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0565U - 鞍马全旋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鞍马全旋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0565U
CN206700565U CN201720277576.1U CN201720277576U CN206700565U CN 206700565 U CN206700565 U CN 206700565U CN 201720277576 U CN201720277576 U CN 201720277576U CN 206700565 U CN206700565 U CN 206700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se
pommelled
ball bearing
support column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75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向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2775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0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0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05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包括底座(1)、支撑柱(2)、鞍马座(3)和鞍马环(4),支撑柱(2)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顶端与鞍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鞍马环对称设置在鞍马座的两侧;还包括旋转支撑杆(5)、滑块(6)、弹性部件(7)、球形轴承(8)以及开口球体(9),旋转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10),滑块卡在滑槽内并能沿滑槽自由滑动,滑块与球形轴承的固定端通过弹性部件连接,球形轴承与开口球体轴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够保证训练时人脚在三维空间内均有舒适的支撑点,显著提升了训练体验。

Description

鞍马全旋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
背景技术
鞍马全旋技术是体操鞍马项目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要求比较高,鞍马项目的动作除了上法、下法、交叉之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在鞍马全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全旋动作的规范要求是身体各点的连续运动轨迹为伞型,俯视看人脚的运动轨迹为接近圆形的封闭曲线,从侧面看,人脚的运动轨迹不在一个平面上,速度快时脚的轨迹高,速度慢时脚的轨迹低,有波浪状的高低起伏。全旋的动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由全旋发展来的各项动作质量。
比较老式的鞍马全旋训练器由悬挂绳、垂直转轴、旋转支架、旋转体和脚套组成,训练时将脚放入鞍马全旋训练器的脚套中进行鞍马全旋训练;这种训练器的悬挂绳要求8米高,空间要求太大,还有练习者的脚是由脚套悬垂在空中,全旋时不小心手撑不到鞍马环掉下来时容易伤到头颈及胳膊,具有潜在的高风险性。
一种实用新型专利CN202637799U公开了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两手支撑在鞍马环上倒重心移动,身体可以坐在凹面托腿滚动体上体会旋转技术,弧形升降体在下固定轴上,根据练习者的技术能力调节适合的高度,实心钢支撑柱上有两个轴承,压力轴承和平面轴承,轴承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绕实心钢支撑柱旋转达到全旋的目的。这种鞍马全旋训练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在训练全旋时,由于旋转速度不同时,人脚在垂直面上的高度不同,而上述凹面托腿滚动体的位置一旦通过弧形升降体调节好后就已固定,无法根据人脚的高低而适应性的升高或降低;其次,在旋转时,人脚距离鞍马座的距离时大时小,还是由于上述凹面托腿滚动体的位置一旦调节好后就已固定,所以其不能根据人脚的前后移动而移动,使得训练时人脚有的时候没有支撑点,影响训练效果;再次,上述凹面托腿滚动体的设置是为了在训练时人体躺在上面,但是在实际的鞍马全旋训练过程中,人的臀部是要悬空的,这种结构反而不利于臀部悬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能够保证训练时人脚在三维空间内均有舒适的支撑点,显著提升了训练体验。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包括底座、支撑柱、鞍马座和鞍马环,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鞍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鞍马环对称设置在所述鞍马座的两侧;还包括旋转支撑杆、滑块、弹性部件、球形轴承以及开口球体,所述旋转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滑块卡在所述滑槽内并能沿所述滑槽自由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球形轴承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球形轴承与所述开口球体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的部位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旋转支撑杆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更加结实耐用,不易变形。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弹簧结构简单又能够达到设计目的。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伸缩结构。支撑柱可伸缩使得支撑柱的高度可调,不同身高的训练人员使用本训练器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柱的高低达到自己的训练要求,也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柱的高低来适应不同的训练标准。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夹角为10°~90°,优选45°。旋转支撑杆与支撑柱之间设定一定的夹角使得旋转支撑杆的支撑能力更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还包含罩体,所述滑块、所述弹性部件、所述球形轴承以及所述开口球体的闭口面均位于所述罩体内。罩体将上述在训练时用不到的部件罩起来,使得本训练器安全性更高,也更加美观。
优选地,所述开口球体内侧壁设有防磨脚内衬。在训练时人脚要置于开口球体内,防磨脚内衬的设置能够防止长时间训练后脚踝被开口球体的开口端磨破,提升用户体验。
有益效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鞍马全旋训练时,用户双手支撑在鞍马环上,双脚置于开口球体内,随着人体旋转力的作用旋转支撑杆绕支撑柱在一个水平面内360°旋转,旋转力的传递路线为:开口球体——球形轴承——弹性部件——滑动块——滑槽——旋转支撑杆;在旋转时,若脚的高度在垂直面内略有变化,脚能够带动开口球体和球形轴承将弹性部件上提,以达到开口球体随着脚的高度变化而适应性变化的目的;若脚距离鞍马座的距离在旋转时发生变化,则脚能够带动开口球体和球形轴承将弹性部件沿滑槽方向前后拉动,弹性部件就会带动滑动部件沿滑槽相对于旋转支撑杆前后移动,以达到开口球体随着脚距离鞍马座距离的变化而适应性变化的目的;可见,本鞍马全旋训练器能够实现在鞍马全旋训练时,人脚在三维空间内均有舒适的支撑点,有助于训练人员将鞍马全旋的动作训练的更加到位,显著提升了训练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中鞍马全旋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圈S1中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2中鞍马全旋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虚线圈S2中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如图1和2所示,伸缩结构的支撑柱2底端与底座1固定,鞍马座3固定在支撑柱2的顶端,鞍马环4对称固定在鞍马座3的两侧,旋转支撑杆5的一端与支撑柱2转动连接,且旋转支撑杆5与支撑柱2之间呈45°角,在旋转支撑杆5与支撑柱2转动连接的一端下侧设有加强筋11,旋转支撑杆5的自由端上侧开设滑槽10,滑块6的底部卡在滑槽10内,能够沿滑槽10在旋转支撑杆5长度方向上来回自由移动,弹簧7的底端固定在滑块6顶部,弹簧7的顶端固定在球形轴承8的固定端,球形轴承8内嵌于开口球体9的闭口侧内部与开口球体9轴承连接,开口球体9能够绕球形轴承8全方位自由旋转,开口球体9内侧壁内设置防磨脚内衬13,罩体12的一端固定在开口球体9的闭口侧外壁,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撑杆5上,以将滑块6、弹簧7、球形轴承8以及开口球体9的闭口面均罩在其内部。