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5896U -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5896U
CN206685896U CN201720472879.9U CN201720472879U CN206685896U CN 206685896 U CN206685896 U CN 206685896U CN 201720472879 U CN201720472879 U CN 201720472879U CN 206685896 U CN206685896 U CN 206685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relay
braid
pole
diode br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28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孝兵
张治昌
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FENG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28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5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5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5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涉及二极管的技术领域,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直流电压,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直流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防倒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应用了二极管编带产品的机器或设备,在设备仪表出现异常或人员操作异常时,很可能是存在二极管编带产品中出现倒极(极性反)二极管产品的风险。如果客户使用了倒极二极管产品,会导致电路板的损毁。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检测,以防止出现二极管倒极的情况,但是这样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以提高防倒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中,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
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直流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所述继电器KZ1由常开状态转换为常闭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所述继电器KZ2发出报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完成对所述二极管D进行极性修正的情况下,所述复位开关SB进行自动复位。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直流电压为24V。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继电器KZ1和所述继电器KZ2均为G7TC-OC16。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二极管编带和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
所述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与所述二极管编带相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报警继电器,对所述二极管编带的倒极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机器的启停。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二极管编带和所述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并与复位开关SB相匹配。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并与继电器KZ2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直流电压,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直流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防倒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示意图。
图标:
100-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10-外壳;120-复位按钮;130-报警器;200-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对于应用了二极管编带产品的机器或设备,在设备仪表出现异常或人员操作异常时,很可能是存在二极管编带产品中出现倒极(极性反)二极管产品的风险。如果客户使用了倒极二极管产品,会导致电路板的损毁。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检测,以防止出现二极管倒极的情况,但是这样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可以提高防倒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图。
参照图1,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
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直流电压,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直流电压。
具体的,直流电压为24V。
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的型号均可以为G7TC-OC16。在本实施例中继电器KZ1用于转换电路的接通状态,继电器KZ2用于进行报警,因而也可以称作报警继电器KZ2。
具体的,二极管的阴极接24伏直流电的正24伏端,二极管的阳极接复位开关SB的常闭点的一端,复位开关SB的常闭点的另一端接报警继电器KZ2的线圈一端,报警继电器KZ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正24V直流电的COM端,COM是虚拟的接地,表示公共连接点;继电器KZ1的常开点一端接二极管的阳极,继电器KZ1的常开点另一端接二极管的阴极,当倒极(即极性装反)二极管在编带内时报警继电器KZ2工作,同时继电器KZ1的常开点变常闭,报警继电器KZ2在不复位的情况下,将保持工作状态。报警继电器KZ2工作后,与该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相连接的机器200将停止运行,待报警继电器KZ2复位后,机器200可以重新启动生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继电器KZ1由常开状态转换为常闭状态。
具体的,继电器KZ1为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继电器KZ2发出报警信息。
具体的,经由复位开关SB输出给继电器KZ2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使得继电器KZ2发生动作,转换连接的接触点,其中,在该情况下继电器的闭合触点上连接着某一种类型的报警电路。当继电器KZ2吸合时,报警电路工作,发出报警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完成对二极管D进行极性修正的情况下,复位开关SB进行自动复位。
具体的,复位开关SB是主板上的插接线的插接对象之一,手按下时它发生短路,松开后又恢复开路,瞬间的短路就会让仪器发送重启,简单的说复位开关SB就是一个重启按钮。复位开关SB的选种较长,接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行程。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图。
在二极管编带中的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继电器KZ1处于常闭状态。继电器KZ1闭合,使二极管D短路,24V直流电将经由继电器KZ1和复位开关SB给继电器KZ2提供工作电压,以保证继电器KZ2保持工作状态。
参照图2,继电器KZ1的常闭点的一端接入24V直流电,继电器KZ1的常闭点的另一端与复位开关SB的常闭点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开关SB的常闭点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Z2的线圈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Z2的线圈的另一端与24V直流电的COM端相连接。在复位开关SB不进行复位的情况下,继电器KZ2将保持工作状态。继电器KZ2工作后,与该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相连接的机器200将停止运行,待继电器KZ2复位后,机器200可以重新启动生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3,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包括:二极管编带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与二极管编带相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报警继电器,对二极管编带的倒极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机器200的启停。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还包括外壳110,二极管编带和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集成于外壳110内部。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还包括复位按钮120,复位按钮120设置在外壳110表面,并与复位开关SB相匹配。复位按钮120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四方形。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还包括报警器130,报警器130设置在外壳110表面,并与继电器KZ2相匹配。报警器130为电子报警器,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对倒极二极管采取修正行动的电子产品。
