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7763U -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 Google Patents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7763U
CN206687763U CN201621458709.7U CN201621458709U CN206687763U CN 206687763 U CN206687763 U CN 206687763U CN 201621458709 U CN201621458709 U CN 201621458709U CN 206687763 U CN206687763 U CN 20668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haping plate
reshaping
plate
utilit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8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张凡
熊娟
董平
江文洋
王博
沈晓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458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7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通过将矫形板的一个端部形成为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的形式,使得其适于无需引导器引导,而可以直接从肋部的一侧开口穿过胸腔并从另一侧的肋间肌穿出到皮下,而无需穿出皮肤。同时,矫形板的端部在面向胸部肌肉的一侧设置摩擦增强部,在矫形板翻折后紧贴肋间肌,从而可以通过矫形板弯折的弹力稳固固定所述矫形板。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矫形板在使用时只需要在肋部切开一个开口,同时仅需穿过胸腔一次,有效简化了手术步骤并减小了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背景技术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绝大多数漏斗胸的胸骨从第二或第三肋软骨水平开始向后,到剑突稍上一点处为最低点,再返向前形成船样畸形。两侧或外侧,向内凹陷变形,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漏斗胸的肋骨走行斜度较正常人大,肋骨由后上方急骤向前下方凹陷,使前后接近,严重时胸骨最深凹陷处可以抵达脊柱。漏斗胸引起的胸廓畸形较严重,胸腔内的脏器心、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甚至引起心脏移位,肺通气功能也受到影响,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现有的外科治疗漏斗胸的治疗方式是将矫形板植入到患者的胸骨内,通过矫形板来矫正胸廓形状。现有技术的矫形板如图1所示,其通常包括设置有孔和齿状部的两端。现有的外科治疗漏斗胸的流程如 2A-2D所示,首先通过在患者的肋部切开两个开口,将矫形板导引器1 由一侧开口插入,从患者胸骨下方穿过后从另一侧开口处穿出。矫形板导引器1前端设置有孔。通过弯折工具将矫形板2弯折成“U”形后通过端部的孔与导引器前端的孔连接,然后通过导引器1向回拖拽使得矫形板通过肋部的开口进入胸腔,并进而通过胸骨下方从导引器1进入的开口处穿出。然后再将矫形板2向在胸腔内翻转180度,使得弯折的矫形板2的突出部与胸廓接触,而从胸腔内向外对胸廓施加力矫正胸廓。最后将矫形板2从肋部开口露出的两端通过固定器固定。这种矫形板的使用需要在两侧肋部均开口,会留下多个伤疤,不太美观。同时,导引器两次穿过胸腔,而矫形板还要穿过一次胸腔,胸腔内,特别是心脏周围的血管丰富,多次穿过胸腔会增大手术风险,同时也加重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而且,矫形板的端部的锯齿状结构非常容钩挂到内部的血管造成出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以减少漏斗胸矫正外科手术过程中胸部开口数量,同时减少器械穿过胸腔的次数,减小手术风险。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矫形板,用于对漏斗胸进行矫形,所述矫形板包括:
条状主体;
第一端部,位于所述条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以及,
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条状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齿,所述固定齿适于与固定器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摩擦增强结构,另一个侧面设置为光滑平面。
优选地,所述矫形板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矫形板采用钢或钛合金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的顶端形成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摩擦增强结构为在所述第一端部侧面形成的纹路、凸起或磨砂。
优选地,所述条状主体形成为扁条状,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条状主体的宽度相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矫形器械,用于对漏斗胸进行矫形,所述矫形器械包括:
如上所述的矫形板;以及
固定器,适于将所述第二端部与人体固定。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工具,用于将如上所述的矫形板置入人体,所述外科手术工具包括:
手柄;以及,
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矫形板的第二端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齿相配合的齿以及孔。
通过将矫形板的一个端部形成为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的形式,使得其适于无需引导器引导,而可以直接从肋部的一侧开口穿过胸腔并从另一侧的肋间肌穿出到皮下,而无需穿出皮肤。同时,矫形板的端部在面向胸部肌肉的一侧设置摩擦增强部,在矫形板翻折后紧贴肋间肌,从而可以通过摩擦力稳固固定所述矫形板。同时,与摩擦增强部相对的侧面设置为光滑的平面,该平面在矫形板穿过胸腔时面对心脏,光滑的表面有利于矫形板通过,并避免对胸腔内组织构成损害。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矫形板在使用时只需要在肋部切开一个开口,同时仅需穿过胸腔一次,有效简化了手术步骤并减小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矫形板的示意图;
