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0647U - 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0647U
CN206710647U CN201720543174.1U CN201720543174U CN206710647U CN 206710647 U CN206710647 U CN 206710647U CN 201720543174 U CN201720543174 U CN 201720543174U CN 206710647 U CN206710647 U CN 206710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jacket
cavity
joints
optical fibre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3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强
王艳华
杨阳
张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543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0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0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0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器,其中,光纤连接器包括外框套、插芯组件及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遮挡所述开口的防护件,且所述防护件设有供所述指示灯上的灯光透过的透光区;所述防护套沿其轴向插接于所述插芯组件,装配于一体的所述防护套与所述插芯组件插接于所述外框套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提升光纤配对的速度。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智能光纤网络是通过对每个光纤端口增加电子标签以进行端口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其原理是在光纤跳纤的首尾两端绑定包含同一个ID信息的电子标签,当跳纤将两个端口接通后,端口资源与跳纤电子标签的ID就关联在一起,从而实现利用电子标签对端口资源的电子化管理。
在跳纤的实际布线场景中,通常是先将若干跳纤一端插入一系列端口,然后经过适当走线,再将每根跳纤的另一端插入与之前端口匹配的对应端口中。此时有一个难点,即如何确保跳纤的首尾两端插入的是匹配端口而不插错。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多人配合操作,或者利用光纤配对机进行识别,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旨在提高提升光纤配对的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外框套、插芯组件及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遮挡所述开口的防护件,且所述防护件设有供所述指示灯上的灯光透过的透光区;所述防护套沿其轴向插接于所述插芯组件,装配于一体的所述防护套与所述插芯组件插接于所述外框套中。
优选地,所述外框套内设有供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防护套插接的第一腔体,所述外框套在其外壁上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围合成容置所述防护套的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防护套上的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保护壳形成位于遮挡所述开口的所述防护件,所述透光区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上。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孔。
优选地,所述透光孔处拆卸连接有透光盖。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件。
优选地,所述防护套内设有内腔,所述插芯组件装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开孔,且所述内腔与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开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凸起,所述插芯组件卡接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可通过粘接、插接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套上增设安装电子标签的安装腔,并在电子标签设置一指示灯,且在安装腔的防护件上设置与指示灯对应的透光区,用以展示提示灯光。当在装配时,只需利用光纤连接器的配套设备对一系列的电子标签扫描,与识别结果对应的电子标签的指示灯即可亮起,即可提醒工人将光纤接入该光纤连接器上的端口,从而加快了光纤匹配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外框套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外框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纵向截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外框套 200 插芯组件
300 防护套 310 安装腔
400 电子标签 410 指示灯
110 第一腔体 120 保护壳
121 第二腔体 311 开口
122 透光孔 123 透光盖
320 内腔 312 开孔
313 凸起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纤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外框套100、插芯组件200及防护套300,所述防护套300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310,所述安装腔310内安装有电子标签400,所述电子标签400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指示灯410;所述安装腔310的开口311处设有遮挡所述开口311的防护件(图未标),且所述防护件设有供所述指示灯410上的灯光透过的透光区(图未标);所述防护套300沿其轴向插接于所述插芯组件200的尾端,装配于一体的所述防护套300与所述插芯组件200插接于所述外框套100中。
具体地,现有的电子标签方案虽然可实现光纤的智能管理,但无法实现跳纤的快速配对,在实际布线过程中,通常是将若干光纤的一端插入一系列端口,然后经过适当的走线,再将每根光纤的另一端插入与之前端口匹配的对应端口中。目前布线过程都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或者利用光纤配对机进行识别,这使得布线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400优选装配在防护套300上。为了保护电子标签400不受磨损,在防护套300上增设一安装腔310,将电子标签400安装在安装腔310内,起到保护电子标签400的作用。所述安装腔310的开口311处设有防护件,且所述防护件设有供所述指示灯410上的灯光透过的透光区;利用透光区可让指示灯410的亮光显露;如此设置让工人在装配过程中,只需用配套设置扫描一系列的本方案的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400,可使带有指定的电子标签400上的指示灯410发亮,提醒了工人将该光纤连接器接上该端口,从而为光纤的识别匹配提供便利。同时设置安装腔310时也设置了一侧开口311,可以方便将电子标签400从开口311安装于安装腔310中。装配于一体的防护套300和插芯组件200插接于外框套100中,鉴于防护套300增设了安装电子标签400的安装壳310,因此外框套100也需要做相应的结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外框套100可以采用增设覆盖安装腔310的对应壳体,也可以采用设置一开口供装配于一体的所述防护套300与所述插芯组件200插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310上的防护件设置的透光区可采用设置通孔或者将其中的一部分壳体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套300上增设安装电子标签400的安装腔310,并在电子标签400设置一指示灯410,且在安装安装腔310的防护件上设置与指示灯410对应的透光区,用以展示提示灯光。当在装配时,只需利用配套设备对一系列的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400扫描,使得带有指定的电子标签400的指示灯410即可亮起,即可提醒工人将光纤接入该光纤连接器上的端口,从而加快了光纤匹配速度。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外框套100优选采用增设覆盖安装腔310的对应壳体的方式。即所述外框套100内设有供所述插芯组件200与所述防护套300插接的第一腔体110,所述外框套100在其外壁上设有保护壳120,所述保护壳120围合成容置所述防护套300的第二腔体121,且所述第一腔体110与所述第二腔体121连通;所述防护套300上的所述安装腔310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21内,所述保护壳120形成遮挡所述开口311的所述防护件,所述透光区设置在所述保护壳120上。
具体地,外框套100的第一腔体110是供插芯组件200和防护套300插接固定的空间,而第二腔体121是供防护套300增设的安装壳310插接的空间,另外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1连通设置,使得插芯组件200和防护套300在插接于第一腔体110的时候,同时移动的安装壳310也可插接于第二腔体121中,保证了插接过程顺畅。另外外框套100的保护壳120可对防护套300的安装腔310有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保证安装腔310内的电子标签不受磨损。同时透光区具体设置在保护壳120上,使得防护套300的安装腔310插接至第二腔体121后,安装腔310中的电子标签400可通过保护壳120上的透光区透出亮光,以便提示工人识别操作。
