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0485U - 多连体培养管 - Google Patents
多连体培养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80485U CN206680485U CN201720383283.1U CN201720383283U CN206680485U CN 206680485 U CN206680485 U CN 206680485U CN 201720383283 U CN201720383283 U CN 201720383283U CN 206680485 U CN206680485 U CN 2066804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pipes
- central tube
- concatemer
-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连体培养管,它包括中心管和沿周向布置于中心管管壁的周管,周管的管壁与中心管的管壁连通,连通处设有微孔膜,各周管之间互不连通,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配套有相应的管盖。使用时向中心管和每个周管内都加上培养液,然后按实验需求给不同的管上接种,盖上管盖拧紧即可。还可以根据不同实验要求,可同时接种也可分不同时间分别给不同的管接种。本实用新型能对多种菌类进行隔离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它们之间可溶性代谢物质的实时交换,能够实现观察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互作现象,包括不同的单细胞体微生物之间的互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育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多连体培养管。
背景技术
研究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是当前开发生物农药等重要技术的关键研究内容, 微生物之间的“对峙实验”是评估它们之间相互拮抗程度的重要手段。“平板对峙实验”(也叫“平皿对峙实验”)通常被用于拮抗分析当中。除了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之外,多种微生物之间互益促生的关系也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对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分析通常使用“平板对峙实验”进行分析。“平板对峙实验”的做法是:在平皿上倒上固体培养基,然后将受对峙的对象丝状菌接种于平板中心,再在平皿周围选点接上候选的对峙菌种。培养过程中,中间的丝状菌会迅速向四周蔓延生长,若对峙菌种对其有拮抗作用,菌丝就无法继续朝这方向蔓延;若无拮抗作用,菌丝就会蔓延过该菌落一直长到平皿边缘。这类实验过程中使用关键器具的是常见的“平皿”。“平板对峙实验”一般要求受对峙的对象菌是生长速度较快的丝状菌,如各类霉菌等可以在固体培养基的平皿上能快速生长蔓延。而这一特性要求不适合单细胞体的菌类,如酵母和细菌等;因为单细胞体的菌类其菌落蔓延速度慢很多,因此“平板对峙实验”对于此类单细胞体微生物难以显示出“拮抗”、“对峙”等效果。另外,由于平板上无隔离障碍,不同的微生物生长蔓延可以相互交接叠加混合,难以用于观察微生物之间互益促生现象。
目前对于“多种微生物之间互益促生”关系的研究,一般做法是收集某一微生物的代谢物(或无菌体的培养液)后用于另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研究。对于此类研究,目前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也没有专门的器具。导致该方法在互作研究上是分步进行的,并不能反映自然界中微生物之间的实时互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多种菌类进行隔离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它们之间可溶性代谢物质的实时交换,便于对多种微生物的互作培养研究的多连体培养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多连体培养管,它包括中心管和沿周向布置于中心管管壁的周管,周管的管壁与中心管的管壁连通,连通处设有微孔膜,各周管之间互不连通,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配套有相应的管盖。
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条形槽。
所述周管的管壁上设有轴向开口,周管以其轴向开口与中心管管壁处的条形槽连通。
所述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均为螺纹口,所述管盖为配套的螺纹盖。
所述微孔膜上微孔的孔径为0.05μm-0.15μm,微孔膜固接于所述中心管管壁处的条形槽上。
为了便于观察,使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周管均用耐高温高压的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管盖由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
所述微孔膜由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向每个管(包括中心管和每个周管)内都加上培养液,然后按实验需求给不同的管上接种,盖上管盖拧紧即可。还可以根据不同实验要求,可同时接种也可分不同时间分别给不同的管接种。因此能对多种菌类进行隔离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它们之间可溶性代谢物质的实时交换,还能够实现观察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互作现象(包括不同的单细胞体微生物之间的互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中心管的轴侧示意图。
图示序号:
