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2347U - 一种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2347U
CN206742347U CN201720631335.2U CN201720631335U CN206742347U CN 206742347 U CN206742347 U CN 206742347U CN 201720631335 U CN201720631335 U CN 201720631335U CN 206742347 U CN206742347 U CN 206742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anifold
pair
cylinder
battery module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13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通
吴传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13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2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2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23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模块、若干汇流板、采集板、一对绝缘板及若干螺杆;电池模块经汇流板串联并设于一对绝缘板之间,每个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和一对支架,每个支架包括底壁、侧壁及隔板,侧壁设有第一凹槽;汇流板装设于支架上并包括第一汇流板、第二汇流板及第三汇流板,第一汇流板、第二汇流板及第三汇流板与对应支架上的单体电池电连接且第二汇流板作为正负极输出端;所述采集板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架、汇流板、采集板与隔板设有卡扣连接,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牢固稳定,有效减轻重量,设有散热孔及透风孔,有效提高电池模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锂离子电池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并取得飞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为了让电动汽车拥有足够的动力,往往将多个锂离子电池组成电池模组装在电动汽车上以获得足够的功率。然而,电池模组随着电动汽车的行驶会不断的震动,如电池模组上的锂离子电池固定不牢靠则易造成单体电池的松动或脱落导致单体电池的短路,从而导致电池模组报废甚至有起火或爆炸的安全隐患。同时,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电池模组中热量会聚集在电池模组的中部,如果温升过高,不仅严重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同样有引起电池模组起火或爆炸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模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不仅结构稳定可靠并利于安装维护,且电连接稳定简单并有良好安全性能及散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模块、若干汇流板、采集板、一对绝缘板及若干螺杆;所述若干电池模块经所述若干汇流板串联并设于所述一对绝缘板之间,每个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和一对固定单体电池两端的支架,每个支架包括底壁、若干自底壁边缘延伸形成并环绕底壁的侧壁及连接于一对侧壁中部的隔板,所述侧壁设有若干第一卡扣、若干第一卡槽及一个第一凹槽;两对所述支架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扣合拼接;所述汇流板装设于电池模块的支架上与对应的支架卡合并位于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所述汇流板包括一个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装设于一个靠近绝缘板的支架上,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装设于另一个靠近绝缘板的支架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上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设有两个第三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与对应支架上的单体电池电连接且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作为所述电池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所述采集板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卡合,且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电连接;所述螺杆固定所述若干电池模块及一对绝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每个支架的底壁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体电池一端的收容筒及若干固定柱,另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汇流板的卡座,且所述底壁在每个收容筒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供单体电池的电极贯穿的第一通孔并在收容筒之间开设有若干第一透风孔;每一对支架上的收容筒及固定柱一一对应,通过固定柱将一对支架定位组合并通过收容筒将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两端固定于一对支架之间,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极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汇流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汇流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固定孔及一个连接端,所述第一汇流板通过部分第二通孔与卡座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上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两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所述连接端位于第一汇流板的边缘并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分别位于对应支架上隔板的两侧,且每个第二汇流板设有若干第三通孔、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及一个作为电池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口的接线端,每个第二汇流板通过部分第三通孔与对应的卡座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上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一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板设有若干第四通孔及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三汇流板通过部分第四通孔与对应卡座的扣合装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架之间并与两个支架上隔板同一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侧壁在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