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0860U - 集中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集中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0860U
CN206710860U CN201720579614.9U CN201720579614U CN206710860U CN 206710860 U CN206710860 U CN 206710860U CN 201720579614 U CN201720579614 U CN 201720579614U CN 206710860 U CN206710860 U CN 206710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ainboard
control panel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96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孝仙
杜孝春
张广朋
汪发祥
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96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0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0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0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中控制设备,属于监控技术领域。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主板、N个控制板和背板,背板包括N+2个背板连接器,第一电源板、主板和N个控制板与N+2个背板连接器一一对应;主板和N个控制板分别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背板连接;N个控制板检测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状态数据传输到主板;主板监测N个控制板的状态,将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和N个控制板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主板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将管理信号传输到N个控制板,以管理N个控制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技术人员远程且实时获知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的状态变化,从而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集中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交通路口等情况较为复杂的监控场合,往往存在较多类型的监控设备,如杆上的网络摄像机、补光灯、红绿灯设备等。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存在一个落地式机柜或抱杆机柜,这个机柜内部会设置有各种类型的控制设备,如终端服务器、红绿灯检测器等。这些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监控设备,且这些控制设备通常都是单独设置的,即这些控制设备均属于独立工作的个体。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如果想要获知某个控制设备或其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状态,则需要到达该控制设备所在的位置,并查看该控制设备或其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状态。当该控制设备所在的位置较为偏远时,如果该控制设备或其对应的监控设备发生异常,则技术人员很有可能无法及时获知此异常情况,从而导致后续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对该控制设备或其对应的监控设备进行异常排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技术人员可以及时获知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控制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中控制设备,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主板、N个控制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N+2个背板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板、所述主板和所述N个控制板与所述N+2个背板连接器一一对应,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电源板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连接,以对所述集中控制设备进行供电;所述主板和所述N个控制板分别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连接,以实现所述主板与所述N个控制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N个控制板与多个监控设备连接,所述N个控制板检测所述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状态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板,由所述主板将所述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所述主板监测所述N个控制板的状态,并将监测到的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管理平台;所述主板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所述管理信号传输到所述N个控制板,以对所述N个控制板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主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主板与所述N个控制板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双总线包括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
所述主板包括N个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组,所述N个GPIO组与所述N个控制板一一对应,各个GPIO组包括至少一个GPIO,所述至少一个GPIO均与所述主板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
其中,所述主板通过所述双总线监测所述N个控制板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所述N个GPIO组分别监测对应的控制板的连接状态;所述主板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所述管理信号通过所述N个GPIO组传输到所述N个控制板。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光端板,所述光端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光端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光端板包括光纤接口,所述光端板通过所述光纤接口接收所述多个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所述光纤接口向所述管理平台发送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模拟板,所述模拟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模拟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模拟板包括至少一个BNC(BayonetNut Connector,卡扣配合型连接器)接口,所述模拟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BNC接口接收所述多个监控设备中的模拟摄像机发送的模拟视频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红绿灯信号检测板,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与所述多个监控设备中的红绿灯设备连接;
