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8501U - 一种电池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8501U
CN206758501U CN201720336618.4U CN201720336618U CN206758501U CN 206758501 U CN206758501 U CN 206758501U CN 201720336618 U CN201720336618 U CN 201720336618U CN 206758501 U CN206758501 U CN 206758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battery module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66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龙
吴施荣
许浩
贾忠贵
喻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66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8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8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85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导热板、导热带、采集板及端板;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块及集流板;电池模块包括单体电池、支架及汇流板;单体电池收容于支架的收容槽内;汇流板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过孔的一侧,并与单体电池相背设置;电池模块首尾相连,集流板设置于电池模块的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上,且位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设置有汇流板;导热板穿过过孔,且一端的定位销卡持于安装孔内;导热带缠绕于单体电池的外壁上,且导热带固定于导热板上;采集板设置于支架上且与汇流板电性连接;端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两端且分别固定于集流板上及形成有极耳的汇流板上。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模组运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电池性能,甚至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与寿命。因此,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已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现有的电池模组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池模组的温度上升很快,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电池模组安装了液冷系统后,占用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电池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随之降低;散热效果也较差。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包结构来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不仅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升温过快,而且节省了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进而提升了电池包结构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一个导热板、多个导热带、一个采集板及两个端板;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及一个集流板;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两个支架及两个汇流板;每个支架包括一对长侧边及与所述一对长侧边相连的一对短侧边,每个支架设有多个收容槽,每个收容槽内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支架还开设有一个过孔;所述集流板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热板的两端均凸起延伸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安装孔的定位销;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两个支架的收容槽内,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所述两个汇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的过孔的一侧,并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相背设置;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首尾相连且串联连接,所述集流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的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设置有两个汇流板;所述导热板穿过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的过孔,且一端的定位销卡持于所述集流板的安装孔内;所述多个导热带一一对应缠绕于所述导热板一侧的单体电池的外壁上,且所述多个导热带固定于所述导热板上;所述采集板设置于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上且与每个汇流板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端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且分别固定于所述集流板上及两个形成有极耳的汇流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架的其中一个短侧边的边缘凸起延伸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两个定位凸起间隔设置形成一个卡持槽;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上的两个汇流板均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卡持槽的极耳,所述极耳呈长方体状,且卡持于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的卡持槽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单体电池呈圆柱状,且包括正极端及远离所述正极端的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和负极端均设有一个螺柱,所述螺柱呈圆柱状,且所述螺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单体电池的直径,并与所述单体电池同轴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汇流板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呈圆形,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直径,且每个汇流板的第一固定孔套合于所述螺柱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流板的形状和大小均对应于每个支架的形状和大小,所述集流板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二固定孔的形状和大小与每个第一固定孔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述集流板的第二固定孔套合于所述螺柱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多个导热带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安装槽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不仅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升温过快,而且节省了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进而提升了电池包结构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结构的单体电池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汇流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导热板与导热带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结构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100,包括电池模组10、一个导热板20、多个导热带30、一个采集板40及两个端板50。
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5,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电池模块11及一个集流板12。每个电池模块1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11、两个支架112及两个汇流板113。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单体电池111呈圆柱状,且包括正极端1111及远离所述正极端1111的负极端1112,所述正极端1111和负极端1112均设有一个螺柱11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柱1113呈圆柱状,且所述螺柱1113的直径小于所述单体电池111的直径,并与所述单体电池111同轴设置。
每个支架112大致呈长方体状,且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每个支架112包括一对长侧边1121及与所述一对长侧边1121相连的一对短侧边1122,每个支架112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1的收容槽1123,每个收容槽1123内开设有一个通孔1124。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收容槽1123及每个通孔1124均呈圆形,且每个收容槽1123的直径对应于每个单体电池1111的直径,每个通孔1124的直径小于每个收容槽1123的直径。
每个支架112的其中一个短侧边1122的边缘凸起延伸形成两个定位凸起1125,所述两个定位凸起1125间隔设置形成一个卡持槽1126。每个支架112的中部还开设有一个过孔1127,且所述过孔1127沿所述一对短侧边1122的中线分布。
每个汇流板113大致呈长方体状,且由金属材料加工制成,且每个汇流板113的形状对应于每个支架112的过孔1127一侧形状。每个汇流板113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1113的第一固定孔1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孔1131呈圆形,且所述第一固定孔1131的直径对应于所述螺柱1113的直径。
所述集流板12由金属材料加工制成,且形状和大小均对应于每个支架112的形状和大小。所述集流板12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1113的第二固定孔121,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固定孔121的形状和大小与每个第一固定孔1131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所述集流板12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安装孔122均呈长方形,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集流汇流板12上。
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两个支架112的收容槽1123内,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架112之间;所述两个汇流板113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架112上,并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相背设置,且每个汇流板113的第一固定孔1131套合于所述螺柱1113上;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首尾相连且串联连接;所述集流板12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上,且位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相背的一侧;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设置有两个汇流板113,且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上的两个汇流板113均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卡持槽1126的极耳11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1132呈长方体状。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上的两个汇流板113分别连接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的总正极和总负极,通过所述极耳1132引出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的总正极和总负极。
