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2243U -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2243U
CN206722243U CN201720514324.6U CN201720514324U CN206722243U CN 206722243 U CN206722243 U CN 206722243U CN 201720514324 U CN201720514324 U CN 201720514324U CN 206722243 U CN206722243 U CN 206722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ctangle
heat exchange
welded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43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园
姚汉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ban Construction School Jil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Urban Construction School Jil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ban Construction School Jil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Urban Construction School Jil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5143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2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2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22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换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装置、预换热装置、支撑柱、进水管、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出水管、循环水管、底座构成,所述预换热装置放置在底座顶端右侧,预换热装置右端焊接连接进水管,预换热装置左端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连接主换热装置,主换热装置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底座顶端左侧;所述主换热装置底端左侧焊接连接出水管,主换热装置前端左侧通过循环水管连接预换热装置前端右侧。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冷水进行加热,便于建筑物内部人员使用,其具有换热效果较好、换热效率较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换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减少,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逐渐推广应用。由于太阳能具有分散性、不稳定性和效率低的特点,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和太阳热能为主。太阳能热能的应用是以吸热组件为载体,吸热组件受到太阳光照射即可收集热能。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屋顶换热装置多采用单一的换热水管进行换热,换热效率较低、换热效果差。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304396.3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式屋顶,属于太阳能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透光性好,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太阳能集热式屋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屋顶的多个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下部安装有下装饰玻璃,下装饰玻璃的两端固定在建筑墙体上,支撑横梁的上部安装有上装饰玻璃,上装饰玻璃与下装饰玻璃之间通过固定连杆连接固定,上装饰玻璃与下装饰玻璃的两侧通过封板进行密封,支撑横梁上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的顶部均与进水管相连通,换热管的底部均与回水管相连通,进水管、回水管分别与换热水箱相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阳光房的屋顶。其采用单一的换热结构,通过换热管进行换热,换热效果较差、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冷水进行加热,便于建筑物内部人员使用,其具有换热效果较好、换热效率较高、节能环保等多种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装置、预换热装置、支撑柱、进水管、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出水管、循环水管、底座构成,所述预换热装置放置在底座顶端右侧,预换热装置右端焊接连接进水管,预换热装置左端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连接主换热装置,主换热装置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底座顶端左侧;所述主换热装置底端左侧焊接连接出水管,主换热装置前端左侧通过循环水管连接预换热装置前端右侧。
所述预换热装置由换热水箱、矩形聚光箱、聚光装置构成;所述矩形聚光箱顶面与底面镂空,矩形聚光箱底端焊接连接在换热水箱顶面上,矩形聚光箱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各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聚光装置;所述聚光装置由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多根连接杆、多块凸面镜构成,相邻的两个凸面镜之间皆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前固定架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多块凸面镜,后固定架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多块凸面镜;所述多块凸面镜呈矩阵排列;所述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多根连接杆、多块凸面镜之间皆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分别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前侧板顶端、后侧板顶端;所述矩形聚光箱内部四侧内壁上各粘接一块玻璃镜,矩形聚光箱外壁上涂有黑色涂层;所述换热水箱为不锈钢换热水箱。
所述主换热装置由矩形分水箱、多根前换热管、矩形通水箱、多根后换热管、矩形集水箱构成,矩形分水箱左端通过多根前换热管连接矩形通水箱,矩形通水箱左端通过多根后换热管连接矩形集水箱;所述矩形分水箱底端中间焊接连接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连接预换热装置内部的换热水箱;所述矩形通水箱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所述矩形集水箱底端焊接连接出水管;所述矩形集水箱前端焊接连接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另一管口焊接连接在预换热装置的换热水箱上。
