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3228U -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3228U
CN206703228U CN201720037265.8U CN201720037265U CN206703228U CN 206703228 U CN206703228 U CN 206703228U CN 201720037265 U CN201720037265 U CN 201720037265U CN 206703228 U CN206703228 U CN 206703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ceramic batch
batch injection
molded item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72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群飞
饶桥兵
蔡重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372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3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3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3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s (AREA)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因塌陷而造成制品精度较低等质量不过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包括:注塑胚体,该注塑胚体上预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待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烧结完成后再去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包括:母模模仁,所述母模模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型腔,所述支撑柱型腔用于成型出带有支撑柱的陶瓷胚料注塑制品,以使成型后每个所述支撑柱能够均匀承受注塑制品的自身重力。

Description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产品的用途已不仅局限于器皿、装饰品等传统领域,正逐渐向电子产品部件等领域拓展,这些领域对于陶瓷制品的精密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陶瓷烧结技术难以满足产业技术升级的要求。
传统的陶瓷3D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容易导致胚料变形而无法保证制品的轮廓度及尺寸要求,特别针对内面呈拱起、表面呈凸起的形状制品,烧结前在承烧板上装载为内面朝下、表面朝上,在烧结过程中因氧化锆材料在高温状态下软化而导致胚体塌陷、变形,从而容易造成成瓷的外内圆直径、内面高度及轮廓度等均超出0.1mm 以上的变形,进而严重影响了制品的制造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模具,以使制品在高温烧结过程中能够得到均匀支撑、收缩一致且具有一定量产性,并能够有效提高制品的制造精度、减少加工余量、降低制造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容易导致陶瓷胚料在烧结过程中因塌陷而造成制品精度较低等质量不过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包括:注塑胚体,所述注塑胚体上预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待所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烧结完成后再去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包括:母模模仁,所述母模模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型腔,所述支撑柱型腔用于成型出带有支撑柱的陶瓷胚料注塑制品,以使成型后每个所述支撑柱能够均匀承受注塑制品的自身重力。
实际应用时,所述支撑柱型腔包括有1-8个。
其中,所述支撑柱型腔包括有4个且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支撑柱型腔的高度为3.0±0.05mm,直径为 2.0-4.0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型腔的高度为3.0±0.03mm,直径为2.0mm。
实际应用时,所述支撑柱型腔的根部具有第一R角;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头部具有第二R角;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单边具有脱模角。
其中,所述第一R角为0.3mm-0.8mm;所述第二R角为 0.3mm-0.8mm;所述脱模角为5-15°。
具体地,所述第一R角为0.5mm;所述第二R角为0.5mm;所述脱模角为10°。
进一步地,公、母模模仁选用高硬度钢材,并经热处理使洛氏硬度达到50以上;所述支撑柱型腔抛光后的粗糙度小于10n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模具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中,包括:注塑胚体,该注塑胚体上预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待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烧结完成后再去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中,包括:母模模仁,所述母模模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型腔,所述支撑柱型腔用于成型出带有支撑柱的陶瓷胚料注塑制品,以使成型后每个所述支撑柱能够均匀承受注塑制品的自身重力。由此分析可知,由于在模具的母模模仁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从而能够在成型后得到具有支撑柱的注塑胚体(该支撑柱需在烧结完成后再去除以得到最终成品);具体地,该支撑柱能够起到有效防止烧结过程中注塑胚体因高温软化而生产变形、塌陷的作用,因此能够保证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在烧结后成瓷尺寸更加精准、减少成瓷加工余量,实现成本降低、良率提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模具的母模模仁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将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孔径抛光;将模具架于注塑机并使用硬金属螺杆进行低温注塑;通过工艺控制,以使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外表无明显缩水或拉模、粘膜现象;得到带有支撑柱的胚体后再使用承烧板装载后进行脱脂、烧结;将陶瓷坯料注塑制品上支撑柱去除。
