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4732U - 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4732U
CN206724732U CN201720290131.7U CN201720290131U CN206724732U CN 206724732 U CN206724732 U CN 206724732U CN 201720290131 U CN201720290131 U CN 201720290131U CN 206724732 U CN206724732 U CN 206724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pipe
plate
kink
impelle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01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尤山
黄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g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g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g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gu Xingf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01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4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4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4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管;冷凝管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弯折部之间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高端穿出右侧板形成进气口,冷凝管低端穿出左侧板形成出气口;冷凝管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左侧板上开有与冷凝管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活动管盖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上靠近底板设有进水管,左侧板上靠近顶板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清洁方便,换热效率高,冷凝效果好。

Description

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松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松脂是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属于树木生理活动的产物,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有丰富的松香和松节油。松香和松节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工基本原料,松香不溶于水,具有防腐、绝缘、粘合、软化等性能,是合成橡胶、油漆、肥皂、乳化剂、造纸等多个化工产品的主要原辅料,松节油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挥发油,广泛应用于油漆、制革等行业。
在松香和松节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冷凝器对含有松香和松节油成分的蒸汽进行换热、冷凝,将气化的松香和松节油液化,从而得到提纯的松香和松节油。然而,现有的冷凝器存在换热效率低、冷凝效果差,同时难以清洁冷凝管内壁,松香和松节油在冷凝管内壁逐渐粘附堆积后,对冷凝管造成堵塞,阻碍了松香蒸汽在冷凝管内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冷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冷凝器换热效率低、冷凝效果差、难以清洁冷凝管内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冷凝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管;上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述冷凝管在上述左侧板和上述右侧板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上述冷凝管弯折部之间的管段为倾斜设置的直管;上述冷凝管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上述右侧板形成进气口,上述冷凝管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上述左侧板形成出气口;上述冷凝管左侧的弯折部与上述左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上述冷凝管右侧的弯折部与上述右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上述右侧板、上述左侧板上开有与上述冷凝管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上述冷凝管弯折部与上述通孔连通,上述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上述活动管盖塞入上述通孔内与上述冷凝管弯折部密封连接;上述右侧板上靠近上述底板设有进水管,上述左侧板上靠近上述顶板设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底板内设有第一电池,上述底板顶面设有第一叶轮,上述第一叶轮与上述第一电池电连接,上述第一叶轮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上述第一叶轮与上述底板顶面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活动管盖内设有第二电池,上述活动管盖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上述第二叶轮与上述第二电池电连接,上述第二叶轮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活动管盖外壁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在上述出气口处,上述左侧板外壁上设有出油槽,沿出气方向,上述出油槽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冷凝管包括至少2根,由上述前面板至上述后面板,各上述冷凝管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管,壳体下部设有进水管,壳体上部设有出水管,冷凝管的进气口设置在壳体上部,冷凝管的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下部。通过进气口往冷凝管中通入温度相对较高的松香蒸汽,同时通过进水管往壳体中注入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凝水。冷凝水和松香蒸汽在壳体内发生逆向流动并相互进行热量交换,松香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凝水,松香蒸汽降温冷凝为液态。液态的松香和松节油沿着倾斜的冷凝管逐步向下流动,最后由出气口流出,而吸收了松香蒸汽热量的冷凝水从出水管流出。经过降温处理后的冷凝水可以重新输送回进水管,继续对持续通入冷凝管内的松香蒸汽进行冷凝,使冷凝水得到循环利用。
