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9186U -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79186U CN206679186U CN201720411875.XU CN201720411875U CN206679186U CN 206679186 U CN206679186 U CN 206679186U CN 201720411875 U CN201720411875 U CN 201720411875U CN 206679186 U CN206679186 U CN 2066791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mountain bike
- chain wheel
- axis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涉及骑行设备技术领域。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牙盘、飞轮以及设置于第一牙盘和飞轮之间的第二牙盘,第一牙盘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第二牙盘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飞轮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通过套设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相连,第二牙盘和飞轮通过套设于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上的第二链条相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传动比较小,导致骑行者骑行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利用两级传动,大大增大了山地车整体的传动比,使得传动行程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骑行者的骑行速度,使骑行者获得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山地自行车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主要用于越野,如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具有刺激、危险、运动强度高等特点,由于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山地车的性能非常突出,防滑性好,坚固耐用,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使骑行者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征服感,受到了很多骑行者的喜爱。
传动系统是山地自行车的主要运动部件之一,现有的山地自行车的传动系统主要利用牙盘带动飞轮旋转以使山地车能够实现行驶功能,牙盘和飞轮上均设有多个不同齿数的链轮,利用链条连接牙盘和飞轮上的链轮以使牙盘能够带动飞轮旋转,通过牙盘链轮和飞轮链轮之间的不同连接组合,能够使山地车具备不同的齿数比,从而使山地车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使山地车具备变速功能,以适应骑行者在逆风、爬坡等多种不同骑行环境中的骑行要求。
由于现有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主要利用牙盘带动飞轮进行传动,牙盘和飞轮的链轮组合带来的可调速度档位较少,传动比较小,传动行程小,导致骑行者骑行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传动比较小,导致骑行者骑行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牙盘、飞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牙盘和所述飞轮之间的第二牙盘;
所述第一牙盘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二牙盘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所述飞轮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
所述第一牙盘和所述第二牙盘通过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相连,所述第二牙盘和所述飞轮通过套设于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上的第二链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牙盘的中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链轮转动的第一中轴,所述第二牙盘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并带动所述第二链轮转动的第二中轴,所述飞轮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三链轮转动的第三中轴;
所述第一中轴、所述第二中轴以及所述第三中轴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不同,且所述第一中轴、所述第二中轴以及所述第三中轴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中轴与所述第一中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轴与所述第三中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中轴反对称设置的两个曲柄,两个所述曲柄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的自由端设有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山地自行车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牙盘、所述第二牙盘以及所述飞轮的车架、与所述车架相连的用于实现所述山地自行车的行走功能的车轮系统,与所述车轮系统及所述车架相连的转向系统、与所述车轮系统相连的制动系统以及与所述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相连的变速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与所述第一牙盘相连的彼此之间具有夹角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第四连杆、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第五连杆、连接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的第六连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牙盘的端部的车座;
