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3433U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93433U CN206693433U CN201720533756.1U CN201720533756U CN206693433U CN 206693433 U CN206693433 U CN 206693433U CN 201720533756 U CN201720533756 U CN 201720533756U CN 206693433 U CN206693433 U CN 2066934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roof
- gas channel
- curtain wall
- distribution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主要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界面装饰层、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墙体基础层、吸湿相变材料层、墙体气流通道、玻璃内幕墙和翻转外幕墙,一侧的墙体气流通道内设有布气管,屋顶气流通道位于楼板的下方并与墙体气流通道相通,天花板位于屋顶气流通道的下方,屋顶气流通道内设有布气管,布气管的下方设有百叶窗,百叶窗开在天花板上,布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b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围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吸湿效果,屋底通过支撑隔离机构将屋底与地面隔离出一定空间区域,配合吸湿相变材料层可起到良好的防潮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保节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气候特征,夏季气温高,气温高于35℃的天数有15-25天,最热天气温可达41℃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左右,有时高达95%-100%。全年湿度大、除湿期长,是这类地区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湿度高不仅影响到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感,而且影响到室内卫生条件,对人体健康和室内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该地区要达到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健康和卫生要求,就需要采取多种通风、空调方式解决高温高湿带来的热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对于建筑的围护结构来说,在其完成室内外热冷流交换控制功能的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其巨大的能源消耗量。外围护结构节能主要是通过改善其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空调等设备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改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减少建筑能耗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个部分:外墙、门窗和屋顶。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能。现如今,相变材料由于其蓄热密度大,蓄放热过程近似等温的特点,在近些年受到了节能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其这种特性在节能,温度控制等领域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相变材料及其应用已经成为广泛的研究课题。
对于传统的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由于过度关注每年中极端气象条件状态时的要求,使得外围护结构获得了过高的保温性能;在室外气象条件较为适宜的春秋季节,外围护结构本应具有一定的热量传输能力,使得室内人类活动所积累的热量能够及时传输到室外,从而避免室内温度过高。而过度的保温限制了室内热量的散发,使得在过渡季节产生了原本不应该产生的能耗。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将保温、散热和吸湿有机结合的建筑外围结构,使其功能及效益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主要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墙体分为左右墙体两部分,所述左右墙体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界面装饰层、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墙体基础层、吸湿相变材料层、墙体气流通道、玻璃内幕墙和翻转外幕墙,所述翻转外幕墙包括主体框架、幕墙单元板、旋转轴、驱动器和总控制器,所述幕墙单元板呈长方形并纵向排列在所述主体框架之间,所述旋转轴贯穿幕墙单元板的纵轴中心位置,旋转轴的的顶端与主体框架的上横梁通过连轴器相连,所述驱动器设在旋转轴的末端并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的下横梁上,所述总控制器设在主体框架下横梁的端头,总控制器通过位于主体框架下横梁内部的导线与驱动器相连,相较于传统的整片式幕墙,翻转外幕墙通过单元模块组合实现正反面翻转,可调节性更高。在左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的下端设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在右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的下端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a和进气口b的外端口连接有抽气歧管,所述抽气歧管上设有抽风机,抽气歧管的旁边设有深窖,抽气歧管的末端内置于所述深窖;所述屋顶包括斜面屋顶架、楼板、屋顶气流通道和天花板,所述楼板盖在左右墙体的上方,所述斜面屋顶架位于楼板的上方,所述屋顶气流通道位于楼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墙体气流通道相通,所述天花板位于屋顶气流通道的下方,屋顶气流通道内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下方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开在天花板上,布气管的一端经过左边墙体的墙体气流通道并与所述进气口b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幕墙单元板的一面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另一面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相较于传统的整片式幕墙,翻转外幕墙通过单元模块组合实现正反面翻转,可调节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内设有防尘纱,可以防止虫鸟飞入堵塞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歧管上还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位于所述抽风机的前段,将深窖抽送上来的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送入室内,在去除异味的同时还能过滤掉细小固体杂物,更加环保和健康。