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如此,为了解决干冰烟雾机无法长时间保存干冰、容置干冰数量不够多、产生烟雾量不够大以及产生烟雾时间不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冰烟雾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冰烟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外壳,包括一个第一容室,第一容室内容置有水;
具有保温效果的一个保温装置,与外壳结合,保温装置包括体积小于第一容室的一个保温盒,保温盒包括一个保温室、与保温室连通的一个第一开口以及位置低于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容室连通,保温室内能够容置干冰;
一个阀门装置,与保温装置结合,阀门装置包括对应保温盒的第一开口的一个第一阀门以及对应保温盒的第二开口的一个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受控制地在一个开启位置与一个关闭位置之间位移,第二阀门受控制地在一个阻挡位置以及一个非阻挡位置之间位移;
一个抽水装置,与外壳结合,抽水装置包括与第一容室连通的一个入水口以及朝向保温盒的第一开口的一个喷水端,抽水装置能够抽取第一容室内的水并由喷水端朝第一开口喷射,造成水能够进入保温盒的保温室中;
在第一阀门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开口被封闭,在第一阀门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开口开启,
在第二阀门位于阻挡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开口被封闭,在第二阀门位于非阻挡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开口开启。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第一容室还包括一个第一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下方的一个第二区域,外壳另包括连通外壳外侧与第一区域的一个出烟口,所述保温装置容置于第一容室的第一区域内,水容置于第二区域内,保温盒的第一与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区域内,所述阀门装置容置于第一区域内。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还包括:
一个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器,所述外壳还包括与第一容室隔开的一个第二容室,外壳还包括连通第二区域与第二容室的一个第一连通口,所述抽水装置安装在第二容室内且入水口与第一连通口密接,加热装置安装在第二容室内且加热器位于第二区域内,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用来提高第二区域内的水的水温。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保温装置还包括容置在保温盒的保温室内侧且体积小于保温室的一个沥水篮,沥水篮包括复数个排水口,所述干冰容置于沥水篮中。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保温盒的保温室对称的至少两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定位件,沥水篮受限于各定位件而位于保温室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外壳包括相互隔开的一个第一外端面以及一个第二外端面,外壳还包括形成在第一外端面的一个加水口,加水口与保温装置错开且与第一容室连通,由加水口倒入的水会进入第一容室内但不会进入保温装置的保温室内。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第二阀门位于非阻挡位置时能够控制第二阀门开启的角度用以控制水流出保温室外的速度,以控制保温室内水位,如此控制干冰产生的烟雾量的大小。
所述的干冰烟雾机,其中:阀门装置还包括安装在邻近第二阀门的一个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于第二阀门下半部,第二阀门还能够移动至一全开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干冰烟雾机是利用抽水装置配合保温盒的第一与第二开口产生循环的水流,使得干冰能够接触水而吸热升华成气体产生烟雾效果,因此沥水篮与干冰不需要移动,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干冰烟雾机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可以容置更多的干冰(因为本来提供沥水篮与干冰位移浸泡入水中之一些空间以及容置提供沥水篮与干冰移动的机构的空间可以用来放置较大的沥水篮与额外的干冰),进一步延长干冰烟雾机可以产生烟雾的时间(干冰烟雾机的运作时间增长)。
