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0826U - 锁扣 - Google Patents

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0826U
CN206770826U CN201720323849.1U CN201720323849U CN206770826U CN 206770826 U CN206770826 U CN 206770826U CN 201720323849 U CN201720323849 U CN 201720323849U CN 206770826 U CN206770826 U CN 20677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dy
latch fitting
tapered end
locked groove
block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238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ngh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RHE FLUID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HE FLUID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RHE FLUID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238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0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扣。包括未闭合的环体,所述的环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件,环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件,且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相扣合使得环体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锁定管体。优点在于:当环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被锁定后,因为采用的是硬质塑料,不能够再重新将环体打开,即未闭合的环体在闭合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状态,不会发生松散的情况,连接较为牢固,不会发生松散。

Description

锁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扣。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与管之间之间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但是该种连接方式不够牢固,不仅容易出现漏液的问题,管与管之间容易分离,从而影响使用,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采用卡箍等对管体连接处进行固定,但是卡箍本身容易出现松散,还是不够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于管体之间连接,且连接牢固的锁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锁扣包括未闭合的环体,所述的环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件,环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件,且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相扣合使得环体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锁定管体。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环体由硬质塑料制成。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件和第二锁件由硬质塑料制成。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件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锁头,所述的第二锁件的外壁上开有与第一锁头相配合的上锁槽,且当环体两端扣合时第一锁头插入到上锁槽中。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上锁槽的外侧部形成第二锁头,所述的第一锁件的内壁内凹形成与第二锁头相配合的下锁槽,且当环体两端扣合时第二锁头插入到下锁槽中。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头面向下锁槽的一面形成第一挡面,所述的第二锁头面向上锁槽的一面形成第二挡面,所述的第一挡面和第二挡面倾斜设置,且当环体扣合时第一挡面和第二挡面相贴合。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头的另一面为第一滑面,第二锁头的另一面为第二滑面,当环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扣合,第一滑面和第二滑面接触后错位移动使得第一锁头卡入上锁槽且第二锁头卡入下锁槽。
在上述的锁扣中,环体的内壁上设有沿着环体延伸的凸条,所述的凸条的宽度朝着环体圆心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件和环体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一压槽,所述的第二锁件和环体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二压槽,所述的第一压槽和/或第二压槽上设有防滑纹。
在上述的锁扣中,所述的第一锁件的外壁上设有缓冲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锁扣的优点在于:当环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被锁定后,因为采用的是硬质塑料,不能够再重新将环体打开,即未闭合的环体在闭合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状态,不会发生松散的情况,连接较为牢固,不会发生松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环体1、第一锁件2、第二锁件3、第一锁头4、上锁槽5、第二锁头6、下锁槽7、第一挡面8、第二挡面9、第一滑面10、第二滑面11、凸条12、第一压槽13、第二压槽14、缓冲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锁扣包括未闭合的环体1,环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锁件2,环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件3,且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锁件2和第二锁件3相扣合使得环体1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锁定管体,环体1由硬质塑料制成,第一锁件2和第二锁件3由硬质塑料制成。当环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被锁定后,因为采用的是硬质塑料,不能够再重新将环体1打开,即未闭合的环体1在闭合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状态,不会发生松散的情况,连接较为牢固,不会发生松散,其中硬质塑料优选PEX。
其中,第一锁件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锁头4,第二锁件3的外壁上开有与第一锁头4相配合的上锁槽5,且当环体1两端扣合时第一锁头4插入到上锁槽5中。上锁槽5的外侧部形成第二锁头6,第一锁件2的内壁内凹形成与第二锁头6相配合的下锁槽7,且当环体1两端扣合时第二锁头6插入到下锁槽7中。通过第一锁件2和第二锁件3的相互扣合,连接较为牢固,具体表现为,当环体1扣合后,第一锁头4插入到下锁槽7中,第二锁头6插入到上锁槽5中,而第二锁件3无法被向下按下,所以形成稳定的抱合状态。
