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5167U -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5167U
CN206775167U CN201720379387.5U CN201720379387U CN206775167U CN 206775167 U CN206775167 U CN 206775167U CN 201720379387 U CN201720379387 U CN 201720379387U CN 206775167 U CN206775167 U CN 20677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ource
portable power
wire
charging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93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冰松
庄琼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idian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2017203793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5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壳体组件;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PCB主控板和电芯,所述电芯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以及两根以上一端均设有一个插头的插头本体、另一端均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的充电线;其中,各所述充电线均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且,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插头本体上所设置的插头的类型不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多根可收容于壳体组件内的充电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可对充电线有效保护;该多根充电线中总共具备两种以上类型的插头,能够方便地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PAD、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但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跟上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并没有出现突破,这使得移动终端的电池可用时间不断变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移动电源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移动电源或者供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所使用的移动电源多数都是不配充电线或者只配有一条充电线的,不配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求用户自备充电线,如果没有充电线则无法使用,比较不方便。只配一条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使用移动电源的便利性问题,但是现在市面上各种手机的充电接口类型比较多,只有一条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并不能彻底解决用户使用移动电源的便利性问题。
对于用于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所使用的移动电源来说,如果不配充电线,则用户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缺电的移动终端来选购充电线,租借成本升高,影响用户体验。如果移动电源配有一根充电线,则用户租借的时候如果借出一个与缺电的移动终端充电接口不匹配的移动电源,或者没有匹配的移动电源可供出租,也同样十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对于用于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所使用的移动电源来说,现有的移动电源都并不是十分适用,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能够提供多根可收容于壳体组件内的充电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可对充电线有效保护;该多根充电线中总共具备两种以上类型的插头,能够方便地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壳体组件;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PCB主控板和电芯,所述电芯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以及两根以上一端均设有一个插头的插头本体、另一端均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的充电线;其中,各所述充电线均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且,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插头本体上所设置的插头的类型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与所述充电线数量相同的充电线容置腔,每一根所述充电线分别相应地可抽出的收容于一个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还包括第一线体、线体固定座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一端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体固定座一端,所述第二线体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体固定座另一端、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插头本体未设置插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线体固定座不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所述插头本体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二线体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所述插头本体所设置的插头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体采用折弯式线体以使得所述充电线整体长度可延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体与所述线体固定座之间为可拆卸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由底壳和面壳装配成一体,所述底壳上分隔形成有多个所述充电线容置腔、以及用于收容所述PCB主控板的PCB主控板容置腔和用于收容所述电芯的电芯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位于所述底壳内、固设于所述PCB主控板的顶部并与所述PCB主控板电连接的充电触点装置,所述底壳相应位置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供外部的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中的多个顶针伸入其内并与所述充电触点装置中的多个金属触点相抵接从而对所述移动电源进行充电、读取所述移动电源的身份信息、和/或读取所述移动电源的内部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PCB主控板上邻近所述面壳的一侧布设有一与所述PCB主控板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面壳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透过的透光孔,所述指示灯通过颜色变化和/或闪动频率变化指示所述移动电源的满电、缺电、和/或故障状态;所述充电线设置为两根,两者之间呈镜像地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两侧;各所述插头本体所设置的插头可选自与Lighting Dock接口、micro