再者,由于沥水篮与干冰不需要移动,因此干冰烟雾机设计时可以不考虑移动干冰的负重问题,即使沥水篮加大导致负重增加,对于整个干冰烟雾机的运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进一步允许将干冰烟雾机的体积加大,用以容纳更多的干冰在干冰烟雾机内部,进一步能够有效地延长干冰烟雾机的运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干冰烟雾机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沥水篮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设置一个保温盒,通过保温盒产生的保温效果,因此可以直接在干冰烟雾机内部直接较长时间地保存干冰(减缓干冰在没有使用时的损耗),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下将可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图式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冰烟雾机10包括一个外壳20,外壳20包括一个第一外端面22以及与第一外端面22隔开的一个第二外端面24,外壳2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与第二外端面22、24之间的一个前端面28以及两个相互隔开的侧端面26(如图1所示),外壳20内部形成延伸到第一外端面22且与第二外端面24隔开的一个第一容室30,第一容室30区隔成一个第一区域32以及位于第一区域32下方的一个第二区域34,外壳2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外端面22的一个加水口48以及与加水口48隔开的一个安装口31,安装口31与加水口48分别与第一容室30连通,外壳20另包括形成在前端面28且与第一容室30的第一区域32连通的一个出烟口46。
依据图式所示,外壳20进一步包括与第一容室30隔开的一个第二容室36,且第二容室36延伸到其中一个侧端面26以及第二外端面24(如图4所示),第二容室36区隔为一个第一部分38以及一个第二部分40,第二容室36的第一部分38与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之间设置连通两者的一个第一连通口44以及一个第二连通口45,所述第二连通口45位于第一连通口44上方,第二部分40与第二区域34之间设置复数个通孔42(如图1、图3、图4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冰烟雾机10进一步包括与外壳20结合的一个保温装置50,保温装置50包括体积小于第一容室30且具有保温效果的一个保温盒52,保温盒52包括一个底部53以及与底部53隔开的一个保温室54,保温盒52进一步包括由外侧延伸至保温室54的一个第一开口58以及位于第一开口58下方的一个第二开口60(如图1、图3所示),此外第二开口60较佳系延伸至保温室54的底端面,保温盒52也包括形成在上端面的一个凸缘56,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L形的一个定位件55。
保温装置50另包括体积小于保温室54的一个沥水篮61,沥水篮61包括复数个排水口62,沥水篮61容置在保温室54内侧,而且沥水篮61受限于四个定 位件55而位于保温室54的中间位置,造成沥水篮61的四个面分别与相邻的保温室54的内表面隔开。
所述保温装置50从安装口31容置入外壳20的第一容室30内,保温盒52的凸缘56抵靠于外壳20的第一外端面22(如图3所示),造成保温盒52的底部53与外壳20的第二外端面24相隔一个距离(保温装置50体积小于第一容室30),所述第一容室30的第一区域32是指用来容置保温装置50的部分,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则是第一容室30中除了容置保温装置50的底部,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容置水(如图3所示),而且较佳的状态是水的高度略低于保温装置50的底部53,如此保温装置50与水是隔开的。
依据图式所示,干冰烟雾机10另包括与保温装置50结合的一个阀门装置64(如图1所示),阀门装置64包括固定于保温盒52外侧且靠近第一与第二开口58、60处的一个支架66,阀门装置64进一步枢接于支架66内侧的一个第一阀门68以及枢接于支架66内侧且与第一阀门68隔开的一个第二阀门70,阀门装置64另包括安装在邻近第二阀门70的一个弹簧71,实际上弹簧71套设在第二阀门70的枢转轴外侧且一端抵靠于第二阀门70下半部的一个弹簧71(弹簧71的另一端被固定),第一阀门68对应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第二阀门70对应保温盒52的第二开口60,阀门装置64另包括与第一阀门68连动地结合的一个第一驱动器72以及与第二阀门70连动地结合的一个第二驱动器74。
第一与第二驱动器72、74可以是马达所构成,第一驱动器72系驱动第一阀门68在一个开启位置(如图5~图7所示)与一个关闭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位移,第二驱动器74系驱动第二阀门70在一个阻挡位置(如图3所示)以及、一个非阻挡位置(如图5、图7所示)以及一个全开位置,在第一阀门68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开口58被封闭,在第一阀门68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开口58被开启,在第二阀门70位于阻挡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开口60被关闭(如图3所示),在第二阀门70位于非阻挡位置的状态,第二开口60被未完全开启(如图6、图7所示),在第二阀门70位于全开位置的状态,第二开口60完全开启(如图8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干冰烟雾机10进一步包括与外壳20结合的一个抽水装置76,抽水装置76包括一个抽水泵78以及与抽水泵78连接的一个水管80,抽水泵78具有一个入水口79,水管80包括一个喷水端82(如图1所示)。