冷凝管弯折部与壳体左侧板、右侧板上的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当活动管盖塞入通孔内时,活动管盖与冷凝管弯折部密封连接,不影响松香蒸汽的正常流动;把活动管盖从通孔内取出后,则冷凝管弯折部与壳体外部空间连通,操作者可以对冷凝管的内壁进行清洁。由于冷凝管的各个管段均为直管,则操作者可以在通过通孔往冷凝管中塞入直柄的毛刷、拖布等清洁工具,清洁起来非常方便。而现有的冷凝器,其冷凝管从入口到出口为一整个封闭的弯曲管道,所以一旦投入使用,则难以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底板内上设置的第一叶轮,其电动机在第一电池的驱动下转动,第一叶轮跟随其电动机转动,对壳体内的冷凝水起到促进流动的作用,加速冷凝水与松香蒸汽的接触速度,提高了冷凝效率。
活动管盖内壁设置的第二叶轮,其电动机在第二电池的驱动下转动,第二叶轮跟随其电动机转动,对冷凝管内的松香蒸汽起到促进流动的作用,避免由于管道过长产生过度压降造成松香蒸汽流速过慢的现象,加速松香蒸汽与冷凝水的接触速度,提高了冷凝效率。
活动管盖外壁设置把手方便操作者装拆活动管盖。
出气口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油槽,便于收集冷凝形成的松香和松节油。
壳体内可以设置多个平行排列的冷凝管,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清洁方便,有利于清除冷凝管内壁粘附的杂质,保持冷凝管的通透性和松香蒸汽的流动性,为实现高效冷凝提供保障;
2.通过设置弯折的冷凝管,有效提高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冷凝效果;
3.通过设置第一叶轮,加速了冷凝水在壳体内的流动,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冷凝效果;
4.通过设置第二叶轮,克服了松香蒸汽在冷凝管内的压降,加速了松香蒸汽在壳体内的流动,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冷凝效果;
5.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有利于向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壳体1、冷凝管2、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右侧板8、进气口9、出气口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活动管盖13、第一电池14、第一叶轮15、把手16、出油槽17、第二电池18、第二叶轮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凝管2。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在出气口10处,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4个弯折部,其中2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2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在出气口10处,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冷凝管2包括3根,由前面板5至后面板6,各冷凝管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实施例7
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3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2个弯折部,其中1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1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在出气口10处,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冷凝管2包括8根,由前面板5至后面板6,各冷凝管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实施例8
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7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6个弯折部,其中3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3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在出气口10处,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冷凝管2包括15根,由前面板5至后面板6,各冷凝管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实施例9
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冷凝管2在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冷凝管2分为15段,各管段均为倾斜设置的直管;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凝管2共有14个弯折部,其中7个弯折部与左侧板7固定连接,另外7个弯折部与右侧板8内壁固定连接;右侧板8、左侧板7上开有与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冷凝管2弯折部与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右侧板8上靠近底板4设有进水管11,左侧板7上靠近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第一叶轮15与第一电池14电连接,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叶轮15与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第二叶轮19与第二电池18电连接,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在出气口10处,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冷凝管2包括20根,由前面板5至后面板6,各冷凝管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以实施例6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凝管2,壳体1下部设有进水管11,壳体1上部设有出水管12,冷凝管2的进气口9设置在壳体1上部,冷凝管2的出气口10设置在壳体1下部。通过进气口9往冷凝管2中通入温度相对较高的松香蒸汽,同时通过进水管11往壳体1中注入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凝水。冷凝水和松香蒸汽在壳体1内发生逆向流动并相互进行热量交换,松香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凝水,松香蒸汽降温冷凝为液态。液态的松香和松节油沿着倾斜的冷凝管2逐步向下流动,最后由出气口10流出,而吸收了松香蒸汽热量的冷凝水从出水管12流出。经过降温处理后的冷凝水可以重新输送回进水管11,继续对持续通入冷凝管2内的松香蒸汽进行冷凝,使冷凝水得到循环利用。
