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9595U - 热水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9595U
CN206739595U CN201620744780.5U CN201620744780U CN206739595U CN 206739595 U CN206739595 U CN 206739595U CN 201620744780 U CN201620744780 U CN 201620744780U CN 206739595 U CN206739595 U CN 206739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ssure
water pump
pump
hea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4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华新
姚振虎
王�华
王魁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4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9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9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9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器系统,其包括: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水泵;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或与所述水泵相连通的进气结构;所述水泵能对流入其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可以应用在现有的任意一种热水器的场景中,包括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等,其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不仅能节水环保,而且所述微气泡水具有较强的清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热水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水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热水器产品主要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等。其中,热水器领域主要是以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为主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热水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用户对热水器使用要求除了安全可靠的基本要求之外,还有节水环保、舒适健康等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热水器进行改进,以较佳地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水器系统,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不仅能节水环保,而且清洁性能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水器系统,包括: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水泵;
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或与所述水泵相连通的进气结构;
所述水泵能对流入其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的进气部,气体自所述进气部流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水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游的供水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 元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能够装水的内胆,以及用于对所述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为承压内胆,所述内胆的胆压范围为:0.1兆帕至0.8兆帕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器系统还包括能与所述水泵相连通以对所述气体和水进一步混合的罐体,所述罐体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为能供气的罐体,所述罐体用于向流过其的水中供应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水泵开启运行时,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能将所述水泵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之间的压力维持在0.2兆帕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能够流通水流的换热器,以及用于对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上游。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游。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与加热单元相连通的水泵上或水泵上游设置进气结构,并由所述进气结构将空气吸入后与在水泵驱动下的水进行混合,形成微 气泡水供给给用户。由于相同的流量下,供给给用户的水中掺入了空气,能够有效地节省水的使用量;另外,所述微气泡水相对于普通的水而言具有较佳的清洁性能、物理杀菌功能,因此,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中气液混合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文丘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文丘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不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器系统,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不仅能节水环保,还能提高水的清洁性能,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可以包括: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1;与所述加热单元1连通的水泵2;设置在所述水泵2上或与所述水泵2相连通的进气结构3;所述水泵2能对流入其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可以应用在现有的任意一种热水器的场景中,包括电 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等,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1能用于对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单元1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热水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中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所述热水器为电热水器时,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内胆及内胆中的电加热棒;当所述热水器为燃气热水器时,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燃烧器和换热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用于为与其相连通的水提供流动的动力。其中,所述水泵2可以与所述加热单元1相连通,从而所述水泵2能驱动水流经所述加热单元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进气结构3将空气导入,以便于和水泵2驱动下的水相混合。其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设置在所述水泵2上或设置在所述水泵2的上游或下游,具体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所述吸气结构将空气导入水中后,所述水泵2能对流入其内部的空气和水进行混合,以便于形成微气泡水供给给用户。所述微气泡是指尺寸在几个或者几十个微米的气泡。微气泡的表面在水中带有微弱的负电荷,能够吸附油脂、蛋白质等物质,从而将它们带离皮肤和毛发等。当使用带微气泡的微气泡水进行洗浴时,每分钟有大量的微小气泡可以深入到毛发根部等原本难以清理的部位,将堆积在这里的,例如皮脂、油脂等污垢彻底清除。
此外,所述微气泡水还具有独特的杀菌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微气泡水的杀菌过程包括吸引与杀灭两个过程,所述微气泡带有静电,其可以吸附水体中的细菌与病毒;然后,随着气泡的缩小压坏破裂,于气泡周围激发大量的自由基及破裂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把吸附的细菌病毒杀死。上述杀灭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的物理杀灭过程与常规的消毒杀菌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相对于常规的化学杀菌而言更环保健康。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热水器系统,通过在与加热单元1相连通的水泵2上或水泵2上游设置进气结构3,并由所述进气结构3将空气导入后与在水泵2驱动下的水进行混合,形成微气泡水供给给用户。由于相同的流量下,供给给用户的水中掺入了空气,能够有效地节省水的使用量;另外,所述微气泡水相对于普通的水而言具有较佳的清洁性能、物理杀菌功能,因此,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用于将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压力维持在预定的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形式可以为压力调节阀中的一种,例如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也可为液压压力控制阀,例如溢流阀;也可以为压力可以控制的电子 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水泵2开启运行时,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能将所述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压力维持在0.2兆帕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水泵2开启运行时,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能够控制所述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水压在预定压力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控制原理可以根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具体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其中,所述预定压力范围可以为0.2兆帕以上。