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3248U - 一种转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3248U
CN206723248U CN201720596671.8U CN201720596671U CN206723248U CN 206723248 U CN206723248 U CN 206723248U CN 201720596671 U CN201720596671 U CN 201720596671U CN 206723248 U CN206723248 U CN 206723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aft
interior
shaft
interior axle
conduc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66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召祥
苗祥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66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3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3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3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轴,涉及电子产品连接轴的技术领域。该转轴包括内轴组件和外轴组件,内轴组件套接连接在外轴组件的内部;内轴组件包括内轴壳体,内轴壳体内设有内轴线缆,内轴壳体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轴导电环,内轴导电环与内轴线缆电连接;外轴组件包括外轴外壳,外轴外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内壳,外轴外壳和外轴内壳之间设有外轴线缆,外轴内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导电环,外轴导电环的外部与外轴线缆连接,外轴导电环的内部与内轴导电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环的配合实现电连接,内轴组件和外轴组件之间不需要穿线缆或FPC,设计简便,旋转角度不受限制,组装方便,体积小,可靠性高,满足了多种电子产品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转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连接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任意角度旋转的转轴。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笔记本和翻盖手机等包括显示部分和系统部分,显示部分和系统部分需要通过转轴连接,以实现其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满足不同角度的使用和显示需要。但是,受限于需要穿柔性线路板(FPC)或线缆等要求,现有的转轴大都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工作,无法不限角度旋转。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产品丰富化对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不限角度旋转的转轴成为越来越多客户的要求。
360度区间不限角度旋转的转轴由于需要避让显示部分和系统部分的厚度,其一般由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制成,中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其连接部结构繁琐,并且,无法简化,使得转轴体积大,在如今电子产品去向轻薄化的发展趋势中,无法胜任显示部分和系统部分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转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轴结构复杂、体积大和旋转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内轴组件和外轴组件,所述内轴组件套接连接在所述外轴组件的内部;所述内轴组件包括内轴壳体,所述内轴壳体的内部设有内轴线缆,所述内轴壳体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轴导电环,所述内轴导电环与所述内轴线缆电连接;所述外轴组件包括外轴外壳,所述外轴外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内壳,所述外轴内壳与所述外轴外壳之间设有外轴线缆,所述外轴内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导电环,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外部与所述外轴线缆电连接,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内部与所述内轴导电环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球状设置,所述凸起的个数为若干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轴导电环上设有翻边,所述外轴内壳上设有供所述翻边穿过的通孔,所述外轴线缆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外轴导电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轴内壳包括外轴上壳和外轴下壳,所述外轴上壳与所述外轴下壳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通孔为所述外轴上壳和所述外轴下壳之间的连接空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轴壳体包括内轴上壳和内轴下壳,所述内轴下壳与所述内轴上壳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轴上壳上套接连接有内轴接线环,所述内轴接线环的外部过盈配合有所述内轴导电环,所述内轴导电环通过所述内轴接线环与所述内轴线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轴接线环呈半环形设置,所述内轴上壳的内部设有接线柱,所述内轴接线环还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内轴接线环包括连接段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段,所述连接段呈与所述内轴上壳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固定段呈“几”字型设置,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轴线缆的定位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