冷凝管2弯折部与壳体1左侧板7、右侧板8上的通孔连通,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当活动管盖13塞入通孔内时,活动管盖13与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不影响松香蒸汽的正常流动;把活动管盖13从通孔内取出后,则冷凝管2弯折部与壳体1外部空间连通,操作者可以对冷凝管2的内壁进行清洁。由于冷凝管2的各个管段均为直管,则操作者可以在通过通孔往冷凝管2中塞入直柄的毛刷、拖布等清洁工具,清洁起来非常方便。而现有的冷凝器,其冷凝管从入口到出口为一整个封闭的弯曲管道,所以一旦投入使用,则难以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底板4内上设置的第一叶轮15,其电动机在第一电池14的驱动下转动,第一叶轮15跟随其电动机转动,对壳体1内的冷凝水起到促进流动的作用,加速冷凝水与松香蒸汽的接触速度,提高了冷凝效率。
活动管盖13内壁设置的第二叶轮19,其电动机在第二电池18的驱动下转动,第二叶轮19跟随其电动机转动,对冷凝管2内的松香蒸汽起到促进流动的作用,避免由于管道过长产生过度压降造成松香蒸汽流速过慢的现象,加速松香蒸汽与冷凝水的接触速度,提高了冷凝效率。
活动管盖13外壁设置把手16方便操作者装拆活动管盖13。
出气口10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油槽17,便于收集冷凝形成的松香和松节油。
设置平行排列的冷凝管2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冷凝管(2);
所述壳体(1)包括顶板(3)、底板(4)、前面板(5)、后面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
所述冷凝管(2)在所述左侧板(7)和所述右侧板(8)之间左右折回并沿竖直方向逐渐上升,所述冷凝管(2)弯折部之间的管段为倾斜设置的直管;
所述冷凝管(2)最顶层的直管段穿出所述右侧板(8)形成进气口(9),所述冷凝管(2)最底层的直管段穿出所述左侧板(7)形成出气口(10);
所述冷凝管(2)左侧的弯折部与所述左侧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2)右侧的弯折部与所述右侧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板(8)、所述左侧板(7)上开有与所述冷凝管(2)弯折部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冷凝管(2)弯折部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活动管盖(13),所述活动管盖(13)塞入所述通孔内与所述冷凝管(2)弯折部密封连接;
所述右侧板(8)上靠近所述底板(4)设有进水管(11),所述左侧板(7)上靠近所述顶板(3)设有出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内设有第一电池(14),所述底板(4)顶面设有第一叶轮(15),所述第一叶轮(15)与所述第一电池(14)电连接,所述第一叶轮(15)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叶轮(15)与所述底板(4)顶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盖(13)内设有第二电池(18),所述活动管盖(13)内壁固定有第二叶轮(19),所述第二叶轮(19)与所述第二电池(18)电连接,所述第二叶轮(19)的中心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盖(13)外壁设有把手(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气口(10)处,所述左侧板(7)外壁上设有出油槽(17),沿出气方向,所述出油槽(17)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包括至少2根,由所述前面板(5)至所述后面板(6),各所述冷凝管(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
CN201720290131.7U 2017-03-23 2017-03-23 冷凝器 Active CN206724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131.7U CN20672473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131.7U CN20672473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4732U true CN206724732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0131.7U Active CN206724732U (zh) 2017-03-23 2017-03-23 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47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4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杭州润泰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冷凝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4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杭州润泰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冷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6925U (zh) 新型纸板加工用加湿装置
CN206570745U (zh) 一种绿化植物落叶清扫收集装置
CN206560776U (zh) 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6724732U (zh) 冷凝器
CN206667136U (zh) 一种具有烘干防二次污染效果的道路护栏清洁车
CN110251981A (zh) 一种甲醇精馏塔
CN206001971U (zh) 一种除雾冷却塔用收水器及除雾冷却塔
CN216824876U (zh) 一种乙酸乙酯生产用再沸器
CN206875916U (zh) 一种塑料颗粒烘干装置
CN209204687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冷凝管的旋转蒸发器
CN203621044U (zh) 水力自转式刷罐器
CN206001941U (zh) 一种新型节水除雾冷却塔
CN206881354U (zh) 一种麻石脱硫水膜除尘塔
CN209138024U (zh) 一种设于真空泵后的冷却收集装置
CN208915934U (zh) 一种高沸点化学试剂提纯灌装装置
CN206747098U (zh) 清洗装置及空调器
CN210257571U (zh) 一种新型层压机
CN210365149U (zh) 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
CN207169070U (zh) 一种食品实验分析用便于清洗的旋转蒸发仪
CN206980126U (zh) 一种小型蜂蜜浓缩机
CN207162834U (zh) 一种全新的暖湿空气加湿器
CN219334641U (zh) 一种喷涂装置
CN214914872U (zh) 一种聚苯硫醚生产用废盐处理烟气净化装置
CN204689876U (zh) 一种新型玻璃喷粉装置
CN203962609U (zh) 制钉供胶粘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