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8404U -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8404U
CN206758404U CN201720490319.6U CN201720490319U CN206758404U CN 206758404 U CN206758404 U CN 206758404U CN 201720490319 U CN201720490319 U CN 201720490319U CN 206758404 U CN206758404 U CN 206758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ove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luorescent tube
electrode
uvio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03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eil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8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8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charge Lamp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包括磁控装置、发射装置、上盖、下盖、无电极灯管和电磁屏蔽网,所述磁控装置和所述发射装置电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下盖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下端且与所述上盖之间围成一波导腔,所述电磁屏蔽网安装在所述下盖的下端且与所述下盖之间围成一灯管安装腔,所述无电极灯管安装在所述灯管安装腔内,所述下盖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射无电极灯管光线的反光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盖的内壁上安装反光器,可更好的反光和配光。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背景技术
微波无电极紫外光源是一种在高能微波场中使稀薄气体发生电离而发光的紫外线光源,它的灯管既没有灯丝也没有电极,只是在真空的石英管中充入少量的起辉气体和发光物质。有电极紫外灯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极材料的挥发导致光衰而引起灯管损坏。因此,有电极紫外灯管的寿命只有一千小时左右,而无电极紫外灯管的寿命起码在一万小时以上。但现有的紫外灯的波导装置结构使得紫外灯的出光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包括磁控装置、发射装置、上盖、下盖、无电极灯管和电磁屏蔽网,所述磁控装置和所述发射装置电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下盖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下端且与所述上盖之间围成一波导腔,所述电磁屏蔽网安装在所述下盖的下端且与所述下盖之间围成一灯管安装腔,所述无电极灯管安装在所述灯管安装腔内,所述下盖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射无电极灯管光线的反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盖的内壁上安装反光器,可更好的反光和配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下盖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固定在所述下盖的敞口端,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下盖的封堵端,所述下盖的封堵端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波导腔和所述灯管安装腔连通的两个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所述无电极灯管与所述长条形开口垂直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使微波激发无电极灯管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下盖的内壁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下盖的内壁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使得下盖反射无电极灯管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上盖包括依次连接围成上窄下宽的筒状结构的第一连接壁、第一导波壁、第二连接壁和第二导波壁,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相对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导波壁和所述第二导波壁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垂直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波壁和第二导波壁均倾斜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倾斜布置的第一导波壁和第二导波壁,使得导波腔的导波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电磁屏蔽网上开设有多个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使微波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微波的使用效率达到了75%以上;且通过设置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使得电磁屏蔽网单位面积内的网孔增加了很多,使得整灯透光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灯具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干扰频率,使紫外灯的频率更加单一,使整灯光效提高了15%以上。
进一步,所述网孔的边长为1.5mm-4.5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网孔的边长进行合理限定,进一步使得整灯的透光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减少了灯具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干扰频率。
进一步,所述网孔的边长为3mm。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网孔中,其中一个网孔的一条边和另一个网孔的一条边对应连接后形成一个方形结构,且这两条边之间的宽度为0.1mm-0.3mm。
进一步,所述电磁屏蔽网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的长度为136mm-286mm,所述电磁屏蔽网的宽度为145mm-15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微波无电极紫外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上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上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的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磁屏蔽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磁控装置;2、上盖;21、波导腔;22、第一连接壁;23、第一导波壁;24、第二连接壁;25、第二导波壁;3、下盖;31、灯管安装腔;32、长条形开口;4、电磁屏蔽网;41、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包括磁控装置1、发射装置、上盖2、下盖3、无电极灯管和电磁屏蔽网4,所述磁控装置1和所述发射装置电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下盖3固定在所述上盖2的下端且与所述上盖2之间围成一波导腔21,所述电磁屏蔽网4安装在所述下盖3的下端且与所述下盖3之间围成一灯管安装腔31,所述无电极灯管安装在所述灯管安装腔31内,所述下盖3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射无电极灯管光线的反光器。本实施例通过在下盖的内壁上安装反光器,可更好的反光和配光。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下盖2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4固定在所述下盖2的敞口端,所述上盖2固定在所述下盖3的封堵端,所述下盖3的封堵端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波导腔21和所述灯管安装腔31连通的两个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32;所述无电极灯管与所述长条形开口32垂直布置。通过设置两个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使微波激发无电极灯管的效率更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下盖3的内壁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通过将下盖的内壁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使得下盖反射无电极灯管的效果更好。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盖2包括依次连接围成上窄下宽的筒状结构的第一连接壁22、第一导波壁23、第二连接壁24和第二导波壁25,所述第一连接壁22和第二连接壁24相对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导波壁23和所述第二导波壁25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壁22和第二连接壁24垂直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波壁23和第二导波壁25均倾斜布置。通过设置倾斜布置的第一导波壁和第二导波壁,使得导波腔的导波效果更好。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磁屏蔽网4上开设有多个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41。通过设置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使微波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微波的使用效率达到了75%以上;且通过设置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使得电磁屏蔽网单位面积内的网孔增加了很多,使得整灯透光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灯具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干扰频率,使紫外灯的频率更加单一,使整灯光效提高了15%以上。