一对用于固定采集板的第二卡扣;所述采集板的两侧被每一对支架上的第二卡扣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采集板靠近第一汇流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导电头,且所述导电头与所述连接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采集板经导线与每个第二汇流板及每个第三汇流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其中靠近第一汇流板的绝缘板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连接端对应的第一接线槽,另一个绝缘板开设有两个分别供两个第二汇流板上的接线端贯穿的第二接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一对绝缘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电池模块上的一个支架上,每个绝缘板设有若干与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二卡槽、若干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三卡扣,通过第三卡扣与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扣的扣合将两个绝缘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每个固定柱的中央开设有贯穿对应底壁并供所述螺杆贯穿的第一过孔;每个绝缘板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二过孔;所述螺杆贯穿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将绝缘板及电池模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架、汇流板、采集板与隔板设有卡扣连接,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牢固稳定,有效减轻重量,设有散热孔及透风孔,有效提高电池模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支架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为图1电池模块与汇流板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B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图4所示C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采集板的立体图;
图9为图1所示螺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若干电池模块10、若干汇流板20、采集板30、一对绝缘板40及若干螺杆50。所述若干电池模块10经所述若干汇流板20串联并设于所述一对绝缘板40之间,所述采集板30装设于电池模块10上,所述螺杆50固定所述若干电池模块10及一对绝缘板40。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每个电池模块10包括若干单体电池11和一对固定单体电池11两端的支架12,且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通过对应的支架12形成拼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电池11呈圆柱形。
具体的,每个支架12包括底壁121、若干自底壁121边缘延伸形成并环绕底壁121的侧壁122及连接于一对侧壁122中部的隔板123。
每个支架12的底壁121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体电池11一端的收容筒1211及若干固定柱1212,另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汇流板20的卡座1213,且所述底壁121在每个收容筒1211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供单体电池11的电极贯穿的第一通孔1214并在收容筒1211之间开设有若干第一透风孔1215。每一对支架12上的收容筒1211及固定柱1212一一对应,通过固定柱1212将一对支架12定位组合并通过收容筒1211将对应的单体电池11的两端固定于一对支架12之间,每个单体电池11的电极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1214与对应的汇流板20电连接。所述第一透风孔1215的作用是通风以利于电池模组100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固定柱1212的中央开设有贯穿对应底壁121并供所述螺杆50贯穿的第一过孔1216。
每个支架12的侧壁122设有若干第一卡扣1221、若干第一卡槽1222及一个第一凹槽1223,两对支架12能通过第一卡扣1221与第一卡槽1222的扣合进行拼接。所述第一凹槽1223用于安装采集板30,且所述侧壁122还在第一凹槽1223的两侧设有一对用于固定采集板30的第二卡扣1224。
每个支架12的隔板123连接设有第一凹槽1223的侧壁122,所述隔板123的作用是将对应支架上的收容筒1211隔离出两个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区域,以利于在两个区域分别安装正负极朝向相反的单体电池11。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架12在隔板123两侧的侧壁122上分别设有一个“+”或“-”标识,以方便安装单体电池。
请参考图4至图7,所述汇流板20装设于电池模块10的支架12上与对应的支架12卡合并位于与单体电池11相背的一侧。所述汇流板20包括一个第一汇流板21、一对第二汇流板22及若干第三汇流板23,所述第一汇流板21装设于一个靠近绝缘板40的支架12上,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22装设于另一个靠近绝缘板40的支架12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0上相邻的两个支架10之间设有两个第三汇流板23,所述第一汇流板21、一对第二汇流板22及若干第三汇流板23与对应支架12上的单体电池11电连接且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22作为电池模组100的正负极输出端。
具体的,所述第一汇流板21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11、若干与第一通孔1214对应并与单体电池11电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12及一个连接端213。所述连接端213位于第一汇流板21的边缘并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223,所述连接端213用于与采集板30电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板21通过部分第二通孔211与卡座1213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12上与单体电池11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123两侧的单体电池11电连接,并通过其他的第二通孔211连通对应的第一透风孔1215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散热。
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22分别位于对应支架12上隔板123的两侧,每个第二汇流板22设有若干第三通孔221、若干与第一通孔1214对应并与单体电池11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22及一个作为电池模组100的正负极输出端口的接线端223。每个第二汇流板22通过部分第三通孔221与对应的卡座1213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12上与单体电池11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123一侧的单体电池11电连接,并通过其他的第三通孔221连通对应的第一透风孔1215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散热。