轴壳体的两端设有内轴端档,所述内轴端档上设有供内轴线缆穿出的内轴出线孔,所述外轴外壳上设有供外轴线缆穿出的外轴出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轴壳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内轴端档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内轴端档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内轴壳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轴内壳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外轴外壳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柱,所述外轴内壳和所述外轴外壳通过卡接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轴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轴导电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内轴壳体连接,所述外轴内壳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外轴导电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外轴内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线缆与内轴导电环连接,外轴线缆与外轴导电环连接,内轴组件与外轴组件之间通过内轴导电环和外轴导电环的配合实现电连接,这种设置的两个转轴组件之间不再需要穿线缆或FPC,设计简便,旋转角度不受限制,体积小,使用灵活,无需考虑普通转轴中的FPC或线缆的弯折寿命的问题,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外轴导电环上设置球状凸起,该球状凸起与内轴导电环的外表面的配合实现支撑和转动,代替传统的滚珠,组装更为方便,同时成本更低,满足了多种电子产品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内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内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外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外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轴组件;2-外轴组件;10-锁扣;11-内轴端档;12-内轴出线孔;13-内轴上壳;15-锁环;16-内轴接线环;17-内轴导电环;18-内轴下壳;19-第一安装槽;101-固定板;102-连接柱;103-连接孔;104-固定孔;105-定位孔;21-外轴外壳;22-出线管;23-外轴上壳;24-外轴导电环;25-翻边;26-外轴下壳;27-第二安装槽;28-凸起;29-外轴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轴组件1和外轴组件2,内轴组件1套接连接在外轴组件2的内部,内轴组件1和外轴组件2之间可相对转动;内轴组件1包括内轴壳体,内轴壳体的内部空腔里设有内轴线缆,内轴壳体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轴导电环17,内轴导电环17与内轴线缆电连接;内轴线缆的一端与内轴壳体上的内轴导电环17连接,其另一端与显示系统或操作系统连接。外轴组件2包括外轴外壳21,外轴外壳21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内壳,外轴内壳与外轴外壳21之间设有外轴线缆,外轴内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导电环24,外轴导电环24的外部与外轴线缆连接,外轴导电环24的内部与内轴导电环17电连接;外轴线缆的一端在外轴外壳21与外轴内壳之间的空隙里与外轴导电环24连接,其另一端与操作系统或显示系统连接,从而实现外轴组件2与操作系统或显示系统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外轴组件2和内轴组件1通过外轴导电环24与内轴导电环17的配合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电子产品的显示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电连接,极大地提高了转轴的灵活性,无需穿线缆或者FPC,可以明显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转轴的组装和设计难度。
参阅附图5和附图6,本实施例中,外轴导电环24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28,凸起28呈球状设置,凸起28的个数为若干个,多数个球状凸起28的设置,可以改善电连接的可靠性和转动的平稳性。外轴导电环24上设有翻边25,外轴内壳上设有供翻边25穿过的通孔,外轴线缆通过翻边25与外轴导电环24连接;这种连接简单,导电性能好。外轴内壳包括外轴上壳23和外轴下壳26,外轴上壳23和外轴下壳26为可拆卸式连接,通孔为外轴上壳23和外轴下壳26之间的连接空隙;这种设置的外轴内壳方便外轴导电环24的安装,使组装更加便捷。本实施例中,外轴上壳23与外轴下壳26通过卡扣连接,当然,这里也可以是其它可拆卸式连接,卡扣连接方便,固定牢固,便于拆卸。外轴内壳上设有第二安装槽27,外轴导电环24通过第二安装槽27与外轴内壳连接,第二安装槽27位于外轴内壳的内表面上,在第二安装槽27和翻边25的作用下充分保证了外轴导电环24固定连接在外轴内壳的内部,避免外轴导电环24与外轴内壳之间的相对滑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外轴内壳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卡槽,外轴外壳21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柱,外轴内壳和外轴外壳21通过卡接固定连接,外轴内壳沿着卡槽的纵向进入外轴外壳21的内部,沿着周向旋转外轴内壳,使外轴外壳21上的卡柱进入卡槽的横向方向上,继续推动外轴内壳,使卡柱卡进卡槽的末端,完成外轴内壳和外轴外壳21之间的固定连接。附图5中只展示了四路线路连接的实现方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进行扩展。
参阅附图3和附图4,本实施例中,内轴壳体包括内轴上壳13和内轴下壳18,内轴下壳18与内轴上壳13为可拆卸式连接,内轴上壳13上套接连接有内轴接线环16,内轴接线环16的外部过盈配合有内轴导电环17,内轴导电环17通过内轴接线环16与内轴线缆连接。内轴导电环17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同内轴接线环16的连接,这种连接简单,固定牢固,充分保证了内轴导电环17与内轴壳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内轴壳体由内轴上壳13和内轴下壳18组成,内轴接线环16套接连接到内轴上壳13上,内轴接线环16与内轴上壳13连接方便,内轴接线环16在内轴上壳13的内部与内轴线缆连接,内轴接线环16在内轴上壳13的外部与内轴导电环17连接,这种设置的内轴壳体和内轴接线环16使内轴线缆的连接方便,不会出现缠线和绕线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内轴上壳13与内轴下壳18通过卡扣或其它可拆卸式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内轴上壳13上设有锁环15,内轴下壳18上设有与锁环15适配的锁扣10,从而实现内轴上壳13与内轴下壳18的卡扣连接。