图2A-2D是使用现有的矫形板进行漏斗胸矫正的手术过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与固定器结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与固定器结合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配套使用的穿板器的示意图;
图10A-10C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进行漏斗胸矫正的手术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的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2包括条状主体21、第一端部22和第二端部23。其中,条状主体21采用具有弹性且组织相容性好的材料,例如钢或钛合金制成,由此,不容易在弯折过程中断裂,并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同时,第一端部22位于条状主体21的第一端,其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同时,第一端部22的顶端形成为圆弧状。这使得第一端部22的被形成为类似于蛇头的形状,该形状适于从患者肋部的切口处置入患者体内。同时第一端部22较窄的圆弧状的顶部适于突破两侧的肋间肌,从一侧肋间肌进入胸腔内,并从另一侧的肋间肌穿出至皮下。而且,第一端部的边缘设置为平滑,这样不容易在穿过人体的过程中钩挂到人体的器官或血管,最大限度减小对于人体的伤害。同时,由于肋部皮肤,特别是小儿患者的皮肤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圆弧状的顶端很难顶部皮肤,由此,可以保证另一侧皮肤的完整性。同时,在第一端部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摩擦增强结构22a。第一端部22的另一个侧面设置为光滑平面。摩擦增强结构22a可以为在对应侧面上形成纹路、凸起或磨砂图案。具有摩擦增强结构22a一侧的侧面可以在矫形板2弯折后紧贴肋间肌,使得第一端部与人体在不进行缝合的前提下较好地固定。进一步地,在摩擦增强结构22a为纹路或凸起结构时,后续肋间肌生长的肉芽可以填充纹路下凹的部分,从而进一步增强摩擦力。同时,在第一端部并不具有的孔状结构,因此,肉芽不会生长延伸到矫形板的另一侧,这有利于后续较为方便地取出矫形板2。端部设置为光滑平面的一侧在矫形板穿过胸腔时面对心脏,光滑的表面有利于矫形板通过,并避免对胸腔内组织构成损害
第二端部23位于所述条状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齿,其适于与固定器3相互固定。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器的示意图。图7和图8是固定器与矫形板结合的示意图。如图6-图8所示,固定器3包括主体部31、夹持部32和固定部33。其中,夹持部32位于主体部的下方,并设置有齿 (图中未示出),以适于与矫形条的第二端部23的固定齿相互配合以相互固定。优选地,第二端部23上形成由多个固定齿,由此,固定器3 可以与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相互固定,由此,可以调节固定齿的位置,使得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部33 设置于主体部31的两端,其上设置有孔,从而适于通过缝合固定在皮肤上。
图9是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配套使用的穿板器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穿板器4包括手柄41以及连接部42。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并不需要使用导引器,但是,其体积较小,并且没有手柄,在手术过程中控制其从胸骨下方穿过时可能会不好操作。穿板器4的连接部42可以通过螺丝或啮合方式与矫形板2的第二端部固定,从而使得穿板器4和弯折好的矫形板2形成为一体,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穿板器4 的手柄41较好地操控矫形板2穿过人体。
图10A-10C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进行漏斗胸矫正的手术过程图。如图10A-图10C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矫形板进行手术时,首先在人体肋部开一个开口,并将矫形板2弯折为“U”形,弯折时需要使得第一端部具有摩擦增强结构的侧面朝向内。然后,可以将穿板器4连接到矫形板2,并通过穿板器4操控矫形板从肋部开口进入人体,并进而穿透进入侧的肋间肌,从胸腔内穿过,从另一侧的肋间肌穿出到皮下。然后,通过现有的翻转器对矫形板2在皮下翻转180度,使得矫形板2翻转为“n”形,从而将下凹的胸腔向外顶出,进行矫形。此时,由于矫形板本身的力量,第一端部具有摩擦增强结构的侧面紧贴肋间肌,由此,可以较好的与肋间肌相互固定,避免矫形板2在体内移动。同时,矫形板2的第二端部与固定器3结合并缝合与肋部皮肤相对固定,由此,使得矫形板能够较好地固定。
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切开肋部原有的开口即可以方便地取出矫形板。
容易理解,外科医生也可以不借助于穿板器4而独立地利用矫形板 2和固定器3来完成矫形手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矫形板的一个端部形成为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的形式,使得其适于无需引导器引导,而可以直接从肋部的一侧开口穿过胸腔并从另一侧的肋间肌穿出到皮下,而无需穿出皮肤。同时,矫形板的端部在面向胸部肌肉的一侧设置摩擦增强部,在矫形板翻折后紧贴肋间肌,从而可以通过矫形板弯折的弹力稳固固定所述矫形板。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矫形板在使用时只需要在肋部切开一个开口,同时仅需穿过胸腔一次,有效简化了手术步骤并减小了手术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矫形板,用于对漏斗胸进行矫形,所述矫形板包括:
条状主体;
第一端部,位于所述条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沿延伸方向逐渐变窄;以及,
