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4379U -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 Google Patents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4379U
CN206684379U CN201720416608.1U CN201720416608U CN206684379U CN 206684379 U CN206684379 U CN 206684379U CN 201720416608 U CN201720416608 U CN 201720416608U CN 206684379 U CN206684379 U CN 206684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prism
lens
group
ey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66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喜
侴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LESE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LESE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LESE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LESE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66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4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4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望远系统,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光电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单元,用于显示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出的待测物方位参数值的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装置设置于望远系统的焦平面处,在观察待测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待测物的方位参数值;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感测待测物光线强度的照度计,照明装置根据照度计的感测结果自动打开或自动关闭。它具有望远效果好,测距方便,可适应不同光照环境的优点。

Description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背景技术
在望远镜领域,激光测距一般应用TOF测距原理,即利用光飞行时间与光飞行速度的乘积等于光飞行距离的原理(S=CT);具体应用即记录激光发射时的时间点及激光打在目标物上后返回来被接收系统接收到的时间点,二者时间点的差即为光飞行时间,然后利用光飞行时间与光在空气中的速度C相乘即得到激光发射点距目标物的距离的两倍。一般地,带有激光测距的望远镜包括有激光发射光路系统,它对从激光管(激光器)发射出来的激光进行扩束、准直然后向目标物射出激光,还包括望远系统,它主要由物镜系统及目镜系统购成,物镜系统的作用是将远处的景物清晰的成像在其焦平面上,眼睛通过目镜系统对物镜系统所成的像进行观察,准确地讲,望远系统即为望远镜中对远处目标成清晰实像的光学系统。
由于激光技术的发展,望远镜由原来在分划板上参照“参照物”成像大小来估算被测物体的距离的方式发展为在望远镜系统内配置激光测距系统,在实现远距离观察目标的同时实现对观察的目标进行距离,高度,宽度及角度等方面的精确测量。因此,巧妙的实现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与激光测距的光学系统的融合与协调,实现两种功能的合二为一。
目前市面的望远镜功能单一,具有测距功能的望远镜又难以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例如,在光照条件不够好的环境中观察时,无法清楚的看到检测参数;再者,由于机构设计不够合理,其机构较为复杂,望远系统、激光发射及激光接收都通过独立的系统来完成,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它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其可适应不同照度环境,同时其结构合理,激光发射和望远共用一部分光路,有效节省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望远系统,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光电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单元,用于显示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出的待测物方位参数值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为全透型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望远系统的焦平面处以使观察者可通过所述望远系统同时观察到物像和该物像的方位参数值,所述望远系统包括有物镜/物镜组和目镜/目镜组,所述望远系统中设有防止激光进入、允许白光进入目镜/目镜组的分光膜,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共用所述望远系统的物镜/物镜组以射出激光,目镜/目镜组安装在壳体一侧的单眼镜筒内,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用于照亮所述显示装置以便查看方位参数值的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感测待测物光线强度的照度计,所述照明装置根据所述照度计的感测结果自动打开或自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物镜组与目镜/目镜组两者光轴平行,两者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棱镜/棱镜组转向从而连通光路,所述激光发射系统通过棱镜/棱镜组转向后由所述物镜/物镜组射出激光。