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包括红绿灯检测电路,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通过所述红绿灯检测电路从所述红绿灯设备中获取所述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温控板,所述温控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温控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温控板包括温度采集模块、降温模块和加热模块;
其中,所述温控板通过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所述温控板还通过所述降温模块降低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升高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显示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板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显示板包括显示屏驱动芯片,所述显示板通过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对所述主板传输的显示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显示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中。
可选地,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二电源板,所述第二电源板包括总接线端子、多个控制器件和多个分接线端子;
所述总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总接线端子的多个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分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分接线端子的输出端与监控设备一一连接,用于给监控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电能检测板,所述电能检测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能检测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电能检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板中,所述电能检测板包括供电电路、多通道与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转换电路和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
所述总接线端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多个第二输入端与所述MCU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述一一连接,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控制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检测端与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多个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多个输出端与所述MCU的多个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PWM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MCU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PWM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MCU向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传输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接收到所述MCU传输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PWM转换电路传输的信号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PWM转换电路传输的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多个控制器件,以控制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导通或关断;所述电能计量电路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并将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传输到所述MCU。
可选地,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模拟量检测单元,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N个控制板中的任一控制板中;
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包括模拟量输入电路,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模拟量输入电路检测所述集中控制设备所处的环境,以得到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环境数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主板、N个控制板和背板。主板可以对N个控制板进行集中管理,并监测得到N个控制板的状态数据,且主板还可以通过N个控制板获取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之后,主板可以将N个控制板的状态数据和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此时技术人员将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远程且实时获知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的状态变化,从而便于后续技术人员对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的维护和修理,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需要实地查看设备状态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控制设备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模拟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绿灯信号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红绿灯信号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能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电源板;
2:主板;21:GPIO组;211:GPIO组包括的GPIO;22:主板包括的处理器;23:数据接口;24:网络芯片;25:网络接口;
3:控制板;
31:光端板;311:光纤接口;312:光端板包括的处理器;
32:模拟板;321:BNC接口;322:模拟板包括的处理器;323:视频接口;324:AD芯片;
33: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1:红绿灯检测电路;332:红绿灯信号检测板包括的MCU;333:红绿灯信号检测板包括的GPIO;
34:温控板;341:温度采集模块;342:降温模块;343:加热模块;344:温控板包括的MCU;3A:温度传感器;3B:降温器;3C:加热器;
35:显示板;351:显示屏驱动芯片;352:显示板包括的MCU;353:驱动芯片控制模块;
5:第二电源板;51:总接线端子;51a:总接线端子的输入端;51b:总接线端子的第一输出端;51c:总接线端子的第二输出端;52:控制器件;52a:控制器件的输入端;52b:控制器件的输出端;52c:控制器件的控制端;52d:控制器件的检测端;53:分接线端子;53a:分接线端子的输入端;53b:分接线端子的输出端;
36:电能检测板;361:供电电路;361a:供电电路的输入端;361b:供电电路的输出端;362:多通道与门电路;362a: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362b: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362c:多通道与门电路的输出端;362d: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363:电能计量电路;363a:电能计量电路的输入端;363b:电能计量电路的输出端;364:PWM转换电路;364a:PWM转换电路的输入端;364b:PWM转换电路的输出端;365:电能检测板包括的MCU;365a:电能检测板包括的MCU的第一输出端;365b:电能检测板包括的MCU的输入端;365c:电能检测板包括的MCU的第二输出端;
