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1192U -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1192U
CN206721192U CN201720364050.7U CN201720364050U CN206721192U CN 206721192 U CN206721192 U CN 206721192U CN 201720364050 U CN201720364050 U CN 201720364050U CN 206721192 U CN206721192 U CN 206721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ixing device
membrane filtration
housing
ga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40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7203640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1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1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11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该气混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滤膜过滤装置和通气管;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中。该气混装置能够消除手工操作制备菌悬液以及梯度稀释菌液的人为误差,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使用简便、快捷、精准度高,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菌悬液梯度稀释的半自动气混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微生物技术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第三大产业。这是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为生产对象的生物产业,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从自然界筛选或选育的自然菌种。
目前,在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实验步骤和实验设备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例如:在制备菌悬液以及梯度稀释菌液的时候,由于传统方式采用手工操作,菌悬液的梯度稀释度很难掌握。依靠手工摇混菌液的操作其精准度很难一致,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不同时间制备的菌悬液梯度和均匀性因人而异,甚至常常出现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逆转现象,即高浓度菌悬液计数值反而少于低浓度菌悬液计数的反常结果。传统手工操作繁琐,花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菌悬液梯度稀释准确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使用简便、快捷、准确,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其包括:
气体发生装置(不接电源使用或者接电源使用);
滤膜过滤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中。
进一步地,该气混装置还包括:
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气体发生装置上或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
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联接,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流量;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气体发生装置上或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上,且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启闭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滤膜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连接于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进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相连的出口;
筛网板,所述筛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内部空腔中;
微孔滤膜,所述微孔滤膜固定于所述筛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通过夹具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该气混装置还包括:
螺旋接头,所述螺旋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通气管的末端,用于伸入至所述梯度稀释试管中,所述螺旋接头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为电动充气泵。
第二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其包括:
多个梯度稀释试管;
所述的气混装置,所述气混装置主要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滤膜过滤装置和通气管;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中。
综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用于对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该气混装置通过泵入的无菌气泡自动旋混菌悬液和制备梯度稀释菌液,彻底消除了手工操作制备菌悬液以及梯度稀释菌液的人为误差,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该气混装置使用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其包括了上述的气混装置,这样使得应用了气混装置的器材都具有上述气混装置的优点,使得整个器材也具有使用简便、快捷,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膜过滤装置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膜过滤装置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气体发生装置; 2-连接管; 3-滤膜过滤装置;
4-通气管; 5-梯度稀释试管; 6-螺旋接头;
31-第一壳体; 32-第二壳体; 33-微孔滤膜;
34-进口; 35-筛网板; 36-夹具;
37-出口; 7-流量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膜过滤装置的第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膜过滤装置的第二种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用于对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该气混装置具体包括:
气体发生装置1,顾名思义,气体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气体;
滤膜过滤装置3,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管2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通过连接管2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
通气管4,所述通气管4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3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5中。优选地,通气管4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5的底部,以在梯度稀释试管5内部形成无菌气泡,从而达到自动旋混菌悬液的目的。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使用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气流的调节,进一步地,该气混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7,所述流量控制装置7设置于气体发生装置上或者所述连接管2或者所述通气管4上。
具体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7包括: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气体流量计反馈的信号,并根据反馈的信号控制阀体进行动作;
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联接,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2或所述通气管4内的气体流量,并将检测的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或所述通气管4上,且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启闭调节。
本实施例中,滤膜过滤装置3的具体形式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以其中一种优选地方式举例说明:
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包括:
壳体,包括连接于一体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2相连的进口34,所述第二壳体32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4相连的出口37;
筛网板35,所述筛网板35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之间的内部空腔中;
微孔滤膜33,所述微孔滤膜33固定于所述筛网板35上。优选地,微孔滤膜33可以一层或者多层,微孔孔径可为0.22μm或者0.45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通过夹具36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进行固定。