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接收系统包括有激光感应接收器,将待测物反射的激光汇聚至激光感应接收器上的激光接收凸透镜,激光接收凸透镜、所述物镜/物镜组及目镜/目镜组三者的光轴相平行,物镜/物镜组与激光接收凸透镜位于壳体一侧,物镜/物镜组安装在望远镜筒内,激光接收凸透镜安装在激光接收镜筒内,望远镜筒及激光接收镜筒位于与所述单眼镜筒相对一侧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包括有激光器,激光器与所述棱镜/棱镜组之间设有激光扩束镜,激光器发射的激光通过激光扩束镜扩束后再经所述棱镜/棱镜组转向由物镜/物镜组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棱镜组与目镜/目镜组之间设有等腰直角棱镜及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为半透镜,由等腰直角棱镜转向的光再经所述平面反射镜反射后成像在所述焦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棱镜组由半五角棱镜和施密特屋脊棱镜组成的别汉屋脊棱镜组和楔形棱镜组成,楔形棱镜胶合安装在半五角棱镜的一侧,待测物所反射的光依次经所述物镜/物镜组、半五角棱镜、施密特屋脊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及平面反射镜后成像在所述焦平面上;所述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经过所述激光扩束镜扩束后再通过半五角棱镜转向并由所述物镜/物镜组射出;所述分光膜覆设于楔形棱镜与半五角棱镜的胶合面S2上。
进一步地,所述望远系统由物镜/物镜组、半五角棱镜、施密特屋脊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平面反射镜及目镜/目镜组组成;所述激光发射系统由激光器、激光扩束镜、半五角棱镜及物镜/物镜组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盒。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为R-PDLC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为LED照明灯。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全透式的显示装置,且显示装置位于焦平面处,观察者可同时观察到物像及显示装置上的参数值数据;通过设置照明装置,在晚上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根据照度计的感测结果可以自动打开照明装置,使R-PDLC上显示亮色的参数值,实现白天与晚上都能测距,当然,当待测环境光够亮时,根据照度计的感测结果可以自动关闭照明装置使设备合理用电,保证续航能力。激光发射系统共用望远系统的物镜/物镜组以射出激光,目镜/目镜组安装在壳体一侧的单眼镜筒内,这样目镜与物镜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光轴上,为激光测距数据显示方式提供结构上的便利,也有利于整个仪器外形设计提供结构上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学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望远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激光发射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激光接收光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6,望远系统,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光电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单元,其中,光电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主控模块单元为控制领域的设计模块单元,附图中并未指出。还包括用于显示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出的待测物方位参数值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为全透型液晶显示器,具体地,优选采用R-PDLC液晶显示屏,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具有透光性能的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0安装在所述望远系统的焦平面13处以使观察者可通过所述望远系统同时观察到物像和该物像的方位参数值,望远系统包括有物镜组12和目镜组3,望远系统中设有防止激光进入、允许白光进入目镜组3的分光膜,激光发射系统共用望远系统的物镜组12以射出激光,目镜组3安装在壳体1一侧的单眼镜筒14内。本实用新型中,棱镜或棱镜组是指单一的棱镜或者通过多个棱镜组成的棱镜系统。棱镜或棱镜组在光学系统中主要用于改变激光的传播方向和对物镜所成的像起倒象的作用以及折叠光路的作用,对于棱镜或棱镜组是光学领域的常见产品,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同样的,望远镜也可以是单一的目镜和物镜构成,比如最简单的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它就通过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实现了望远的功能,在光学仪器日趋发达的今天,一般采用多个镜片组合以尽可能的消除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弊端。电源模块可以是通过电池盒6安装电池来构成,一般来说选用可充电电池较好,例如镍铬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电源模块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的,也可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本实用新型所致的待测物方位参数一般是指被观测目标的相对距离,高度,角度及相对速度。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1内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用于照亮显示装置10以便查看方位参数值的照明装置17,照明装置17优选为LED照明灯;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感测待测物光线强度的照度计5,照明装置根据照度计的感测结果自动打开或自动关闭,一般来说,当照度计所感测到的光线强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模块会发出指令打开LED照明灯,当照度计所感测到的光线强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模块会发出指令打开LED照明灯,这样便实现白天与晚上都能测距,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电能的使用,保证设备的续航能力。当然,对于LED照明灯的控制也可以是手动方式的控制。