当通过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控制所述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水压在0.2兆帕以上时,所述压力能够有利于生成微气泡的生成和维持。具体的,一方面当所述压力在在0.2兆帕以上时,有利于更多的空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溶度较大的微气泡水;另一方面,有利于所述微气泡水在管路中流动时,维持微气泡水的状态,防止水中的气泡逐渐变大。当然,所述预定压力的范围也并不限于上述列举,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请结合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3为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的进气部24,气体自所述进气部24流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水进行混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为气液混合泵的形式,其本身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端口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端口22,以及用于进气的进气部24。所述气液混合泵泵体20的内部设置有能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所述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能够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泵体20内部形成有负压。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部24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气体。所述气液混合泵内部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可以将所述进水端口21流入的液体和从所述进气部24吸入的气体混合搅拌,然后从所述出水端口22排出。所述气液混合泵内具有较高的压力。一般的,在泵内加压混合下,气体和液体能够高度溶解。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3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游的供水管路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为气液混合泵的形式,其本身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端口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端口22。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泵体20内部设置有能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所述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能够在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泵体20内部形成有负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游的供水管路上,用于将气体吸入所述供水管路中的水中。通过所述进气结构3吸入的气体与供水管路中的水初步 混合,并通过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抽吸作用进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内,在高速旋转的泵叶轮23旋转搅拌作用下充分混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为能够吸气的结构,或者可以为能够释放气体的结构。例如,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为文丘里结构,或者可以为能供气的罐体等。当然,所述进气结构3的具体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限定,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为文丘里结构的形式。具体的,当所述进气结构3为文丘里结构的形式时,所述文丘里结构可以为在所述供水管路上形成的缩颈管段或者也可以是连接在供水管路上的文丘里结构。
当所述文丘里结构为所述供水管路上形成的缩颈管段31时,在所述缩颈管段31的缩颈位置处设置有吸气口30a。
当所述文丘里结构为连接在所述供水管路上的独立的结构时,其包括本体32和设置在所述本体32两端的入水口321和出水口322,所述本体32内部形成有截面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腔体320。在所述本体32在截面积变化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腔体320相连通的吸气口30b。其中,所述入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分别与所述供水管路相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法兰连接。
当所述水泵2启动后,流经所述缩颈管段31或者腔体320时,水流通截面积变小,流速变大,相应的压强变小,当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时,在所述缩颈管段31或所述腔体320内形成负压腔,从而能将外界的空气通过所述吸气口吸入,并与流经文丘里结构内的水初步混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为能供气的罐体,所述罐体用于向流过其的水中供应气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结构3可以为能供气的罐体。具体的,当所述进气结构3为能供气的罐体时,所述罐体可以设置有气体的出口。所述出口可以和供水管线相连通。所述罐体的出口位置可以设置有控制所述出口与所述供水管线连通或不连通的阀门。所述罐体的内装有预压后的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当所述阀门卡开时,所述罐体内的液体能够汽化为气体,进而进入供水管路中,与管路中的水相混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当然,所述水泵2的个数可以为2个以上,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可以通过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当所述热水器系统所需的压力较大时,可以选择将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相串联时所能提供的压力相对于单个水泵所能提供的压力而言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从而可以满足所述热水器系统的压力需求。
其中,当所述热水器系统所需的流量较大时,可以选择将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以并联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相并联时所能提供的流量相对于单个水泵所能提供的流量而言有较大幅度地提供,从而可以满足所述热水器系统的流量需求。
此外,一般的,所述热水器系统需要设置在外壳中,在所述外壳空间一定的情况下,所述两个小的水泵能够灵活利用外壳中的零散空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热水器系统的整体占用空间。
请参阅图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时,加热单元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时,从所述加热单元1流出的水直接在所述水泵2作用下与气体混合形成微气泡水供给给用户的用水终端。相对而言,当从水泵2流出的微气泡水不流经所述加热单元1后,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得微气泡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所述微气泡水进入所述加热单元1后被加热单元1中存储的水稀释或者被加热单元1加热,产生升温 的温度波动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时,加热单元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进水端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1的上游时,加热单元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未加热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能够装水的内胆11,以及用于对所述内胆11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可以应用在设置有内胆11的热水器中。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内胆11和加热件13。其中,所述内胆11可以用于装水。具体的,所述内胆11可以整体呈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当然,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内胆11的设置方式可以卧式,也可以为竖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其中,所述加热件13的类型和设置方式可以随着热水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所述热水器为电热水器时,所述加热件13可以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可以一端固定在内胆11壁上,另一端伸入内胆11中,为内胆11中的水加热。当所述热水器为热泵热水器时,所述加热件13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内胆11上的换热器。