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5035U -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5035U
CN206685035U CN201720359770.4U CN201720359770U CN206685035U CN 206685035 U CN206685035 U CN 206685035U CN 201720359770 U CN201720359770 U CN 201720359770U CN 206685035 U CN206685035 U CN 206685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blood vessel
available
sacculus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97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珊珊
陈军
张琪琪
应莎
应一莎
汪欣喜
李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3597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5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5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50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手部模型包括手背面和手掌面,手背面和手掌面两侧封口形成可供真人手掌穿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端口和后侧端口均为开口,前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部手指穿出的开口,后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掌伸入的穿戴入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一侧封口处设有大拇指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后侧端口至多延伸至手腕与手掌衔接处,手背面设有模拟血管组件,其进血口连接有可供模拟血液填充的球囊,球囊位于手掌面一侧。本实用新型可穿戴于真人手上,增强与操作者的沟通互动,又能反复练习,不会对真人造成创伤,有利于操作者产生临床情景代入感,也有利于被操作者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爱伤观念。

Description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手臂静脉输液教学中使用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技术能力。相比其它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操作步骤更加复杂,无菌要求更加严格,并在操作中要进行更为严格的药物核对、病人核对及解释。通常,各医学院校采用模型教学或真人练习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该项技能的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但亦存在不同的弊端。
首先,手臂输液模型教学中,手臂输液模型是输液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型(图1),其用硅胶、乳胶、混合胶等材质模拟肌肉、皮肤和手背血管,制成单只手臂供静脉输液教学使用,学生可使用该模型进行反复练习。但有研究者(参考文献:杨恺.《护理学生静脉输液考核存在问题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7,28(5):122~123.)发现经过该模型练习后,护生仍存在滴速调节不准确、穿刺成功率低,沟通能力欠佳等问题。郑智慧(参考文献:郑智慧.《护理学基础教学静脉输液模型使用情况调查》,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89~90)曾对福建10 所医学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进行输液手臂模型使用情况调查发现,模型使用率并不高,其影响因素有: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数量有限等,因此老师会限制每位学生实际练习次数;②仿真性差,皮肤厚硬,此类模型的手指不能弯曲,不能配合操作者做有效地握拳、松拳动作(输液操作中需病人握拳松拳配合),护生很难融入到真实的穿刺情景中,不能激发护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容易使护生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出现沟通困难、评估病情不完整、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同题;③模型体积大,不可随意改变位置,使用不方便。(4)护生只在手臂模型上练习穿刺,将整体进行人为分割,影响学生对整个流程的掌握,以及因为看不到“人”而难以培养爱伤观念。