所述底座由矩形座板、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的支撑柱,矩形座板底端外侧均匀焊接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的支撑杆。
所述凸面镜为双球面凸面镜。
所述前换热管、后换热管皆为紫铜换热管,前换热管、后换热管上皆焊接多个圆环形换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内部设置了主换热装置、预换热装置,换热时,首先采用预换热装置内部聚光装置对的换热水箱进行换热,初步换热后,再通过主换热装置内部的多根前换热管、多根后换热管对水进行加热换热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冷水进行加热,便于建筑物内部人员使用,其具有换热效果较好、换热效率较高、节能环保等多种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主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预换热装置内矩形聚光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预换热装置内聚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电路图。
图中:主换热装置1;矩形分水箱1-1;前换热管1-2;矩形通水箱1-3;后换热管1-4;矩形集水箱1-5;
预换热装置2;换热水箱2-1;矩形聚光箱2-2;聚光装置2-3;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连接杆2-3-3;凸面镜2-3-4;
支撑柱3;
进水管4;
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
出水管6;
循环水管7;
底座8;矩形座板8-1;支撑杆8-2;矩形固定板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装置1、预换热装置2、支撑柱3、进水管4、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出水管6、循环水管7、底座8构成,所述预换热装置2放置在底座8顶端右侧,预换热装置2右端焊接连接进水管4,预换热装置2左端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连接主换热装置1,主换热装置1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3,两根支撑柱3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底座8顶端左侧;所述主换热装置1底端左侧焊接连接出水管6,主换热装置1前端左侧通过循环水管7连接预换热装置2前端右侧。
所述预换热装置2由换热水箱2-1、矩形聚光箱2-2、聚光装置2-3构成;所述矩形聚光箱2-2顶面与底面镂空,矩形聚光箱2-2底端焊接连接在换热水箱2-1顶面上,矩形聚光箱2-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各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聚光装置2-3;所述聚光装置2-3由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多根连接杆2-3-3、多块凸面镜2-3-4构成,相邻的两个凸面镜2-3-4之间皆通过连接杆2-3-3连接,前固定架2-3-1通过多根连接杆2-3-3连接多块凸面镜2-3-4,后固定架2-3-2通过多根连接杆2-3-3连接多块凸面镜2-3-4,多块凸面镜2-3-4呈矩阵排列;所述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多根连接杆2-3-3、多块凸面镜2-3-4之间皆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分别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前侧板顶端、后侧板顶端;所述矩形聚光箱2-2内部四侧内壁上各粘接一块玻璃镜,矩形聚光箱2-2外壁上涂有黑色涂层;所述换热水箱2-1为不锈钢换热水箱2-1。
所述主换热装置1由矩形分水箱1-1、多根前换热管1-2、矩形通水箱1-3、多根后换热管1-4、矩形集水箱1-5构成,矩形分水箱1-1左端通过多根前换热管1-2连接矩形通水箱1-3,矩形通水箱1-3左端通过多根后换热管1-4连接矩形集水箱1-5;所述矩形分水箱1-1底端中间焊接连接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连接预换热装置2内部的换热水箱2-1;所述矩形通水箱1-3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3;所述矩形集水箱1-5底端焊接连接出水管6;所述矩形集水箱1-5前端焊接连接循环水管7,循环水管7另一管口焊接连接在预换热装置2的换热水箱2-1上。
所述底座8由矩形座板8-1、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8-3的支撑杆8-2,矩形座板8-1底端外侧四角处均匀焊接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8-3的支撑杆8-2。
所述凸面镜2-3-4为双球面凸面镜。
所述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皆为紫铜换热管,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上皆焊接多个圆环形换热翅片。
图8中,M为抽水泵内部电机;所述抽水泵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控制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工作原理为: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装置1、预换热装置2、支撑柱3、进水管4、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出水管6、循环水管7、底座8在使用时,首先将进水管4通过软水管连通自来水管,然后打开自来水管的阀门,进行放水,放入适量水源后,可选择关闭自来水管的阀门,冷水通过进水管进水管4进入至预换热装置2内部,经预换热装置2进行换热后,冷水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进入至主换热装置1内部,经主换热装置1进行换热后,如需直接使用,则通过出水管6排出使用,如果不立刻使用,则通过循环水管7循环输回预换热装置2内部,循环加热,存储至使用时使用;所述预换热装置2由换热水箱2-1、矩形聚光箱2-2、聚光装置2-3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聚光装置2-3内部的多块凸面镜2-3-4进行聚光,将光线聚集照射至矩形聚光箱2-2内部下端的换热水箱2-1顶面上,为换热水箱2-1内部的冷水进行换热加热处理,所述矩形聚光箱2-2内部四侧内壁上各粘接一块玻璃镜,可以将光线射偏的光线折射到换热水箱2-1上,矩形聚光箱2-2外壁上涂有黑色涂层便于更好的吸热;所述主换热装置1由矩形分水箱1-1、多根前换热管1-2、矩形通水箱1-3、多根后换热管1-4、矩形集水箱1-5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经预换热装置2换热后的水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进入至矩形分水箱1-1内部,经矩形分水箱1-1进行分水,将水源分入至多根前换热管1-2内部,经多根前换热管1-2进行换热,然后水源进入至矩形通水箱1-3内部汇流,再进入至多根后换热管1-4内部,经多根后换热管1-4进行换热后进入至矩形集水箱1-5内部,换热后如需直接使用,则通过出水管6排出使用,如果不立刻使用,则通过循环水管7循环输回预换热装置2内部,循环加热,存储至使用时使用;所述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皆为紫铜换热管,换热性能好,