所述飞轮设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的连接部,所述第二牙盘设于所述第六连杆上,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以及所述第六连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五连杆以及两个所述第六连杆均设于所述飞轮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系统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牙盘、所述第二牙盘和所述飞轮上的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设于所述转向系统上的变速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变速器和所述第一拨链器、所述第二拨链器和所述第三拨链器的变速线。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下部的前轮组件和与所述飞轮同轴设置的后轮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连接部相连的把立、设于所述把立上部的车把以及设于所述把立的下部并与所述前轮组件相连的前叉。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前轮组件和所述后轮组件上的碟刹、设于所述车把上的刹把以及连接所述刹把和所述碟刹的刹车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牙盘、第二牙盘和飞轮,第二牙盘设于第一牙盘和飞轮之间,利用第一牙盘带动第二牙盘旋转,第二牙盘带动飞轮旋转,从而使山地车能够实现行驶功能,通过在第一牙盘和飞轮之间增设第二牙盘,改变了传统山地自行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利用牙盘带动飞轮旋转的传动方式,具体地,第一牙盘作为主动轮,在第一牙盘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使第一牙盘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一链轮进行选择,第二牙盘作为被动轮,同时相对于飞轮而言又是飞轮的主动轮,在第二牙盘上也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使第二牙盘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二链轮进行选择,为使第一牙盘能够带动第二牙盘旋转,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通过套设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相连,使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传动构成一级传动,通过改变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传动齿数,选择具有不同齿数的第一链轮和不同齿数的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使得一级传动具备多种传动比,从而使山地车具备多级变速功能,飞轮作为被动轮,飞轮上同样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使飞轮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三链轮进行选择,为使第二牙盘能够带动飞轮旋转,第二牙盘和飞轮通过套设于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上的第二链条相连,使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的传动构成二级传动,二级传动中的第二链轮与一级传动中的第二链轮为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通过改变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的传动齿数,选择具有不同齿数的第二链轮和不同齿数的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使得二级传动具备多种传动比,山地车的传动比为一级传动的传动比与二级传动的传动比的乘积,从而使山地车获得了不同的传动比,使山地车具备了变速功能,提高了骑行者在逆风、爬坡等多种不同骑行环境中对骑行要求的适应性,同时,由于采用了两级传动,增加了山地车传动系统的可调速度档位,使骑行者获得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容易满足骑行者的骑行要求,由于山地车的传动比为主动轮与被动轮的齿数比与后轮直径的乘积,而传动比与山地车的脚踏板每转动一周山地车前行的传动行程成正比,因此,当传动比较大时,传动行程较大,则相同时间内骑行者的骑行速度就快,由于山地车利用两级传动,传动比为一级传动与二级传动传动比的乘积,当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均采用较大齿数的链轮带动较小齿数的链轮时,由于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的传动比均较大,山地车的整体传动比为两级传动比的乘积,从而大大增大了山地车整体的传动比,使得传动行程大大提高,有效地加快了骑行者的骑行速度,使骑行者获得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自行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牙盘;200-第二牙盘;300-飞轮;400-第一链条;500-第二链条;600-车架;110-第一链轮;120-第一中轴;130-曲柄;140-脚踏板;210-第二链轮;220-第二中轴;310-第三链轮;320-第三中轴;610-第一连杆;620-第二连杆;630-第三连杆;640-第四连杆;650-第五连杆;660-第六连杆;670-车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及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自行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请一并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牙盘100、飞轮300以及设置于第一牙盘100和飞轮300之间的第二牙盘200,具体而言:
第一牙盘1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110,第二牙盘2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210,飞轮3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310,第一牙盘100和第二牙盘200通过套设于第一链轮110和第二链轮210上的第一链条400相连,第二牙盘200和飞轮300通过套设于第二链轮210和第三链轮310上的第二链条500相连。