在上述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中,该气混装置还包括:
螺旋接头6,所述螺旋接头6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通气管4的末端,用于伸入至所述梯度稀释试管5中,所述螺旋接头6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对于螺旋接头6而言,其自上而下可以为螺旋盘绕状,在中心的位置设置有通道,在左、右两侧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口。值得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通气管4需要能够满足蒸汽灭菌的需要,当然具体材质可以灵活选择。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2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对应地,所述通气管4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为电动充气泵,接电源或不接电源使用,排气量≥1.0L/mi n。
值得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滤膜过滤装置3连接通气管4后进行高温湿热灭菌;
在超净台内无菌操作将滤膜过滤装置3+通气管4与气体发生装置1、连接管2连接;
打开气体发生装置1;
将通气管4插入第一级稀释试管(例如5m l或10m l溶液)底部、进气20-30秒取出,用无菌水和75%乙醇溶液分别清洗通气管5-10秒;
吸取一定体积(例如0.5m l或1.0m l)第一级稀释液注入第二级稀释试管内,插入清洗后通气管4,重复前面操作步骤,完成该试样逐级稀释菌液的制备后,更换新的灭菌滤膜过滤装置3+通气管4,制备下一个试样梯度稀释菌液。
待全部试样稀释菌液制备完成后,关闭气体发生装置1。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混装置,用于对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该气混装置通过泵入的无菌气泡自动旋混菌悬液和制备梯度稀释菌液,彻底消除了手工操作制备菌悬液以及梯度稀释菌液的人为误差,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逆转、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该气混装置使用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其包括多个梯度稀释试管5以及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气混装置。
所述气混装置主要包括气体发生装置1、滤膜过滤装置3和通气管4;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管2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用于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3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所述通气管4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3连接,另一端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5中。可见,凡是应用了气混装置的微生物实验器材,都具有有效防止菌落计数值与稀释梯度之间逆转、不对应现象的发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人员间的规范化梯度稀释操作,该气混装置使用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极大提高了菌悬液梯度稀释工作效率。
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气混装置的其他具体特征,已在上述实施例一中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发生装置;
滤膜过滤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滤膜过滤装置输送气体,所述滤膜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输送气体进行过滤以形成无菌气流;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滤膜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至梯度稀释试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于气体发生装置上或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
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联接,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流量;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于气体发生装置上或所述连接管或所述通气管上,且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启闭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连接于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进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相连的出口;
筛网板,所述筛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内部空腔中;
微孔滤膜,所述微孔滤膜固定于所述筛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通过夹具将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旋接头,所述螺旋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通气管的末端,用于伸入至所述梯度稀释试管中,所述螺旋接头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设置为硅胶管、特氟龙管或玻璃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为电动充气泵。
10.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梯度稀释试管;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混装置,所述气混装置的通气管插入至所述梯度稀释试管内。
CN201720364050.7U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1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4050.7U CN206721192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4050.7U CN206721192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1192U true CN206721192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40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1192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11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126A (zh) * 2022-03-16 2022-05-13 湖北明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血清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干细胞接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126A (zh) * 2022-03-16 2022-05-13 湖北明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血清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干细胞接种装置
CN114480126B (zh) * 2022-03-16 2022-10-28 湖北明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无血清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干细胞接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1192U (zh) 一种气混装置以及微生物实验器材
CN108753576A (zh) 一种发酵罐在线取样稀释系统及其工艺
CN108441413B (zh) 一种微载体悬浮培养在线取样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7626084U (zh) 一种大流量水肥一体机
CN204265587U (zh) 一种一体化超纯水机
CN104491941A (zh) 血液透析用无死腔供水装置
CN209260093U (zh) 平行细胞培养罐
CN208632519U (zh) 一种发酵罐在线取样稀释系统
CN116515611A (zh) 一种在线无菌细胞取样系统及取样方法
CN206214490U (zh) 一种热量循环的透析浓缩液配制透析系统
EP2789683B1 (de) Reinigungsgerät
CN208406648U (zh) 一种反渗透膜独立清洗测试装置
CN212713507U (zh) 一种用于发酵罐进气管道的过滤和灭菌装置
CN107063767A (zh) 一种取样装置及发酵罐无菌取样方法
CN206467248U (zh) 一种细胞规模培养进气装置
CN207679837U (zh) 一种血液透析水管道及该管道上的管件
CN215975242U (zh) 一种医用检验分析用超纯水机
CN206828278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净水机
CN207008948U (zh) 一种曝气充氧实验装置
CN207130276U (zh) 一种细胞制备给料系统
CN110631888A (zh) 一种水体病原物浓缩装置以及浓缩方法
CN206735997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6680481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
CN210487726U (zh) 生物发酵检测装置
CN220201924U (zh) 用于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连续性取样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