4:背板;41:背板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1、主板2、N个控制板3和背板4,背板4包括N+2个背板连接器41,第一电源板1、主板2和N个控制板3与N+2个背板连接器41一一对应,N为正整数;
第一电源板1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背板4连接,以对该集中控制设备进行供电;主板2和N个控制板3分别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背板4连接,以实现主板2与N个控制板3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N个控制板3与多个监控设备连接,N个控制板3检测该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状态数据传输到主板2,由主板2将该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主板2监测N个控制板3的状态,并将监测到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主板2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该管理信号传输到N个控制板3,以对N个控制板3进行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集中控制设备集主板2和N个控制板3的功能于一体,且主板2可以获取到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状态数据,从而便于后续主板2对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状态分析和集中管理,进而使得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维护和修理更为简单方便。
另外,多个监控设备为使用该集中控制设备的监控场合中存在的设备。例如,当该集中控制设备使用在交通路口这种监控场合时,该多个监控设备可以为交通路口中存在的摄像机、补光灯、红绿灯设备等。
再者,主板2将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后,技术人员将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远程且实时获知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状态变化,从而便于后续技术人员对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3的维护和修理。例如,如果该多个监控设备或N个控制板3的状态异常,则技术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将能够及时获知此异常情况,后续也就能够及时对该多个监控设备或N个控制板3进行异常排除。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信号可以具有针对性,即该管理信号可以是针对N个控制板3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板的信号,此时该管理信号可以用于对该至少一个控制板进行电源控制(如上电、下电)、复位、编程、程序烧写等管理操作。在此情况下,主板2只需将该管理信号传输给该至少一个控制板,以使用该管理信号对该至少一个控制板进行管理。
另外,指定条件可以为需要对N个控制板3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板进行管理的条件,指定条件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且指定条件可以根据N个控制板3的管理需求来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指定条件可以为当N个控制板3中的任一控制板的状态异常时,生成针对该控制板的管理信号(如复位信号),以对该控制板进行异常排除。或者,可以为当N个控制板3中的任一控制板连接到背板时,生成针对该控制板的管理信号(如上电信号),以对该控制板进行供电。或者,可以为当接收到携带有控制板标识的管理指令时,生成针对该控制板标识所标识的控制板的管理信号,以对该控制板进行该管理指令所指示的管理。或者,可以为当接收到管理平台发送的携带有控制板标识的管理消息时,生成针对该控制板标识所标识的控制板的管理信号,以对该控制板进行该管理消息所指示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指令用于对其所携带的控制板标识所标识的控制板进行管理,且管理指令可以由技术人员触发,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指定操作触发,指定操作可以为单击操作、双击操作、语音操作等。
另外,管理消息可以由管理平台根据技术人员的操作生成。例如,技术人员通过管理平台获知N个控制板3的状态后,如果技术人员想要对N个控制板3中的某个控制板进行管理,则可以在管理平台中进行操作,以指示管理平台生成携带有该控制板的控制板标识的管理消息。之后,管理平台可以将该管理消息发送给主板2,由主板2基于该管理消息实现对该控制板的管理。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人员无需实地查看设备状态并进行设备管理,而是能够直接通过管理平台远程对N个控制板3进行管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下面分别对该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的各个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主板
参见图2,主板2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主板2与N个控制板3之间的通信连接;
主板2包括N个GPIO组21,N个GPIO组21与N个控制板3一一对应,各个GPIO组包括至少一个GPIO211,至少一个GPIO211均与主板2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
其中,主板2通过双总线监测N个控制板3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N个GPIO组21分别监测对应的控制板的连接状态;主板2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该管理信号通过N个GPIO组21传输到N个控制板3。
需要说明的是,双总线包括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第一总线用于传输高速信号(如视频数据的信号),第二总线用于传输低速信号(如状态数据的信号)。
另外,主板2通过双总线监测N个控制板3的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双总线向N个控制板3发送心跳信号来对N个控制板3进行心跳监测,以得到N个控制板3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板的连接状态包括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即插入背板4),以及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断开(即从背板4拔出)。此时主板2通过N个GPIO组分别监测对应的控制板的连接状态,即是通过各个GPIO组对其所对应的控制板进行插拔检测。
另外,对于N个GPIO组中的每个GPIO组,主板2可以将针对该GPIO组对应的控制板的管理信号通过该GPIO组传输给该控制板,以实现对该控制板的管理。
再者,对于N个GPIO组中的每个GPIO组,主板2可以通过该GPIO组实现对其所对应的控制板的连接状态监测功能和管理功能。且该GPIO组包括的至少一个GPIO分别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分别用于实现连接状态监测功能、管理功能中的电源控制功能、管理功能中的复位功能等。
进一步地,参见图3,主板2还包括处理器22、多个数据接口23、多个网络芯片24和多个网络接口25,多个数据接口23与多个网络芯片24一一连接,多个网络芯片24与多个网络接口25一一连接,第一总线、第二总线、N个GPIO组21和多个数据接口23均设置于处理器22中。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数据接口23可以包括MAC(Media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接口、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接口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多个网络接口25用于接入不同的网段,从而使得主板2具有多个网段的网络接入能力。此时处理器22可以通过多个网络接口25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多个网络接口25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