第二,护理人模型教学是对护理人模型进行静脉输液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图2),其比起手臂输液模型更接近临床实际,能让输液操作的整体性更强。但是护理人模型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缺陷。①模拟人无法进行沟通互动:输液过程中有很多沟通环节,如询问病人姓名、是否需要如厕、喜好哪只手输液,输液后有何感受等,但模拟人无法回答,使学生在操作中会渐渐忽视沟通的重要性。②模拟人无法配合操作:静脉输液进针前需要嘱咐病人握拳,进针后松拳,但模拟人的手指只能固定在伸直位,无法配合。③模拟人无法表达感受:输液中扎完压脉带后应在短时间内完成进针并松压脉带,否则压迫时间过久会影响手的血液循环并引起强烈疼痛感,但在对模拟人输液时扎完压脉带后,学生常花很长时间进针,甚至忘记松压脉带,而且自己并未意识到有问题,这是因为模拟人不会表达因压脉带引起的不适之感。
第三,真人教学是为了弥补模型教学互动性差的不足,很多院校开展的护生相互间的真人练习。通过穿刺与被穿刺,学生能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真实观察到真人血管的充盈过程,感受到血管的弹性。但是真人练习同样存在缺陷(参考文献:刘菊英,张春梅,纪忠红等,《护生静脉输液真人练习干扰因素和对策》,现代护理.2011,24:57):①学生心理负担加重:既怕穿刺不成功给同学带来痛苦,又怕同学不熟练给自己带来痛苦,因此造成学生心理的负性体验:紧张、恐惧;②安全问题:从配液到输入过程复杂,学生无菌技术不熟练或排气不到位等问题会引发静脉炎或带来生命危险,因此真人间练习必须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③伦理问题:该练习为有创性操作,在真人上练习存在伦理方面的争议。因此,真人练习的教学方法有不可突破的局限性,目前各学院最多进行一次真人练习,反复多次的练习还需借助模型进行。
目前有很多研究针对静脉输液模型进行了改进。输液模型的改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不同年龄的输液模型:由于不同年龄阶段选择的主要输液部位或血管粗细会有很大不同,因此,有针对婴幼儿的“教学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郭颖华,严秀芹.教学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220141104.0,2012年11 月14 日)”和“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套考核指导模型(曾超美,张晓蕊,晁爽等.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套考核指导模型. 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120260769.9, 2012 年7 月18 日)”,有针对儿童的“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张华,田瑞平,杨晚竹等.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 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0920251195.1,2009 年12 月2 日)”、“儿科下肢静脉输液模型(张华,田瑞平,杨晚竹等.儿科下肢静脉输液模型. 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0920251196.6,2009 年12 月2日)”、“小儿输液教学装置(李显兰.小儿输液教学装置. 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520123296.6, 2015 年3 月3 日)”以及其它针对成人的静脉输液模型。
2.模拟血液流动的结构设计:输液模型设计中的共同点是有进血口和出血口,模拟血液从进血口进入模拟血管内,练习完后打开出血口让血液流出。为形成压力差使模拟血液能充盈到模拟血管中,一般的设计都是把模拟血袋高挂,使其水平高于输液模型,从而使模拟血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管腔内(图3),还有一项设计采用压力泵使模拟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模型模块的构建:以手臂模型为例,一般包括仿真皮肤、仿真肌肉和血管。大部分在穿刺局部设独立可拆卸模块,便于穿刺部位的局部更换,能节约资源,减少耗材费。另一类设计为一体化成型设计(任立敏,陈红,李长吉等。静脉输液仿真手成套考核指导模型.实用新型申请号CN201120260836.7, 2012 年7 月11 日),如以手臂模型为载体,用聚胺酯发泡填充物模仿真实肌肉并在其中埋入模拟血管。还有一种血管埋入方式为在模型上设计开放式圆形沟槽,嵌入模拟血管网,外层再覆以可拆卸仿真皮肤,便于日后血管的更替。
4.还有一例与本研究较为接近的设计:2011 年白洪海等(白洪海,曹连文.一种佩戴式静脉输液手部模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020256093.1,2010 年7 月9 日)公布了“佩戴式静脉输液手部模型”的实用新型专利(图3),可佩戴于真人手部,其手部模型包括手部皮肤、手部模块,所述手部模块分为上、下两部分,即背部和掌部,整个模块包裹前臂下段及手掌、手背,两侧边设有实现模块的打开与闭合的对合口,背部模块的面上设有血管槽,所述手部皮肤设置在所述手部模块外部。
根据以上分析,静脉输液模型教学和真人教学方法均存在优点和缺点,静脉输液模型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反复多次练习,但与临床情景相去甚远,学生难有临床代入感。而真人的优势是更能模拟临床实际情景,与病人的互动沟通无障碍,更能在操作中体会到病人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培养爱伤观念,但此方法存在伦理的争议且不能多次进行。
