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6217U -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6217U
CN206706217U CN201720510579.5U CN201720510579U CN206706217U CN 206706217 U CN206706217 U CN 206706217U CN 201720510579 U CN201720510579 U CN 201720510579U CN 206706217 U CN206706217 U CN 206706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anode
cover plate
ionic membran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105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若星
杨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un Yu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un Yu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un Yu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un Yu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105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6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6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6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包括下罩板、阳极、离子膜、阴极和上罩板,阳极的顶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一,且阳极的底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二,离子膜的顶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一,且离子膜的底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二,离子膜安装在阳极的顶部,阴极的顶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一,且阴极的底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二,阴极安装在离子膜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子膜涂层一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膜导电率,降低电流,防止电极板发热,通过离子膜涂层二的配合使用,能够阻隔氧、臭氧向上部扩散,防止废水产生,保护内部电路结构,通过透气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产气量,使单位时间内,水接触面增大。本实用新型同时解决了纯水电解问题,扩展了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所组成的,人的疾病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细胞受损,人的衰老也是由于细胞老化或坏死所造成的。造成细胞病态或者老化的主要元凶就是过剩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的产生是氧气通过人的呼吸进入到体内,经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到各个细胞中。为了让其在各细胞内产生能量,糖分和脂肪就会燃烧、消耗。此时,氧气也会发生燃烧,其中有2%会变成活性氧。因为食品添加剂、含氯气的饮料水等原因,肠内微生物菌群失调,引起肠胃内异常发酵,此时,活性氧会大量产生。其他的还有,在激烈运动后、紫外线、吸烟、饮酒、手电磁辐射、精神压力大时、接触到细菌、病毒、大气污染、放射线、透视、抗癌剂、染料等时候,人体内都会产生大量活性氧。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和无嗅的气体。氢气的独特性质,决定了氢气在生物上具有许多优点。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强大的穿透性,可以非常容易的进入细胞内如细胞核和线粒体等任何部位。这是奠定氢气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氢的主要功效为:抗氧化。选择性的中和羟基自由基,亚硝酸阴离子等。氢离子与活性氧结合,还原成水,排出体外。从而氢发生器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氢发生器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包括下罩板、阳极、离子膜、阴极和上罩板,所述阳极的顶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一,且阳极的底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二,所述阳极通过第一硅胶圈安装在下罩板上,所述离子膜的顶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一,且离子膜的底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二,所述离子膜安装在阳极的顶部,所述阴极的顶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一,且阴极的底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二,所述阴极安装在离子膜的顶部,且阴极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硅胶圈,所述上罩板安装在第二硅胶圈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阳极和阴极上均设置有密集的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下罩板和上罩板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阳极涂层一、阳极涂层二、离子膜涂层一、离子膜涂层二、阴极涂层一和阴极涂层二均为99.99%纯度的铂金电镀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使用方便,通过阳极涂层一的配合使用,能够与渗透过离子膜的水反应,生成氧、臭氧、氯化物等,通过阳极涂层二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电极氧化,增加电极使用寿命,通过阴极涂层一的配合使用,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通过阴极涂层二的配合使用,能够导电,将电传输给离子膜,通过离子膜涂层一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膜导电率,降低电流,防止电极板发热,通过离子膜涂层二的配合使用,能够阻隔氧、臭氧向上部扩散,防止废水产生,保护内部电路结构,通过透气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产气量,使单位时间内,水接触面增大。