抽水装置76容置在第二容室36的第一部分38内,且抽水泵78的入水口 79与第一连通口44密接,如此可以防止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的第一连通口44外漏,此外水管80的喷水端82穿过外壳20的第二连通口45位于第一容室30的第一区域32内并且朝向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如图3、图5、图6所示),在第一阀门68位于开启位置的状态下,抽水泵78运作能够抽取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内的水经由喷水端82喷出通过第一开口58而进入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内(如图5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干冰烟雾机10进一步包括安装在第二容室36的第二部分40的一个加热装置83,加热装置83包括一个加热器84,加热器84与通孔42密接且位于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内,如此可以防止第二区域34内的水从通孔42外漏,所述加热器84实际上可以是U形的加热棒所构成,加热器84用来使第二区域34内水温度提高(30摄氏度以上)。
依据图式所示干冰烟雾机10进一步包括枢设在外壳20的第一外端面22的一个第一盖子86以及一个第二盖子88,其中第一盖子86枢设在可完全覆盖安装口31的位置,且第一盖子86关闭后能够封闭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盖子88枢设在可完全覆盖加水口48的位置,若打开第二盖子88,可以从加水口48处将水添加入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内。
为了方便说明,假设保温装置50的沥水篮61内容置复数块干冰90(在保温室54内),并且第一盖子86封闭安装口31以及保温室54,所述阀门装置64的第一阀门68位于关闭位置封闭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第二阀门70位于阻挡位置封闭第二开口60(如图3所示),所述抽水装置76的抽水泵78没有运转,加热装置83的加热器84不运作,如此位于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内的水温保持在常温,而且保温盒52被第一盖子86、第一与第二阀门68、70完全封闭,如此保温盒52就能常时间地保存位于保温室54当中的复数个干冰90,在这样的状态下,干冰烟雾机10并不会产生烟雾,因为干冰90没有受热而且第一开口58被封闭。
干冰烟雾机10启动时,所述加热装置83运作造成加热器84第二区域34内的水被加热至作业温度(一般为30摄氏度以上),进一步所述阀门装置64的第一驱动器72系驱动第一阀门68由关闭位置位移至开启位置(如图6所示),造成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开启,通过抽水装置76的抽水泵78运转,将第二区域34内的水经由水管80的喷水端82喷出,这些被喷出的水由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进入保温室54内,由于沥水篮61设置有复数个排水口62,因此 水能够流进沥水篮61中与干冰90接触,造成干冰90吸收水中的热量而直接升华成为气态的烟雾状,进一步产生的烟雾从保温盒52的第一开口58移动到保温盒52外侧并且从外壳20的出烟口46喷出。
所述阀门装置64的第二阀门70位于非阻挡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凭借控制相对于保温盒52开启的角度调整位于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中的水的水位来控制干冰烟雾机10产生烟雾量的大小,当需要较小大的烟雾量时,第二驱动器74驱动第二阀门70开启小角度(如图6所示),当需要较小的烟雾量时,第二驱动器74驱动第二阀门70开启大角度(如图7所示),详细地说,当第二阀门70开启角度不大时,第二阀门70的底部受到弹簧71抵压但第二阀门70的顶部没有被弹簧71抵压,因此第二阀门70的下半部系受到弹簧71偏压而枢转成底部贴靠在保温盒52的表面且第二阀门70的上半部与保温盒52的表面隔开,进一步第二阀门70就会与保温盒52夹一个角度的方式开启第二开口60,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器74运转的角度调整第二阀门70相对于保温盒52的角度,用以调整第二开口60开启的幅度,第二开口60被开启的幅度大小会影响位于保温室54中的水经由第二开口60流出保温盒52外的速度,换句话说,第二开口60被开启的幅度大小会影响保温室54中的水位高度,如图6所示,第二开口60被开启的幅度较小,保温室54内的水位较高,产生较多的烟雾,如图7所示,第二开口60被开启的幅度较大,保温室54内的水位较低,产生较少的烟雾。