上述几项的静脉输液相关专利设计除“佩戴式静脉输液手部模型”的实用新型专利外,其余设计均不能高度模拟临床情景,存在不能互动沟通、被操作者不能配合操作(握拳松拳)、被操作者不能表达感受等缺点;而“佩戴式静脉输液手部模型”的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初衷与本研究非常接近——将真人与模型的优势相结合,但其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如进血出血系统的设计不够隐蔽,且模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实现不仅需要另外的装置,还需要一人举着装置非常不方便,对临床情景代入感形成障碍;每次使用时需准备大量模拟血液,造成巨大的浪费;握拳时模拟血管内的血液无法实现充盈,进针后也无法回血,与临床实际相差较大。该设计的另一个缺陷是模型包括前臂下段,则输液时压脉带是系于模型上的,那么即使由于操作者的操作速度慢而使压脉带系紧时间过久,被输液对象也不会有任何不适,这极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输液操作者时间观念和爱伤观念的培养和形成;该设计的装置较于我们的设计显得过于占空间,使用也不太方便。
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能结合模型与真人各自的优势,即既可供护生反复练习,又能与操作对象产生互动的用于静脉输液教学与练习的产品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设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血模型,该模型具有可以特点:(1)实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的局部更换;(2)模拟血管管腔通畅,输液液体能滴入;(3)进针后能见到回血;(4)管腔密闭性好,不易漏液,避免弄脏床单;(5)皮肤及血管的外观和触感具有仿真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手部模型包括手背面和手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和手掌面两侧封口处理形成可供真人手掌穿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端口和后侧端口均为开口结构,前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部手指穿出的指孔,后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掌伸入的穿戴入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一侧封口处设有可供大拇指穿出的大拇指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后侧端口至多延伸至手腕与手掌衔接处,所述手背面设有模拟血管组件,模拟血管组件包括模拟血管、进血管和出血管,进血管沿手背面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位置延伸且该延伸段的长度足以使得进血口延伸至手掌面处处,该进血口连接有可供模拟血液填充的球囊,球囊周面的最大外轮廓小于手掌面的外侧边缘,球囊位于手掌面一侧。这样球囊可以以以较为隐蔽的方式置于掌心下,增加临床操作的真实性。手部模型具有可供真人手掌部进入的容纳腔且使得四指和大拇指外露,手部模型包覆于手掌部使得腕关节以及上臂均裸露,在操作中时可以让穿戴者配合操作要求进行握拳与松拳动作,并且在握拳的同时挤压位于手掌心处的球囊配合输液操作者来模拟血管充盈,松拳时使得管腔内为负压利于输液管内液体滴入;该手部模型使得手腕及上臂均裸露,在操作时可以将压脉带扎于真人手臂上,让护生可以了解病人输液时的感受并增快操作速度,增加护生与操作对象之间的互动。
进一步的,所述球囊设有血液注入口,出血管沿手背面靠近小拇指方向延伸且该延伸段的长度足以使得出血口延伸至手掌面处,该出血口处设有血管夹,出血管的延伸段位于手掌面上手指根部隆起对应处,球囊位于手掌面的掌心处。握拳时球囊可被握于掌心。缩小了空间,而出血管延伸段则位于手指根部隆起对应处,合理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面包括手背面上设有可供模拟血管分布的血管槽,模拟血管槽处设有罩设于血管槽上的活动盖板,分布于血管槽中的模拟血管的头末端分别汇聚于进血管和出血管处。血管槽呈多根型分布,更具有真实性。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指关节显露在外的指关节末端处,手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指关节前端处,所述手掌面和手背面的后侧端口上下齐平,该后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腕关节显露在外的腕关节前端处。手背面的前侧端口使得指关节裸露,方便握拳操作,而手掌面的前侧端口则延伸至手指根部对应处,由于手掌面对于握拳操作无影响,故此设置,且该延伸处可用于出血管延伸段的安装固定,出血管延伸段可以用固定夹夹持固定于该处。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端口为可供四指同时穿出的通孔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附着于手部模型表面的仿真手部皮肤。手部皮肤和手部模型配合增加该模型的仿真性。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型可穿戴于真人手上,既能发挥操作中真人角色扮演的优势,既能与操作者沟通互动,又能反复练习,且不会对真人造成创伤,形成比较逼真的临床情景,有利于操作者产生临床情景代入感,也有利于操作者从病人角度体会被操作时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爱伤观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穿戴于手上,实现真人与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不遮盖穿戴者手指,在操作中穿戴者可以配合操作要求进行握拳与松拳;