其中,所述“在模具的母模模仁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支撑柱型腔的根部做第一R角处理;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头部做第二R角处理;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单边做脱模角处理。
所述第一R角和所述第二R角的大小为0.3-0.5mm。
具体地,公、母模模仁选用高硬度钢材,并经热处理使洛氏硬度达到50以上;所述支撑柱型腔抛光后的粗糙度小于10nm。
实际应用时,所述“将模具架于注塑机并使用硬金属螺杆进行低温注塑”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金属螺杆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在 0.15-0.25mm、洛氏硬度在60以上的合金,以使所述金属螺杆的表面硬度达到60以上;低温注塑时,所述陶瓷坯料的温度为150-180℃,所述模具的温度为50℃以下。
陶瓷的主体材质为氧化锆材料;所述氧化锆材料包括:陶瓷无机成分80-85wt%,有机粘结剂成分15-20wt%;所述陶瓷无机成分由 92-98wt%的氧化锆以及2-8wt%的着色剂组成。
具体地,所述通过工艺控制,以使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外表无明显缩水或拉模、粘膜现象”的步骤具体包括:射出、保压、冷却、顶出,其中射压为50-80MPa,保持压为40-70MPa,保时控制在0.5-2s,射速为10-120mm/s,冷却时间为5-50s。
进一步地,所述“得到带有支撑柱的胚体后再使用承烧板装载后进行脱脂、烧结”的步骤具体包括:脱脂时,使用300mm*150mm*80mm 的承烧板进行装载,所述承烧板的平面度要求在0.1mm内,装载前在每块所述承烧板上均匀撒上刚玉砂,每块所述承烧板装载15-20pcs 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且装载层位为6-8层、层距为1-3cm,所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在所述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脱脂的过程分5-9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700℃,整个脱脂的时间为35-50h。
进一步地,所述“得到带有支撑柱的胚体后再使用承烧板装载后进行脱脂、烧结”的步骤具体包括:烧结时,使用300mm*150mm*100mm 的承烧板进行装载,所述承烧板的平面度要求在0.1mm内,装载前在每块所述承烧板上均匀撒上刚玉砂,每块所述承烧板装载15-20pcs 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且装载层位为6-8层、层距为1-3cm,所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在所述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烧结的过程分5-8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1600℃,整个烧结的时间为25-40h。
所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与上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陶瓷坯料注塑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陶瓷坯料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11-母模模仁;12-支撑柱型腔;2-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1-支撑柱;22-注塑胚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陶瓷坯料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结合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模具1的母模模仁11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12;步骤S2、将支撑柱型腔12的孔径抛光;步骤S3、将模具架于注塑机并使用硬金属螺杆进行低温注塑;步骤S4、通过工艺控制,以使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的外表无明显缩水或拉模、粘膜现象;步骤S5、得到带有支撑柱的胚体后再使用承烧板装载后进行脱脂、烧结;步骤S6、将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上支撑柱21去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中,如图 1结合图2-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模具1的母模模仁1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型腔12;步骤S2、将支撑柱型腔12 的孔径抛光;步骤S3、将模具架于注塑机并使用硬金属螺杆进行低温注塑;步骤S4、通过工艺控制,以使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的外表无明显缩水或支柱拉模、粘膜现象;步骤S5、得到带有支撑柱的胚体后再使用承烧板装载后进行脱脂、烧结;步骤S6、将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上支撑柱21去除。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的烧结方法中,由于在模具1的母模模仁11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12,成型后支撑柱21能够起到有效防止烧结过程中注塑胚体22因高温软化而生产变形、塌陷的作用,因此能够保证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在烧结后成瓷尺寸更加精准、减少成瓷加工余量,实现成本降低、良率提升的目的。
其中,上述步骤S1具体可以包括:支撑柱型腔12的根部做 0.3mm-0.8mm的第一R角处理;支撑柱型腔12的头部做0.3mm-0.8mm 的第二R角处理;支撑柱型腔12的单边做5-15°脱模角处理。优选地,支撑柱型腔12的根部做0.5mm的第一R角处理;支撑柱型腔12 的头部做0.5mm的第二R角处理;支撑柱型腔12的单边做10°脱模角处理。
上述制作R角的目的是为防止制品在脱脂/烧结过程中出现开裂等不良现象。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母模模仁11用于成型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的内凹面,上述支撑柱型腔12的头部用于成型支撑柱21 的支撑面。