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上皆焊接多个圆环形换热翅片,可以有效提高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的换热效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包括主换热装置(1)、预换热装置(2)、支撑柱(3)、进水管(4)、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出水管(6)、循环水管(7)、底座(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换热装置(2)放置在底座(8)顶端右侧,预换热装置(2)右端焊接连接进水管(4),预换热装置(2)左端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连接主换热装置(1),主换热装置(1)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3),两根支撑柱(3)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底座(8)顶端左侧;所述主换热装置(1)底端左侧焊接连接出水管(6),主换热装置(1)前端左侧通过循环水管(7)连接预换热装置(2)前端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换热装置(2)由换热水箱(2-1)、矩形聚光箱(2-2)、聚光装置(2-3)构成;所述矩形聚光箱(2-2)顶面与底面镂空,矩形聚光箱(2-2)底端焊接连接在换热水箱(2-1)顶面上,矩形聚光箱(2-2)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上各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聚光装置(2-3);所述聚光装置(2-3)由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多根连接杆(2-3-3)、多块凸面镜(2-3-4)构成,相邻的两个凸面镜(2-3-4)之间皆通过连接杆(2-3-3)连接,前固定架(2-3-1)通过多根连接杆(2-3-3)连接多块凸面镜(2-3-4),后固定架(2-3-2)通过多根连接杆(2-3-3)连接多块凸面镜(2-3-4),多块凸面镜(2-3-4)呈矩阵排列;所述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多根连接杆(2-3-3)、多块凸面镜(2-3-4)之间皆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固定架(2-3-1)、后固定架(2-3-2)分别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安装前侧板顶端、后侧板顶端;所述矩形聚光箱(2-2)内部四侧内壁上各粘接一块玻璃镜,矩形聚光箱(2-2)外壁上涂有黑色涂层;所述换热水箱(2-1)为不锈钢换热水箱(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换热装置(1)由矩形分水箱(1-1)、多根前换热管(1-2)、矩形通水箱(1-3)、多根后换热管(1-4)、矩形集水箱(1-5)构成,矩形分水箱(1-1)左端通过多根前换热管(1-2)连接矩形通水箱(1-3),矩形通水箱(1-3)左端通过多根后换热管(1-4)连接矩形集水箱(1-5);所述矩形分水箱(1-1)底端中间焊接连接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通过带有抽水泵的抽水管(5)连接预换热装置(2)内部的换热水箱(2-1);所述矩形通水箱(1-3)底端中间焊接连接两根支撑柱(3);所述矩形集水箱(1-5)底端焊接连接出水管(6);所述矩形集水箱(1-5)前端焊接连接循环水管(7),循环水管(7)另一管口焊接连接在预换热装置(2)的换热水箱(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由矩形座板(8-1)、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8-3)的支撑杆(8-2),矩形座板(8-1)底端外侧四角处均匀焊接四根带有矩形固定板(8-3)的支撑杆(8-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镜(2-3-4)为双球面凸面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皆为紫铜换热管,前换热管(1-2)、后换热管(1-4)上皆焊接多个圆环形换热翅片。
CN201720514324.6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2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4324.6U CN20672224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4324.6U CN20672224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2243U true CN206722243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9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432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2243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2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306B (zh) 熔盐太阳能接收器及减少该太阳能接收器中热梯度的工艺
CN107084102A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储热及做功工质的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CN206722243U (zh) 一种建筑屋顶用节能换热装置
CN101957079A (zh) 以气体为工作介质的全屋顶太阳能热水器
CN107525288A (zh) 太阳能热水锅炉系统
CN207006353U (zh) 供暖系统
CN104676919B (zh) 一种双列管结构的太阳能塔式吸热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07279990U (zh) 太阳能热水锅炉系统
CN108398046A (zh) 一种光热釜式蒸发器管束固定结构
CN205897579U (zh) 一种线性菲涅耳集热装置吸热器固定结构
CN201463326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气液集热器
CN1584444A (zh) 一种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6988033U (zh) 一种蝶式熔盐光热发电系统
CN207333115U (zh) 太阳能槽式集热装置与低温斯特林发电机组联合发电系统
CN206572990U (zh) 一种蒸发器
CN107152793A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器
KR101051760B1 (ko) 태양열온수를 이용한 난방 플랜트
CN206546036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CN110030618A (zh) 一种基于蒸发冷却的采暖用太阳能吸热器
CN203824112U (zh) 一种微孔黑洞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8382323U (zh) 一种屋顶平板式太阳能采暖供热系统
KR101161540B1 (ko) 이중 진공관형 태양열 집열장치
CN210772268U (zh) 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
CN1137358C (zh) 以光电为热源的供暖供热系统
CN107117677A (zh) 气液双循环聚光热咸淡水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