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2919U - 一种车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2919U
CN206742919U CN201720590114.5U CN201720590114U CN206742919U CN 206742919 U CN206742919 U CN 206742919U CN 201720590114 U CN201720590114 U CN 201720590114U CN 206742919 U CN206742919 U CN 206742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semiconductor
metal
management chip
power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01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兆友
张福第
周磊
韩玉东
迟明祎
李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63861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Pla 63861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63861 Force filed Critical Pla 63861 Force
Priority to CN2017205901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2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2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29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源,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稳压电路和外部接头;外部接头用于连接点烟器;外部接头的输出电源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电源,稳压电路用于给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提供5V输入电源;充电电路输出电流恒定的恒流电源,给外部设备充电;供电电路输出12V的稳压电源,给外部设备供电。该电源通过点烟器取电,通过充电电路给外部设备充电,通过供电电路给外部设备供电,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提高电流转换效率,降低了车载电源的发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电源主要是用于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例如可以对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充电。其实现的是直流电的电压转换,主要是通过点烟器取电,将24V的电源转换为12V的电源,当时现有的车载电源一般只具备充电功能,不具有供电功能,功能单一。再加上现有的车载电源电流转换效率低,车载电源发热厉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提高电流转换效率,降低了车载电源的发热量。
一种车载电源,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稳压电路和外部接头;外部接头用于连接点烟器;外部接头的输出电源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电源,稳压电路用于给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提供5V输入电源;充电电路输出电流恒定的恒流电源,给外部设备充电;供电电路输出12V的稳压电源,给外部设备供电。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驱动端接MOS管Q1的栅极,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端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级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3的源级接MOS管Q7的源级;MOS管Q7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驱动端,MOS管Q7的漏极接MOS管Q5的源级;MOS管Q5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四驱动端;
MOS管Q5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4到MOS管Q5的漏极,MOS管Q3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3到MOS管Q3的漏极;
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MOS管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2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MOS管供电端。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MOS管Q1、MOS管Q3、MOS管Q7、MOS管Q5并联的MOS管Q2、MOS管Q4、MOS管Q8、MOS管Q6。
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的外部电源输入端接5V电源。
优选地,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2和MOS管Q9;所述MOS管Q5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2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9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2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9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出端接MOS管Q9的漏极,MOS管Q9的漏极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3;
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接MOS管Q10的栅极,MOS管Q10的漏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MOS管Q10的源级接MOS管Q11的漏极;MOS管Q11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11的源级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13的源级接地,MOS管Q1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三驱动端,MOS管Q13的漏极接MOS管Q12的源级;MOS管Q12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四驱动端;
MOS管Q12的漏极正接二极管D7到MOS管Q6的源级,MOS管Q11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8到MOS管Q11的漏极;
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2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MOS管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3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MOS管供电端。
优选地,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6和MOS管Q14;所述MOS管Q12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6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6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漏极,MOS管Q14的漏极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
优选地,所述稳压电路通过稳压芯片U4、U5输出5V电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源,通过点烟器取电,通过充电电路给外部设备充电,通过供电电路给外部设备供电,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提高电流转换效率,降低了车载电源的发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车载电源的原理框图。
图2为供电电路中电源管理芯片U1的外围电路。
图3为供电电路中电源管理芯片U1外接MOS管的电路图。
图4为供电电路中的输出电路。
图5为充电电路中电源管理芯片U3的外围电路。
图6为充电电路中电源管理芯片U3外接MOS管的电路图。
图7为给供电电路供电的稳压电路。
图8为给充电电路供电的稳压电路。
图9为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一种车载电源,如图1-9所示,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稳压电路和外部接头;外部接头用于连接点烟器;外部接头的输出电源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电源,稳压电路用于给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提供5V输入电源;充电电路输出电流恒定的恒流电源,给外部设备充电;供电电路输出12V的稳压电源,给外部设备供电。该车载电源,通过点烟器取电,通过充电电路给外部设备充电,通过供电电路给外部设备供电,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驱动端TG1接MOS管Q1的栅极,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端Vin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级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BG1,MOS管Q3的源级接MOS管Q7的源级;MOS管Q7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驱动端BG2,MOS管Q7的漏极接MOS管Q5的源级;MOS管Q5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四驱动端TG2;
MOS管Q5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4到MOS管Q5的漏极,MOS管Q3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3到MOS管Q3的漏极;二极管D4、D3为续流二极管,当MOS管Q5、MOS管Q3关断时导通,减小注入MOS管Q5、MOS管Q3的电流,减小了MOS管Q5、MOS管Q3的损耗。
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INTVcc正接二极管D1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MOS管供电端BOOST1,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INTVcc正接二极管D2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MOS管供电端BOOST2。二极管D1、D2起到了钳位电压的作用,电容C43、C6作为自举电容充电。
还包括分别与MOS管Q1、MOS管Q3、MOS管Q7、MOS管Q5并联的MOS管Q2、MOS管Q4、MOS管Q8、MOS管Q6。采用双并联MOS管的结构,增大了通过电流的能力。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的外部电源输入端EXTVcc接5V电源。使得电源管理芯片U1工作在超低压差下,最大限度减少发热。电源管理芯片U1的型号为LTC3789.