此外,以胚料直径为30mm、肉厚为1.5mm、内凹深度为3.0mm 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为例,上述支撑柱型腔12可以设置有1-8个,优选为均匀设置有4个;支撑柱型腔12的高度可以为3.0±0.05mm、优选为3.0±0.03mm,直径可以为2.0-4.0mm、优选为2.0mm。
具体地,为了保证注塑效果,上述母模模仁11可以选用高硬度钢材,并经热处理使洛氏硬度达到50以上;上述支撑柱型腔12抛光后的粗糙度应小于10nm。
实际应用时,上述步骤S3具体可以包括:在金属螺杆的表面喷涂一层厚度在0.15-0.25mm、洛氏硬度在60以上的合金,以使该金属螺杆的表面硬度达到60以上;低温注塑时,陶瓷材料的温度可以为150-180℃,模具1的温度可以为50℃以下。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低温注塑能够有效解决在成型中因支撑柱21的肉厚及高度原因而导致的根部缩水及脱模拉扯现象。具体地,陶瓷坯料的温度在150-180℃,能够确保在有效时间内材料热量得到充分地释放,同时保证材料的流动性;模具1的温度在50℃以下,能够加大支撑柱21在模腔内的收缩,从而有效减小脱模时支撑柱21 的拉扯断裂现象。
此外,上述金属螺杆的直径可以为25mm;注塑时,可以将模具 (即模仁)架于100T卧式注塑机台上;并且,注塑成型机的吨位可以为50T-200T。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处的模仁指的是成型整个产品所需的模腔,具体包含模仁镶件、模盒、顶块、顶针等。模胚指的是用来固定模仁腔体的一型腔,具体包括公/母模固定板、栈板、顶出板,顶出固定板、导柱,定位销等。
陶瓷的主体材质可以为氧化锆材料;具体地,该氧化锆材料可以包括:陶瓷无机成分80-85wt%,有机粘结剂成分15-20wt%;进一步地,陶瓷无机成分可以由92-98wt%的氧化锆以及2-8wt%的着色剂组成;具体可以为黑色着色剂。
由于支撑柱21的增加,容易造成其根部肉厚并产生缩水或拉模、粘膜现象,因此需要在原工艺的基础上将保压时间同步适量增加;即以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的外表无明显缩水为标准,同时需切忌过量。具体地,上述步骤S4具体可以包括:射出、保压、冷却、顶出,射压为50-80MPa、优选为75-80MPa,保持压为40-70MPa、优选为 50-55MPa,保时控制在0.5-2s、优选为1.0-1.5s,射速为10-120mm/s,冷却时间为5-50s,优选为25s。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具体可以包括:脱脂时,使用 300mm*150mm*80mm的承烧板进行装载,该承烧板的平面度要求在 0.1mm内,装载前在每块承烧板上均匀撒上300目的刚玉砂,且撒沙厚度在0.1mm内,每块承烧板装载15-20pcs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且装载层位为6-8层、层距为1-3cm,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在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脱脂的过程分5-9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700℃,整个脱脂的时间为35-50h。
此种情况下,优选地:每块承烧板装载20pcs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且装载层位为6层、层距为2cm,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在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脱脂的过程分7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700℃,整个脱脂的时间为50h。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具体还可以包括:烧结时,使用 300mm*150mm*100mm的承烧板进行装载,该承烧板的平面度要求在 0.1mm内,装载前在每块承烧板上均匀撒上300目的刚玉砂,且撒沙厚度在0.05mm内,每块承烧板装载15-20pcs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且装载层位为6-8层、层距为1-3cm,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在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烧结的过程分5-8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1600℃,整个烧结的时间为25-40h。
此种情况下,优选地:每块承烧板装载20pcs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且装载层位为8层、层距为1.5cm,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在承烧板上均匀摆放,并保持窑内气流通透,整个烧结的过程分5个温区进行,且其中最高温度为1600℃,整个烧结的时间为35h。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脱脂后胚料出现开裂、变形、起泡等不良时可以通过乘烧板撒沙的方式来缓解或改善。
更进一步地,将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上对应支撑柱型腔12的支撑柱21去除时,可以将出窑后的成瓷放置在数控机床上并通过治具定位后,使用2.0mm-5.0mm的砂轮棒将该支撑柱21直接去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如图2所示,包括:注塑胚体22,该注塑胚体22上预设有支撑柱21,且支撑柱 21待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烧结完成后需要再去除。
具体地,上述注塑胚体22可以整体呈圆形拱起,其内面拱起高度为3.0mm,内面中心有一直径为20mm平台;内圆直径尺寸为30mm,外径尺寸为32.5mm。烧结后陶瓷坯料注塑制品2的内外圆直径控制在±0.08mm,中心平台至制品底平面高度控制在±0.0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提供一种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如图3所示,包括:母模模仁11,该母模模仁11上设置有支撑柱型腔12,该支撑柱型腔12用于成型出带有支撑柱21的陶瓷胚料注塑制品,以使成型后每个支撑柱21能够均匀承受注塑制品的自身重力。
实际应用时,支撑柱型腔12可以包括有1-8个;优选地,支撑柱型腔12包括有4个且均匀分布。具体地,支撑柱型腔12的高度可以为3.0±0.05mm,直径可以为2.0-4.0mm;优选地,支撑柱型腔12 的高度为3.0±0.03mm,直径为2.0mm。