进一步地,物镜组12与目镜组3两者光轴平行,两者之间通过棱镜组500转向从而连通光路,激光发射系统通过棱镜组500转向后由物镜组12射出激光。将物镜组12与目镜组3的光路平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望远镜的结构,以达到利用光学领域常见棱镜的目的。
进一步地,激光接收系统包括有激光感应接收器11,将待测物反射的激光汇聚至激光感应接收器11上的激光接收凸透镜9,激光接收凸透镜9、物镜组12及目镜组3三者的光轴相平行,物镜组12与激光接收凸透镜10位于壳体1一侧,物镜组12安装在望远镜筒15内,激光接收凸透镜10安装在激光接收镜筒16内,望远镜筒15及激光接收镜筒16位于与单眼镜筒14相对一侧的壳体1上。
进一步地,激光发射系统包括有激光器7,激光器7与棱镜组500之间设有激光扩束镜8,激光器7发射的激光通过激光扩束镜8扩束后再经棱镜组500转向由物镜组12射出。
进一步地,棱镜组500与目镜组3之间设有等腰直角棱镜2及平面反射镜4,平面反射镜4为半透镜,由等腰直角棱镜2转向的光再经平面反射镜4反射后成像在焦平面13上。
进一步地,棱镜组500由半五角棱镜51和施密特屋脊棱镜52组成的别汉屋脊棱镜组和楔形棱镜53组成,楔形棱镜53胶合安装在半五角棱镜51的一侧,待测物所反射的光依次经物镜组12、半五角棱镜51、施密特屋脊棱镜52、等腰直角棱镜2及平面反射镜4后成像在焦平面13上;激光器7所发出的激光经过激光扩束镜8扩束后再通过半五角棱镜51转向并由物镜组12射出;分光膜覆设于楔形棱镜53与半五角棱镜51的胶合面S2上。在望远物镜系统中插入别汉屋脊棱镜组,在光路中起转像和折叠光路的作用,可以缩短望远镜外形尺寸。
进一步地,望远系统由物镜组12、半五角棱镜51、施密特屋脊棱镜52、等腰直角棱镜2、平面反射镜4及目镜组3组成;激光发射系统由激光器7、激光扩束镜8、半五角棱镜51及物镜组12组成。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6包括设于壳体1内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盒6。
本实用新型中,用PMMA材料制成的扩束镜8与物镜组构成发射系统,采用非球面与球面组合可以非常理想的控制激光发散角,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系统中激光的发散角可按制到0.002mrad,可实现更远距离的测距。
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发射系统从棱镜组中的半五角棱镜处利用楔形棱镜耦合进物镜系统,楔形镜胶合在半五角棱镜上,便于装配调式。激光发射系统离目镜远,且在光路结构上就完全避免了激光进入目镜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为使棱镜组反射效果更好,别汉屋脊棱镜组使用48度角棱镜,材料使用比H-K9L折射率更大一些的BaK7的玻璃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激光接收凸透镜可使用PMMA材料制成的非球面透镜,可使透镜在相对口径比较大的情况下,接收效果更好,并且比较经济。在棱镜组后利用等腰直角棱镜和平面反射镜对光路进行了转折,便于外形结构的人性化和多样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提供一种在各种光照条件下方便同时观察待测物及其方位参数的光学观察及检测系统,对其有主要技术贡献的特征在于各种光学元件和与之配合的技术特征,对于安装这些零部件的外壳则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不应局限于附图所示的结构,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出详细的说明后,这些光学元件及与之配合的其它零件的安装位置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此无需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望远系统,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光电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主控模块单元,用于显示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出的待测物方位参数值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为全透型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0)安装在所述望远系统的焦平面(13)处以使观察者可通过所述望远系统同时观察到物像和该物像的方位参数值,所述望远系统包括有物镜/物镜组(12)和目镜/目镜组(3),所述望远系统中设有防止激光进入、允许白光进入目镜/目镜组(3)的分光膜,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共用所述望远系统的物镜/物镜组(12)以射出激光,目镜/目镜组(3)安装在壳体(1)一侧的单眼镜筒(14)内,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用于照亮所述显示装置(10)以便查看方位参数值的照明装置(17);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感测待测物光线强度的照度计(5),所述照明装置根据所述照度计的感测结果自动打开或自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物镜组(12)与目镜/目镜组(3)两者光轴平行,两者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棱镜/棱镜组(500)转向从而连通光路,所述激光发射系统通过棱镜/棱镜组(500)转向后由所述物镜/物镜组(12)射出激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系统包括有激光感应接收器(11),将待测物反射的激光汇聚至激光感应接收器(11)上的激光接收凸透镜(9),激光接收凸透镜(9)、所述物镜/物镜组(12)及目镜/目镜组(3)三者的光轴相平行,物镜/物镜组(12)与激光接收凸透镜(9)位于壳体(1)一侧,物镜/物镜组(12)安装在望远镜筒(15)内,激光接收凸透镜(9)安装在激光接收镜筒(16)内,望远镜筒(15)及激光接收镜筒(16)位于与所述单眼镜筒(14)相对一侧的壳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包括有激光器(7),激光器(7)与所述棱镜/棱镜组(500)之间设有激光扩束镜(8),激光器(7)发射的激光通过激光扩束镜(8)扩束后再经所述棱镜/棱镜组(500)转向由物镜/物镜组(12