usb接口及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相适配的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可供自助租借的多个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够提供多根可收容于壳体组件内的充电线,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可对充电线有效保护;该多根充电线中总共具备两种以上类型的插头,能够方便地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另外,充电线设置为可抽出和不可抽出的两部分,不可抽出的部分包括与PCB主控板电连接的第一线体和与第一线体电连接的线体固定座,可抽出的部分包括与线体固定座电连接的第二线体和与第二线体电连接的插头本体,能够进一步对充电线提供保护,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第二线体设置为折弯式线体,可有效延展充电线的长度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且第二线体设置为与线体固定座为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结构,能够在易损的插头本体损坏时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去除面壳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移动电源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底壳和一根充电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充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包括:壳体组件;装设于壳体组件内的用于存储电量以为移动终端供电的电芯2和用于控制电芯2充放电及检测电芯2状态(如满电、缺电、及故障等)等的PCB主控板3,当然,该PCB主控板3还可以用于充放电保护、移动电源身份识别及电芯2温度监控等,电芯2电连接于PCB主控板3;以及两根以上一端均设有一个插头411(即充电公头)的插头本体41、另一端均电连接于PCB主控板3的充电线4。其中,各充电线4均可抽出的收容于壳体组件内,并且,至少其中两个插头本体41上所设置的插头411的类型不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各插头本体41所设置的插头411可选自与苹果设备(如苹果手机)的Lighting Dock接口、micro usb接口及Type-C接口等等中的任意一种相适配以相互插接的插头411,只要保证所有插头411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插头411以适应于能够为具有不同类型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PAD、掌上电脑等)进行充电即可。插头411根据实际需要在制造的时候安装在充电线4的一端(即插头本体41上),可供用户自由选用。
结合图4进行参阅,为了较好地收容充电线4,在壳体组件内形成有与充电线4数量相同的充电线容置腔111,每一根充电线4分别相应地可抽出的收容于一个充电线容置腔111内;而为了较好地收容PCB主控板3,还可以在壳体组件内形成有PCB主控板容置腔112;而为了较好地收容电芯2,也可以在壳体组件内形成有电芯容置腔113。组装时移动电源各部件被固定在对应的容置腔内。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由底壳11和面壳12装配成一体,例如可通过采用扣接、螺接等方式将底壳11和面壳12装配在一起,其中,充电线容置腔111、PCB主控板容置腔112及电芯容置腔113在底壳11上分隔形成。
结合图1和图5进行参阅,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充电线4不仅包括设有插头411的插头本体41,而且还包括第一线体42、线体固定座43以及第二线体44。该第一线体42一端电连接于PCB主控板3、另一端电连接于线体固定座43一端,第二线体44一端电连接于线体固定座43另一端、另一端电连接于插头本体41未设置插头411的一端(信号自插头本体41内置的线缆传递至插头411)。
较佳的,第一线体42和线体固定座43不可抽出的收容于充电线容置腔111内,而插头本体41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二线体44可抽出的收容于充电线容置腔111内。举例而言,为使得第一线体42和线体固定座43不可抽出,该充电线容置腔111对应分隔有收容第一线体42的第一线体42容置腔和收容线体固定座43的线体固定座43容置腔,在线体固定座43容置腔的限制作用下线体固定座43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一线体42不可被抽出;而为了使插头本体41及第二线体44可以被抽出,由充电线容置腔111分隔而成的插头本体41容置腔在壳体组件的底端为开放式结构,进而便于插头本体41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二线体44可被抽出。使用时,只需要抽出插头本体41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二线体44即可,将可动部分设置为仅包括插头本体41和第二线体44,能够有效防止第一线体42与PCB主控板3之间的电连接的松动导致的电路故障,提高了该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较佳的,插头本体41所设置的插头411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设置,以防止裸露插头411导致插头411受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线体42和第二线体44均采用非弹性线体,两者均无法拉伸变形,但是线体本身可容许轻微形变。较佳的,为了节省空间并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第二线体44采用折弯式线体以使得充电线4整体长度可延展,在不使用移动电源的时候,第二线体44曲折储存于壳体组件内的充电线容置腔111内,以充分利用容置腔内的空间;需要使用的时候,用户将插头本体41抽出,折弯式线体结构的第二线体44会随着插头本体41一并抽出,充电线4整体长度即足够用户使用。充电线4安装在充电线容置腔111内时,充电线4中插头本体41会稍有外露,用户通过外露部分的插头本体41可以轻松将充电线4尤其指第二线体44抽出,而使用完后只需将充电线4尤其指第二线体44及插头本体41重新塞回充电线容置腔111内即可。该种设计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在日常使用中,插头本体41因使用频率过高或者人为原因容易出现损坏,市面上带有充电线4的移动电源一旦出现插头本体41损坏,往往只能把移动电源拆开,将充电线4整体拆除更换,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移动电源的日常维护,也容易在拆开移动电源的过程中对移动电源造成损伤。因此,较佳的,可以将该第二线体44与线体固定座43之间设置为可拆卸地电连接,如插接、卡接、螺接等,从而使得一旦插头本体41出现损伤,只需将折弯式线体结构的第二线体44从线体固定座43上拆下,然后更换第二线体44及插头本体41即可。该更换方式简单,无需拆开移动电源。
结合图1和图3进行参阅,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电源包括充电触点装置5,该充电触点装置5位于底壳11内、同时固设于PCB主控板3的顶部并与PCB主控板3电连接。底壳11相应位置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供外部的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中的多个顶针伸入其内并与充电触点装置5中的多个金属触点相抵接从而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读取移动电源的身份信息、和/或读取移动电源的内部温度。设置充电触点装置5,使得对移动电源的充电更加便捷,并且同时可以提供数据交换接口,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电芯2外表面附着温度感应器(图未示),温度感应器随时读取电芯2温度,一旦检测到电芯2的温度过高则向PCB主控板3发出警报,由PCB主控板3开启保护,暂停充放电功能,以免发生危险。
在实际使用中,在非租借期内,移动电源被放置于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内,设备内顶针与移动电源的金属触点相连接,设备通过金属触点可以给移动电源充电,或者读取包括移动电源身份、电量、电芯2的温度、充电线4的接口类型等关键信息。当移动电源处于充电状态时,需要随时监控电芯2的温度,如果发现温度过高,则需切断充电过程并对移动电源进行充放电保护。
当有用户需要租借时,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会根据用户的需求送出有对应充电接口的移动电源供用户使用。送出前设备会通过金属触点读取移动电源身份信息并将移动电源的身份信息记录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需要一直对电芯2的温度进行监控,如果出现温度异常的情况,即对移动电源进行保护。当用户使用完成归还移动电源的时候,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会通过金属触点再次读取移动电源身份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后台数据进行比对确认。确认归还成功后,即通过金属触点重新给移动电源充电。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PCB主控板3上邻近面壳12的一侧布设有一与PCB主控板3电连接的指示灯31,面壳12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指示灯31发出的光线透过的透光孔121,指示灯31通过颜色变化和/或闪动频率变化指示移动电源的满电、缺电、和/或故障状态。较佳的,可以用透光元件如玻璃密封该透光孔121,提高防水防尘等级,以保护该移动电源内部电器元件。