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进行鞍马全旋训练时,先根据身高或训练难易程度通过调节把手14调节支撑柱2的高低,然后双手握住鞍马环4支撑身体,双脚置于开口球体9内,开始旋转时,手臂用力身体开始旋转,双脚带动开口球体9在水平面内呈近似圆形移动,开口球体9带动球形轴承8、弹簧7、滑块6、滑槽10以及旋转支撑杆5在水平面内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若脚的高度变高了,则脚会带动开口球体9和球形轴承8上移,进而球形轴承8会拉伸弹簧7;若脚的高度变低了,则脚会带动开口球体9和球形轴承8下移,进而球形轴承8会压缩弹簧7;若脚距离鞍马座3的距离变小了,则脚会带动开口球体9、球形轴承8以及弹簧7向鞍马座3方向移动,进而弹簧7拉动滑块6在滑槽10内沿旋转支撑杆5向鞍马座3方向移动;若脚距离鞍马座3的距离变大了,则脚会带动开口球体9、球形轴承8以及弹簧7向远离鞍马座3的方向移动,进而弹簧7拉动滑块6在滑槽10内沿旋转支撑杆5向远离鞍马座3的方向移动。
可见,在使用本鞍马全旋训练器进行鞍马全旋训练的过程中,随着人脚的高度变化或距离鞍马座3的距离变化,开口球体9的高度或距离鞍马座3的距离也会适应性变化,保证脚在三维空间内位置任意改变时,在开口球体9内均会有相应的支撑点,保证训练人员的训练动作更加精确到位。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如图1和2,在实施方式1中,球形轴承8内嵌于开口球体9的闭口侧内部与开口球体9轴承连接,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球形轴承8包裹在开口球体9的闭口侧外部与开口球体9轴承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本实施方式中二者的位置关系相对更加稳固。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各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鞍马全旋训练器,包括底座(1)、支撑柱(2)、鞍马座(3)和鞍马环(4),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鞍马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鞍马环(4)对称设置在所述鞍马座(3)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撑杆(5)、滑块(6)、弹性部件(7)、球形轴承(8)以及开口球体(9),所述旋转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2)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10),所述滑块(6)卡在所述滑槽(10)内并能沿所述滑槽(10)自由滑动,所述滑块(6)与所述球形轴承(8)的固定端通过所述弹性部件(7)连接,所述球形轴承(8)与所述开口球体(9)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杆(5)与所述支撑柱(2)转动连接的部位还设有加强筋(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7)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为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杆(5)与所述支撑柱(2)之间的夹角为10°~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杆(5)与所述支撑柱(2)之间的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罩体(12),所述滑块(6)、所述弹性部件(7)、所述球形轴承(8)以及所述开口球体(9)的闭口面均位于所述罩体(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马全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球体(9)内侧壁设有防磨脚内衬(13)。
CN201720277576.1U 2017-03-21 2017-03-21 鞍马全旋训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0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7576.1U CN206700565U (zh) 2017-03-21 2017-03-21 鞍马全旋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7576.1U CN206700565U (zh) 2017-03-21 2017-03-21 鞍马全旋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0565U true CN206700565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75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0565U (zh) 2017-03-21 2017-03-21 鞍马全旋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05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642A (zh) * 2022-03-09 2022-05-1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托马斯回旋动作与鞍马动作一体化辅助训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642A (zh) * 2022-03-09 2022-05-1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托马斯回旋动作与鞍马动作一体化辅助训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1051U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多功能室内锻炼用双杠
CN105188856B (zh) 可进行腰部圆轨道运动的全身运动器械
CN105283163A (zh) 健腰器
CN110179633A (zh) 上肢一体化康复训练装置
CN105311808A (zh) 骑马训练机
CN204815526U (zh) 一种健身器
CN105771177A (zh) 一种手臂锻炼器材
CN206700565U (zh) 鞍马全旋训练器
CN106075818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扭腰器
CN206214630U (zh) 一种可调节双杠
CN201091780Y (zh) 链球专项技术、力量训练器
CN103933706A (zh) 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
CN211158517U (zh) 一种摆动式体育训练装置
CN108837418B (zh) 一种可调节上肢肌肉拉伸器材
CN107157706A (zh) 一种可调式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4502312U (zh) 一种新型的健身机
CN109820693A (zh) 一种用于孕妇产后盆骨修复的简易训练仪器
CN113274714B (zh) 一种短跑摆臂训练装置
CN205686562U (zh) 一种跑步自行车
CN207591192U (zh) 鞍马训练辅助装置
CN207024521U (zh) 一种手臂肌肉以及骨骼拉伸装置
CN206837375U (zh) 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
CN208212409U (zh) 武术锻炼用综合训练装置
CN102641569A (zh) 鞍马全旋训练器
CN202605628U (zh) 一种腰背扭转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