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夏季,将翻转外幕墙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反射太阳辐射,避免墙体吸入过高热量,通过抽气歧管将深窖内的冷空气经进气口a进入墙体气流通道,再通过屋顶气流通道,最后从出气口排出,当需要进一步降温时,可打开总阀门和任意一个或几个支阀门,将深窖内的冷空气经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通过进气口b输送到布气管,再经布气管输送到相应的百叶窗,为室内强制降温;在冬季,将翻转外幕墙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吸收太阳的热辐射,增加室内温度;墙体的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可随四季温度变化通过自身的相变储能调节室内温度至适宜值,吸湿相变材料在阴雨潮湿环境中可保持室内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围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吸湿效果,在夏季,将翻转外幕墙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反射太阳辐射,避免墙体吸入过高热量,进行初步隔热;通过将深窖中的冷空气抽入外围结构内,经墙体气流通道和屋顶气流通道流通进行隔热保护,同时,利用墙体内外层的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和吸湿相变材料层对建筑进行加固隔热及除湿,若要更深步降温,则可将深窖内的冷空气经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通过进气口b输送到布气管,再经布气管输送到相应的百叶窗,环保且健康;冬季,将翻转外幕墙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吸收太阳的热辐射,增加室内温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外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布气管与百叶窗的平面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墙体、11-界面装饰层、12-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13-墙体基础层、14-吸湿相变材料层、15-墙体气流通道、16-玻璃内幕墙、17-翻转外幕墙、171-主体框架、172-幕墙单元板、173-旋转轴、174-驱动器、175-总控制器、176-连轴器、a177-进气口、b178-进气口、179-出气口、1791-防尘纱、18-抽气歧管、181-抽风机、182-空气净化器、19-深窖、2-屋顶、21-斜面屋顶架、22-楼板、23-屋顶气流通道、24-天花板、25-布气管、251-支阀门、252-总阀门、26-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时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主要包括墙体1和屋顶2,墙体1分为左右墙体两部分,左右墙体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界面装饰层11、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12、墙体基础层13、吸湿相变材料层14、墙体气流通道15、玻璃内幕墙16和翻转外幕墙17,翻转外幕墙17包括主体框架171、幕墙单元板172、旋转轴173、驱动器174和总控制器175,幕墙单元板172呈长方形并纵向排列在主体框架171之间,旋转轴173贯穿幕墙单元板172的纵轴中心位置,其中,幕墙单元板172的一面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另一面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相较于传统的整片式幕墙,翻转外幕墙通过单元模块组合实现正反面翻转,可调节性更高。旋转轴173的顶端与主体框架171的上横梁通过连轴器176相连,驱动器174设在旋转轴173的末端并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71的下横梁上,总控制器175设在主体框架171下横梁的端头,总控制器175通过位于主体框架171下横梁内部的导线与驱动器174相连,相较于传统的整片式幕墙,翻转外幕墙通过单元模块组合实现正反面翻转,可调节性更高。在左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17的下端设有进气口a177和进气口b178,在右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17的下端设有出气口179,其中,出气口179内设有防尘纱1791,可以防止虫鸟飞入堵塞通道。进气口a177和进气口b178的外端口连接有抽气歧管18,如图1所示,抽气歧管18上还设有空气净化器182,空气净化器182位于抽风机181的前段,将深窖抽送上来的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送入室内,在去除异味的同时还能过滤掉细小固体杂物,更加环保和健康。抽气歧管18上设有抽风机181,抽气歧管18的旁边设有深窖19,抽气歧管18的末端内置于深窖19;屋顶2包括斜面屋顶架21、楼板22、屋顶气流通道23和天花板24,楼板22盖在左右墙体的上方,斜面屋顶架21位于楼板22的上方,屋顶气流通道23位于楼板22的下方并与墙体气流通道15相通,天花板24位于屋顶气流通道23的下方,屋顶气流通道23内设有布气管25,布气管25的下方设有百叶窗26,百叶窗26开在天花板24上,布气管25的一端经过左边墙体的墙体气流通道15并与进气口b178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夏季,将翻转外幕墙17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反射太阳辐射,避免墙体1吸入过高热量,通过抽气歧管18将深窖19内的冷空气经进气口a进入墙体1气流通道,再通过屋顶气流通道23,最后从出气口179排出,当需要进一步降温时,可打开总阀门252和任意一个或几个支阀门251,将深窖19内的冷空气经空气净化器182净化后,通过进气口b178输送到布气管25,再经布气管25输送到相应的百叶窗26,为室内强制降温;在冬季,将翻转外幕墙17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的一面翻转朝外,吸收太阳的热辐射,增加室内温度;墙体1的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12可随四季温度变化通过自身的相变储能调节室内温度至适宜值,吸湿相变材料层14在阴雨潮湿环境中可保持室内干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主要包括墙体(1)和屋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分为左右墙体两部分,所述左右墙体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界面装饰层(11)、保温隔热相变材料