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4201U -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4201U
CN206694201U CN201720453980.XU CN201720453980U CN206694201U CN 206694201 U CN206694201 U CN 206694201U CN 201720453980 U CN201720453980 U CN 201720453980U CN 206694201 U CN206694201 U CN 206694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irculating
wind power
heate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39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英伟
张立新
吴映芳
赵春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Guo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Guo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Guo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Guo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39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4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4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4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及电缆、热风机、挡风板,主机电源通过开关及电缆和热风机相连,所述挡风板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两部分,所述热风机设置在叶片内部空腔内,且其热风出口穿过所述挡风板,热风在叶片内部空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风循环系统,挡风板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相连通的两部分,热风从一侧腔体内吹出,经过叶尖部分,从另一侧腔体内返回热风机处,形成热风循环结构,以此来融化叶片上凝结的冰,效果较好,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寒冷和潮湿地区也已经广泛使用。当有较小粒径的过冷云滴或雾滴,随气流浮动,迅速冻结在物体表面形成雾凇或混合淞,如果液滴较大,雾凇冰会变硬,如松针般非对称地附着在叶片的迎风表面形成雾凇冰;由冻雨、冰冻细雨或者云层内湿润的冰晶黏着在叶片表面,形成一种光滑、透明、均匀的釉结冰;部分融化的雪晶体,含有较高的液态水成分,具有较高的粘度,可附着于物体表面,当气温骤低时,湿度较高的雪就会冻结成冰。因此在湿寒地区,叶片结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叶片结冰后,会影响叶片的气动性能,降低发电量,并且分布在每个叶片上的冰载不相同,使得机组的不平衡载荷增大,如叶片在结冰状态下继续运行会对机组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叶片结冰后应迅速除冰确保风机的安全运行。叶片结冰主要发生在叶尖区域,并且叶尖的壳体厚度相对较薄,热交换效果比较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能够迅速对已结冰的叶片进行除冰,并且安装便捷、使用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叶片结冰,降低停机时间,提升经济效益。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及电缆、热风机、挡风板,主机电源通过开关及电缆和热风机相连,所述挡风板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两部分,所述热风机设置在叶片内部空腔内,且其热风出口穿过所述挡风板,热风在叶片内部空腔内形成热风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热风循环系统,挡风板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相连通的两部分,热风从一侧腔体内吹出,经过叶尖部分,从另一侧腔体内返回热风机处,形成热风循环结构,以此来融化叶片上凝结的冰,效果较好,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叶片安装姿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可以包含开关及电缆1、热风机2、通风管道3、管道施工工装、挡风板5、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风压监控系统7、回流风速监控系统、温度监控系统。使用时,风电叶片刹车停机,可以但不一定将叶片后缘朝下,如附图2,人从塔筒登上主机进入叶片,实施操作;当除冰工作结束后,将本系统带出叶片内腔。本实用新型在不工作时,将其放置在机舱或其它地方;工作时,除开关、部分电缆、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放置在机舱,其余零组件放置在叶片内。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利用通风管道将尽可能多的热风输送到叶尖区域,在叶尖区域进行较多的热交换,用于叶片除冰,热交换后的空气由于风压的影响,会继续通过回流通路,重新返回热风机进行下一个循环。
其中,开关及电缆1将主机电源和热风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开关和监控点均设置在机舱,方便进行操作。
其中,热风机2可以设置在叶片后缘和后缘腹板间的空腔内。现有风电叶片均有配重挡板,有的在叶尖前缘和前缘腹板之间,有的设置在前缘腹板和后缘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回流的通路可以在两个腹板之间,此时,配重挡板设置在前缘腹板和前缘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回流的通路可以在前缘腹板和前缘之间,此时,配重挡板设置在两个腹板之间;适用的叶片范围广阔。
热风机2优选地设置在最大弦长附近,效果较好。
其中,通风管道3,可以但不限于使用软管,施工操作方便。其一端连接热风出口,使用卡箍固定,一端自由开口。
其中,管道施工工装,辅助将通风管道尽可能的推向叶尖,其可以采用可伸缩性结构,内部中空,利用可伸缩结构带动通风管道,尽量使得通风管道出口推向叶尖方向。
其中,挡风板5,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两部分,减少空气回流,促进空气的内循环,其设置在热风出口附近。其外形轮廓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安装位置的叶片内部空腔轮廓基本一致。
其中,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同样为板状,临时替代原叶片的人孔盖板,其允许电缆和监控系统导线穿过并实现较好的密封人孔,可以为复合材料或其它材料,使用螺栓或其它方式将其临时固定在人孔挡板上。
其中,风压监控系统7,其测量点设置在叶片内部;监控点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在机舱内,使用方便,并通过风压及时判断空气内循环的流动情况及热风机的工作情况,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风压传感器和控制器,风压传感器设置在测量点,控制器设置在监控点,风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优选地,其至少有两个测量点,第一个测量点位置,在热风机的热风出口附近;第二个测量点,展向位置在叶根和热风机的中间位置附近,弦向位置在后缘腹板和后缘形成的空腔中部;监控点设置在机舱。