1—中心管、2—周管、3—微孔膜、4—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多连体培养管,它包括中心管1和沿周向布置于中心管管壁的六个周管2,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均为螺纹口,配套有相应的螺纹盖作为管盖4。中心管的管壁设有六个条形槽,槽内嵌装有微孔膜3,微孔膜上微孔的孔径介于0.05μm-0.15μm之间。六个周管均为轴向设有开口的开口管,周管以其轴向开口与中心管管壁处的条形槽连通,并通过微孔膜阻隔连通道;六个周管之间互不连通、相互独立。中心管和周管均采用耐高温高压的透明材料制成,以便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并便于观察,同时将管盖和微孔膜均选用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运用本实施例进行实验时:向每个管(包括中心管和每个周管)内都加上培养液,然后按实验需求给不同的管上接种,盖上管盖拧紧即可。还可以根据不同实验要求,可同时接种也可分不同时间分别给不同的管接种。
因此相较于目前的“平板对峙实验”而言,运用本实施例进行实用具有以下三点优点:
(1)更方便用于单细胞体微生物之间的对峙实验;
(2)多连体管中的微孔膜能隔离不同管中的菌体避免不同菌体混合,而代谢物质可以在微孔膜中透过,因此可用于观察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互益促生现象
(3)由于微孔膜隔离的效果,不同管的接种时间差异可以拉开很长,方便不同实验设计需求的微生物试验。
并且这种多连体管可以清洗灭菌后多次重复使用。
Claims (8)
1.一种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管和沿周向布置于中心管管壁的周管,周管的管壁与中心管的管壁连通,连通处设有微孔膜,各周管之间互不连通,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配套有相应的管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条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周管的管壁上设有轴向开口,周管以其轴向开口与中心管管壁处的条形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和周管的顶端均为螺纹口,所述管盖为配套的螺纹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上微孔的孔径为0.05μm-0.15μm,微孔膜固接于所述中心管管壁处的条形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周管均用耐高温高压的透明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由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连体培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由耐高温高压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83283.1U CN206680485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多连体培养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83283.1U CN206680485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多连体培养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80485U true CN206680485U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39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83283.1U Active CN206680485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多连体培养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80485U (zh) |
-
2017
- 2017-04-13 CN CN201720383283.1U patent/CN2066804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70866U (zh) | 一种无透明带胚胎培养皿 | |
KR20050044484A (ko) | 생물 배양 장치 및 생물 배양 방법 | |
CN101148641B (zh) | 一种高通量快速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981083A (zh) | 一种微藻封闭式兼养培养法及其培养系统 | |
CN202849409U (zh) | 一种细胞共培养瓶 | |
CN103131656A (zh) | 一株链霉菌yt027及其应用 | |
CN202181306U (zh) | 多种细胞共培养支架以及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 |
CN104186311A (zh) | 一种组织培养装置及光皮桦微型扦插快繁方法 | |
CN206680485U (zh) | 多连体培养管 | |
CN205669030U (zh) | 细胞共培养小皿 | |
CN101845397A (zh) | 一种培养金龟子绿僵菌的方法 | |
CN201313888Y (zh) | 一种微生物接种与培养装置 | |
CN203429184U (zh) | 多种附壁细胞共培养装置 | |
CN204644372U (zh) | 一种多细胞非接触培养装置 | |
CN108913618A (zh) |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spb14及其应用 | |
CN108260476A (zh) | 一种羊肚菌菌种分离的方法 | |
CN104285906B (zh) | 一种建立含有Rickettisa菌和不含Rickettisa菌的烟粉虱种群的方法 | |
CN208402717U (zh) | 一种香菇液体菌种培育装置 | |
CN203346380U (zh) | 一种多功能细菌生物膜发生装置 | |
RU182023U1 (ru) | Ростовая камер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 |
CN207678485U (zh) | 一种蝙蝠蛾幼虫接种体菌源的双相膜式反应器 | |
CN105368700B (zh) | 窖池微生物原位培养装置及方法 | |
CN206101184U (zh) | 一种拟南芥无菌水培装置 | |
CN211035950U (zh) | 一种可扩大细胞培养量的细胞培养皿 | |
CN201031224Y (zh) | 生物定向食物链培养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