(3)不遮盖腕部以上位置,压脉带能扎于真人手臂,让学生了解病人输液时的感受并增快操作速度;
(4)利用小球囊挤压模拟血液从而使血管充盈,减少了模拟血液使用量;
(5)球囊设计于掌心位置,被输液者按操作要求握拳时刚好可挤压球囊中的模拟血液,使血管充盈便于进针且进针成功后可看到回血,进针成功后松拳时,球囊复原又使管腔产生负压,利于输液瓶内液体滴入模拟血管内;
(6)整个模型只有掌背大小,便于整理和携带,因此能大大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7)球囊有模拟血液注入口,关闭后与血管形成密闭腔隙,使模拟血液不易漏出,不会弄脏床单位等物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臂输液模型结构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护理人模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现有技术中佩戴式静脉输液手部模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手背面1、前侧端口边缘11、后侧端口边缘12、活动盖板13、模拟血管14、手掌面2、前侧端口边缘21、后侧端口边缘22、进血管3、进血口31、延伸段32、出血管4、延伸段42、出血口41、血管夹5、球囊6、血液注入口6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是穿戴式隐蔽球囊6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和附着于手部模型表面的仿真手部皮肤。手部皮肤和手部模型配合增加该模型的仿真性。手部模型包括手背面1和手掌面2,手背面1和手掌面2两侧封口处理形成可供真人手掌穿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端口和后侧端口均为开口结构,前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部手指穿出的开口,后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掌伸入的穿戴入口,手背面1和手掌面2的一侧封口处设有可供大拇指穿出的大拇指口,手背面1和手掌面2的后侧端口至多延伸至手腕与手掌衔接处,手背面1设有模拟血管14组件,模拟血管14组件包括进血管3和出血管4,进血管3沿手背面1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位置延伸且该延伸段32的长度足以使得进血口31延伸至手掌面处2处,该进血口31连接有可供模拟血液填充的球囊6,球囊6周面的最大外轮廓小于手掌面2的外侧边缘,球囊6位于手掌面2一侧。手部模型具有可供真人手掌部进入的容纳腔且使得四指和大拇指外露,手部模型仅包覆于手掌部且保持腕关节以及上臂均裸露,在操作中时可以让穿戴者配合操作要求进行握拳与松拳动作,并且在握拳的同时挤压位于掌心的球囊6使模拟血管充盈,在松拳时使得管腔内为负压利于输液瓶内液体滴入;因该手部模型保持手腕及上臂均裸露,在操作时可以将压脉带绑于真人手臂上,让护生可以了解病人输液时的感受并增快操作速度,增加护生与操作对象之间的互动。
球囊6设有血液注入口61,出血管4沿手背面1靠近小拇指方向延伸且该延伸段42的长度足以使得出血口41延伸至手掌面处2,该出血口41处设有血管夹5,出血管4的延伸段42位于手掌面2上手指根部隆起对应处,球囊6位于手掌面2的掌心处。将球囊6隐藏于掌心处,而出血管4延伸段42则位于手指根部隆起对应处,合理布局。
手背面1包括手背面1上设有可供模拟血管14分布的血管槽,模拟血管14槽处上方设有罩设于血管槽上的活动盖板13,分布于血管槽中的模拟血管14两侧分别汇聚于进血管3和出血管4处。血管槽呈多根型分布。
手背面1的前侧端口的边缘11延伸至可供指关节显露在外的指关节末端处,手掌面2的前侧端口的边缘21延伸至指关节前端处,手掌面2和手背面1的后侧端口上下齐平,该后侧端口的边缘12、22延伸至可供腕关节显露在外的腕关节前端处。手背面1的前侧端口使得指关节裸露,方便握拳操作,而手掌面2的前侧端口则延伸至手指根部对应处,由于手掌面2对于握拳操作无影响,故此设置,且该延伸处可用于出血管4延伸段42的安装固定,出血管4延伸段42可以用固定夹夹持固定于该处。
前侧端口为可供四指同时穿出的通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型可穿戴于真人手上,既能发挥操作中真人角色扮演的优势,即能与操作者沟通互动,又能反复练习,不会对真人造成创伤,形成比较逼真的临床情景,有利于操作者产生临床情景代入感,也有利于被操作者从病人角度体会被操作时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爱伤观念,且轻便小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手部模型包括手背面和手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和手掌面两侧封口处理形成可供真人手掌穿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端口和后侧端口均为开口结构,前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部手指穿出的指孔,后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掌伸入的穿戴入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一侧封口处设有可供大拇指穿出的大拇指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后侧端口至多延伸至手腕与手掌衔接处,所述手背面设有模拟血管组件,模拟血管组件包括模拟血管、进血管和出血管,进血管沿手背面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位置延伸且该延伸段的长度足以使得进血口延伸至手掌面处处,该进血口连接有可供模拟血液填充的球囊,球囊周面的最大外轮廓小于手掌面的外侧