每个第三汇流板23设有若干第四通孔231及若干与第一通孔1214对应并与单体电池11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32。每个第三汇流板23通过部分第四通孔231与对应卡座1213的扣合装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架12之间并与两个支架12上隔板123同一侧的单体电池11电连接,并通过其他的第四通孔231连通对应的第一透风孔1215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散热。
请参考图1、图5及图8,所述采集板30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223中并与每个电池模块10的支架12卡合,且与所述第一汇流板21、一对第二汇流板22及若干第三汇流板23电连接。具体的,所述采集板30的两侧被每一对支架12上的第二卡扣1224固定。所述采集板30靠近第一汇流板13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213电连接的导电头301,且所述导电头301与所述连接端2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采集板30经导线与每个第二汇流板22及每个第三汇流板23电连接。所述采集板30用于采集电池模块10的电压与温度信息。
请参考图1、图5及图6,所述一对绝缘板40分别固定于对应电池模块10上的一个支架12上。具体的,每个绝缘板40设有若干与第一卡扣1221对应的第二卡槽401、若干与第一卡槽1222对应的第三卡扣402、若干与所述第一过孔1216对应的第二过孔403及若干第二透风孔404。通过第三卡扣402与第一卡槽1222及第二卡槽401与第一卡扣1221的扣合将两个绝缘板40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架12上。所述若干第二透风孔404与支架12上的第一透风孔1215一一对应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通风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靠近第一汇流板21的绝缘板40上设有一个与所述连接端213对应的第一接线槽405,另一个绝缘板40开设有两个分别供两个第二汇流板22上的接线端223贯穿的第二接线槽406。
所述电池模组100还包括一个采集盒60及一对盖板70。所述一对盖板70包括上盖板71及下盖板72并分别装设于一个绝缘板40与电池模块10相背的一侧,所述上盖板71装设于靠近第一汇流板21的绝缘板40上,所述下盖板72装设于另一个绝缘板40上。所述采集盒60装设于上盖板71与绝缘板40相背的一侧并与采集板30电连接。
所述上盖板71上设有一对用于安装采集盒60的卡持部711、若干与第二过孔403对应的第三过孔712及若干第三透风孔713。每个卡持部711包括与上盖板71垂直连接的立板7111及自立板7111的一侧向另一个卡持部711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一个挡板7112与一对导向板7113,所述挡板7112位于立板7111的边缘并与所述导向板7113垂直,所述一对导向板7113平行间隔设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采集盒50的第二凹槽7114。所述若干第三透风孔713与对应绝缘板40上的第二透风孔404一一对应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通风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过孔712呈圆形的。
所述下盖板72设有若干与第二过孔403对应的第四过孔721及若干第四透风孔722。所述若干第四透风孔722与对应绝缘板40上的第二透风孔404一一对应以利于给电池模组100通风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过孔721呈方形。
所述采集盒60经导线与采集板30电连接并汇总所述采集板30采集的电压与温度信息。所述采集盒60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上盖板71的第二凹槽7114对应的安装块601,通过安装块601将采集盒60插进上盖板71上的一对第二凹槽7114中并被挡板7112限位,从而将所述采集盒60固定于所述一对卡持部71之间。
请参考图1、图5、图6及图9,所述螺杆50贯穿第一过孔1216、第二过孔403、第三过孔712及第四过孔721将电池模块10、一对绝缘板40、上盖板71及下盖板72固定。具体的,每个螺杆50包括穿杆501及与穿杆501配合并位于穿杆501一端的螺母502,所述螺母502位于上盖板71与绝缘板40相背的一侧,所述穿杆501包括头部5011及自头部5011一侧延伸形成的杆身5012,所述头部5011与杆身5012的连接处设有一个与所述第四过孔721配合的凸块5013,所述凸块5013与第四过孔721配合使得螺杆50不能旋转,从而利于简化安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8)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池模块、若干汇流板、采集板、一对绝缘板及若干螺杆;所述若干电池模块经所述若干汇流板串联并设于所述一对绝缘板之间,每个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和一对固定单体电池两端的支架,每个支架包括底壁、若干自底壁边缘延伸形成并环绕底壁的侧壁及连接于一对侧壁中部的隔板,所述侧壁设有若干第一卡扣、若干第一卡槽及一个第一凹槽;两对所述支架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的扣合拼接;所述汇流板装设于电池模块的支架上与对应的支架卡合并位于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所述汇流板包括一个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装设于一个靠近绝缘板的支架上,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装设于另一个靠近绝缘板的支架上,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上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设有两个第三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与对应支架上的单体电池电连接且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作为所述电池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所述采集板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与每个电池模块的支架卡合,且所述采集板与所述第一汇流板、一对第二汇流板及若干第三汇流板电连接;所述螺杆固定所述若干电池模块及一对绝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架的底壁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体电池一端的收容筒及若干固定柱,另一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汇流板的卡座,且所述底壁在每个收容筒的轴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供单体电池的电极贯穿的第一通孔并在收容筒之间开设有若干第一透风孔;每一对支架上的收容筒及固定柱一一对应,通过固定柱将一对支架定位组合并通过收容筒将对应的单体电池的两端固定于一对支架之间,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极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汇流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板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固定孔及一个连接端,所述第一汇流板通过部分第二通孔与卡座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上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两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