具体的,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的特性,将24伏直流电接二极管,控制报警继电器,当编带内有倒极二极管时,报警继电器工作,机器200停止运行,且机器200不能启动,需要手动复位报警继电器后,才能启动机器200。
在二极管编带中的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中的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对输入电压的变化进行判断,当电压达到一定阈值时,判断结果为异常情况,在这里即为二极管出现倒极情况。判断出二极管倒极情况后,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进行相应的处理,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分别转换连接的接触点,继电器KZ1由常开状态转换为常闭状态,继电器KZ2发出报警信息。参照图4,与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相连接的机器200在有报警信息的情况下停止运行;只有当对倒极的二极管进行修正后,并对复位按钮120进行手动按下的复位操作,机器200才能重新启动进行工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示意图。
参照图4,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与机器200相连接,这里的机器200是指一切应用到极管编带的设备。应用有二极管编带产品的机器200,由于设备仪表出现异常或人员操作异常,很可能造成二极管编带产品中有出现倒极二极管产品的风险。采用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100,通过报警可以防控二极管编带中出现倒极二极管,保证机器200工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直流电压,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直流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防倒极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复位开关SB、继电器KZ1和继电器KZ2;
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直流电压,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复位开关SB的一端和继电器KZ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复位开关SB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Z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Z1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KZ2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直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所述继电器KZ1由常开状态转换为常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极管D出现倒极的情况下,所述继电器KZ2发出报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对所述二极管D进行极性修正的情况下,所述复位开关SB进行自动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为24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Z1和所述继电器KZ2均为G7TC-OC16。
7.一种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二极管编带和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
所述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与所述二极管编带相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报警继电器,对所述二极管编带的倒极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机器的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二极管编带和所述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集成于所述外壳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并与复位开关SB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极管编带防倒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外壳表面,并与继电器KZ2相匹配。
CN201720472879.9U 2017-04-28 2017-04-28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06685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879.9U CN20668589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879.9U CN20668589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5896U true CN206685896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2879.9U Active CN206685896U (zh) 2017-04-28 2017-04-28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5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658A (zh) * 2020-03-27 2020-07-10 宁波市思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器电极保护方法及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658A (zh) * 2020-03-27 2020-07-10 宁波市思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器电极保护方法及保护装置
CN111397658B (zh) * 2020-03-27 2021-12-17 宁波市思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器电极保护方法及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9016A (zh) 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4253415A (zh) 一种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池保护系统
CN103477328B (zh) 终端设备、控制设备、故障判断系统以及故障判断方法
CN103616659B (zh) 智能电能表瞬间电压中断下可靠性的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6685896U (zh) 二极管编带防倒极电路及装置
WO2020125724A1 (zh) 一种电池过放电警示方法、装置、电池及飞行器
CN209149525U (zh) 一种安全用电设备
CN110611353A (zh) 智能门锁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锁
CN109412819A (zh) 用于报警设备掉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42228A (zh) 基于模拟断路器的备自投装置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CN210326035U (zh) 一种蓄电池实时监测系统
CN204179396U (zh) 智能断电插座系统
CN105764128B (zh) 移动终端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336855B (zh) 电池组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CN211086518U (zh) 一种可检测电弧的继电器
CN104104119A (zh) 一种智能电池
CN214035956U (zh) 安全链电路及偏航、变桨、安全保护系统
CN111897252B (zh) 一种负载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203858318U (zh) 电动汽车高压自检系统
CN104009547A (zh) 断路器远方操作功能监视装置及变电站远方操作系统
CN109192625B (zh) 一种智能低压断路器
CN207424268U (zh) 一种地震前兆数据异常自动告警器
CN205691737U (zh) 保护触点动作监视器
CN109731259A (zh) 用于电池充电安全的灭火装置及方法
CN210490544U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