边缘,球囊位于手掌面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设有血液注入口,出血管沿手背面靠近小拇指方向延伸且该延伸段的长度足以使得出血口延伸至手掌面处,该出血口处设有血管夹,出血管的延伸段位于手掌面上手指根部隆起对应处,球囊位于手掌面的掌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包括手背面上设有可供模拟血管分布的血管槽,模拟血管槽处设有罩设于血管槽上的活动盖板,分布于血管槽中的模拟血管的头末端分别汇聚于进血管和出血管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指关节显露在外的指关节末端处,手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指关节前端处,所述手掌面和手背面的后侧端口上下齐平,该后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腕关节显露在外的腕关节前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指关节显露在外的指关节末端处,手掌面的前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指关节前端处,所述手掌面和手背面的后侧端口上下齐平,该后侧端口的边缘延伸至可供腕关节显露在外的腕关节前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 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端口为可供四指同时穿出的通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 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端口为可供四指同时穿出的通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于手部模型表面的仿真手部皮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于手部模型表面的仿真手部皮肤。
CN201720359770.4U 2017-04-07 2017-04-07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5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9770.4U CN206685035U (zh) 2017-04-07 2017-04-07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9770.4U CN206685035U (zh) 2017-04-07 2017-04-07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5035U true CN206685035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977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85035U (zh) 2017-04-07 2017-04-07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5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6465B2 (en) Phlebotomy training device
CN205451639U (zh) 一种静脉注射教学用具
CN201845491U (zh) 手背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CN108257473A (zh) 一种带有仿真皮肤材料的皮下注射训练模型
US11288982B2 (en)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anatomical model for medical training
CN204045100U (zh) 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
CN106097824A (zh) 静脉穿刺训练器具
CN206685035U (zh)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CN107067923A (zh) 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
CN109859599A (zh) 一种颈内静脉穿刺示教模型
CN201955981U (zh) 一种静脉穿刺练习模型
CN202332041U (zh) 静脉输液仿真手成套考核指导模型
CN202434109U (zh) 高仿真有机磷中毒抢救训练电子标准化病人
CN210429021U (zh) 一种手背静脉输液模型
CN201477786U (zh) 人体注射用模拟手套
CN104575216A (zh) 一种静脉穿刺练习手套
CN209859451U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通路穿刺的模拟训练装置
CN208077437U (zh) 一种用于输液实验的仿真装置
CN216817658U (zh) 静脉穿刺模拟训练用教具
CN213781381U (zh) 一种穿戴式人体输液模型
CN201853406U (zh) 肘部静脉穿刺模块
CN201489716U (zh) 中心静脉穿刺模型
CN205827760U (zh) 一种皮试教学仿真模型
CN110322767A (zh) 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
CN209265814U (zh) 静脉穿刺教学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