参阅附图4和附图7,本实施例中,内轴接线环16呈半环形设置,内轴接线环16与内轴上壳13套接连接,内轴上壳13的内部设有接线柱102,内轴接线环16还与接线柱102连接;内轴接线环16包括连接段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段,连接段呈与内轴上壳13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设置,固定段呈“几”字型设置,固定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内轴线缆的定位孔105,连接柱102上设有与定位孔105相适配的连接孔103,定位孔105内设有紧固件;内轴线缆的接头安装在连接柱102和内轴接线环16的固定段之间,紧固件穿过定位孔105在连接孔103内实现内轴线缆的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钉、螺栓或其它紧固件;当然,内轴接线环16、内轴线缆接头和连接柱102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它可靠的连接方式。内轴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9,内轴接线环16和内轴导电环17通过第一安装槽19与内轴壳体连接,这种设置的内轴壳体外表面平滑,方便其与外轴组件2中的外轴导电环24的连接,也方便内轴组件1和外轴组件2之间的相对转动。内轴导电环17、内轴接线环16和内轴线缆组成一路电信号输出通路,内轴线缆的一端的接头固定在内轴接线环16上的定位孔105上并与转轴上内轴组件1的内轴导电环17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内轴端档11上的内轴出线孔12输出,以与显示系统或操作系统连接;附图3中只展示了四路线路连接的实现方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进行扩展。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内轴壳体的两端设有内轴端档11,内轴端档11上设有供内轴线缆穿出的内轴出线孔12,内轴线缆从该内轴出线孔12穿出,内轴端档11的设置保证了内轴组件1的美观性能和内轴线缆的安全性能;外轴外壳21上设有供外轴线缆穿出的外轴出线孔29,外轴外壳21的两端设有出线管22,外轴出线孔29位于该出线管22的内部,外轴线缆从该外轴出线孔29穿出,以实现外轴组件2与操作系统或显示系统的电连接。内轴壳体上设有固定板101,固定板101上设有固定孔104,内轴端档11上设有与固定孔104相适配的安装孔,内轴端档11通过固定板101与内轴壳体连接;这种设置的内轴壳体和内轴端档11连接简单,固定牢固。本实用新型只涉及转轴的机械结构的改进,不涉及电路和软件方面的改动,所有显示系统和操作系统均为现有技术。
工作原理:取内轴上壳13,将内轴接线环16的半圆弧形连接段套接在内轴上壳13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安装槽19内,将内轴线缆的接头放置在内轴接线环16的固定段与内轴上壳13的连接柱102之间,采用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穿过定位孔105在连接孔103内实现内轴接线环16、内轴线缆接头和内轴上壳13上的连接柱102之间的固定连接,完成预组装;取内轴下壳18通过卡扣连接组装到预组装完成的内轴上壳13上,组成内轴壳体,然后,在内轴壳体的第一安装槽19上的内轴接线环16上再套置内轴导电环17;最后,将内轴端档11通过螺钉或其它固定件穿过安装孔和固定板101上的固定孔104固定于固定板101上,从而将内轴端档11通过固定板101组装在整个内轴组件1的两端,以提供整个内轴组件1的内轴出线孔12和同其它组件的连接位置,从而形成内轴组件1,如附图4所示。
取外轴上壳23,将外轴导电环24放置在其内部,使外轴导电环24上的翻边25放置在外轴上壳23的端口的径向方向上,取外轴下壳26,使外轴上壳23与外轴下壳26通过卡扣连接,此时,外轴导电环24上的翻边25正好位于外轴上壳23和外轴下壳26组装后形成的连接间隙内,使外轴导电环24在外壳内壳上组装完毕;取外轴线缆,将外轴线缆的一端与外轴导电环24伸出的翻边25连接,并在外轴内壳的外部套接连接外轴外壳21,使外轴内壳和外轴外壳21卡接固定,将所有的外轴线缆沿着外轴内壳和外轴外壳21组装后形成的配合空间进行整理,并由外轴外壳21上的外轴出线孔29输出,从而形成外轴组件2,如附图6所示。
将内轴组件1插入外轴组件2的内部,使内轴组件1的内轴导电环17与外轴组件2的外轴导电环24连接,将整个转轴组装完成的剖面图如附图7;每一路线路的连接通路为:内轴电缆通过内轴出线孔12、固定孔104和内轴接线环16连接到内轴导电环17上;外轴线缆通过外轴出线孔29、外轴导电环24上的翻边25连接到外轴导电环24上;外轴导电环24通过球状凸起28与内轴导电环17装配后实现电连接,从而完成完整的一路线路的电通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轴线缆与内轴导电环17连接,外轴线缆与外轴导电环24连接,内轴组件1与外轴组件2之间通过内轴导电环17和外轴导电环24的配合实现电连接,这种设置的两个转轴组件之间不再需要穿线缆或FPC,设计简便,旋转角度不受限制,体积小,使用灵活,无需考虑普通转轴中的FPC或线缆的弯折寿命的问题,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外轴导电环24上设置球状凸起28,该球状凸起28与内轴导电环17的外表面的配合实现支撑和转动,代替传统的滚珠,组装更为方便,同时成本更低,满足了多种电子产品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轴组件和外轴组件,所述内轴组件套接连接在所述外轴组件的内部;
所述内轴组件包括内轴壳体,所述内轴壳体的内部设有内轴线缆,所述内轴壳体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轴导电环,所述内轴导电环与所述内轴线缆电连接;