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2和MOS管Q9;所述MOS管Q5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2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9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2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9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出端接MOS管Q9的漏极,MOS管Q9的漏极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二极管控制器U2的型号为LTC4359,供电电路通过LTC4359和MOS管Q9驱动,起到了防止电流倒灌的功能,MOS管Q9的导通电阻只有2.7毫欧,降低了消耗,减小发热。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3;
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接MOS管Q10的栅极,MOS管Q10的漏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SENSTOP,MOS管Q10的源级接MOS管Q11的漏极;MOS管Q11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BG1,MOS管Q11的源级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驱动端SENSBOT;MOS管Q13的源级接地,MOS管Q1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三驱动端BG2,MOS管Q13的漏极接MOS管Q12的源级;MOS管Q12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四驱动端TG2;
MOS管Q12的漏极正接二极管D7到MOS管Q6的源级,MOS管Q11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8到MOS管Q11的漏极;二极管D7、D8的作用和二极管D4、D3相同。
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INTVcc正接二极管D12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MOS管供电端BST1,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3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MOS管供电端BST2。二极管D12,D13的作用和二极管D1、D2作用相同。
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6和MOS管Q14;所述MOS管Q12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6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6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漏极,MOS管Q14的漏极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二极管控制器U6的作用与二极管控制器U2的作用相同。
所述稳压电路通过稳压芯片U4、U5输出5V电源,图9为该车载电源的输出端子。该车载电源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MOS管来取代整流二极管,降低整流损耗,大大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效率,并且不存在肖特基势垒电压,提高电流转换效率,降低了车载电源的发热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稳压电路和外部接头;外部接头用于连接点烟器;外部接头的输出电源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电源,稳压电路用于给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提供5V输入电源;充电电路输出电流恒定的恒流电源,给外部设备充电;供电电路输出12V的稳压电源,给外部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
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驱动端接MOS管Q1的栅极,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端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级接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3的源级接MOS管Q7的源级;MOS管Q7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驱动端,MOS管Q7的漏极接MOS管Q5的源级;MOS管Q5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四驱动端;
MOS管Q5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4到MOS管Q5的漏极,MOS管Q3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3到MOS管Q3的漏极;
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MOS管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U1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2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MOS管供电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MOS管Q1、MOS管Q3、MOS管Q7、MOS管Q5并联的MOS管Q2、MOS管Q4、MOS管Q8、MOS管Q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的外部电源输入端接5V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2和MOS管Q9;所述MOS管Q5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2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9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2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9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出端接MOS管Q9的漏极,MOS管Q9的漏极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3;
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接MOS管Q10的栅极,MOS管Q10的漏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驱动端,MOS管Q10的源级接MOS管Q11的漏极;MOS管Q11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11的源级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驱动端;MOS管Q13的源级接地,MOS管Q13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三驱动端,MOS管Q13的漏极接MOS管Q12的源级;MOS管Q12的栅极接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四驱动端;
MOS管Q12的漏极正接二极管D7到MOS管Q6的源级,MOS管Q11的源级正接二极管D8到MOS管Q11的漏极;
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2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一MOS管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U3的内部电源输出端正接二极管D13到电源管理芯片U3的第二MOS管供电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控制器U6和MOS管Q14;所述MOS管Q12的漏极接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入端,二极管控制器U6的源级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源级,二极管控制器U6的栅极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栅极,二极管控制器U6的输出端接MOS管Q14的漏极,MOS管Q14的漏极作为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通过稳压芯片U4、U5输出5V电源。
CN201720590114.5U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车载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2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14.5U CN206742919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车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14.5U CN206742919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车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2919U true CN206742919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01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2919U (zh) 2017-05-24 2017-05-24 一种车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2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82A (zh) * 2017-05-24 2017-08-0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1部队 一种车载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7682A (zh) * 2017-05-24 2017-08-0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1部队 一种车载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6702A (zh) 图腾柱无桥pfc电路、电源转换装置及空调器
CN105471049B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101789690B (zh) 一种ups前级升压装置
CN102709995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7682A (zh) 一种车载电源
CN206742919U (zh) 一种车载电源
CN104883057A (zh) 升压与线性充电共用功率器件的移动电源转换器
CN110061621A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和方法及开关电源
CN103458547A (zh) 电源极性转换电路及灯具
CN107482934A (zh) 一种整流器
CN202906742U (zh) 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反激式电源
CN104734302A (zh) 电源供电电路及供电方法
CN205986627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6041626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201422074Y (zh) 一种开关电源
CN205725084U (zh) 电源装置
CN206908515U (zh) 一种宽电压范围输入的同步升降压电路
CN204905979U (zh) 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
CN204721070U (zh) 电动车手机充电器
CN204967611U (zh) 一种复合型高效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3589772U (zh) 双usb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203193323U (zh) 一种可对外充电的手机
CN202872639U (zh) 一种升压电路
CN203086330U (zh) 一种升降压电路
CN207134988U (zh) 一种多路输入的Buck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