继续参阅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充电线4设置为两根,两者之间呈镜像地对称设置于壳体组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可供自助租借的多个移动电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能够提供多根可收容于壳体组件内的充电线4,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可对充电线4有效保护;该多根充电线4中总共具备两种以上类型的插头,能够方便地为具有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另外,充电线4设置为可抽出和不可抽出的两部分,不可抽出的部分包括与PCB主控板3电连接的第一线体42和与第一线体42电连接的线体固定座43,可抽出的部分包括与线体固定座43电连接的第二线体44和与第二线体44电连接的插头本体41,能够进一步对充电线4提供保护,提高充电线4的使用寿命。第二线体44设置为折弯式线体,可有效延展充电线4的长度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且第二线体44设置为与线体固定座43为可拆卸地电连接的结构,能够在易损的插头本体41损坏时方便更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
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的PCB主控板和电芯,所述电芯电连接于述PCB主控板;
以及两根以上一端均设有一个插头的插头本体、另一端均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的充电线;
其中,各所述充电线均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且,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插头本体上所设置的插头的类型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与所述充电线数量相同的充电线容置腔,每一根所述充电线分别相应地可抽出的收容于一个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线还包括第一线体、线体固定座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一端电连接于所述PCB主控板、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体固定座一端,所述第二线体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线体固定座另一端、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插头本体未设置插头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线体固定座不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所述插头本体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二线体可抽出的收容于所述充电线容置腔内,所述插头本体所设置的插头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体采用折弯式线体以使得所述充电线整体长度可延展。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体与所述线体固定座之间为可拆卸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由底壳和面壳装配成一体,所述底壳上分隔形成有多个所述充电线容置腔、以及用于收容所述PCB主控板的PCB主控板容置腔和用于收容所述电芯的电芯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电源包括位于所述底壳内、固设于所述PCB主控板的顶部并与所述PCB主控板电连接的充电触点装置,所述底壳相应位置开设有多个开孔以供外部的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中的多个顶针伸入其内并与所述充电触点装置中的多个金属触点相抵接从而对所述移动电源进行充电、读取所述移动电源的身份信息、和/或读取所述移动电源的内部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主控板上邻近所述面壳的一侧布设有一与所述PCB主控板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面壳相应位置开设有供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透过的透光孔,所述指示灯通过颜色变化和/或闪动频率变化指示所述移动电源的满电、缺电、和/或故障状态;
所述充电线设置为两根,两者之间呈镜像地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两侧;
各所述插头本体所设置的插头可选自与Lighting Dock接口、micro usb接口及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相适配的插头。
10.一种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供自助租借的多个移动电源。
CN201720379387.5U 2017-04-12 2017-04-12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Active CN20677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9387.5U CN206775167U (zh) 2017-04-12 2017-04-12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9387.5U CN206775167U (zh) 2017-04-12 2017-04-12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5167U true CN206775167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3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9387.5U Active CN206775167U (zh) 2017-04-12 2017-04-12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5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958A (zh) * 2018-09-25 2018-12-28 广州急电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958A (zh) * 2018-09-25 2018-12-28 广州急电时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
CN109103958B (zh) * 2018-09-25 2024-04-19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5717B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CN106471667B (zh) 集成电池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2998182U (zh) 可与手机通信的多功能保护套
CN103236720B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US8680809B2 (en) Battery charger
CN206775167U (zh) 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自助租借设备
CN209547273U (zh) 一种智能眼镜的充电盒
CN207474738U (zh) 具有数显功能的充电数据线
CN209611167U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设备和超声设备
CN203688958U (zh) 一种双电池结构的相机机顶闪光灯
CN20192804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JP6423074B2 (ja) 高効率充電機能を有する盗難防止警報装置
CN201468323U (zh) 一种新型手机套
CN206332467U (zh) 一种可收纳数据线的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宝
CN206657657U (zh) 一种录音设备
CN203278340U (zh) 可作数据线使用且带存储功能的便携式迷你移动电源
CN203911552U (zh) 一种移动电源装置
CN106032290A (zh) 紫外线杀菌装置及净水设备
CN209232122U (zh) 一种低电量智能报警器
CN203014404U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CN205566408U (zh) 一种手机壳
CN207612050U (zh) 一种手机充电头防触电装置、充电器、墙壁插座及插排
CN207967992U (zh) 一种带有断电保护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12895934A (zh) 以分离方式储存电池的整合箱体
CN207559608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移动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9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