实际应用时,支撑柱型腔12的根部具有第一R角;支撑柱型腔 12的头部具有第二R角;支撑柱型腔12的单边具有脱模角。其中,第一R角可以为0.3mm-0.8mm;第二R角可以为0.3mm-0.8mm;脱模角可以为5-15°。
优选地,第一R角为0.5mm;第二R角为0.5mm;脱模角为10°。
进一步地,公、母模模仁选用高硬度钢材,并经热处理使洛氏硬度达到50以上;支撑柱型腔12抛光后的粗糙度小于10n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其烧结方法、陶瓷坯料注塑模具,能够有效解决烧结坍塌问题,具体表现为内径尺寸及内高尺寸可控在±0.06mm内、内圆圆度0.1mm内,整个内面的配合尺寸无需CNC加工,实现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效率提升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胚体,所述注塑胚体上预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待所述陶瓷坯料注塑制品烧结完成后再去除。
2.一种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模模仁,所述母模模仁上设置多个支撑柱型腔,所述支撑柱型腔用于成型出带有支撑柱的陶瓷胚料注塑制品,以使成型后每个所述支撑柱能够均匀承受注塑制品的自身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型腔包括有1-8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型腔包括有4个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型腔的高度为3.0±0.05mm,直径为2.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型腔的高度为3.0±0.03mm,直径为2.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型腔的根部具有第一R角;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头部具有第二R角;所述支撑柱型腔的单边具有脱模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角为0.3mm-0.8mm;所述第二R角为0.3mm-0.8mm;所述脱模角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角为0.5mm;所述第二R角为0.5mm;所述脱模角为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料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公、母模模仁选用高硬度钢材,并经热处理使洛氏硬度达到50以上;
所述支撑柱型腔抛光后的粗糙度小于10nm。
CN201720037265.8U 2017-01-12 2017-01-12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Active CN206703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7265.8U CN206703228U (zh) 2017-01-12 2017-01-12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7265.8U CN206703228U (zh) 2017-01-12 2017-01-12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3228U true CN206703228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7265.8U Active CN206703228U (zh) 2017-01-12 2017-01-12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3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242A (zh) * 2017-01-12 2018-07-20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其烧结方法、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242A (zh) * 2017-01-12 2018-07-20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其烧结方法、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8154B (zh) 一种利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异形复杂零件的方法
CN103861999B (zh) 改善多型腔陶瓷模壳在定向凝固工艺中底部变形的方法
CN107188590B (zh) 一种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CN10634878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背板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CN110732637A (zh) 一种涡轮叶片气膜孔精密成形方法
CN105855468A (zh) 陶瓷型壳制备方法及制备透平叶片的陶瓷型壳的制造方法
CN104826995A (zh) 一种竖式陶瓷模壳及该陶瓷模壳成型方法
CN206703228U (zh)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CN108297242A (zh) 陶瓷坯料注塑制品及其烧结方法、陶瓷坯料注塑模具
CN106046807A (zh) 一种高热稳定性精密铸造蜡模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0085A (zh) 一种空心铸件熔模铸造工艺
CN211194289U (zh) 一种陶瓷注浆成型模具
CN109047670B (zh) 盐芯制备方法
CN102019346B (zh) 一种扩压器快速成型蜡件的制备方法
CN105109040B (zh) 三维结构成形方法
CN103949587B (zh) 一种降低反重力铸造大型壁厚突变类镍基高温合金铸件铸造应力的铸型制备方法
CN107116183B (zh) 陶瓷型芯和可溶型芯配合制备复杂空心型腔铸件的方法
CN113211601B (zh) 一种陶瓷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55275A (zh) 一种解决大尺寸实心叶片尺寸变形的方法
CN212495193U (zh)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模具
CN108068193A (zh) 一种大尺寸陶瓷平板的制造方法
CN205341823U (zh) 一种精铸用透气陶瓷型芯
CN107263798A (zh) 一种3d薄片的注射成型方法
CN215090521U (zh) 一种防止脱蜡后浇口杯开裂的蜡棒
CN110860658A (zh) 一种筒形薄壁复杂构件蜡模石膏型芯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