例如,处理器22可以通过多个网络接口25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数字摄像机(如网络摄像机、抓拍机等)发送的数字视频数据,并将该数字视频数据通过多个网络接口25发送给管理平台。
更进一步地,处理器22中还可以设置有总线扩展桥片,第一总线与该总线扩展桥片连接,该总线扩展桥片与主板2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第一总线与主板2对应的背板连接器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22可以通过第一总线和该总线扩展桥片来传输高速信号。
另外,多个数据接口23中的部分数据接口(如PCIE接口)可以设置于该总线扩展桥片中,此时处理器22可以通过第一总线和该总线扩展桥片中设置的数据接口所连接的网络芯片来接收或发送高速数据。
N个控制板包括的光端板
参见图4,N个控制板3包括光端板31,光端板31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光端板31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光端板31包括光纤接口311,光端板31通过光纤接口311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并通过光纤接口311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光纤接口311连接有光纤。由于光纤的数据传输能力较好,所以光端板31可以通过光纤接口311所连接的光纤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中与该集中控制设备距离较远的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将通过光纤接口311所连接的光纤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
另外,光端板31通过光纤接口311接收到该多个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主板2,以便主板2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光端板31接收到主板2传输的数据时,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光纤接口311发送给管理平台。
进一步地,参见图5,光端板31包括处理器312,处理器312与光纤接口311连接,且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设置于处理器312中。
处理器312可以通过光纤接口311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数据传输到主板2。处理器312还可以接收主板2传输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光纤接口311发送给管理平台。
N个控制板包括的模拟板
参见图6,N个控制板3包括模拟板32,模拟板32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模拟板32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模拟板32包括至少一个BNC接口321,模拟板32通过至少一个BNC接口321接收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模拟摄像机发送的模拟视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模拟视频数据包括CVI(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复合视频接口)数据、TVI(TransportVideo Interface,视频传输接口)数据、AHD(Analog HighDefinition,模拟高清)数据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7,模拟板32还包括处理器322、视频接口323和至少一个AD芯片324,至少一个AD芯片324均与视频接口323连接,且至少一个AD芯片324与至少一个BNC接口321一一连接,第一总线、第二总线和视频接口323均设置于处理器322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至少一个BNC接口321中的每个BNC接口,该BNC接口接收到模拟视频数据后,可以将该模拟视频数据传输到其所连接的AD芯片;该AD芯片接收到该模拟视频数据后,可以将该模拟视频数据转换为数字视频数据,并将该数字视频数据通过视频接口323传输到处理器322;处理器322接收到该数字视频数据后,可以将该数字视频数据传输到主板2,由主板2将该数字视频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
N个控制板包括的红绿灯信号检测板
参见图8,N个控制板3包括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与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红绿灯设备连接;
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包括红绿灯检测电路331,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通过红绿灯检测电路331从红绿灯设备中获取该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用于指示该红绿灯设备中的哪个信号灯当前处于点亮状态。
另外,红绿灯检测电路331可以检测红绿灯设备的电压,并基于该电压确定红绿灯设备的状态,以得到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参见图9,红绿灯信号检测板33还包括MCU 332和GPIO333,GPIO333与红绿灯检测电路331连接,第二总线和GPIO333均设置于MCU 332中。
需要说明的是,红绿灯检测电路331可以将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通过GPIO333传输到MCU 332;MCU 332接收到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后,可以将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传输给主板2;主板2接收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后,可以将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且主板2还可以将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抓拍机,以便抓拍机基于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来确定抓拍时机。
N个控制板包括的温控板
参见图10,N个控制板3包括温控板34,温控板34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温控板34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温控板34包括温度采集模块341、降温模块342和加热模块343;
其中,温控板34通过温度采集模块341采集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温控板34还通过降温模块342降低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通过加热模块343升高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温控板34采集到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后,可以将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板2;主板2接收到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后,可以对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当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过高时,主板2可以向温控板34发送降温信号,当确定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过低时,主板2可以向温控板34发送加热信号;当温控板34接收到该降温信号时,可以通过降温模块342降低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当温控板34接收该加热信号时,可以通过加热模块343升高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控板24可以对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测和调节,从而可以使该集中控制设备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而可以维护该集中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延长该集中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参见图11,该集中控制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A、至少一个降温器3B和至少一个加热器3C;