本实施例的所述网孔41的边长为L,L为1.5mm-4.5mm。所述网孔41的边长可选2mm、2.5mm、3.5mm,优选为3mm。通过对网孔的边长进行合理限定,进一步使得整灯的透光率大大提高,进一步减少了灯具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干扰频率。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网孔41中,其中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和另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对应连接后形成一个方形结构,且这两条边之间的宽度为D,D为0.1mm-0.3mm。通过对电磁屏蔽网中,相邻两个网孔临近的边长之间的宽度进行合理限定,使得电磁屏蔽网的电磁屏蔽效率较高。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网孔41中,其中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和另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对应连接后形成一个方形结构,且这两条边之间的宽度为0.2mm。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磁屏蔽网4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4的长度为136mm-286mm,可选为145mm、150mm、155mm、160mm、165mm、170mm、180mm、190mm、200mm、210mm、220mm、230mm、240mm、250mm、260mm、270mm、280mm,优选为166mm;所述电磁屏蔽网4的宽度为145mm-155mm,优选为150mm。所述电磁屏蔽网4的厚度为0.1mm。所述电磁屏蔽网1采用合金金属制成。
本实施例的电磁屏蔽网4中,靠近电磁屏蔽网4长边的一个网孔41和电磁屏蔽网4的该长边之间的宽度为3mm-15mm,靠近电磁屏蔽网4短边的一个网孔41和电磁屏蔽网4的该短边之间的宽度为2mm-8mm。
本实施例的电磁屏蔽网4主要安装在紫外灯中以形成谐振腔,微波紫外灯输入功率为1050W时,不同的电磁屏蔽网1形成的谐振腔中紫外灯发出的能量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谐振腔中微波紫外灯的能量对比
其中,电磁屏蔽网A中的网孔为等边六边形,电磁屏蔽网B中的网孔为等边六边形,电磁屏蔽网C中的网孔为平行四边形。电磁屏蔽网A中的网孔的边长小于电磁屏蔽网B中的网孔边长。
由表1可知,电磁屏蔽网B相比电磁屏蔽网A的平均谐振腔效率提高了35.9,效率提高了8.7%。电磁屏蔽网B相比电磁屏蔽网C的平均谐振腔效率提高了69.1,效率提高了18.2%。电磁屏蔽网A相比电磁屏蔽网C的平均谐振腔效率提高了33.2,效率提高了8.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控装置(1)、发射装置、上盖(2)、下盖(3)、无电极灯管和电磁屏蔽网(4),所述磁控装置(1)和所述发射装置电连接且均安装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下盖(3)固定在所述上盖(2)的下端且与所述上盖(2)之间围成一波导腔(21),所述电磁屏蔽网(4)安装在所述下盖(3)的下端且与所述下盖(3)之间围成一灯管安装腔(31),所述无电极灯管安装在所述灯管安装腔(31)内,所述下盖(3)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射无电极灯管光线的反光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呈一端封堵的筒状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4)固定在所述下盖的敞口端,所述上盖(2)固定在所述下盖(3)的封堵端,所述下盖(3)的封堵端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波导腔(21)和所述灯管安装腔(31)连通的两个平行布置的长条形开口(32);所述无电极灯管与所述长条形开口(32)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的内壁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包括依次连接围成上窄下宽的筒状结构的第一连接壁(22)、第一导波壁(23)、第二连接壁(24)和第二导波壁(25),所述第一连接壁(22)和第二连接壁(24)相对且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导波壁(23)和所述第二导波壁(25)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壁(22)和第二连接壁(24)垂直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导波壁(23)和第二导波壁(25)均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网(4)上开设有多个等边六边形结构的网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41)的边长为1.5mm-4.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41)的边长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网孔(41)中,其中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和另一个网孔(41)的一条边对应连接后形成一个方形结构,且这两条边之间的宽度为0.1mm-0.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网(4)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电磁屏蔽网(4)的长度为136mm-286mm,所述电磁屏蔽网(4)的宽度为145mm-155mm。
CN201720490319.6U 2016-12-16 2017-05-04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Active CN2067584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881 2016-12-16
CN2016213928817 2016-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8404U true CN206758404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0319.6U Active CN206758404U (zh) 2016-12-16 2017-05-04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8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8404U (zh) 一种微波无电极紫外灯
CN201084702Y (zh) 同轴无极紫外线灯
CN105762058B (zh) 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装置
CN102243983A (zh) 一种无极灯
CN206921786U (zh) 一种上下可拆分的紫外灯波导
CN206849809U (zh) 一种新型紫外灯波导
CN102760636B (zh) 一种无极灯的耦合发光方法及其结构
CN2389417Y (zh) 大功率冷阴极荧光灯
CN207082509U (zh) 一种一体式紫外灯波导
CN101819916B (zh) 低频内耦合无极荧光灯
CN201527962U (zh) 低频无极灯
CN202111060U (zh) 一种新型无极灯的结构
CN207097779U (zh) 一种紫外灯使用的电磁屏蔽条及电磁屏蔽组件和紫外灯
CN202915120U (zh) 防辐射无极灯灯具
CN103094059A (zh) 一种等离子氙气节能灯管
CN202871751U (zh) 一种等离子氙气节能灯管
CN204593062U (zh) 一种低频无极节能路灯
CN204464240U (zh) 新型高频无极灯
KR100668259B1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무전극 형광 조명장치
CN202196751U (zh) 一种无极灯
KR100768029B1 (ko) 복합 파장 특성을 갖는 무전극 조명장치
KR200385616Y1 (ko) 복합 파장 특성을 갖는 무전극 조명장치
WO2006111054A1 (fr) Ampoule a energie magnetique
CN202145447U (zh) 一种高频小功率小体积一体化无极灯球泡
JP2013232355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100192 D101A-89, B-2, D101A-89, Dong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No.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AITE WEI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4300 No. 8, Jin pen formation, Star Village, Yang Lou Si, Linxiang, Yueyang, Hunan

Patentee before: Zeng Xiao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2, 4th Floor, Jinke Y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o. 77, South Section of Dongliu Road,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Weil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192 D101A-89, B-2, D101A-89, Dong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No.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AITE WEIN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