层(12)、墙体基础层(13)、吸湿相变材料层(14)、墙体气流通道(15)、玻璃内幕墙(16)和翻转外幕墙(17),所述翻转外幕墙(17)包括主体框架(171)、幕墙单元板(172)、旋转轴(173)、驱动器(174)和总控制器(175),所述幕墙单元板(172)呈长方形并纵向排列在所述主体框架(171)之间,所述旋转轴(173)贯穿幕墙单元板(172)的纵轴中心位置,旋转轴(173)的顶端与主体框架(171)的上横梁通过连轴器(176)相连,所述驱动器(174)设在旋转轴(173)的末端并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71)的下横梁上,所述总控制器(175)设在主体框架(171)下横梁的端头,总控制器(175)通过位于主体框架(171)下横梁内部的导线与驱动器(174)相连,在左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17)的下端设有进气口a(177)和进气口b(178),在右边墙体的翻转外幕墙(17)的下端设有出气口(179),所述进气口a(177)和进气口b(178)的外端口连接有抽气歧管(18),所述抽气歧管(18)上设有抽风机(181),抽气歧管(18)的旁边设有深窖(19),抽气歧管(18)的末端置于所述深窖(19)内;所述屋顶(2)包括斜面屋顶架(21)、楼板(22)、屋顶气流通道(23)和天花板(24),所述楼板(22)盖在左右墙体的上方,所述斜面屋顶架(21)位于楼板(22)的上方,所述屋顶气流通道(23)位于楼板(22)的下方并与所述墙体气流通道(15)相通,所述天花板(24)位于屋顶气流通道(23)的下方,屋顶气流通道(23)内设有布气管(25),所述布气管(25)的下方设有百叶窗(26),所述百叶窗(26)开在天花板(24)上,布气管(25)的一端经过左边墙体的墙体气流通道(15)并与所述进气口b(178)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单元板(172)的一面涂覆有反射隔热涂料层,另一面涂覆有太阳能吸热涂料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79)内设有防尘纱(179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歧管(18)上还设有空气净化器(182),所述空气净化器(182)位于所述抽风机(181)的前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25)为分岔状,布气管(25)靠近所述百叶窗(26)的分岔始端设有支阀门(251),布气管(25)靠近所述进气口b(178)的一端设有总阀门(252),所述支阀门(251)之间并联,所述总阀门(252)与支阀门(251)之间串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3756.1U CN206693433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3756.1U CN206693433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93433U true CN206693433U (zh) | 2017-12-01 |
Family
ID=6045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3375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93433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934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4530A (zh) * | 2019-08-14 | 2019-11-08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 |
CN113513114A (zh) * | 2021-05-06 | 2021-10-19 |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建筑幕顶 |
-
2017
- 2017-05-15 CN CN201720533756.1U patent/CN2066934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4530A (zh) * | 2019-08-14 | 2019-11-08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 |
CN110424530B (zh) * | 2019-08-14 | 2020-08-04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大空间通风节能建筑结构 |
CN113513114A (zh) * | 2021-05-06 | 2021-10-19 |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建筑幕顶 |
CN113513114B (zh) * | 2021-05-06 | 2023-01-17 |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建筑幕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30702B (zh) | 一种相变保温隔热吸湿型建筑外围结构 | |
CN107313520B (zh) | 一种基于通风墙体的双层相变储能辐射空调系统 | |
CN201952950U (zh) | 一种通风换气幕墙结构 | |
CN201865207U (zh) | 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房屋围护结构 | |
CN105275112B (zh) | 被动式太阳能墙体 | |
CN205296465U (zh) | 被动式太阳能墙体 | |
CN103256674B (zh) | 盘管式墙体强化通风空调节能系统 | |
CN203947635U (zh) | 新型植物遮阳内呼吸双层玻璃幕墙 | |
CN106013547A (zh) | 一种集成绿植和光伏系统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 | |
WO2017005155A1 (zh) | 建筑外墙双层隔热通风表皮结构 | |
CN107893548B (zh) | 一种带中庭的农村住宅太阳房 | |
CN206693433U (zh) |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相变建筑外围结构 | |
CN205557817U (zh) | 一种建筑节能光伏系统 | |
CN102696492B (zh) | 一种冬暖夏凉猪舍 | |
CN108130959B (zh) | 利用坑道冷水和地热调节温度的墙体结构及其防漏系统 | |
CN102721197B (zh) | 高效多用途太阳能通风集热器 | |
CN106930446A (zh) | 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 | |
CN108104300A (zh) | 多孔渗透型新风预热太阳墙 | |
CN105091167A (zh) | 与太阳能结合用于半开放式餐厅的蒸发冷却空调墙系统 | |
CN105544746B (zh) | 一种利用遮阳系统节能的建筑结构及其方法 | |
CN206234903U (zh) | 一种智能化房屋温度控制系统 | |
CN209653099U (zh) | 一种带有相变蓄冷围护结构的房屋 | |
CN105649198A (zh) | 一种建筑节能光伏系统 | |
CN209261012U (zh) | 一种可反复拆装隔热保温穹顶建筑 | |
CN204345809U (zh) | 超薄型低噪音高效除雾风机盘管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