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6998U -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6998U
CN206726998U CN201720332017.6U CN201720332017U CN206726998U CN 206726998 U CN206726998 U CN 206726998U CN 201720332017 U CN201720332017 U CN 201720332017U CN 206726998 U CN206726998 U CN 206726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panel
plate
keypad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20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利伟
李耀华
肖岳强
陈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20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6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6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69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其面板的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按键、后方且对应多组所述按键的位置处设置一按键板支架,按键板支架上水平设置有一按键板,按键与面板之间通过一转动部枢接设置,沿垂直方向向下按动按键的前端、可驱动按键绕转动部转动、同时可触发设置在其下方的所述按键板上的轻触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按键结构,利用杠杆运动原理,在按键板的上方实现按键对轻触开关的摁动触发,既保证按键功能的实现,又保证了按压手感,并且这种水平方向插入式的组装方式,可使整个按键结构在按键的运动方向上的厚度进一步减少,从而满足需呈现外延突出或悬挂感的钢琴式的按键的设计风格,大大提高了其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高档车型,都会使用到钢琴式的按键结构,其特别的触动方式不同于常规的按钮操作手感,给予了客户不同于一般的感受,尤其对追逐时尚的消费人群,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当前常规的采用钢琴式的按键结构的产品中,按键板和后壳的装配都是沿着水平安装方向依次装入面板组件的,也就是按键板是从按键的后方装入,其轻触开关沿水平方向朝向按键,这种结构的产品,为满足按键板的正常电功能以及按键的操作功能,其按键外观面的厚度势必很大,无法满足风格是外延突出或有悬挂感的钢琴式按键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其包括可沿水平安装方向相互扣合成一壳体的面板和后壳,所述后壳和面板之间还并列设置有一第二电路板,所述面板的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按键,所述面板的后方且对应多组所述按键的位置处可分离固定连接一按键板支架,所述按键板支架的朝向所述按键的前端可分离插入一平行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按键板,所述按键板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下方;所述按键与所述面板之间通过一转动部枢接设置;沿垂直方向向下按动所述按键的前端、可驱动所述按键绕所述转动部转动、同时可触发设置在其下方的所述按键板上的轻触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的背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三板为所述按键的尾端,与其相对的所述按键的一端为顶端,所述按键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二板、以及所述第三板首尾相接形成一内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倒扣在所述按键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按键的背部且位于所述内腔内形成有一凸起的触动部,所述触动部靠近所述按键的顶端设置;所述内腔内还凸起形成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板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所述转动部,两个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第三板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的前方表面上形成有多组与所述按键位置对应的按键安装位;所述按键安装位包括两个从面板表面向外延伸的、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转动轴;所述按键安装位还包括形成在面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的第一孔;所述按键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轴枢接、可将所述按键连接固定在所述面板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支架包括一垂直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面板一侧的板面上形成有多个与所述按键安装位对应的固定位;所述固定位包括一从所述基板的板面上一体延伸而出的一固定座和一限位板,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下方还形成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按键的限位槽,所述按键板可从所述限位槽滑入其内部;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多个靠近所述限位槽的边缘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按键板以防止其滑出的扣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按键的触动部相对应的所述轻触开关,每个所述轻触开关的周围均设置有LED;每个所述轻触开关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LED可被罩射在所述按键的所述内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新型按键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面板的后方水平插入按键板,并且在面板上固定多个设置在按键板上方的按键,利用按键与面板的枢接方式使按键产生类似翘板的转动,按键顶端下落可使形成在其下方的触动部抵触按键板上的轻触开关并使其触发,而按键的复位则依靠轻触开关的外向的弹力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按键结构,利用杠杆运动原理,在按键板的上方实现按键对轻触开关的摁动触发,既保证按键功能的实现,又保证了按压手感,并且这种水平方向插入式的组装方式,可使整个按键结构在按键的运动方向上的厚度进一步减少,从而满足需呈现外延突出或悬挂感的钢琴式的按键的设计风格,大大提高了其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新型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一实施例中新型按键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按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按键安装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按键板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固定位的纵向剖面图。
