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5566U -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5566U
CN206755566U CN201720430495.0U CN201720430495U CN206755566U CN 206755566 U CN206755566 U CN 206755566U CN 201720430495 U CN201720430495 U CN 201720430495U CN 206755566 U CN206755566 U CN 206755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medium
water heater
generating member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04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304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5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5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55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水器及加热系统,涉及加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发热件。第一容器用于容置第一介质,第二容器用于容置第二介质,且第一介质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的沸点。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密封连接,发热件位于第一容器内,以加热第一介质。第一容器容置于第二容器内,以将第一介质的热量通过第一容器传递至第二介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含热水器的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及加热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Description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
现有的热水器的结构不一、使用各异,加热效率也参差不齐,并且不能满足同时加热两种不同沸点的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发热件。第一容器用于容置第一介质,第二容器用于容置第二介质,且第一介质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的沸点。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密封连接,发热件位于第一容器内,以加热第一介质。第一容器容置于第二容器内,以将第一介质的热量通过第一容器传递至第二介质。
进一步地,上述发热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热件均位于第一容器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热水器还包括端盖,端盖与第二容器配合连接,端盖与第一容器密封连接,发热件与端盖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端盖包括盖合本体和安装件,盖合本体与安装件连接,安装件与第一容器密封连接,并与发热件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件为螺纹结构,安装件通过螺纹与第一容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件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盖合本体开设有通孔,第一安装部与第一容器密封连接,第二安装部与通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容器与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热水器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安装于第二容器的内侧壁,并用于检测第二容器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第一容器的截面圆形的半径小于第二容器的截面圆形的半径。
一种加热系统,包括热水器。热水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发热件。第一容器用于容置第一介质,第二容器用于容置第二介质,且第一介质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的沸点。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密封连接,发热件位于第一容器内,以加热第一介质。第一容器容置于第二容器内,以将第一介质的热量通过第一容器传递至第二介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及加热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发热件位于第一容器内,第一介质容置于第一容器内,第一介质通过发热件直接加热。第一介质吸收发热件提供的热量,温度也随之增加,第一介质与第一容器的侧壁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第一容器的侧壁吸热,温度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第二介质容置于第一容器的外侧壁与第二容器的内侧壁之间,即第二介质与第一容器的侧壁接触。吸热后的第一容器的侧壁温度升高,第二介质与第一容器的侧壁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第一容器的侧壁的热量向第二介质传递,第二介质的温度随之增加。进一步地,由于第一介质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的沸点,当第二介质在热传递过程中达到沸点时,第一介质仍然可以在发热件的作用下继续吸收热量,并最终达到第一介质的沸点。而由于第二介质已经达到了沸点,第二介质的温度不再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及加热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件与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热水器;110-第一容器;120-第二容器;130-发热件;140-端盖;141-盖合本体;142-安装件;1421-第一安装部;1422-第二安装部;150-温度检测器;161-第一介质;162-第二介质;200-热水器;300-热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10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包括第一容器110、第二容器120及发热件130。第一容器110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且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密封连接,发热件130位于第一容器110内。
第一容器110用于容置第一介质161,第二容器120用于容置第二介质162,发热件130用于对第一介质161和第二介质162加热。
由于第二介质162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进行加热,所以第一容器110最好是选用导热的材料制成。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第一容器110也可以由导热性能不太良好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比如陶瓷材料等。
可以理解,第一容器110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既可以是第一容器110安装于第二容器120的内壁上;也可以是第一容器110放置于第二容器120内,而与第二容器120无任何连接关系,只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二容器120的底壁接触;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容器110以其他的方式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固定地安装于第二容器120的底壁上。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比如第一容器11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容器120内(比如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等方式)等。
可以理解,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密封连接是为了防止第一介质161与第二介质162相互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第一容器110的截面圆形的半径小于第二容器120的截面圆形半径。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和第二容器12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方形等。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也可以为圆锥体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安装于第二容器120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第一容器110和第二容器120的截面为同心圆设置的。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也可以位于第二容器120的其他位置,比如侧壁上等。
发热件130的作用是为热水器100提供热量,以对第一介质161和第二介质162加热。发热件130位于第一容器110内,可以直接对第一容器110内的第一介质161加热。
可以理解,作为热源的发热件130可以是自身发热,也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热能,比如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等。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130是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热,即发热件130为电阻较大的发热丝,发热件130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热量。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件130也可以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热能,比如生物能或太阳能等。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130固定地安装于第二容器120的底壁上。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件130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容置于第一容器110内,比如发热件130与第一容器110固定地连接等。