第一锁头4面向下锁槽7的一面形成第一挡面8,第二锁头6面向上锁槽5的一面形成第二挡面9,第一挡面8和第二挡面9倾斜设置,且当环体1扣合时第一挡面8和第二挡面9相贴合。第一挡面8阻挡第二锁头6向外侧移动,第二挡面9阻挡第一锁头4向外侧移动。第一锁头4的另一面为第一滑面10,第二锁头6的另一面为第二滑面11,当环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扣合,第一滑面10和第二滑面11接触后错位移动使得第一锁头4卡入上锁槽5且第二锁头6卡入下锁槽7。通过第一滑面10、第二滑面11使得第一锁件2、第二锁件3易于扣合。进一步,第一锁件2和环体1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一压槽13,第二锁件3和环体1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二压槽14,第一压槽13和/或第二压槽14上设有防滑纹,第一锁件2的外壁上设有缓冲槽15。进一步,环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着环体1延伸的凸条12,凸条12的宽度朝着环体1圆心方向逐渐减小。凸条12可与凹槽配合使用,起到定位的作用,也可隔离环体1和管体,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利于散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环体1、第一锁件2、第二锁件3、第一锁头4、上锁槽5、第二锁头6、下锁槽7、第一挡面8、第二挡面9、第一滑面10、第二滑面11、凸条12、第一压槽13、第二压槽14、缓冲槽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未闭合的环体(1),所述的环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锁件(2),环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件(3),且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锁件(2)和第二锁件(3)相扣合使得环体(1)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锁定管体,所述的第一锁件(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锁头(4),所述的第二锁件(3)的外壁上开有与第一锁头(4)相配合的上锁槽(5),且当环体(1)两端扣合时第一锁头(4)插入到上锁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体(1)由硬质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件(2)和第二锁件(3)由硬质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锁槽(5)的外侧部形成第二锁头(6),所述的第一锁件(2)的内壁内凹形成与第二锁头(6)相配合的下锁槽(7),且当环体(1)两端扣合时第二锁头(6)插入到下锁槽(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头(4)面向下锁槽(7)的一面形成第一挡面(8),所述的第二锁头(6)面向上锁槽(5)的一面形成第二挡面(9),所述的第一挡面(8)和第二挡面(9)倾斜设置,且当环体(1)扣合时第一挡面(8)和第二挡面(9)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头(4)的另一面为第一滑面(10),第二锁头(6)的另一面为第二滑面(11),当环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扣合,第一滑面(10)和第二滑面(11)接触后错位移动使得第一锁头(4)卡入上锁槽(5)且第二锁头(6)卡入下锁槽(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环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着环体(1)延伸的凸条(12),所述的凸条(12)的宽度朝着环体(1)圆心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件(2)和环体(1)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一压槽(13),所述的第二锁件(3)和环体(1)外壁相接处设有第二压槽(14),所述的第一压槽(13)和/或第二压槽(14)上设有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件(2)的外壁上设有缓冲槽(15)。
CN201720323849.1U 2017-03-30 2017-03-30 锁扣 Active CN20677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3849.1U CN206770826U (zh) 2017-03-30 2017-03-30 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3849.1U CN206770826U (zh) 2017-03-30 2017-03-30 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0826U true CN206770826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3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3849.1U Active CN206770826U (zh) 2017-03-30 2017-03-30 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9582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连接装置
NZ591519A (en) Magnetic self-actuated closures with mutually interlocking assemblies for closable articles
CN206770826U (zh) 锁扣
CN103863681A (zh) 存放盒弹性卡接锁紧结构
CN202718143U (zh) 井盖密封结构
WO2012007840A3 (en) Snap-on-twist-off tag for hanger
CN203701283U (zh) 木结构梁柱墙连接锁扣
CN204356859U (zh) 提拉式面盆排水器的排水管座
KR101669661B1 (ko) 멀티락 구조를 갖는 지퍼백
CN206175414U (zh) 一种家具配件的连接结构
CN202708406U (zh) 连接管件
CN205018426U (zh) 一种拉链用锁式拉头
CN205606059U (zh) 可微调的三通管
CN204969802U (zh) 一种扣接拉链
CN206933555U (zh) 一种开口拉链用贴胶加强带
CN205390571U (zh) 一种耐高温耐磨tpu薄膜防水拉链
CN202990645U (zh) 防锈挂锁
CN204828906U (zh) 一种关闭自锁阀门
CN212295504U (zh) 一种罗马装饰线转角封口配件
CN205134870U (zh) 一种免胶的地板锁扣
CN207453759U (zh) 一种塑轨推拉门窗型材
CN203087776U (zh) 快速连接环
CN204207203U (zh) 一种省料拉链头
CN204238255U (zh) 一种侧密封井盖
CN203603651U (zh) 一种120度开启角度的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4

Address after: 317600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of Qinggang Town,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ongh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600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of Qing Gang Town, Taizhou, Zhejiang, Yuhuan County

Patentee before: YORHE FLUID INTELLIGENT CONTRO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