样更容易引起垂钓人的注意。指示层41可以采用荧光材料,这样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清楚准确地观察到浮漂4的浮沉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子(1)、转动组件(2)、连接杆(3)、浮漂(4)、连接链(5)和拉环(6);
所述钩子(1)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另一端延伸形成钩杆(11);
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连接件(21)和保护套(22),所述转动连接件(21)具有两个能够相互转动360度的圆形杆件,两个圆形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圆形杆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钩杆(11)的自由端和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保护套(22)将所述转动连接件(21)以及所述钩杆(11)和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转动连接件(21)的连接处包裹在内;
所述浮漂(4)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的上,且靠近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转动组件(2)的一端;
所述拉环(6)通过所述连接链(5)与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转动组件(2)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杆(3)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21)的两个圆形杆件分别为固定杆(212)和转动杆(213),在所述固定杆(212)和所述转动杆(213)之间设置有与二者同轴的圆柱筒(211),所述圆柱筒(211)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212)的一端与所述圆柱筒(21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13)的一端伸入所述圆柱筒(211)的内部,且在所述转动杆(213)的该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筒(211)的内壁转动配合的转动件(214),所述圆柱筒(211)的敞口端设置有向内的环形翻边(2111),用于防止所述转动件(214)脱出所述圆柱筒(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211)内还设置有弹簧(215),所述弹簧(215)套设在所述转动杆(213)上,且两端分别抵在所述转动件(214)和所述环形翻边(21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2)远离所述圆柱筒(211)的一端弯曲成环形,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3),所述转动杆(213)位于所述圆柱筒(211)外的一端也弯曲成环形,用于连接所述钩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杆(11)远离所述钩尖的一端弯曲成与所述转动杆(213)位于所述圆柱筒(211)外的一端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包括内调杆(31)和外套杆(32),所述外套杆(32)为两端敞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套杆(32)的一端为定位端,另一端为调节伸出端,所述外套杆(3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调杆(31)与所述外套杆(32)同轴设置,所述内调杆(31)的一端从所述外套杆(32)的调节伸出端伸入所述外套杆(32)内,所述内调杆(31)的该端固定设置有螺纹调节件(33),所述螺纹调节件(33)上具有与所述外套杆(32)内壁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调杆(31)位于所述外套杆(32)外的一端弯成与所述固定杆(212)远离所述圆柱筒(211)的一端相互套设连接的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杆(32)的调节伸出端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用于防止所述内调杆(31)脱出所述外套杆(3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杆(32)的定位端同轴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外套杆(32)内径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与其转动配合的转动连件(52),所述外套杆(32)的定位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挡圈(321),所述挡圈(321)的内孔小于所述转动连件(52)的直径,所述连接链(5)的一端具有伸入所述外套杆(32)内并与所述转动连件(52)固定连接的连杆段(51),所述连杆段(51)与所述挡圈(321)的内孔转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4)的表面设置有多条沿所述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条形的指示层(41)。
CN201720491610.5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鱼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6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610.5U CN20677654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鱼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610.5U CN20677654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鱼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6547U true CN206776547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0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161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654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鱼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6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9222A (zh) * 2018-05-28 2018-11-02 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脱钩自动钓鱼的钓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9222A (zh) * 2018-05-28 2018-11-02 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易脱钩自动钓鱼的钓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76547U (zh) 一种鱼钩
CN204860572U (zh) 养鱼网箱
CN107736315A (zh) 一种垂钓铅坠
CN107926873A (zh) 一种遥控升降式灯光诱捕网及捕鱼方法
CN206055122U (zh) 自由定位带锁定的支架结构
CN205794569U (zh) 一种全程自动搜索浮漂
CN105075921A (zh) 一种可提高生态承载力的人工鱼礁
CN204259652U (zh) 防挂底鱼钩组
KR200476992Y1 (ko) 낚시채비용 미세 부력 조절추
CN106172305A (zh) 一种多功能钓鱼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54236U (zh) 内置泄力鱼竿
KR101457174B1 (ko) 낚시용 봉돌
CN202688976U (zh) 一种养殖用伸缩耙子
CN203040464U (zh) 一种可视钓鱼竿
CN204762914U (zh) 一种适合夜晚捕鱼的趋光渔网
KR200318737Y1 (ko) 낙지포획용 낚시 줄 연승기의 가이드
CN105028251A (zh) 潮汐动力自动投饵人工鱼礁
CN212971311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路亚竿
KR20200144949A (ko) 어신의 민감도를 세밀하게 조정가능한 낚시 채비
CN204634738U (zh) 一种自动投饵人工鱼礁
CN214229517U (zh) 一种串钩线组及分叉器
CN212232789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灭虫装置
CN206658898U (zh) 一种自动钓鱼钩
CN103598155A (zh) 趋光捕鱼网
CN2427065Y (zh) 钓鱿鱼的钓钩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