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3794U -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3794U
CN206753794U CN201720648164.4U CN201720648164U CN206753794U CN 206753794 U CN206753794 U CN 206753794U CN 201720648164 U CN201720648164 U CN 201720648164U CN 206753794 U CN206753794 U CN 206753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ean current
blade
power generation
top surface
curr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81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亚宁
谢佳明
李欣芮
蒋芳旋
张超
郑丹
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6481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3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3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37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设置在叶框的上固定块顶面上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杆、锚杆和连杆,所述固定杆和锚杆固定在上固定块的顶面上,且固定杆的顶面高于锚杆的顶面,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杆和锚杆的顶面上,所述连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通过缆绳与叶片的上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叶轮结构在静置的自然状态下,所有叶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使得发电机在初期启动时受到洋流最大的推力,实现了洋流发电机的自启动功能的同时,洋流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也明显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洋流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洋流循着一定的路线永不停歇地运动着,其蕴含的能量比起陆地上的巨江大川蕴含的能量则要多出成千上万倍。地球表面的71%都是海洋,这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同时又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的洋流能源也很丰富,沿海洋流的理论平均功率为1.4亿千瓦。因此,提高洋流发电机发电效率的研究,对于推进绿色资源,尤其是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垂直轴洋流发电机,将发电机中的叶轮结构设计成由若干叶片安装在叶框中形成的竖直百叶窗结构,本实用新型则为该洋流发电机提供一种叶片控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得叶轮结构在静置的自然状态下,所有叶片都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以使得发电机在初期启动时受到洋流最大的推力,同时实现洋流发电机的自启动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设置在叶框的上固定块顶面上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杆、锚杆和连杆,所述固定杆和锚杆固定在上固定块的顶面上,且固定杆的顶面高于锚杆的顶面,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杆和锚杆的顶面上,所述连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通过缆绳与叶片的上转轴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复位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转动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它总是有向连杆正下方运动的趋势,缆绳未拉紧时,即转动球不受力时,它会垂在连杆的正下方处,利用转动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实现叶片在静置的自然状态下,所有叶片呈完全闭合的状态,这样就保证了当洋流发电机在初期启动时受到洋流最大的推力,实现洋流发电机的自启动功能,保证在洋流的推力能够带动处于静置状态下的整个叶轮机开始转动,再通过叶轮机带动发电机实现发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叶框下固定块顶面上的若干用于限制叶片单向转动的凹槽系统,若干凹槽系统与若干复位机构一一对应。这样就使得当若干叶片处于静置的自然状态下时,通过复位机构控制若干叶片呈完全关闭的状态,此时,当叶轮顺着洋流的流动方向转动时,洋流推动叶轮中完全闭合的叶片,此时该叶轮所受到的推力最大,由于凹槽系统的限制,叶片不会发生转动,此时整个叶轮结构进行转动,当该叶轮逆着洋流的流动方向转动时,叶片受到洋流相反的推力,该叶轮中的若干叶片全部打开,两块相邻叶片之间形成与洋流流动方向平行的过水口,使得该叶轮受到的阻力最小,可以减小叶轮动能的损耗,提高发电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系统包括轴承安装槽和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内沿与轴承安装槽的外侧壁重合,且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底面高于轴承安装槽底面;还包括设置在叶片的下转轴侧壁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弧形限位槽内。
本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凹槽系统,使得方便在轴承安装槽中安装轴承,结构设计合理,也方便在轴承中安装叶片;弧形限位槽用于保证叶片只能单向在小于180°内往复转动,以实现叶片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以叶框下沿的横轴线为角度基准线,所述弧形限位槽为从顺时针2°到162°的弧形凹槽而实现发电机对洋流水平360°方向能量的收集。