例如,所述换热器可以包裹在所述内胆11的外壁上,所述换热器中流通有高温高压的冷媒。当高温高压的冷媒流经所述换热器时,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胆11中的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有内胆11的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内胆11的热水器,例如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等带内胆的热水器系统可以在所述水泵2的下游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用于将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压力维持在预定的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形式可以为压力调节阀中的一种,例如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也可为液压压力控制阀,例如溢流阀;也可以为压力可以控制的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水泵2开启运行时,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能够控制所述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水压在预定压力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控制原理可以根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具体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11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出水管112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以及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管111进入所述内胆11中被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11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时,内胆1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其中,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所述水泵2、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出水管112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以及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管111进入所述内胆11中被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11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当所述水泵2 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时,从所述内胆11流出的水直接在所述水泵2作用下与气体混合形成微气泡水供给给用户的用水终端。相对而言,当从水泵2流出的微气泡水不流经所述内胆11后,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得微气泡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所述微气泡水进入所述内胆11后被内胆11中存储的水稀释或者被加热件13加热,产生升温的温度波动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其中,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内胆11出水管112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所述水泵2、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11的上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111,以及用于出水的出水管11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管111进入所述内胆11中被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11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时,内胆1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进水端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内胆11进水管111的上游时,内胆11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未加热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11为承压内胆11,所述内胆11的胆压范围为:0.1兆帕至0.8兆帕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内胆11与所述水泵2相连通。具体的,所述水泵2启动后,所述内胆11与所述水泵2的进口或出口相连通,所述水泵2从所述进口为所述内胆11提供带有压力的气液混合物,或者所述内胆11中加热的水被所述水泵2抽进泵体内。相对而言,所述内胆11收到所述水泵2的影响,也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除此之外,由于内胆11中水温的变化,热胀冷缩的影响也会需要内胆11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综上而言,与所述水泵2相连通的内胆11在使用时需要承受预定的压力。具体的,所述压力的范围可以为0.1兆帕至0.8兆帕之间。例如,当所述水泵2位于所述内胆11的下游时,相对的,所述内胆11的胆压范围可以相对小一些;当所述水泵2位于所述内胆11的上游时,由于所述内胆11中流经有所述水泵2中输出的微气泡水,因此,相对而言,其胆压的范围可以高一些,以维持所述微气泡水所需的压力。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包括能与所述水泵2相连通以对所述气体和水进一步混合的罐体5,所述罐体5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罐体5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加热单元1、所述水泵2相连通的罐体5。所述罐体5可以设置在所述水泵2的下游,用于对从所述水泵2中流出的气液混合物进一步混合。
其中,所述罐体5可以为能够对气体和水进一步混合的罐体。具体的,所述罐体5可以包括相对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罐体5内可以存储有预定压力的气体。所述出口位置可以设置有阀门。当从所述水泵2中流出的气液混合物通过所述罐体5的进口进入所述罐体5时,能够进一步与罐体5中的气体相混合,提高气液混合程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罐体5的下游。整体上,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位于所述热水器系统的最下游位置,与用户的用水终端相接近,以使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12至图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能够流通水流的换热器12,以及用于对流经所述换热器12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器系统可以用于在不带内胆的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即热式热泵热水器或者即热式电热水器等中。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1可以包括:换热器12和加热装置14。其中,所述换热器12中流通有待加热的水,其一端与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4可以用于对所述换热器12中的水流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14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其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所述热水器系统为燃气热水器时,所述加热装置14可以为燃烧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换热器12、加热装置14的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换热器12、加热装置14的燃气热水器的热水器系统可以在所述水泵2的下游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用于将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压力维持在预定的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形式可以为压力调节阀中的一种,例如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也可为液压压力控制阀,例如溢流阀;也可以为压力可以控制的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水泵2开启运行时,设置在所述水泵2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4能够控制所述水泵2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水压在预定压力范围内。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控制原理可以根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具体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21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22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口121进入所述换热器12中被加热装置14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口12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时,换热器12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其中,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请参阅图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所述水泵2、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进水口121的上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口121进入所述换热器12中被加热装置14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口12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时,换热器12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水泵2,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进水端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水泵2而言,没有 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进水口121的上游时,换热器12中加热后的水不会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相对而言,流经所述水泵2的水为未加热的常温水,因此,对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而言,没有耐高温的要求。此外,由于流经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水为常温水,水中的钙镁离子不易析出,因此其内部不容易结垢。