优选地,参照图1、3和图4,所述保护壳120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孔122。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120上设置开口122,当安装腔310插接在外框套100的第二腔体121时,指示灯410可直接通过透光孔122显露灯光,以便提醒工人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122上拆卸连接有透光盖123。如此设置可进一步对安装壳310上的电子标签400和指示灯410进行保护,且透光盖123同时还可透出指示灯410的亮光,以便提醒工人识别操作。透光盖123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接或卡扣连接等等。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盖123可采用亚克力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的透光板,板状设计便于安装,而采用亚克力或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耐久性、透光率更强的优点。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120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件(图未示)。具体是一透光件直接一体成型设置在保护壳120的透光区位置上,在保证透光的同时,也保证了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及图6,所述防护套300内设有内腔320,所述插芯组件200装配于所述内腔320中;所述安装腔310的腔壁上设有开孔312,且所述内腔320与所述安装腔310通过所述开孔312连通。为了增强电子标签400的信号强度,通常做法是在电子标签400上连接一条天线线缆。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腔312的腔壁上设置开孔313,天线线缆可通过该开孔312引入防护套300的安装腔310中,不但可以与光纤一同被防护套300保护起来,而且还可以天线线缆隐藏起来,兼顾了美观和安全两个方面因素。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400可通过粘接、插接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腔310上。
参照图1、2及图6,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护套300与插芯组件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所述内腔320的腔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凸起313;所述插芯组件200卡接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凸起313之间。具体地,内腔320相对设置的凸起313相当于夹持结构,另外插芯组件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几个部分,连接位置上有可供凸起313卡接或夹持的凹槽位置,利用凸起313卡接在插芯组件200上,使得防护套300与插芯组件200连接更紧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外框套、插芯组件及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上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指示灯;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遮挡所述开口的防护件,且所述防护件设有供所述指示灯上的灯光透过的透光区;所述防护套沿其轴向插接于所述插芯组件,装配于一体的所述防护套与所述插芯组件插接于所述外框套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套内设有供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防护套插接的第一腔体,所述外框套在其外壁上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围合成容置所述防护套的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防护套上的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保护壳形成遮挡所述开口的所述防护件,所述透光区设置在所述保护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处可拆卸连接有透光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在所述透光区位置上设有透光件。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内设有内腔,所述插芯组件装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开孔,且所述内腔与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开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凸起,所述插芯组件卡接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凸起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通过粘接、插接或卡扣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上。
CN201720543174.1U 2017-05-12 2017-05-12 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206710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3174.1U CN206710647U (zh) 2017-05-12 2017-05-12 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3174.1U CN206710647U (zh) 2017-05-12 2017-05-12 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0647U true CN206710647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3174.1U Active CN206710647U (zh) 2017-05-12 2017-05-12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0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7346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7346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US11899264B2 (en) 2020-08-05 2024-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6662B1 (ko) 아우트렛 장치
US20090220200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and duplex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203422501U (zh) 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
BR112012026579B1 (pt) Conector óptico montado em campo
EP3343257B1 (en) Optical cable and optical cable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5652392A (zh) 带指示灯的可插拔光模块
CN206710647U (zh) 光纤连接器
US20180196201A1 (en) Dustproof cap of optical fiber adapte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assembly
EP3743757B1 (en) Optical traceable patch cord
EP3211465B1 (en) Quartz plastic composite optical fiber assembly,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1410495B1 (ko) 광커넥터 접속용 어댑터의 더스트 캡
CN106556895A (zh) 一种光纤跳线及其插头
CN213042030U (zh) 光纤连接保护装置
CN205103440U (zh) 一种用于sc型光纤适配器的弹片式电连接器
CN209342337U (zh) 一种可见光快速寻线系统
US9870680B2 (en) Communication light visualization structure
KR101454464B1 (ko) 육안 식별 기능이 부가된 광 커넥터
CN202631788U (zh) 光纤跳线
CN211121891U (zh) 用于光缆接入工程的远程管控装置
CN206133089U (zh) 双层光缆接头盒
CN210323473U (zh) 一种两光两电拉远跳线接头
CN202615011U (zh) 一种带光纤保护的通讯机箱
CN210894781U (zh) 一种光纤跳线
KR200487139Y1 (ko) 광접속 함체
CN211928240U (zh) 一种一秒寻线的光纤跳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