另外,将弧形凹槽角度的设置在2°到162°;下转轴上的限位块位于弧形限位槽内可将叶片的开度控制在2度到162度的范围内往复运动,以避免发电机在对洋流水平360度方向能量的收集过程中叶片之间的出现相互贴合和碰撞的情况,减少了叶片造成动能损失和避免了造成叶片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的下转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块的下方。限位柱均匀固定在下转轴的侧壁上,且所有限位柱都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使得叶片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槽中不会出现下移的情况,使得叶片只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的上转轴靠近顶端处设置有尾翼,缆绳的一端与尾翼连接,缆绳的另一端与转动球连接。尾翼的设置更加方便将上转轴与转动球之间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球为钢球或者玻璃钢球。本实用新型使用环境是在海底,因此,采用钢球和玻璃钢球,使得转动球在海水中的防腐蚀功能较好;转动球也可以采用重力较大,防腐蚀性能好的球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独特的复位机构实现了叶轮结构静置自然状态下;叶片自动全部闭合,这样就保证了当洋流发电机在初期启动时受到洋流最大的推力,实现洋流发电机的自启动功能,保证在洋流的推力能够带动处于静置状态下的整个叶轮机开始转动,再通过叶轮机带动发电机实现发电。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凹槽系统,将凹槽系统中的弧形凹槽角度的设置在2°到162°;下转轴上的限位块位于弧形限位槽内可将叶片的开度控制在2度到162度的范围内以避免发电机在对洋流水平360°方向能量的收集过程中叶片之间的出现相互贴合和碰撞的情况,减少了叶片造成动能损失和避免了造成叶片损坏,提高了发电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柱在连杆固定转动球,转动球通过缆绳与上转轴连接;这样使得倾重力转子在控制叶片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球不会发生晃动,对叶片具有稳定的控制作用;因此,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叶片打开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的过程中都能够保持稳定,使得整个发电机的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洋流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大致呈十字架型结构,方便在不同的海域中安装洋流发电装置,另外也使得洋流发电装置在洋流的推动下稳定性更好;底座的中间位置垂直设置有中心轴3,底座上设置有外壳2,所述外壳2中设置有发电机(图中未示出)和变速箱(图中未示出),发电机和变速箱密封在外壳2内;中心轴3的下端通过变速箱与发电机连接;还包括叶轮结构,叶轮结构包括叶框和若干叶片4,叶框包括长条形的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中心轴3的顶端的侧壁上,且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位于同一平面内,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的另一端向外延伸;上固定块5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为将上固定块顶面和底面贯穿的通孔;上固定块5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使得轮叶结构在静置的自然状态下若干叶片呈相互搭接完全关闭状态的复位机构,且每个复位结构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或者安装孔与上固定块端头之间;下固定块6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限制叶片单向转动的安装槽结构,若干个安装槽结构与若干安装孔一一对应;叶片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13穿过安装孔并与复位机构连接,下转轴17安装在安装槽结构中,以实现若干叶片垂直安装在叶框中大致形成竖直百叶窗结构。
参照附图2,上固定块5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上固定块5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将上固定块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块,上安装块上根据叶片4的宽度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安装孔,倾重力转子安装在安装块的顶面上,将叶片4与倾重力转子连接固定好之后,再通过将密封块与上安装块进行连接固定,实现将上安装块进行密封,实现了复位机构与洋流隔绝,使得复位机构的使用寿命更长,不易磨损。
下固定块6为横基面大致呈半圆形或者弧形结构,这样使得在下固定块6上设置安装槽结构更加容易,也方便将叶片4安装在下固定块6上。
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杆8、锚杆9和连杆10,固定杆8和锚杆9固定在上固定块5的顶面上,且固定杆8的顶面高于锚杆9的顶面;连杆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杆8和锚杆9的顶面上,连杆10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柱11,支柱11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转动球12。叶片4的顶面上固定有上转轴13,上转轴13穿过安装孔且通过轴承21固定在安装孔中,上转轴13顶端处的侧壁上固定有尾翼14,尾翼14通过缆绳7与转动球12连接。
叶片4的上转轴13通过尾翼14和缆绳与转动球12进行连接,在自然的状态下,由于转动球12受到重力的作用,转动球12总是位于连杆10的正下方这样通过缆绳将拉伸拉近,使得全部叶片4都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固定杆8的顶面高于锚杆9的顶面,这样使得连杆10成倾斜的状态,转动球12位于连杆10中点与连杆10固定在固定杆8的一端之间,这样可以使得转动球12的转动空间更大,使得可以与叶片4的转动开度相配合。
参照附图3,安装槽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固定块6上的轴承安装槽15和弧形限位槽16,弧形限位槽16的内沿与轴承安装槽15的外侧壁重合,且弧形限位槽16的底面高于轴承安装槽15底面;以下固定块6的横轴线为角度基准线,弧形限位槽16为从顺时针2°到162°的弧形凹槽。
下转轴17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柱18和限位块19,限位块19位于限位柱18的上方,下转轴17通过限位柱18与安装在轴承安装槽15内的轴承固定配合,限位块19位于弧形限位槽16内。
限位柱18至少包括两个,最好设置三个或者四个,限位柱18均匀固定在下转轴17的侧壁上,且所有限位柱18都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使得叶片4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槽15中不会出现下移的情况。
叶片4为横截面大致呈鱼形结构的鱼形叶片4。本实用新型中鱼形叶片4是仿照鲤鱼类鱼在向前游某一静止时刻的俯视外廓设计出了叶片4左右两侧的弧形边;此叶片4可以当叶轮逆着水流的方向转动时,鱼形叶片4形成了无撞击过水口,可以大幅度的削减水流与叶片4之间的撞击和摩擦,减小叶轮动能的损耗,提高发电效率。