请参阅图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所述水泵2、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在所述出水口122的下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12设置有进水的进水口121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122。从供水管路提供的常温水可以通过所述进水口121进入所述换热器12中被加热装置14加热,然后加热后的水从所述出水口122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2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当所述水泵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时,从所述换热器12流出的水直接在所述水泵2作用下与气体混合形成微气泡水供给给用户的用水终端。相对而言,当从水泵2流出的微气泡水不流经所述换热器12后,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微气泡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所述微气泡水进入所述换热器12后,一方面被管路中的积水稀释,另一方面被加热装置14加热,产生升温的温度干扰波动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其中,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一般靠近用户的用水终端。当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出水口122的下游时,用户终端的出水压力可以维持在接近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设定压力,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终端可以流出效果理想的微气泡水。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水泵;
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或与所述水泵相连通的进气结构;
所述水泵能对流入其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的进气部,气体自所述进气部流入所述气液混合泵并与水进行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泵上游的供水管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能够装水的内胆,以及用于对所述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下游。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下游。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出水的出水管,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游。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为承压内胆,所述内胆的胆压范围为:0.1兆帕至0.8兆帕之间。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与所述水泵相连通以对所述气体和水进一步混合的罐体,所述罐体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游。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为能供气的罐体,所述罐体用于向流过其的水中供应气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泵开启运行时,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能将所述水泵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之间的压力维持在0.2兆帕以上。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能够流通水流的换热器,以及用于对流经所述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下游的压力调节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上游,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游。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上游。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出水的出水口,
所述水泵、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游。
CN201620744780.5U 2016-07-14 2016-07-14 热水器系统 Active CN206739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780.5U CN206739595U (zh) 2016-07-14 2016-07-14 热水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780.5U CN206739595U (zh) 2016-07-14 2016-07-14 热水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9595U true CN206739595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4780.5U Active CN206739595U (zh) 2016-07-14 2016-07-14 热水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95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75A (zh) * 2016-07-14 2018-01-23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系统
CN108355507A (zh) * 2018-04-25 2018-08-0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113959098A (zh) * 2021-09-26 2022-01-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泡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气泡水发生器及热水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75A (zh) * 2016-07-14 2018-01-23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水器系统
CN108355507A (zh) * 2018-04-25 2018-08-03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热水器
CN113959098A (zh) * 2021-09-26 2022-01-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泡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气泡水发生器及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1087A (zh) 热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05302U (zh) 热水器系统
CN206739595U (zh) 热水器系统
WO2018033144A1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35147U (zh) 热水器
CN107621075A (zh) 热水器系统
CN104192079B (zh) 生态洗浴系统
CN201779746U (zh) 双水箱双致热效应热水系统
CN201144775Y (zh) 一种气压差式节能泵水装置
CN202283331U (zh) 一种美容加湿器
CN205372708U (zh) 浴室水暖式暖风机
CN205332566U (zh) 一种安全型高效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3824091U (zh) 一种热泵热水机用蓄热水箱
CN207555726U (zh) 一种制热供暖设备
CN207865698U (zh) 一种可持续性供热水的空气能热水装置
CN207438877U (zh) 热水器系统
CN206386911U (zh) 一种化学水加热系统
CN205014616U (zh) 一种高效环保热水炉
CN105333626B (zh) 一种安全型高效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5758060B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冷气、暖气一体机
CN108180623A (zh) 一种高压节能高效热水炉
CN205783292U (zh) 基于热水器的取暖装置
CN203964129U (zh) 一种新型高效光燃系统
CN214172534U (zh) 一种浴缸自循环加热热水器
CN208715044U (zh) 一种利用发动机防冻液热量来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