相应地,温控板34还包括MCU344,第二总线、温度采集模块341、降温模块342和加热模块343均设置于MCU344中;温度采集模块341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A连接,降温模块342与至少一个降温器3B连接,加热模块343与至少一个加热器3C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A、至少一个降温器3B和至少一个加热器3C可以设置于该集中控制设备的不同部位,此时温控板34可以获取到该集中控制设备的不同部位的温度数据,并调节该集中控制设备的不同部位的温度,从而实现对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整体温度的检测和调节。
另外,MCU344可以通过温度采集模块341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A中获取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并将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板2。之后,如果MCU344接收到主板2传输的降温信号,则可以通过降温模块342指示至少一个降温器3B工作,以降低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如果MCU344接收到主板2传输的加热信号,则可以通过加热模块343指示至少一个加热器3C工作,以升高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
N个控制板包括的显示板
参见图12,N个控制板3包括显示板35,显示板35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显示板35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显示板35与显示屏连接;
显示板35包括显示屏驱动芯片351,显示板35通过显示屏驱动芯片351对主板2传输的显示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显示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中。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数据为需要进行显示的数据,如显示数据可以包括该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N个控制板3的状态数据、视频数据、该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等。
另外,显示板35对应的背板连接器可以直接将主板2传输的显示数据传输到显示屏驱动芯片351,以便显示屏驱动芯片351可以直接对该显示数据进行解码。
再者,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从显示板35中获知该集中控制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即显示数据所指示的信息)后,技术人员如果想要对该集中控制设备进行调试,则可以在显示板35上进行操作来进行调试,从而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单独的调试设备(如笔记本)进行调试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大大简化调试过程,节省技术人员的调试时间。
进一步地,参见图13,显示板35还可以包括MCU352和驱动芯片控制模块353,驱动芯片控制模块353与显示屏驱动芯片351连接,第二总线和驱动芯片控制模块353均设置于MCU352中。
需要说明的是,MCU352可以通过驱动芯片控制模块353发送解码信号给显示屏驱动芯片351,以指示显示屏驱动芯片351对显示数据进行解码。
第二电源板
参见图14,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二电源板5,第二电源板5包括总接线端子51、多个控制器件52和多个分接线端子53;
总接线端子51的输入端51a与外部电源连接,总接线端子51的多个第一输出端51b与多个控制器件52的输入端52a一一连接;多个控制器件52的输出端52b与多个分接线端子53的输入端53a一一连接;多个分接线端子53的输出端53b与监控设备一一连接,用于给该监控设备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源板5单独与外部电源连接,可以将外部电源的电能通过总接线端子51和多个分接线端子53分成多路传输到多个分接线端子53所连接的监控设备,以为多个分接线端子53所连接的监控设备供电,多个分接线端子53所连接的监控设备可以为该多个监控设备中的监控设备。
另外,对于多个控制器件52中的每个控制器件,当该控制器件导通时,第二电源板5即可对该控制器件所连接的监控设备进行供电;当该控制器件关断时,第二电源板5将不能对该控制器件所连接的监控设备进行供电。
再者,实际应用中,第二电源板5还可以为该集中控制设备供电,此时可以从总接线端子51中单独引出一条线路连接到该集中控制设备的电源接口,以实现外部电源对该集中控制设备的供电。
N个控制板包括的电能检测板
参见图15,N个控制板3包括电能检测板36,电能检测板36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电能检测板36与主板2之间的通信连接;
电能检测板36设置于第二电源板5中,电能检测板36包括供电电路361、多通道与门电路362、电能计量电路363、PWM转换电路364和MCU365;
总接线端子51的第二输出端51c与供电电路361的输入端361a连接;供电电路361的输出端361b与多通道与门电路362的第一输入端362a连接;多通道与门电路362的多个第二输入端362b与MCU365的多个第一输出端365a一一连接,多通道与门电路362的多个输出端362c与多个控制器件52的控制端52c一一连接;多个控制器件52的检测端52d与电能计量电路363的多个输入端363a一一连接,电能计量电路363的多个输出端363b与MCU365的多个输入端365b一一连接;PWM转换电路364的输入端364a与MCU365的第二输出端365c连接,PWM转换电路364的输出端364b与多通道与门电路362的第三输入端362d连接;
其中,MCU365向多通道与门电路362传输第一控制信号;多通道与门电路362接收到MCU365传输的第一控制信号和PWM转换电路364传输的信号时,基于第一控制信号和PWM转换电路364传输的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将第二控制信号传输到多个控制器件52,以控制多个控制器件52的导通或关断;电能计量电路363从多个控制器件52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并将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传输到MCU36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信号具有针对性,即第一控制信号可以仅针对多个控制器件52中的某个控制器件,此时基于第一控制信号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也将针对该控制器件。具体地,MCU365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针对不同的控制器件的第一控制信号,多通道与门电路362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出端输出针对不同的控制器件的第二控制信号。
另外,当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到某个控制器件的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该控制器件将会导通;当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到某个控制器件的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该控制器件将会关断。
需要说明的是,MCU365正常工作时,会向PWM转换电路364输出PWM波形,从而使得PWM转换电路364向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在此情况下,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平依赖于MCU365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平。也即是,当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控制信号也为高电平,当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控制信号也为低电平。则此时MCU365即可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多个控制器件52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多个控制器件52所连接的监控设备的供电和断电。