所述外轴组件包括外轴外壳,所述外轴外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内壳,所述外轴内壳与所述外轴外壳之间设有外轴线缆,所述外轴内壳的内部固定套接连接有外轴导电环,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外部与所述外轴线缆电连接,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内部与所述内轴导电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导电环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球状设置,所述凸起的个数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导电环上设有翻边,所述外轴内壳上设有供所述翻边穿过的通孔,所述外轴线缆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外轴导电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内壳包括外轴上壳和外轴下壳,所述外轴上壳与所述外轴下壳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通孔为所述外轴上壳和所述外轴下壳之间的连接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壳体包括内轴上壳和内轴下壳,所述内轴下壳与所述内轴上壳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轴上壳上套接连接有内轴接线环,所述内轴接线环的外部过盈配合有所述内轴导电环,所述内轴导电环通过所述内轴接线环与所述内轴线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接线环呈半环形设置,所述内轴上壳的内部设有接线柱,所述内轴接线环还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内轴接线环包括连接段和与之连接的固定段,所述连接段呈与所述内轴上壳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固定段呈“几”字型设置,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轴线缆的定位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壳体的两端设有内轴端档,所述内轴端档上设有供内轴线缆穿出的内轴出线孔,所述外轴外壳上设有供外轴线缆穿出的外轴出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壳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内轴端档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内轴端档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内轴壳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轴内壳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外轴外壳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柱,所述外轴内壳和所述外轴外壳通过卡接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轴导电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内轴壳体连接,所述外轴内壳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外轴导电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外轴内壳连接。
CN201720596671.8U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转轴 Active CN206723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6671.8U CN206723248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转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6671.8U CN206723248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转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3248U true CN206723248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1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6671.8U Active CN206723248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转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3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424A (zh) * 2020-05-15 2020-07-1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线的轴铰链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424A (zh) * 2020-05-15 2020-07-1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线的轴铰链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1427424B (zh) * 2020-05-15 2021-06-2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线的轴铰链结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8427B (zh) 双轴铰链总成及电子装置
CN205334075U (zh) 智能手表
CN103950799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卷放装置
CN206723248U (zh) 一种转轴
CN103236619A (zh) 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式插线板
CN101420832B (zh) 旋转定位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05406927U (zh) 电源万向连接器
CN203590320U (zh) 可旋转式摄像头
CN218408496U (zh) 一种密封过线旋转装置
CN201112862Y (zh) 防水式连接器组合装置
CN207930698U (zh) 一种机械臂电机输出轴的走线结构及其机器人
CN211393398U (zh) 旋转防缠绕供电装置
CN210667765U (zh) 一种铰链机构及具有该铰链机构的键盘乐器
CN206340747U (zh) 一种1394型电子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CN206611126U (zh) 一种竹节形自由转向接线盒
CN221176887U (zh) 一种承力光电复合旋转接头
CN211011254U (zh) 一种可以自由伸展的新型灯臂
CN206149078U (zh) 双输出空心轴无刷电机
CN215411105U (zh) 一种转轴过线隐藏结构
CN104979939B (zh) 车轮及其电机组件
CN113690701B (zh) 旋转限位和隐蔽走线式万向节连接器
CN205657282U (zh) 旋转带usb插座
CN205942524U (zh) 一种360°螺杆式转轴
CN106272537B (zh) 关节结构
CN203877666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卷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