参阅图8所示,在干冰烟雾机10要停止继续产生烟雾的情况下,系停止抽水装置76以及加热装置83运作,并且第二驱动器74驱动第二阀门70开启移动至完全脱离保温盒52表面的全开位置,因为第二开口60延伸至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底部,所以保温室54内的水能够完全排出(如图8所示),在这样的状态下,沥水篮61内的干冰90因为没有接触到温度较高的水,就会停止升华成气体,在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内的水完全排出之后,阀门装置64的第一驱动器72驱动第一阀门68由开启位置位移至关闭位置,并且第二驱动器74驱动第二阀门70由非阻挡位置位移至阻挡位置,造成保温盒52的第一与第二开口58、60都被封闭(如图3所示),如此就能降低干冰90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的损耗,进一步达到延长干冰90保存在干冰烟雾机10内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干冰烟雾机10是利用抽水装置76配合保温盒52的第一与第二开口58、60产生循环的水流,使得干冰90能够接触水而吸热升华成气体产生 烟雾效果,因此沥水篮61与干冰90不需要移动,所以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干冰烟雾机10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可以容置更多的干冰90(因为本来提供沥水篮与干冰位移浸泡入水中之一些空间以及容置提供沥水篮与干冰移动的机构的空间可以用来放置较大的沥水篮与额外的干冰),进一步延长干冰烟雾机10可以产生烟雾的时间(干冰烟雾机的运作时间增长)。
再者,由于沥水篮61与干冰90不需要移动,因此干冰烟雾机设计时可以不考虑移动干冰的负重问题,即使沥水篮61加大导致负重增加,对于整个干冰烟雾机10的运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进一步允许将干冰烟雾机的体积加大,用以容纳更多的干冰在干冰烟雾机内部,进一步能够有效地延长干冰烟雾机的运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干冰烟雾机10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沥水篮61的外侧与外壳20之间设置一个保温盒52,通过保温盒52产生的保温效果,因此可以直接在干冰烟雾机10内部直接较长时间地保存干冰90(减缓干冰90在没有使用时的损耗),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此外,沥水篮61被四个定位件55定位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的中间位置,确保沥水篮61的各面与保温室54的内表面隔开,如此进入沥水篮61中的水能够顺畅且快速地流动到保温室54进一步从保温盒52的第二开口60流出,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干冰烟雾机10运作时水的流动顺畅,进一步产生量足够且均匀的烟雾。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举例言的,依据图式所示,阀门装置64的支架66也可以不是固定在保温盒52的外侧,例如阀门装置64的支架也可以固定在外壳20上,只要支架66固定的位置能够使的第一与第二阀门68、70封闭第一与第二开口58、60即可。再者,保温装置50可以不需要沥水篮61,虽然在保温盒52的保温室54中设置一个沥水篮61,能够使的进入保温室54中的水的流动较顺畅,但在缺少沥水篮61的状况下,进入保温室54内的水仍然可以流动并且从第二开口60排出。或者,干冰烟雾机10可以不包括加热装置83,在缺少加热装置83提高第二区域34内水的温度的情况下,水的温度仍然高于干冰的温度,而且只要水的量够多,水循环的时候水温仍然可以维持,因此虽然有加热装置83该干冰烟雾机10的运作效果较佳,然而,即使缺少加热装置83,干冰烟雾机10仍然可以运作。或者,所述保温装置50的定位件55数量最少只 要两个,详细地说,将两个定位件55设置于任意对称的两个角落就能将沥水篮61定位在保温室54的中间位置。
再者,所述保温装置50与阀门装置64可以安装在第一容室30外侧,也就是说,外壳20的第一容室30只用来容置水,外壳20可以另外形成一个与第一容室30隔开但连通的空间容置保温装置50与阀门装置64,如此仍然可以通过抽水装置76在第一容室30与保温装置50之间产生循环水流。
又或者,所述抽水装置76可以不是容置在第二容室36中,例如抽水装置76使用的抽水泵78是沉水式的抽水泵,如此抽水装置76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容室30的第二区域34浸泡在水中。
另外,干冰烟雾机10产生的烟雾量除了可以使用第二阀门70开启角度控制水流出保温室54外部的速度来控制的外(控制保温室54内水位的高度),也能够通过控制抽水装置76抽水的速度或者加热装置83控制水的温度来间接达到控制干冰烟雾机10产生烟雾量的速度。
由于说明书揭示的本实用新型可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大体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且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经被指出,所以,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应视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