由于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第一牙盘100、第二牙盘200和飞轮300,第二牙盘200设于第一牙盘100和飞轮300之间,利用第一牙盘100带动第二牙盘200旋转,第二牙盘200带动飞轮300旋转,从而使山地车能够实现行驶功能,通过在第一牙盘100和飞轮300之间增设第二牙盘200,改变了传统山地自行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利用牙盘带动飞轮300旋转的传动方式,具体地,第一牙盘100作为主动轮,在第一牙盘1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110,使第一牙盘100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一链轮110进行选择,第二牙盘200作为被动轮,同时相对于飞轮300而言又是飞轮300的主动轮,在第二牙盘200上也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210,使第二牙盘200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二链轮210进行选择,为使第一牙盘100能够带动第二牙盘200旋转,第一牙盘100和第二牙盘200通过套设于第一链轮110和第二链轮210上的第一链条400相连,使第一链轮110和第二链轮210的传动构成一级传动,通过改变第一链轮110和第二链轮210的传动齿数,选择具有不同齿数的第一链轮110和不同齿数的第二链轮210通过第一链条400连接,使得一级传动具备多种传动比,从而使山地车具备多级变速功能,飞轮300作为被动轮,飞轮300上同样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310,使飞轮300的传动齿数可变,从而在骑行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或个人的骑行方式不同对第三链轮310进行选择,为使第二牙盘200能够带动飞轮300旋转,第二牙盘200和飞轮300通过套设于第二链轮210和第三链轮310上的第二链条500相连,使第二链轮210和第三链轮310的传动构成二级传动,二级传动中的第二链轮210与一级传动中的第二链轮210为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210,通过改变第二链轮210和第三链轮310的传动齿数,选择具有不同齿数的第二链轮210和不同齿数的第三链轮310通过第二链条500连接,使得二级传动具备多种传动比,山地车的传动比为一级传动的传动比与二级传动的传动比的乘积,从而使山地车获得了不同的传动比,使山地车具备了变速功能,提高了骑行者在逆风、爬坡等多种不同骑行环境中对骑行要求的适应性,同时,由于采用了两级传动,增加了山地车传动系统的可调速度档位,使骑行者获得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容易满足骑行者的骑行要求,由于山地车的传动比为主动轮与被动轮的齿数比与后轮直径的乘积,而传动比与山地车的脚踏板140每转动一周山地车前行的传动行程成正比,因此,当传动比较大时,传动行程较大,则相同时间内骑行者的骑行速度就快,由于山地车利用两级传动,传动比为一级传动与二级传动传动比的乘积,当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均采用较大齿数的链轮带动较小齿数的链轮时,由于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的传动比均较大,山地车的整体传动比为两级传动比的乘积,从而大大增大了山地车整体的传动比,使得传动行程大大提高,有效地加快了骑行者的骑行速度,使骑行者获得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牙盘100通过设于第一牙盘100中部的第一中轴120来带动第一牙盘100上的多个第一链轮110转动,第一中轴120与第一牙盘100可采用轴承相连,第二牙盘200通过设于第二牙盘200中部的第二中轴220来支撑并带动第二牙盘200上的多个第二链轮210转动,第二中轴220与第二牙盘200可采用轴承相连,具体地,由第一中轴120带动第一链轮110转动,由第一链轮110带动第二链轮210转动,由第二链轮210带动第二中轴220转动,此时第二中轴220起支撑作用,同时第二中轴220带动第二牙盘200上的另一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210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牙盘100与第二牙盘200的一级传动,飞轮300通过设于飞轮300中部的第三中轴320来支撑飞轮300上的多个第三链轮310转动,第三中轴320与飞轮300可采用轴承相连,具体地,第一中轴120、第二中轴220及第三中轴320相对于水平面度高度不同,能够减小传动系统的尺寸,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使传动可靠,沿竖直方向,第一中轴120设于第二中轴220与第三中轴320之间,第一中轴120、第二中轴220及第三中轴320的轴心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为了使传动系统适应山地车的结构,避免第二牙盘200与山地车的后轮之间产生干涉,第二中轴220与第一中轴12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中轴220与第三中轴320之间的距离,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传动系统的功能,避免运动干涉,提高山地车结构的紧凑性。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还包括曲柄130和脚踏板140,曲柄130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中轴120的两端相连,且两个曲柄130相对于第一中轴120呈反对称设置,以使两个曲柄130的转动适应人体双腿的骑行运动,两个曲柄130远离第一中轴120的自由端部连接有脚踏板140,从而实现在骑行时,由脚踏板140带动曲柄130转动,由曲柄130带动第一链轮110旋转,由第一链轮110带动第二链轮210旋转,由第二链轮210带动第三链轮310旋转,由第三链轮310带动山地车的后轮转动,从而实现山地车的行驶功能。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地自行车,包括实施例1中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通过采用两级传动的传动系统能够使山地自行车的传动比大大提高,从而增大了整车的传动行程,使骑行者在相同时间内骑行速度加快,能够获得更好的骑行体验。山地自行车除传动系统外还包括车架600、车轮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变速系统等,这些系统结构协同作用以使山地自行车能够实现其基本功能,山地自行车的车架600是整个山地车的骨架,用以为山地车的其他部分结构提供固定支撑作用,第一牙盘100、第二牙盘200及飞轮300均固定于车架600上,车轮系统与车架600相连,用以实现山地自行车的行走功能,转向系统与车架600及车轮系统相连,以使山地车能够实现转向,制动系统与车轮系统相连,保障骑行的安全,变速系统与传动系统相连,以便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换挡操作便利,以适应不同的骑行环境或者个人需求。
为使山地车的车架600适应传动系统的结构变化,具体地,如图4所示,山地车的车架600结构应包括与第一牙盘100相连的第一连杆610、第二连杆620和第三连杆630,且第一连杆610、第二连杆620和第三连杆630之间具有夹角,第四连杆640与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20相连,第五连杆650与第二连杆620和第三连杆630相连,第六连杆660与第三连杆630和第五连杆650相连,在第二连杆620远离第一牙盘100的自由端部连接有车座670,以方便骑行者的骑行,传动系统与车架600相连,具体地,飞轮300设于第三连杆630和第五连杆650的连接部,第二牙盘200设于第六连杆660上,由于车架600与车轮系统相连,为使车架600适应车轮系统的结构,车架600的第三连杆630、第五连杆650以及第六连杆660均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三连杆630、两个第五连杆650以及两个第六连杆660均设于飞轮300或第二牙盘200的两侧,从而使传动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传动系统与车架600连接固定牢靠,使山地自行车的安全性更高。
