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2329U -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 Google Patents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2329U
CN206752329U CN201720284457.9U CN201720284457U CN206752329U CN 206752329 U CN206752329 U CN 206752329U CN 201720284457 U CN201720284457 U CN 201720284457U CN 206752329 U CN206752329 U CN 206752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pivot
pier top
construction
swing
upper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44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844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2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2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23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包括与梁底连接且下表面为凸面的上球铰、与墩顶连接且上球面为凹面的下球铰和中心轴,凸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的凹面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上球铰与下球铰通过中心轴构成球铰的转动机构,上球铰通过连接件与墩顶连接,墩顶的顶面设置有圆环形轨道;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圆环形凹槽以及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使得转动更加准确,避免由于转动精度不够影响转体效果;设置自由端为圆弧形结构连接件,连接件与圆弧形轨道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将上球铰与墩顶连接,同时实现对安装精度的调整,调整方式简单、方便;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转体更加流畅、快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系统一般运用于跨线桥或传统施工法困难的桥梁中。转体系统上转盘和桥墩、主梁转体段在桥梁转体段基顶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形成一定角度的情况下修建,避免干扰既有线路运营,保证运营安全。转体系统上转盘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通过牵引系统转动转体体系至设计位置停止,完成转体。
我国铁路连续梁一直沿用的顺路先的走向进行悬臂施工,部分跨既有线连续梁,施工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对交通造成严重破坏,目前国内外逐步采用球铰转体施工,但效果不理想而且造价成本极高。
目前桥梁转体所使用的球铰的上、下球铰均为球形面板。上球铰固结于上转盘混凝土中,下球铰固结于下转盘混凝土中,转体后整个球铰周围即上下转盘之间用混凝土固封,其缺点是施工完后球铰无法取出,只能使用一次,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桥梁施工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可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安装在墩顶,包括与梁底连接且下表面为凸面的上球铰、与墩顶连接且上球面为凹面的下球铰和中心轴,所述凸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凹面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所述上球铰与所述下球铰通过中心轴构成球铰的转动机构,所述上球铰通过连接件与墩顶连接且连接件自由端位于设置在墩顶顶面的圆环形轨道中。
连接件的底端位于圆环形轨道中,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上球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杆、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上球铰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墩顶的圆环形轨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凸部的表面呈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圆环形轨道呈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二连接部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凸部与圆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片。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圆环形轨道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条。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中心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中心轴贯穿分别设置在上球铰和下球铰的通孔并将上球铰、下球铰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球铰上安装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远离上球铰的一侧设置有套筒。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球铰上表面与梁底之间还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分别与梁底、上球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圆环形凹槽以及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使得转动更加准确,避免由于转动精度不够影响转体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置自由端为圆弧形结构连接件,连接件与圆弧形轨道配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将上球铰与墩顶连接,同时能够实现对安装精度的调整,调整方式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转体更加流畅、快捷。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墩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球铰、2.下球铰、21.凸部、3.中心轴、4.墩顶、41.圆环形轨道、5.连接件、51.第二连接部、7.钢板、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如图1、图2所示,安装在墩顶4,包括与梁底连接且下表面为凸面的上球铰1、与墩顶4连接且上球面为凹面的下球铰2和中心轴3,所述凸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凹面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21;所述上球铰1与所述下球铰2通过中心轴3构成球铰的转动机构,所述上球铰1通过连接件5与墩顶4连接且连接件5自由端位于设置在墩顶4顶面的圆环形轨道41中。
所述上球铰1通过连接件5与墩顶4连接,所述墩顶4的顶面设置有圆环形轨道4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杆、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上球铰1连接,第二连接部51与墩顶4的圆环形轨道4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圆环形轨道41呈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尺寸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连接件5的第一连接部与上球铰1进行锚接,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与圆弧形结构的轨道进行配合使用,当上球铰1与下球铰2安装出现偏差时,通过调整第二连接部51在圆弧形结构的轨道上进行滑动实现上球铰1与下球铰2的偏差调整。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凸部21的表面呈圆弧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凸部21的表面呈圆弧形结构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凸部21的圆弧形尺寸小于凹槽的尺寸,使得凸部21安装在凹槽内部实现了上球铰1与下球铰2的转动,同时减小了上球铰1与小球铰的接触面积,使得摩擦减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凸部21与圆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片,所述第二连接部51与圆环形轨道41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条。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上球铰1和下球铰2中心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中心轴3贯穿分别设置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的通孔8并将上球铰1、下球铰2连接为一体。