上转轴13和下转轴17分别固定在鱼形叶片4距厚度较厚的一端占整个叶片4总宽度1/4~1/6处的顶面和底面上。相邻两叶片4之间的重叠部分占叶片4总宽度的1/6~1/10。这样能够使若干叶片4闭合得更加紧密,使得本实用新型对洋流的能量利用率更高。
叶框还包括外侧边框20,外侧边框20为一个弧度为100°且朝逆时针方向弯曲的竖直弧形板,竖直弧形板的顶面与上固定板固定,竖直弧形板的底面与下固定板固定;竖直弧形板与最外端叶片4部分重叠;当叶片4全部闭合时,外侧边框20与最外端的叶片4重叠长度为叶片4总宽度的1/5~1/7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设外侧边框20的作用是可以汇集叶框边缘的洋流,增大对洋流能量的利用。
一种洋流发电装置的发电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洋流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通过底座1固定在海底或者通过浮筒悬浮在海中或者通过船浸没在海面下;
当洋流发电装置处于静置的自然状态下时,复位机构控制若干叶片4呈全部闭合的状态;
在洋流的流动作用下,当叶轮结构顺着洋流的方向转动时,洋流冲击完全闭合的叶片4,推动叶轮转动,叶轮通过带动发电机发电;
当叶轮逆着洋流的方向转动时,叶片4在洋流的推动下全部打开,同时相邻两块叶片4之间形成与洋流流动方向平行的过水口以便洋流无撞击通过,叶轮继续转动带动发电机持续发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设置在叶框的上固定块顶面上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杆、锚杆和连杆,所述固定杆和锚杆固定在上固定块的顶面上,且固定杆的顶面高于锚杆的顶面,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杆和锚杆的顶面上,所述连杆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通过缆绳与叶片的上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叶框下固定块顶面上的若干用于限制叶片单向转动的凹槽系统,若干凹槽系统与若干复位机构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系统包括轴承安装槽和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内沿与轴承安装槽的外侧壁重合,且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底面高于轴承安装槽底面;还包括设置在叶片的下转轴侧壁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弧形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叶框下沿的横轴线为角度基准线,所述弧形限位槽为从顺时针2°到162°的弧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下转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块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上转轴靠近顶端处设置有尾翼,缆绳的一端与尾翼连接,缆绳的另一端与转动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为钢球或者玻璃钢球。
CN201720648164.4U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3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8164.4U CN206753794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8164.4U CN206753794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3794U true CN206753794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2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81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3794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3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0410B (zh) 摆翼式海流能发电装置
CN109026542A (zh) 漂浮式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系统
JP4753399B1 (ja) 風切羽翼で回転抵抗を減じた水風車
CN103291527A (zh) 垂直轴水力发电装置
CN106121912A (zh) 一种垂直轴可变翼风力发电机
CN106979122B (zh) 一种洋流发电装置及其发电方法
CN108035841A (zh) 一种鱼尾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CN201416515Y (zh) 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206753794U (zh) 一种洋流发电机叶片控制结构
CN107366603A (zh) 一种海流发电装置
CN109931214A (zh) 一种柔性摆动式导流型风轮机
CN103644071A (zh) 一种漂浮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CN105134454B (zh) 低速垂直轴水流发电机
CN103758679B (zh) 一种叶片伸缩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CN202645835U (zh) 叶片自动张合式海流能发电装置
KR101527458B1 (ko) 자연 에너지 인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피구동 기구는 발전기인 수류 발전 장치
CN203670079U (zh) 一种叶片伸缩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CN103967697B (zh) 一种海流能发电装置及其机组
CN209539504U (zh) 旗帆式流体动力轮及使用该动力轮的海洋动能发电设备
CN207363814U (zh) 一种横向潮流发电装置
CN205064172U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阻力型叶轮发电装置
CN213175933U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防潮装置
CN104728030B (zh) 一种海底或湖底暗流发电人工浮岛
CN203297027U (zh) 垂直轴水力发电装置
RU17962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нергии движущейся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в полезную энерги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