另外,当MCU365故障或者断电时,将不能向PWM转换电路364输出PWM波形,此时PWM转换电路364向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的信号为低电平。在此情况下,无论MCU365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还是高电平,多通道与门电路362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都会为低电平,则此时多个控制器件52将能够持续导通,保证对多个控制器件52所连接的监控设备的供电。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MCU365故障或者断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对多个控制器件52所连接的监控设备的供电,保证多个控制器件52所连接的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MCU365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是由主板2生成并传输到MCU365中。例如,MCU365接收到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后,可以将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传输到主板2,此时主板2可以对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传输到MCU365。当然,主板2也可以在其它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传输到MCU365,如可以在接收到技术人员触发的控制指令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传输到MCU36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该集中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模拟量检测单元,模拟量检测单元设置于N个控制板3中的任一控制板中;
模拟量检测单元包括模拟量输入电路,模拟量检测单元通过模拟量输入电路检测该集中控制设备所处的环境,以得到该集中控制设备的环境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模拟量检测单元设置于电能检测板36中时,该模拟量检测单元即是设置于第二电源板5中。
另外,该集中控制设备的环境数据可以包括该集中控制设备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主板、N个控制板和背板。主板可以对N个控制板进行集中管理,并监测得到N个控制板的状态数据,且主板还可以通过N个控制板获取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之后,主板可以将N个控制板的状态数据和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此时技术人员将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远程且实时获知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的状态变化,从而便于后续技术人员对该多个监控设备和N个控制板的维护和修理,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需要实地查看设备状态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中控制设备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一电源板、主板、N个控制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N+2个背板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板、所述主板和所述N个控制板与所述N+2个背板连接器一一对应,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电源板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连接,以对所述集中控制设备进行供电;所述主板和所述N个控制板分别通过对应的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连接,以实现所述主板与所述N个控制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N个控制板与多个监控设备连接,所述N个控制板检测所述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并将检测到的状态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板,由所述主板将所述多个监控设备的状态数据发送给管理平台;所述主板监测所述N个控制板的状态,并将监测到的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管理平台;所述主板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所述管理信号传输到所述N个控制板,以对所述N个控制板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主板与所述N个控制板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双总线包括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
所述主板包括N个通用输入输出GPIO组,所述N个GPIO组与所述N个控制板一一对应,各个GPIO组包括至少一个GPIO,所述至少一个GPIO均与所述主板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
其中,所述主板通过所述双总线监测所述N个控制板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所述N个GPIO组分别监测对应的控制板的连接状态;所述主板还在指定条件下生成管理信号,并将所述管理信号通过所述N个GPIO组传输到所述N个控制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光端板,所述光端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光端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光端板包括光纤接口,所述光端板通过所述光纤接口接收所述多个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所述光纤接口向所述管理平台发送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模拟板,所述模拟板通过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模拟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模拟板包括至少一个卡扣配合型连接器BNC接口,所述模拟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BNC接口接收所述多个监控设备中的模拟摄像机发送的模拟视频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红绿灯信号检测板,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与所述多个监控设备中的红绿灯设备连接;
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包括红绿灯检测电路,所述红绿灯信号检测板通过所述红绿灯检测电路从所述红绿灯设备中获取所述红绿灯设备的状态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温控板,所述温控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温控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温控板包括温度采集模块、降温模块和加热模块;