其中,回流风速监控系统,其测量点设置在叶片内部;监控点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在机舱内,使用方便,并通过回流风速及时判断空气内循环的流动情况,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控制器,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测量点,控制器设置在监控点,风速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优选地,测量点的展向位置在叶根和热风机的中间位置附近,弦向位置在后缘腹板和后缘形成的空腔中部;监控点设置在机舱。
其中,温度监控系统,其测量点设置在叶片内部;监控点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在机舱内,使用方便,并通过风流的温度判断空气内循环的加热效果、热风机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安全报警;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测量点,控制器设置在监控点,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优选地,设置两个测量点,分别设置在热风机的热风出口附近和进风口附近;监控点设置在机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及电缆(1)、热风机(2)、挡风板(5),主机电源通过开关及电缆(1)和热风机(2)相连,所述挡风板(5)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两部分,所述热风机(2)设置在叶片内部空腔内,且其热风出口穿过所述挡风板(5),热风在叶片内部空腔内形成热风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机(2)和挡风板(5)设置在叶片后缘(15)和后缘腹板(13)间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热风机(2)和挡风板(5)设置在叶片后缘(15)和后缘腹板(13)间的空腔内,所述后缘腹板(13)和前缘腹板(12)之间设置有配重挡板,或者,所述在前缘腹板(12)和前缘(14)之间设置有配重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管道(3),其一端连接所述热风机(2)的热风出口,另一端自由开口向叶尖方向铺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3)的一端靠近叶尖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压监控系统(7),监控空气内循环过程的风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风速监控系统,用于通过回流风速及时判断空气内循环的流动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用于通过风流的温度判断空气内循环的加热效果、热风机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安全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施工工装,用于辅助将通风管道推向叶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人孔挡板上固定连接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所述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设置有电缆和监控系统导线穿过的孔。
CN201720453980.XU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Active CN206694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3980.XU CN206694201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3980.XU CN206694201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4201U true CN206694201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3980.XU Active CN206694201U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4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301A (zh) * 2017-04-26 2017-06-20 中科国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301A (zh) * 2017-04-26 2017-06-20 中科国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0301A (zh)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CN103410680B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等离子体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4018997B (zh) 风电叶片防结冰控制系统及其具有防结冰性能的风电叶片的制备方法
CN105626370B (zh) 一种抗冰风电叶片结构
CN1727673B (zh) 用于除去翼型或转子叶片上的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02090B (zh)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叶片模块化气热抗冰方法及安装方法
CN202557799U (zh) 飞机翼型超声波辅助热气联合防冰除冰装置
CN206859179U (zh) 一种水电站闸门融冰装置
CN108301324A (zh) 一种斜拉桥拉索智能除湿除冰系统及方法
CN106224181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消除叶片冰层的方法
CN207634252U (zh) 风机叶片防冰除冰系统
CN107489596A (zh) 防结冰叶片生产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叶片
CN112096577A (zh) 一种风机叶片除冰装置
CN206694201U (zh) 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
CN209483545U (zh) 一种风机叶片除冰系统
CN206830388U (zh) 一种风机叶片除冰无人机
CN20764770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热气管除冰装置
CN107829888A (zh) 一种分区式热鼓风机加热的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除冰方法及系统
CN112594126A (zh) 一种带有热气防冰气膜射流孔的风力机叶片
CN206448908U (zh) 一种风机叶片防冰除冰装置
CN206707943U (zh) 一种风力机叶片除冰系统
CN207944410U (zh) 一种铁路隧道风能自动除冰装置
CN207795485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控制系统
CN113187676B (zh) 一种风机叶片分区电热除冰装置
CN206272879U (zh) 一种门窗玻璃除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