所述连接端位于第一汇流板的边缘并对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一对第二汇流板分别位于对应支架上隔板的两侧,且每个第二汇流板设有若干第三通孔、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及一个作为电池模组的正负极输出端口的接线端,每个第二汇流板通过部分第三通孔与对应的卡座的扣合装设于对应支架上与单体电池相背的一侧并与隔板一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每个第三汇流板设有若干第四通孔及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并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三汇流板通过部分第四通孔与对应卡座的扣合装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架之间并与两个支架上隔板同一侧的单体电池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在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一对用于固定采集板的第二卡扣;所述采集板的两侧被每一对支架上的第二卡扣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靠近第一汇流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导电头,且所述导电头与所述连接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采集板经导线与每个第二汇流板及每个第三汇流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靠近第一汇流板的绝缘板上设有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第一接线槽,另一个绝缘板开设有两个分别供两个第二汇流板上接线端贯穿的第二接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绝缘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电池模块上的一个支架上,每个绝缘板设有若干与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二卡槽、若干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三卡扣,通过第三卡扣与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扣的扣合将两个绝缘板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柱的中央开设有贯穿对应底壁并供所述螺杆贯穿的第一过孔;每个绝缘板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二过孔;所述螺杆贯穿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将所述若干电池模块及一对绝缘板固定。
CN201720631335.2U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电池模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42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335.2U CN206742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1335.2U CN206742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2347U true CN206742347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133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4234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234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351A (zh) * 2018-06-05 2018-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转接件及电池模组
CN10859831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8899464A (zh) * 2018-07-02 2018-11-27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排和电池模组
CN109166998A (zh) * 2018-09-29 2019-01-0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CN109360931A (zh) * 2018-09-25 2019-02-19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312A (zh) * 2018-04-25 2018-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8598351A (zh) * 2018-06-05 2018-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转接件及电池模组
CN108899464A (zh) * 2018-07-02 2018-11-27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排和电池模组
CN109360931A (zh) * 2018-09-25 2019-02-19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166998A (zh) * 2018-09-29 2019-01-0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234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WO2020147271A1 (zh) 模块化电池
CN106058112A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
CN107706325A (zh) 电源模块及车辆
CN202523780U (zh) 锂电池模组
CN205752344U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05944180U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
CN20697639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74234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1828986U (zh) 电池箱
CN20675856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6098993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1781033U (zh) 锂电池组模块
CN207459005U (zh) 一种背靠背式方形电池模组
CN209119185U (zh) 高能量密度软包电池模组
CN106711359A (zh) 电池模组
CN207368042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2871922U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20663982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4905338U (zh) 一种八边形电池组
CN210576293U (zh) 单体大容量电池
CN211719648U (zh) 电池组件及电池包
CN206976424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36803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3536484U (zh) 一种滑插式的蓄电池以及带有该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