本实用新型同时解决了纯水电解问题,扩展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子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罩板,2、第一硅胶圈,3、阳极,4、离子膜,5、阴极,6、第二硅胶圈,7、上罩板,8、透气孔,9、阳极涂层一,10、阳极涂层二,11、离子膜涂层一,12、离子膜涂层二,13、阴极涂层一,14、阴极涂层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包括下罩板1、阳极3、离子膜4、阴极5和上罩板7,阳极3的顶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一9,且阳极3的底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二10,阳极3通过第一硅胶圈2安装在下罩板1上,离子膜4的顶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一11,且离子膜4的底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二12,离子膜4安装在阳极3的顶部,阴极5的顶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一13,且阴极5的底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二14,阴极5安装在离子膜4的顶部,阳极3和阴极5上均设置有密集的透气孔8,通过透气孔8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产气量,使单位时间内,水接触面增大,且阴极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硅胶圈6,阳极涂层一9、阳极涂层二10、离子膜涂层一11、离子膜涂层二12、阴极涂层一13和阴极涂层二14均为99.99%纯度的铂金电镀结构,通过阳极涂层一9的配合使用,能够与渗透过离子膜4的水反应,生成氧、臭氧、氯化物等,通过阳极涂层二10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电极氧化,增加电极使用寿命,通过阴极涂层一13的配合使用,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通过阴极涂层二14的配合使用,能够导电,将电传输给离子膜4,通过离子膜涂层一11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膜导电率,降低电流,防止电极板发热,通过离子膜涂层二12的配合使用,能够阻隔氧、臭氧向上部扩散,防止废水产生,保护内部电路结构,上罩板7安装在第二硅胶圈6的顶部,下罩板1和上罩板7配合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包括下罩板(1)、阳极(3)、离子膜(4)、阴极(5)和上罩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3)的顶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一(9),且阳极(3)的底部设置有阳极涂层二(10),所述阳极(3)通过第一硅胶圈(2)安装在下罩板(1)上,所述离子膜(4)的顶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一(11),且离子膜(4)的底部设置有离子膜涂层二(12),所述离子膜(4)安装在阳极(3)的顶部,所述阴极(5)的顶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一(13),且阴极(5)的底部设置有阴极涂层二(14),所述阴极(5)安装在离子膜(4)的顶部,且阴极(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硅胶圈(6),所述上罩板(7)安装在第二硅胶圈(6)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3)和阴极(5)上均设置有密集的透气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板(1)和上罩板(7)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涂层一(9)、阳极涂层二(10)、离子膜涂层一(11)、离子膜涂层二(12)、阴极涂层一(13)和阴极涂层二(14)均为99.99%纯度的铂金电镀结构。
CN201720510579.5U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Active CN206706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0579.5U CN206706217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10579.5U CN206706217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6217U true CN206706217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10579.5U Active CN206706217U (zh) 2017-05-10 2017-05-10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6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1856A (zh) * 2018-02-11 2018-07-06 深圳市量子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电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1856A (zh) * 2018-02-11 2018-07-06 深圳市量子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槽及电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9812B (zh) 生物体用高浓度氢气供给装置
AU634157B2 (en) A submerged electrolytic cell pool purifier
JP5736037B2 (ja) ポータブル水素豊富水製造装置
CN205500867U (zh) 氢水生成仪
CN204600056U (zh) 一种生成富氢水的水杯
CN208008909U (zh) 电解水装置
CN205222765U (zh) 一种多功能纯水电解槽
WO2014201851A1 (zh) 一种可将纯净水制成电解水的简易高效电解装置
TWM536542U (zh) 保健氣體產生系統
CN206706217U (zh) 一种零极距多涂层氢发生器装置
WO2022242517A1 (zh) 混合氢气的负氧离子发生器
CN206896204U (zh) 一种杯盖以及具有所述杯盖的富氢水杯
CN111020618B (zh) 一种多功能吸氢机
CN105441972B (zh) 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及其方法
CN106946322A (zh) 一种用于净化水的电解机构
CN206447950U (zh) 一种电解水式医用制氧机
CN207130343U (zh) 一种可自动添加电解液的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CN204959453U (zh) 加速式负离子纺织品
CN210176966U (zh) 一种基于铝空气电池的富氢水发生装置
CN108411329B (zh) 一种速率可变自循环臭氧电解制备装置
CN205597669U (zh) 一种高效氢能杯
CN206635087U (zh) 一种用于净化水的电解机构
JPH0938653A (ja) 電解イオン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6901829U (zh) 一种富氢水杯
JPS59177385A (ja) 太陽光発電によるガス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