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条状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齿,所述固定齿适于与固定器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摩擦增强结构,另一个侧面设置为光滑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板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板采用钢或钛合金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顶端形成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增强结构为在所述第一端部侧面形成的纹路、凸起或磨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主体形成为扁条状,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条状主体的宽度相同。
7.一种矫形器械,用于对漏斗胸进行矫形,所述矫形器械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矫形板;以及
固定器,适于将所述第二端部与人体固定。
8.一种外科手术工具,用于将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矫形板置入人体,所述外科手术工具包括:
手柄;以及,
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矫形板的第二端部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科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齿相配合的齿以及孔。
CN201621458709.7U 2016-12-27 2016-12-27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Active CN20668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8709.7U CN206687763U (zh) 2016-12-27 2016-12-27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8709.7U CN206687763U (zh) 2016-12-27 2016-12-27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7763U true CN206687763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3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8709.7U Active CN206687763U (zh) 2016-12-27 2016-12-27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61120B2 (ja) 弁膜留め具
Daebritz et al. Experience with an adjustable pulmonary artery banding device in two cases: initial success-midterm failure
JP4428567B2 (ja) 吻合用ねじ器具
US4151838A (en)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sternal retractor
JP2012502688A (ja) 組織を切断するための手術器具及び使用方法
Liu et al. A simple technique for pectus bar removal using a modified Nuss procedure
CN110636807B (zh) 可自主调整的漏斗胸重建系统
CN204765873U (zh) 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
CN206687763U (zh)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CN205433867U (zh) 一种单片式胸骨切口捆扎装置
JP6360632B2 (ja) 棘突起間バンド結合用機構
CN106725797A (zh) 矫形板、矫形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
RU2337636C2 (ru)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лифтинга и ретрактор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3634234U (zh) 一种经胸主动脉阻断钳
RU185782U1 (ru)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 параартикулярных тканей
RU134779U1 (ru) Игла для ушивания перфорации перегородки носа
JP6935111B2 (ja) 治療器具
RU2657930C1 (ru) Миниинвазивный забрюшинный способ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к нижней полой вене
RU2496438C2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воронкообразн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грудной клет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RU2766773C1 (ru) Туннелизатор-проводник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пластин при коррекции воронкообразн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грудной клетк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при мобильных формах деформации
RU2359629C2 (ru)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низведенной лопатки при лечении детей с болезнью шпренгеля
CN220385183U (zh) 单开门手术器械包
RU2553192C1 (ru) Способ лапаролифтинга с единым лапароскопическим доступом
CN219895889U (zh) 一种胸骨固定钢丝
Schwartz What i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