图8图2中按键板的主视图。
图9为图2中面板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中B-B部分的剖面视图。
图11为图9中C-C部分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按键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其包括可相互扣合成一壳体的面板20和后壳60,为便于阐述和理解,本案中,将面板20背向后壳60的一侧定义为前端(或:前方),对应的,后壳60背向面板20的一侧定义为后端(或:后方),并且面板20和后壳60的安装方向为水平安装方向。
面板20的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按键10,在后壳60和面板20之间还并列设置有一第二电路板50。
优选的,请同时参见图3,面板20的后方且对应多组按键10的位置处可分离固定连接一按键板支架40,按键板支架40的朝向按键10的前端可分离插入一平行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按键板30,按键板30可被设置在按键10的下方;按键10与面板20之间通过一转动部12枢接设置;沿垂直方向向下按动按键10的前端,可驱动按键10绕转动部12转动,同时可触发设置在其下方的按键板30上的轻触开关31。
按键10的背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14、以及用于连接两个第二板14的第三板13;并且,第三板13为按键10的尾端,与其相对的按键10的一端为其顶端;按键10的纵剖面形状大致呈一直角三角形,形成在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板面为按键10的触摸面,操作者摁动该触摸面即可操作按键10,其中第三板13形成在该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上,并且,第三板13可垂直设置在按键板30的上方,按键10的顶端可伸出面板20的外表面。
按键10的顶端与两个第二板14、以及一个第三板13首尾相接形成一开口呈方形的且内空的内腔15,该内腔15可倒扣在按键板30的上表面上;按键10的背部且位于内腔15内形成有一凸起的触动部11,该触动部11靠近按键10的顶端设置;按键10的背部且位于内腔15内还凸起形成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板121,第一板121与第二板14平行设置,两个第一板121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转动部12,两个转动部12靠近第三板设置。
请同时参见图4至图5,面板20的前方表面上形成有多组与按键10位置对应的按键安装位21;按键安装位21包括两个从面板20表面向外延伸的、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的支撑臂211,两个支撑臂211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转动轴212;按键安装位21还包括形成在面板20上且位于两个支撑臂211之间的第一孔213,按键10的转动部12可与转动轴212枢接、从而将按键10连接固定在面板20上,并且按键10可绕转动部12转动。
请同时参见图6至图7,按键板支架40包括一垂直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基板42,基板42朝向面板20一侧的板面上形成有多个与面板20上的按键安装位21对应的固定位41;固定位41包括一从基板42的板面上一体延伸而出的一固定座413和一限位板414,基板42上且位于限位板414的下方还形成有挡块415,挡块415与限位板41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开口朝向按键10的限位槽411,按键板30可从限位槽411滑入其内部;基板42上还形成有多个靠近限位槽411的边缘设置的、用于固定按键板30以防止其滑出的扣位42。
请同时参见图8,按键板30上设置有多个与按键10的触动部11对应并可相抵触的轻触开关31,每个轻触开关31的旁边均并列设置有LED32;每个轻触开关31以及与其并列设置的LED32可被罩射在按键10的内腔15内部,摁动按键10可触发轻触开关31, LED32发出的光线被笼罩在内腔15的内部、且只能从按键10的触摸面上的指定位置射出在外部,如此可防止漏光现象的产生。
本方案的新型按键结构,实际装配时,首先第一步需将按键10装配在面板20上,将一个按键10从面板20的前方朝向与其对应的一个按键安装位21插入,并且使按键10上的转动部12与两个支撑臂上的转动轴212相互枢接,此时,按键10的顶端伸出在面板20的外部,其第三板13设置在按键安装位21的内部、且垂直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然后依序装入多个按键20,至此,按键10组装完成;第二步,将按键板20装配在按键板支架40上,将按键板30按照轻触开关31与固定位41一一对应的方式插入按键板支架40的限位槽411内,至扣位42将按键板30固定时止,至此,按键板20与按键板支架40的组装完成;第三步,将第二步完成的按键板支架40装配在第一步完成的面板20的后方,将安装有按键板30的按键板支架40按照固定位41与按键安装位21一一对应的方式从面板20的后方插入面板20内,此时按键板支架40上的固定座413从按键安装位21上的第一孔插入至两个支撑臂211之间,并且固定座413进而还可从按键10的第三板13下方插入至按键10的两个第一板121之间,此时第三板13可抵触在固定座413上,从而防止LED32发出的光线从第三板13与固定座413之间的缝隙处漏出,然后再利用紧固件将按键板支架40固定在面板20上,至此,按键板支架40与面板20的组装完成;最后,再沿水平安装方向依序固定第二电路板50和后壳60,整个按键结构组装完成。