请参考图1及图6,所述导热板20呈长方体状,且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所述导热板20包括上表面21及与上表面21相背的下表面22。所述上表面21及下表面22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23,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安装槽23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导热板20的两端均凸起延伸形成有两个对应于所述安装孔122的定位销24。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销24的形状为长方体状。
每个导热带30呈首尾相连的条形状,且由石墨加工制成。所述多个导热带30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导热板10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的安装槽23上。
所述采集板40呈长方体状,所述采集板4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每个电池模块11的支架112的卡持槽1126上,且与每个汇流板113电性连接。
每个端板50的形状和大小均对应于每个支架112的形状和大小,且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
请参考图1、图6及图7,组装时,先将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两个支架112的收容槽1123内,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架112之间;再接着将所述两个汇流板113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架112上,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架112的过孔1127的一侧,并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相背设置,且每个汇流板113的第一固定孔1131套合于所述螺柱1113上,如此形成一个电池模块11。再接着将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首尾相连且串联连接。再接着将所述集流板12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1的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上,且位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1相背的一侧,且所述集流板12的第二固定孔121套合于所述螺柱1113上。所述电池模组10的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设置有两个汇流板113,且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上的两个汇流板113的极耳1132卡持于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11外侧的支架112的卡持槽1126内,如此形成一个电池模组10。再接着将所述导热板20穿过所述电池模组10的每个电池模块11的支架112的过孔1127,且一端的定位销24卡持于所述集流板12的安装孔122内。再接着将所述多个导热带30一一对应缠绕于所述导热板20一侧的单体电池111的外壁上,且所述多个导热带30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导热板20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的安装槽23上。再接着将所述采集板4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每个电池模块11的支架112的卡持槽1126上,且与每个汇流板113电性连接。最后将所述两个端板50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两端且分别固定于所述集流板12上及两个形成有极耳1132的汇流板113上,如此形成电池包结构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结构,不仅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升温过快,而且节省了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进而提升了电池包结构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6)

1.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一个导热板、多个导热带、一个采集板及两个端板;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及一个集流板;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两个支架及两个汇流板;每个支架包括一对长侧边及与所述一对长侧边相连的一对短侧边,每个支架设有多个收容槽,每个收容槽内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支架还开设有一个过孔;
所述集流板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热板的两端均凸起延伸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安装孔的定位销;
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两个支架的收容槽内,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所述两个汇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的过孔的一侧,并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相背设置;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首尾相连且串联连接,所述集流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的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设置有两个汇流板;所述导热板穿过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的过孔,且一端的定位销卡持于所述集流板的安装孔内;所述多个导热带一一对应缠绕于所述导热板一侧的单体电池的外壁上,且所述多个导热带固定于所述导热板上;所述采集板设置于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上且与每个汇流板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端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且分别固定于所述集流板上及两个形成有极耳的汇流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架的其中一个短侧边的边缘凸起延伸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两个定位凸起间隔设置形成一个卡持槽;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上的两个汇流板均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卡持槽的极耳,所述极耳呈长方体状,且卡持于所述另一端的电池模块外侧的支架的卡持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体电池呈圆柱状,且包括正极端及远离所述正极端的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和负极端均设有一个螺柱,所述螺柱呈圆柱状,且所述螺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单体电池的直径,并与所述单体电池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汇流板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呈圆形,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直径,且每个汇流板的第一固定孔套合于所述螺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的形状和大小均对应于每个支架的形状和大小,所述集流板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螺柱的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二固定孔的形状和大小与每个第一固定孔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述集流板的第二固定孔套合于所述螺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多个导热带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安装槽上。
CN201720336618.4U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电池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8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6618.4U CN206758501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电池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6618.4U CN206758501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电池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8501U true CN206758501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661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8501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电池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8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1779B (zh) 一种锂电池包混合散热装置
CN105789733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8923101B (zh) 一种新型相变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
CN20588212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导热装置
CN105914316A (zh)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
CN109004302A (zh) 一种翅片穿孔式圆柱电池组、电池组组合和电池组阵列
CN206312996U (zh) 一种新型电芯固定支架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0588212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加热液冷板
CN106532180A (zh) 带吸热套的电池组和具有该电池组的动力电池
CN207611844U (zh)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电池模组
CN206758501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675856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116512U (zh) 一种安装简便的电池包
CN20697639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6129290B (zh) 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及新能源车
CN207398226U (zh) 电池模组
CN20689367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857076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647140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217608U (zh) 一种改进型的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结构
CN206976424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18004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076453U (zh) 一种可以快速均热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0647137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313088U (zh) 散热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