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9385U -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9385U
CN206709385U CN201720435803.9U CN201720435803U CN206709385U CN 206709385 U CN206709385 U CN 206709385U CN 201720435803 U CN201720435803 U CN 201720435803U CN 206709385 U CN206709385 U CN 206709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air
housing
upper chamber
lower cha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358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adium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adium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adium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adium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358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9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9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设置的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为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盖板上设置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一端从壳体的外部依次穿过上盖板、上腔室后伸入到下腔室内,进气管道将下腔室与外部连通,下盖板上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的一端从壳体的外部依次穿过下盖板、下腔室后伸入到上腔室内,出气管道将上腔室与外部连通,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出气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恒温装置的本身可以吸收热风的热量,通过配合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可以达到恒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风机出气温度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热风机的出风热量一般不能实现恒温,如果想改变热风机的出风热量一般采用调节热风机吹出的气流量来实现。某些加工生产工艺需要恒定的温度,比如液态导电银胶的固化、分析实验室的恒温热风需求、可热收缩包装膜包装管、焊接(拆)IC芯片等都需要恒定温度的热风。比如加工时所需的热风温度为150度,而当热风枪处于加温状态时,所产生的热风的温度往往会达到200度以上,如热风枪功率过高或质量不理想时甚至会达到250度以上,远超所需150度的温度;而当热风枪不在加温状态时,所产生的热风温度则会低于设定的温度,一般会低到100度左右,不能实现加工的需求。
热风机的热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达到加工的需求,不恒定的热风温度不仅次品率提高,还会大大的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风机不能实现热风温度恒定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设置的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为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上盖板上设置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一端从壳体的外部依次穿过上盖板、上腔室后伸入到下腔室内,进气管道将下腔室与外部连通,下盖板上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的一端从壳体的外部依次穿过下盖板、下腔室后伸入到上腔室内,出气管道将上腔室与外部连通,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出气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壳体内侧壁的圆环体,圆环体与壳体同轴心,隔板封闭的固定在圆环体的内侧壁上,圆环体的两端分别朝向上盖板和下盖板延伸但不与上盖板和下盖板接触,圆环体的侧壁内开设有若干轴向的连通孔,连通孔将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体的两端分别靠近上盖板、下盖板的内侧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均匀分布,连通孔的数量为四十八个,连通孔的孔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靠近下腔室的端面与隔板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出气管道靠近上腔室的端面与隔板的上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的数量为多个,出气管道均匀的分布在进气管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下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类似于漏斗结构的出气汇集件,出气汇集件的上方的倒椎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气管道对应的支路出气通道,出气汇集件的下方的主出气管内为主出气通道,支路出气通道与主出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室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控制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内部分别填充有钢丝球。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均匀分割,也就是上腔室与下腔室的空间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恒温装置的本身可以吸收热风的热量,热风枪出来的热风经过恒温装置后的温度可以更稳定,通过配合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可以达到恒温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环体和圆环体上的连通孔将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这种结构更有利于热量的交换,热量交换也更加的均匀,对热风的温度调节更有效;
(3)本实用新型中连通孔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热量的分散,也更有利于温度的调节;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个出气通道的结构,可以使得出风口处的温度更加的均匀,稳定;
(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下腔室内的温度控制传感器配合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使用,比单独的在出风口处设置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调节温度更加的准确,误差值更小;
(6)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分别填充有用于热量交换的钢丝球,填充钢丝球可以更好的进行热量交换,使得热量交换也更加的均匀,对热风的温度调节更有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圆环体;111、连通孔;12、第二安装孔;13、上腔室;14、下腔室;2、上盖板;3、下盖板;4、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隔板;7、出气汇集件;71、倒椎体;711、支路出气通道;72、主出气管;721、主出气通道;722、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2和下盖板3。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壳体1内侧壁的圆环体11,圆环体11与壳体1同轴心,圆环体11的两端分别朝向上盖板2和下盖板3延伸但不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接触,圆环体11的侧壁内开设有若干轴向的连通孔111。通孔均匀分布,通孔的数量越多,热风的分散性越好。考虑通风量和加工的难易程度,经过实践证明,连通孔111的数量为四十八个,连通孔111的孔径为2.5mm为最优值。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设置的隔板6,隔板6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平行。隔板6封闭的固定在圆环体11的内侧壁上。隔板6将壳体1的内部均匀的分割为独立的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的内部分别填充有可以吸收热风热量的钢丝球。圆环体11的两端分别靠近上盖板2、下盖板3的内侧端面。圆环体11的两端分别与上盖板2、下盖板3之间留有很小的供热风流通的间隙。连通孔111将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连通。上盖板2和下盖板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环体11上。
如图1所示,上盖板2上设置有进气管道4,进气管道4的一端从壳体1的外部依次穿过上盖板2、上腔室13后伸入到下腔室14内,进气管道4将下腔室14与外部连通。进气管道4靠近下腔室14的端面与隔板6的下端面齐平。下盖板3上设置有出气管道5,出气管道5的一端从壳体1的外部依次穿过下盖板3、下腔室14后伸入到上腔室13内,出气管道5将上腔室13与外部连通。出气管道5靠近上腔室13的端面与隔板6的上端面齐平。