实际应用时,请同时参见图9至图11,整个按键结构组装完成后,按键10固定在按键板30的上表面上,并且按键10的顶端超出按键板30的边缘,如此便于按键10绕转动轴212转动,此时,按键10的触动部11设置在轻触开关31的上方并与其相抵触,沿垂直方向向下摁动按键10,其触动部11顺势产生下压运动,从而摁动并触发轻触开关31,而按键10的复位则依靠轻触开关31的外向的弹力来完成,此时第一按键61保持非工作状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按键结构,通过在面板的后方水平插入按键板,并且在面板上固定多个设置在按键板上方的按键,利用按键与面板的枢接方式使按键产生类似翘板的转动,按键顶端下落可使形成在其下方的触动部抵触按键板上的轻触开关并使其触发,而按键的复位则依靠轻触开关的外向的弹力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按键结构,利用杠杆运动原理,在按键板的上方实现按键对轻触开关的摁动触发,既保证按键功能的实现,又保证了按压手感,并且这种水平方向插入式的组装方式,可使整个按键结构在按键的运动方向上的厚度进一步减少,从而满足需呈现外延突出或悬挂感的钢琴式的按键的设计风格,大大提高了其通用性。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其包括可沿水平安装方向相互扣合成一壳体的面板和后壳,所述后壳和面板之间还并列设置有一第二电路板,所述面板的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后方且对应多组所述按键的位置处可分离固定连接一按键板支架,所述按键板支架的朝向所述按键的前端可分离插入一平行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按键板,所述按键板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下方;所述按键与所述面板之间通过一转动部枢接设置;沿垂直方向向下按动所述按键的前端、可驱动所述按键绕所述转动部转动、同时可触发设置在其下方的所述按键板上的轻触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背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三板为所述按键的尾端,与其相对的所述按键的一端为顶端,所述按键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二板、以及所述第三板首尾相接形成一内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倒扣在所述按键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按键的背部且位于所述内腔内形成有一凸起的触动部,所述触动部靠近所述按键的顶端设置;所述内腔内还凸起形成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板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所述转动部,两个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第三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前方表面上形成有多组与所述按键位置对应的按键安装位;所述按键安装位包括两个从面板表面向外延伸的、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的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同中心轴线设置的转动轴;所述按键安装位还包括形成在面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的第一孔;所述按键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轴枢接、可将所述按键连接固定在所述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板支架包括一垂直水平安装方向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面板一侧的板面上形成有多个与所述按键安装位对应的固定位;所述固定位包括一从所述基板的板面上一体延伸而出的一固定座和一限位板,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下方还形成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按键的限位槽,所述按键板可从所述限位槽滑入其内部;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多个靠近所述限位槽的边缘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按键板以防止其滑出的扣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按键的触动部相对应的所述轻触开关,每个所述轻触开关的周围均设置有LED;每个所述轻触开关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LED可被罩射在所述按键的所述内腔内部。
CN201720332017.6U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26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017.6U CN206726998U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017.6U CN206726998U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6998U true CN206726998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201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26998U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69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8518A (zh) * 2017-03-30 2017-06-27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8518A (zh) * 2017-03-30 2017-06-27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1150U (zh) 一种具有良好平衡性的高寿命按键开关
WO2017036192A1 (zh) 一种面板式控制按钮
CN206726998U (zh) 一种新型按键结构
CN211294940U (zh) 一种小摆角纯平墙壁开关
CN106328419B (zh) 一种触摸式按键结构及手持终端、游戏手柄
CN206349284U (zh) 一种具有击打声音的薄型键盘
CN106373553B (zh) 电钢琴键盘
CN204117910U (zh) 双悬臂按键结构及冷风扇控制面板
CN111493678A (zh) 一种控制面板可翻转的嵌入式家用电器
CN106898518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7398007U (zh) 一种纯平翘板墙壁开关
TWI660386B (zh) 可透視按鍵之支桿結構
CN208722795U (zh) 一种新型面板开关
CN201174343Y (zh) 一种电子装置的按键结构
CN217426616U (zh) 一种翘板式墙壁开关
CN206727002U (zh) 一种拨杆式摇摆按键组件
CN217306372U (zh) 一种平板复位式墙壁开关
CN108281316A (zh) 键盘
CN201956244U (zh) 微动开关
CN108615644A (zh) 一种面板开关
CN206595179U (zh) 既可用于薄膜键盘也可用于光电键盘的复合型机械开关及其键盘结构
CN206505857U (zh) 自复位墙壁开关
CN218384951U (zh) 墙壁开关及其按键联动结构
CN204332791U (zh) 方向盘开关
CN211980476U (zh) 一键双控智能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