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6899U - 可调节地桩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地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6899U
CN206736899U CN201720589422.6U CN201720589422U CN206736899U CN 206736899 U CN206736899 U CN 206736899U CN 201720589422 U CN201720589422 U CN 201720589422U CN 206736899 U CN206736899 U CN 206736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
down bars
peg board
wed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94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晓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ONGDE CONSTRUCTION LAB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ONGDE CONSTRUCTION LAB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ONGDE CONSTRUCTION LAB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ONGDE CONSTRUCTION LAB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94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6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6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68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地桩,包括竖直设置的桩板,所述桩板包括左桩板和右桩板,所述左桩板底端活动连接有左尖板,右桩板底端活动连接有右尖板,所述左尖板和右尖板底端呈V形活动连接,左桩板、右桩板、左尖板和右尖板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固定板来调节地桩底端的锥度和截面的面积,从而调节地桩的承重能力。

Description

可调节地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地桩。
背景技术
地桩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将地桩打入地下用以支撑上部的基础建筑,但是由于不同的建筑物对地桩的大小、规格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地桩十分不便,因此一种可以改变规格、大小的地桩可以给施工单位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地桩,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桩在出厂时规格就已经固定,施工现场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地桩规格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地桩,包括竖直设置的桩板,所述桩板包括左桩板和右桩板,
所述左桩板底端活动连接有左尖板,右桩板底端活动连接有右尖板,所述左尖板和右尖板底端呈V形活动连接,左桩板、右桩板、左尖板和右尖板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
所述槽体内设有固定棒和尖端朝下的楔形块,所述固定棒包括左固定棒和右固定棒,所述左固定棒一端与楔形块左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左桩板位于槽体外部,所述右固定棒一端与楔形块右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右桩板位于槽体外部,每个所述固定棒下方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与固定棒下表面贴合,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桩板内侧;
所述楔形块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有限位槽,固定板左右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限位槽。
本申请的地桩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固定板,当需要承受的重力较大,需要地桩较粗时,选择边长较长的固定板,水平将固定板插入左右桩板之间,使左桩板和右桩板之间的距离远一些,同时也调节了地桩底端的锥度,地桩的截面积就大一些,承重能力好一些。在使用前,同一个地桩可以配有多个不同规格的固定板,供使用者选择。固定板安装好后,调节固定棒和楔形块,由于固定棒伸出槽体外部会使得地桩打入地下的过程中阻力增加,因此先将固定棒插在桩板上,但又不让固定棒伸出。然后将地桩竖直的打入地下,此时打击的应该是桩板的顶部,将地桩打击到指定深度后,再打击楔形块的顶部,将固定棒推出槽体,此时固定棒会在桩板的外表面成刺形排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桩因承受压力下陷的问题。另外,为尽量减少成本,桩板可能比较薄,固定棒插入桩板后可能会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在固定棒下方设置支撑块,用以支撑固定棒。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有两个以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由于地桩需要承受的压力很大,在将地桩打入地下的过程中固定板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因此若只设置一个固定板,地桩可能强度不够、容易损坏,因此设置有多个固定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棒与楔形块的左侧壁垂直,右固定棒与楔形块的右侧壁垂直。垂直设置的楔形块与固定棒使得固定棒在向外推出的过程中还受到与楔形块侧壁平行方向的分力,容易造成固定棒变形,影响地桩的承受力或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桩板、左尖板、右尖板、固定棒、楔形块和固定板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地桩在地下会受到水以及土壤中一些腐蚀性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地桩各部件的表面涂有防腐涂层可以提高地桩的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槽体内注满水泥混凝土填充物。如果地桩内是空的,首先强度不够,可能难以支撑上方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受到土壤腐蚀的面积也会增加,可能会影响这个建筑的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棒和右固定棒对称设置,且左固定棒和右固定棒均有两列以上,增加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固定板来调节地桩底端的锥度和截面的面积,从而调节地桩的承重能力。
2)固定棒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桩因承受压力下陷的问题,增加地桩的承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地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桩板1,所述桩板1包括左桩板11和右桩板12,
所述左桩板1底端活动连接有左尖板31,右桩板12底端活动连接有右尖板32,所述左尖板31和右尖板32底端呈V形活动连接,左桩板1、右桩板12、左尖板31和右尖板32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
所述槽体内设有固定棒2和尖端朝下的楔形块4,所述固定棒2包括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所述左固定棒21一端与楔形块4左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左桩板1位于槽体外部,所述右固定棒22一端与楔形块4右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右桩板12位于槽体外部,每个所述固定棒2下方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与固定棒2下表面贴合,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桩板内侧;
所述楔形块4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左右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限位台61,所述限位台61上设有限位槽62,固定板5左右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限位槽62。