如图1所示,出气管道5的数量为多个,出气管道5均匀的分布在进气管道4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出气管道5的数量为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确定出气管道5得数量和位置。下盖板3的下方设置有类似于漏斗结构的出气汇集件7,出气汇集件7的上方的倒椎体71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气管道5对应的支路出气通道711,出气管道5的下端口与支路出气通道711的端口连通,出气汇集件7的下方的主出气管72内为主出气通道721,支路出气通道711的另一端汇集到主出气通道721处且与主出气通道721连通。出气汇集件7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加工成一个或多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求随意变动。
如图3所示,主出气管72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下腔室14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控制传感器。出气管路的管壁上开有用于安装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722,下腔室14内的壳体1侧壁上开有用于安装温度控制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12。由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温度控制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监测热风的温度,误差值更小,恒温效果更好。为了控制出风的流量,可以在出风口处(进风口前端)安装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液态导电银胶的固化、分析实验室恒温热风需求、可热收缩包装膜包装管、焊接(拆)IC芯片等领域。使用时,将进气管道4的自由端与热风枪的出气口固接,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热风枪的加热系统连接。从热风抢出来的热风从进气管道4进入本实用新型中。
热风经过进气管道4流入下腔室14内并分散开,下腔室14内的热风通过连通孔111进入到上腔室13内,热风从连通孔111内出来再次分散,然后热风经过出气管道5进入到支路出气通道711内,最后从主出气通道721内排出。
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传感器分别将检测的温度值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内实现设置有温度值,当这两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值在控制器内的温度范围内时,则出气口的热风温度达到指定的温度值。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偏低时,控制器控制热风枪内的热风系统进行加热,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偏高时,控制器控制热风枪内的热风系统停止加热。
高温热风通过本实用新型时会被壳体1本身和上腔室13、下腔室14内部的钢丝球吸收一部分热量;当热风枪不在加温状态时,热风枪吹出的热风则会低于设定的温度,此时因热量交换,壳体1自身和钢丝球所携带的温度会被低温热风带出而补偿热风的温差,从而可以控制热风的温度在需求温度的公差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盖板(2)和下盖板(3),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径向设置的隔板(6),隔板(6)将壳体(1)的内部分为独立的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上盖板(2)上设置有进气管道(4),进气管道(4)的一端从壳体(1)的外部依次穿过上盖板(2)、上腔室(13)后伸入到下腔室(14)内,进气管道(4)将下腔室(14)与外部连通,下盖板(3)上设置有出气管道(5),出气管道(5)的一端从壳体(1)的外部依次穿过下盖板(3)、下腔室(14)后伸入到上腔室(13)内,出气管道(5)将上腔室(13)与外部连通,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连通,出气管道(5)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出风口温度监控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壳体(1)内侧壁的圆环体(11),圆环体(11)与壳体(1)同轴心,隔板(6)封闭的固定在圆环体(11)的内侧壁上,圆环体(11)的两端分别朝向上盖板(2)和下盖板(3)延伸但不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接触,圆环体(11)的侧壁内开设有若干轴向的连通孔(111),连通孔(111)将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11)的两端分别靠近上盖板(2)、下盖板(3)的内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111)均匀分布,连通孔(111)的数量为四十八个,连通孔(111)的孔径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4)靠近下腔室(14)的端面与隔板(6)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出气管道(5)靠近上腔室(13)的端面与隔板(6)的上端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5)的数量为多个,出气管道(5)均匀的分布在进气管道(4)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盖板(3)的下方设置有类似于漏斗结构的出气汇集件(7),出气汇集件(7)的上方的倒椎体(71)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气管道(5)对应的支路出气通道(711),出气汇集件(7)的下方的主出气管(72)内为主出气通道(721),支路出气通道(711)与主出气通道(7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14)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控制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的内部分别填充有钢丝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将壳体(1)内部均匀分割,也就是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的空间相同。
CN201720435803.9U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Active CN20670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5803.9U CN206709385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35803.9U CN206709385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9385U true CN206709385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5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35803.9U Active CN206709385U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9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084A (zh) * 2017-04-24 2017-07-11 天津镭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084A (zh) * 2017-04-24 2017-07-11 天津镭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CN106940084B (zh) * 2017-04-24 2022-06-17 天津镭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6053U (zh) 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06709385U (zh)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CN203811299U (zh) 热敏元件精确控温、高低温检测与寿命测试装置
CN204786682U (zh) 一种恒温恒流热水系统
CN102084310A (zh) 反应系统和分流器
GB112400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eat exchangers
CN106940084A (zh) 一种用于热风机出气口的恒温装置
CN110380152B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210425512U (zh) 燃烧换热设备
CN109916758A (zh) 一种用于快速冷热冲击测试的温控装置
CN106382740A (zh) 小厨宝
CN209263323U (zh) 一种宽流量流体流量突变时流体恒温装置
CN205690538U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212618777U (zh) 一种空调装置
CN209726877U (zh) 一种壳板式换热器
CN202306347U (zh) 一种实验室墙体温度控制装置
CN221931268U (zh) 一种多通道热风润叶机的热风增量平衡装置
CN220457770U (zh)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CN221629846U (zh) 多介质换热设备
CN206160462U (zh) 小厨宝
CN220625027U (zh) 一种温控系统
CN219160756U (zh) 一种冷却风装置
CN109237753A (zh) 动态双温度平衡电动调节阀
CN216286149U (zh) 一种玻璃基板控温的恒温机构
CN218915135U (zh) 一种全空气末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