其中,所述温控板通过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数据;所述温控板还通过所述降温模块降低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通过所述加热模块升高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显示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板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显示板包括显示屏驱动芯片,所述显示板通过所述显示屏驱动芯片对所述主板传输的显示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显示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第二电源板,所述第二电源板包括总接线端子、多个控制器件和多个分接线端子;
所述总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总接线端子的多个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分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分接线端子的输出端与监控设备一一连接,用于给监控设备供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控制板包括电能检测板,所述电能检测板通过第二总线与对应的背板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所述电能检测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电能检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板中,所述电能检测板包括供电电路、多通道与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脉冲宽度调制PWM转换电路和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总接线端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多个第二输入端与所述MCU的多个第一输出端所述一一连接,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多个输出端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控制端一一连接;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检测端与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多个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多个输出端与所述MCU的多个输入端一一连接;所述PWM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MCU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PWM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MCU向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传输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多通道与门电路接收到所述MCU传输的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PWM转换电路传输的信号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PWM转换电路传输的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多个控制器件,以控制所述多个控制器件的导通或关断;所述电能计量电路从所述多个控制器件中获取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并将监控设备的电压数据传输到所述MCU。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集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设备包括模拟量检测单元,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N个控制板中的任一控制板中;
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包括模拟量输入电路,所述模拟量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模拟量输入电路检测所述集中控制设备所处的环境,以得到所述集中控制设备的环境数据。
CN201720579614.9U 2017-05-23 2017-05-23 集中控制设备 Active CN206710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9614.9U CN206710860U (zh) 2017-05-23 2017-05-23 集中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9614.9U CN206710860U (zh) 2017-05-23 2017-05-23 集中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0860U true CN206710860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9614.9U Active CN206710860U (zh) 2017-05-23 2017-05-23 集中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08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356A (zh) * 2019-06-12 2019-08-02 尹康杰 一种多个加热单元的控制系统
CN114184935A (zh) * 2021-11-30 2022-03-15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te板卡状态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7356A (zh) * 2019-06-12 2019-08-02 尹康杰 一种多个加热单元的控制系统
CN114184935A (zh) * 2021-11-30 2022-03-15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te板卡状态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6005B1 (ko) 태양광 모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2087334B (zh) 一种高可靠性数字量采集系统
CN106199253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远程故障诊断方法
CN201122346Y (zh) 一种空调器检测装置
CN204856878U (zh) 一种嵌入式m-bus智能集中器
CN206710860U (zh) 集中控制设备
CN106199252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110987487B (zh) Crh5型动车组重联模拟调试装置
CN205898912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205829450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及级联型高压变频器
CN103364742A (zh) 老化车测试监控系统中的子电路板
CN104569697B (zh) 一种用于小卫星综合测试的供电接口检测方法
CN108062283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控制器的接口适配装置
CN103365289A (zh) 无线分布式电源老化测试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8199929A (zh) 测量仪、网络智能仪表系统及网络智能测试方法
CN103543022A (zh) 列车调试试验数据采集、存储及无线传输装置
CN203444330U (zh) 无线分布式电源老化测试监控系统
CN110362522A (zh) 一种模块标识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07811A (zh) 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系统
CN210691575U (zh) 一种用于南网的仿真集中器及电力集中抄表系统培训装置
CN206283516U (zh) 智能自组网数据终端通信基站的检测平台
CN206270760U (zh) 一种光电设备故障在线隔离检测系统及设备
CN208862855U (zh) 测量仪和网络智能仪表系统
CN205281253U (zh)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的检测装置
CN110086887A (zh) 一种用于高空悬挂物体位移的多功能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