)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棱镜组(500)与目镜/目镜组(3)之间设有等腰直角棱镜(2)及平面反射镜(4),所述平面反射镜(4)为半透镜,由等腰直角棱镜(2)转向的光再经所述平面反射镜(4)反射后成像在所述焦平面(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棱镜组(500)由半五角棱镜(51)和施密特屋脊棱镜(52)组成的别汉屋脊棱镜组和楔形棱镜(53)组成,楔形棱镜(53)胶合安装在半五角棱镜(51)的一侧,待测物所反射的光依次经所述物镜/物镜组(12)、半五角棱镜(51)、施密特屋脊棱镜(52)、等腰直角棱镜(2)及平面反射镜(4)后成像在所述焦平面(13)上;所述激光器(7)所发出的激光经过所述激光扩束镜(8)扩束后再通过半五角棱镜(51)转向并由所述物镜/物镜组(12)射出;所述分光膜覆设于楔形棱镜(53)与半五角棱镜(51)的胶合面S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系统由物镜/物镜组(12)、半五角棱镜(51)、施密特屋脊棱镜(52)、等腰直角棱镜(2)、平面反射镜(4)及目镜/目镜组(3)组成;所述激光发射系统由激光器(7)、激光扩束镜(8)、半五角棱镜(51)及物镜/物镜组(12)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盒(6)。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10)为R-PDLC液晶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7)为LED照明灯。
CN201720416608.1U 2017-04-19 2017-04-19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Active CN20668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6608.1U CN206684379U (zh) 2017-04-19 2017-04-19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6608.1U CN206684379U (zh) 2017-04-19 2017-04-19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4379U true CN206684379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40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6608.1U Active CN206684379U (zh) 2017-04-19 2017-04-19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43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689A (zh) * 2017-04-19 2017-07-14 深圳市迈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107966707A (zh) * 2017-12-15 2018-04-27 杭州欧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距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689A (zh) * 2017-04-19 2017-07-14 深圳市迈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107966707A (zh) * 2017-12-15 2018-04-27 杭州欧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距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0473B (zh) 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107329273B (zh)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CN103703389B (zh) 具有增强的照明指示器的激光跟踪仪
ES2834879T3 (es) Telescopio binocular con función de telemetría láser digital
CN102096194B (zh) 一种光学透射投影式立体头盔显示器
CN110058419B (zh) 一种正像系统及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
CN201637925U (zh) 激光测距数显双筒望远镜
CN206684379U (zh)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106950689A (zh) 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209400804U (zh) 增强现实光学模组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04457785A (zh) 动态lcos拼接式星模拟器及星敏感器地面标定装置
CN202166780U (zh) 一种具有红外测距功能的望远镜
CN108562190A (zh) 一种瞄准镜
EP3996368A1 (en) Camera module using small reflector, and optical device for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same
WO2023124163A1 (zh) 多光融合瞄准镜以及多光融合方法
CN206892449U (zh) 一种数码光学昼夜两用瞄镜
JPH074967A (ja) 測量装置
CN103398837A (zh) 基于反射光路的微光夜视仪分辨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960770U (zh) 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WO2018192068A1 (zh) 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RU2006138301A (ru) Лазерный прицел-дальномер (варианты)
CN114994931B (zh) 前置瞄准装置及组合式瞄准系统
CN203275765U (zh) 一种基于阿贝棱镜的光学棱镜结构
CN207352274U (zh) 一种带有oled和lcd双显示功能的测距望远模组
CN109960103B (zh) 一种3d成像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