所述上球铰1和下球铰2中心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中心轴3安装通孔8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的中心部设置通孔8,中心轴3安装在通孔8内,有效的保证在转体过程中,上球铰1和下球铰2转动不出出现偏差,同时保证了转体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如图1、图2所示,上球铰1通过上锚栓与上套筒与梁底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其下球铰2也通过下锚栓与下套筒与墩顶4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上球铰1与梁底连接且下表面为凸面、所述下球铰2与墩顶4连接且上球面为凹面,所述凸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凹面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21;所述上球铰1与所述下球铰2通过中心轴3构成球铰的转动机构,所述上球铰1通过连接件5与墩顶4连接,所述墩顶4的顶面设置有圆环形轨道41。所述连接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杆、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上球铰1连接,第二连接部51与墩顶4的圆环形轨道41滑动连接。所述凸部21的表面呈圆弧形结构;凸部21的圆弧形尺寸小于凹槽的尺寸;所述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圆环形轨道41呈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凸部21与圆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片。所述第二连接部51与圆环形轨道41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条。所述上球铰1和下球铰2中心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中心轴3安装通孔8内;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中心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中心轴贯穿分别设置在上球铰和下球铰的通孔并将上球铰、下球铰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球铰1上安装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远离上球铰1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上球铰1与上转盘之间还设置有钢板7。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安装在墩顶(4),包括与梁底连接且下表面为凸面的上球铰(1)、与墩顶(4)连接且上球面为凹面的下球铰(2)和中心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所述的凹面上设置有与圆环形凹槽配合使用的凸部(21);所述上球铰(1)与所述下球铰(2)通过中心轴(3)构成球铰的转动机构,所述上球铰(1)通过连接件(5)与墩顶(4)连接且连接件(5)自由端位于设置在墩顶(4)顶面的圆环形轨道(4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杆、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上球铰(1)连接,第二连接部(51)与墩顶(4)的圆环形轨道(4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呈弧形面结构,所述圆环形轨道(41)的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二连接部(51)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1)与圆环形轨道(41)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21)的表面呈圆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21)与圆环形凹槽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1)和下球铰(2)中心部设置有通孔(8),所述中心轴(3)贯穿分别设置在上球铰(1)和下球铰(2)的通孔(8)并将上球铰(1)、下球铰(2)连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铰(1)上表面与梁底之间还设置有钢板(7),所述钢板(7)分别与梁底、上球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1720284457.9U 2017-03-22 2017-03-22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2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4457.9U CN206752329U (zh) 2017-03-22 2017-03-22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4457.9U CN206752329U (zh) 2017-03-22 2017-03-22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2329U true CN206752329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44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52329U (zh) 2017-03-22 2017-03-22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2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942A (zh) * 2018-07-03 2018-10-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942A (zh) * 2018-07-03 2018-10-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4402B (zh) 一种水中悬浮隧道水下对接装置及其应用
CN103422433B (zh) 一种用于桥梁检查车走行轨道手动变换装置
CN206204800U (zh)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
CN201695331U (zh) 连续梁钢球铰法平转装置
US20080083688A1 (en) Crane
CN206308621U (zh) 一种运梁车的驮梁装置
CN110144830B (zh) 一种桥梁墩顶转体施工方法
CN202969282U (zh) 带非金属复合滑板的转体球铰
CN106761857A (zh) 一种盾构机隧道异型管片吊运装置
WO2023142542A1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06752329U (zh) 基于墩顶转体法施工的转体球铰
CN105800485A (zh) 臂架回转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6567337A (zh) 钢桁架梁的转运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2775A (zh) 一种具有自定心功能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CN203451954U (zh) 一种用于桥梁检查车走行轨道手动变换装置
CN106654510A (zh) 一种大工作空间可变驱动并联式天线座机构
CN202703895U (zh) 带十字轴机构的飞机燃油系统地面模拟试验台
CN218540443U (zh) 一种基于小齿轮同步牵引系统的桥梁转体施工装置
CN206239935U (zh) 消防车
CN111691317A (zh) 可控式防倾覆转体球铰
CN116951267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不动产测绘装置
CN202705890U (zh)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支座
CN205450793U (zh) 一种适用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光伏球形轴承转动装置
CN206070391U (zh) 一种具有自定心功能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CN205975385U (zh) 一种盆式转体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