请参阅图3,发热件1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一个。发热件130可以位于第一容器110的中心,也可以位于第一容器110的内侧壁上。位于内侧壁可以是热传递更加迅速,从而提升第二介质162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第一介质161容置于第一容器110内,第二介质162容置于第一容器110的外侧壁与第二容器120的内侧壁之间。也就是说,第二介质162既与第一容器110的侧壁接触,又与第二容器120的侧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161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162的沸点。也就是说在发热件130加热的过程中,第二介质162首先达到沸点,而第一介质161在第二介质162达到沸点后仍然可以在发热件130的作用下进一步加热,进一步吸收热量以达到第一介质161的沸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既可以作为日常生活所使用,也可以作为大型工业加热所使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第一介质161可以是比水沸点更高的食用油等,第二介质162为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的工作原理:发热件130位于第一容器110内,第一介质161容置于第一容器110内,第一介质161通过发热件130直接加热。第一介质161吸收发热件130提供的热量,温度也随之增加,第一介质161与第一容器110的侧壁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第一容器110的侧壁吸热,温度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第二介质162容置于第一容器110的外侧壁与第二容器120的内侧壁之间,即第二介质162与第一容器110的侧壁接触。吸热后的第一容器110的侧壁温度升高,第二介质162与第一容器110的侧壁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的作用下,第一容器110的侧壁的热量向第二介质162传递,第二介质162的温度随之增加。进一步地,由于第一介质161的沸点大于第二介质162的沸点,当第二介质162在热传递过程中达到沸点时,第一介质161仍然可以在发热件130的作用下继续吸收热量,并最终达到第一介质161的沸点。而由于第二介质162已经达到了沸点,第二介质162的温度不再升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20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200包括第一容器110、第二容器120及发热件130。第一容器110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且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密封连接,发热件130位于第一容器110内。
第一容器110用于容置第一介质161,第二容器120用于容置第二介质162,发热件130用于对第一介质161和第二介质162加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的区别在于第一容器110的形状不同。
为了增大与第二介质162的接触面积,提升热传递的效率,并进一步提升第二介质162加热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容器110的截面形状为双齿齿轮形。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30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100的区别在于第一容器110、发热件130与第二容器120的连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300包括第一容器110、第二容器120、发热件130、端盖140和温度检测器150。第一容器110容置于第二容器120内,且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密封连接,发热件130位于第一容器110内。端盖140与第二容器120配合连接,端盖140与第一容器110密封连接,发热件130与端盖140连接。温度检测器150安装于第二容器120的内侧壁。
第一容器110用于容置第一介质161,第二容器120用于容置第二介质162,发热件130用于对第一介质161和第二介质162加热,端盖140用于为第一容器110与第二容器120提供一个便捷的连接方式,温度检测器150用于检测第二容器120内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40包括盖合本体141和安装件142。盖合本体141与安装件142连接,安装件142与第一容器110密封连接,并与发热件130连接。
安装件142可以直接与第一容器110密封连接,比如安装件142为螺纹结构,安装件142通过螺纹与第一容器110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42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421和第二安装部1422,盖合本体141开设有通孔(图未标),第一安装部1421与第一容器110密封连接,第二安装部1422与通孔(图未标)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在,第一容器110与第一安装部1421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0与第一安装部1421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密封连接,比如连接为一体等。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适用于同时加热不同沸点物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系统包含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热水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发热件,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容置第一介质,所述第二容器用于容置第二介质,且所述第一介质的沸点大于所述第二介质的沸点,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密封连接,所述发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容器内,以加热所述第一介质,所述第一容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器内,以将所述第一介质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容器传递至所述第二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热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二容器配合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容器密封连接,所述发热件与所述端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盖合本体和安装件,所述盖合本体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容器密封连接,并与所述发热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螺纹结构,所述安装件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容器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盖合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容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内侧壁,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容器的截面圆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截面圆形的半径。
10.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水器。
CN201720430495.0U 2017-04-21 2017-04-21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5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0495.0U CN206755566U (zh) 2017-04-21 2017-04-21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0495.0U CN206755566U (zh) 2017-04-21 2017-04-21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5566U true CN206755566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5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04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5566U (zh) 2017-04-21 2017-04-21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5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1913U (zh) 一种盖体及其烹饪器具
CN206755566U (zh) 热水器及加热系统
CN207527843U (zh) 超导蓄热电锅炉及供热系统
CN209631177U (zh) 组合加热式反应釜
CN103657503B (zh) 一种搅拌设备测温结构
CN202377008U (zh) 一种快速恒温电加热套
CN206381055U (zh) 一种电饭煲或电加热锅的热敏传感器结构
CN208784360U (zh) 一种电饭煲内胆及电饭煲
CN204133131U (zh) 电煨煲
CN206648736U (zh) 一种红外辐射计校准装置
CN202778467U (zh) 一种电解液反应釜的加热装置
CN209047881U (zh) 一种智能加热厨具
CN206339507U (zh) 一种导热率检测装置
CN108771485A (zh) 一种智能加热厨具及控制方法
CN206252326U (zh) 全玻璃电水壶
CN201289214Y (zh) 一种锅炉
CN204995198U (zh) 感温变色的电热水壶
CN2927912Y (zh) 分体式电热膜电火锅
CN208059278U (zh) 一种节能型电锅炉
CN204768665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03494513U (zh) 一种多功能反应釜
CN215136988U (zh) 用于水苏糖生产的旋转蒸发器
CN216792085U (zh) 一种红外节能材料节能效率测试装置
CN208260776U (zh) 一种带刻度的石英烧杯
CN214041224U (zh) 一种热辐射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