本申请的地桩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固定板5,当需要承受的重力较大,需要地桩较粗时,选择边长较长的固定板5,水平将固定板5插入左右桩板12之间,使左桩板1和右桩板12之间的距离远一些,同时也调节了地桩底端的锥度,地桩的截面积就大一些,承重能力好一些。在使用前,同一个地桩可以配有多个不同规格的固定板5,供使用者选择。固定板5安装好后,调节固定棒2和楔形块4,由于固定棒2伸出槽体外部会使得地桩打入地下的过程中阻力增加,因此先将固定棒2插在桩板上,但又不让固定棒2伸出。然后将地桩竖直的打入地下,此时打击的应该是桩板的顶部,将地桩打击到指定深度后,再打击楔形块4的顶部,将固定棒2推出槽体,此时固定棒2会在桩板的外表面成刺形排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桩因承受压力下陷的问题。另外,为尽量减少成本,桩板可能比较薄,固定棒2插入桩板后可能会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在固定棒2下方设置支撑块,用以支撑固定棒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固定板5有两个以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由于地桩需要承受的压力很大,在将地桩打入地下的过程中固定板5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因此若只设置一个固定板5,地桩可能强度不够、容易损坏,因此设置有多个固定板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左固定棒21与楔形块4的左侧壁垂直,右固定棒22与楔形块4的右侧壁垂直。垂直设置的楔形块4与固定棒2使得固定棒2在向外推出的过程中还受到与楔形块4侧壁平行方向的分力,容易造成固定棒2变形,影响地桩的承受力或寿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左桩板1、右桩板12、左尖板31、右尖板32、左固定棒21、右固定棒22、楔形块4和固定板5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地桩在地下会受到水以及土壤中一些腐蚀性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地桩各部件的表面涂有防腐涂层可以提高地桩的寿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槽体内注满水泥混凝土填充物。如果地桩内是空的,首先强度不够,可能难以支撑上方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受到土壤腐蚀的面积也会增加,可能会影响这个建筑的寿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对称设置,且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均有两列以上,增加固定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一种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桩板(1),所述桩板(1)包括左桩板(11)和右桩板(12),
所述左桩板(11)底端活动连接有左尖板(31),右桩板(12)底端活动连接有右尖板(32),所述左尖板(31)和右尖板(32)底端呈V形活动连接,左桩板(11)、右桩板(12)、左尖板(31)和右尖板(32)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
所述槽体内设有固定棒(2)和尖端朝下的楔形块(4),所述固定棒(2)包括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所述左固定棒(21)一端与楔形块(4)左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左桩板(11)位于槽体外部,所述右固定棒(22)一端与楔形块(4)右侧壁紧密贴合、另一端穿过右桩板(12)位于槽体外部,每个所述固定棒(2)下方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表面与固定棒(2)下表面贴合,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桩板(1)内侧;
所述楔形块(4)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左右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限位台(61),所述限位台(61)上设有限位槽(62),固定板(5)左右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限位槽(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有两个以上,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且每个固定板都对应设置一个限位台(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棒(21)与楔形块(4)的左侧壁垂直,右固定棒(22)与楔形块(4)的右侧壁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1)、左尖板(31)、右尖板(32)、固定棒(2)、楔形块(4)和固定板(5)表面均设有防腐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注满水泥混凝土填充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对称设置,且左固定棒(21)和右固定棒(22)均有两列以上。
CN201720589422.6U 2017-05-25 2017-05-25 可调节地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6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9422.6U CN206736899U (zh) 2017-05-25 2017-05-25 可调节地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9422.6U CN206736899U (zh) 2017-05-25 2017-05-25 可调节地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6899U true CN206736899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942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36899U (zh) 2017-05-25 2017-05-25 可调节地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6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33A (zh) * 2017-05-25 2017-09-22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调节尺寸的地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33A (zh) * 2017-05-25 2017-09-22 成都市容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调节尺寸的地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0795U (zh) 桩托扶壁式挡土墙结构
CN103806462B (zh) 送电线路土层钢绞线预应力扩底锚杆基础
CN207244654U (zh) 桩托二层挡土墙结构
CN106013212B (zh) 一种海上风机塔基础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6736899U (zh) 可调节地桩
CN202543966U (zh) 桩承悬臂式挡土墙
CN111218933A (zh) 一种灌注桩混凝土超灌量预警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313424A (zh) 一种建筑抗震桩基及施工方法
CN207891824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CN107190733A (zh) 一种方便调节尺寸的地桩
CN206693218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地桩
CN202595758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斜柱桩基础结构
CN205822228U (zh) 一种海上风机塔基础结构
CN107063213A (zh) 一种适用于黄土地质隧道的地表监测点及布设装置及方法
CN207452933U (zh) 一种建筑抗震桩基
CN207934023U (zh) 一种可调式建筑桩
CN206220114U (zh) 一种八桩高桩承台基础
CN207331709U (zh) 深厚填土边坡的网状支挡结构
CN207079614U (zh) 一种建筑桩基结构
CN205954625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送桩器
CN104975597B (zh) 钻孔压灌桩后插钢筋笼多点投送器及使用方法
CN201525642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垂直投料装置
CN204780892U (zh) 一种高强度的管桩裂缝补强结构
CN103953058B (zh) 同轴钢筒基础
CN209162880U (zh) 一种用于大坡度地形的光伏支架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