由于采用两级传动的传动系统使山地自行车具备变速功能,为使山地车的变速系统适应传动系统的结构变化,具体地,变速系统应包括分别设于第一牙盘100、第二牙盘200和飞轮300上的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分别用以改变接入传动系统中的第一链轮110、第二链轮210和第三链轮310的齿数,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通过变速线分别连接有变速器,变速器设于转向系统上,通过调节变速器,变速器通过变速线能够带动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的动作,从而调整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以使山地车获得不同的速度档位,方便骑行者的骑行。
车轮系统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前轮组件设于第一连杆610的下部,与车架600及转向系统相连,后轮组件与飞轮300同轴设置,与车架600相连,通过飞轮300的旋转带动后轮组件的旋转,因此后轮组件为主动轮组件,利用后轮组件的运动使得前轮组件可以旋转,从而使山地自行车能够实现行走功能。
转向系统用以实现山地车的转向功能,转向系统与车架600及车轮系统相连以使车轮系统改变骑行方向,转向系统包括与第一连杆610和第四连杆640相连的把立,把立能够对转向系统起到支撑作用,把立的上部连接有用于支撑骑行者手部的车把,把立的下部连接有前叉,前叉与前轮组件相连,在转动车把时,车把带动前叉转动,从而使前叉带动前轮组件转动,以改变骑行方向。
制动系统是山地自行车的安全保障,通过在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上设置碟刹,能够避免车轮被抱死,有效提高了车轮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刹把设于车把上,并且通过刹车线将刹把和碟刹相连,在需要刹车时握紧刹把,刹把带动刹车线使碟刹发挥制动功能,从而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牙盘(100)、飞轮(30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牙盘(100)和所述飞轮(300)之间的第二牙盘(200);
所述第一牙盘(1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一链轮(110),所述第二牙盘(2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二链轮(210),所述飞轮(300)上设有多个齿数不同的第三链轮(310);
所述第一牙盘(100)和所述第二牙盘(200)通过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110)和所述第二链轮(210)上的第一链条(400)相连,所述第二牙盘(200)和所述飞轮(300)通过套设于所述第二链轮(210)和所述第三链轮(310)上的第二链条(50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盘(100)的中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链轮(110)转动的第一中轴(120),所述第二牙盘(200)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并带动所述第二链轮(210)转动的第二中轴(220),所述飞轮(300)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三链轮(310)转动的第三中轴(320);
所述第一中轴(120)、所述第二中轴(220)以及所述第三中轴(320)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不同,且所述第一中轴(120)、所述第二中轴(220)以及所述第三中轴(320)的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中轴(220)与所述第一中轴(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轴(220)与所述第三中轴(320)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轴(1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相对于所述第一中轴(120)反对称设置的两个曲柄(130),两个所述曲柄(130)远离所述第一中轴(120)的自由端设有脚踏板(140)。
4.一种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山地车的传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地自行车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牙盘(100)、所述第二牙盘(200)以及所述飞轮(300)的车架(600)、与所述车架(600)相连的用于实现所述山地自行车的行走功能的车轮系统,与所述车轮系统及所述车架(600)相连的转向系统、与所述车轮系统相连的制动系统以及与所述山地车的传动系统相连的变速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600)包括与所述第一牙盘(100)相连的彼此之间具有夹角的第一连杆(610)、第二连杆(620)和第三连杆(630)、连接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20)的第四连杆(640)、连接第二连杆(620)和第三连杆(630)的第五连杆(650)、连接第三连杆(630)和第五连杆(650)的第六连杆(660)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杆(620)远离所述第一牙盘(100)的端部的车座(670);
所述飞轮(300)设于所述第三连杆(630)和所述第五连杆(650)的连接部,所述第二牙盘(200)设于所述第六连杆(660)上,所述第三连杆(630)、所述第五连杆(650)以及所述第六连杆(660)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连杆(630)、两个所述第五连杆(650)以及两个所述第六连杆(660)均设于所述飞轮(300)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牙盘(100)、所述第二牙盘(200)和所述飞轮(300)上的第一拨链器、第二拨链器和第三拨链器、设于所述转向系统上的变速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变速器和所述第一拨链器、所述第二拨链器和所述第三拨链器的变速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杆(610)下部的前轮组件和与所述飞轮(300)同轴设置的后轮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610)和所述第四连杆(640)的连接部相连的把立、设于所述把立上部的车把以及设于所述把立的下部并与所述前轮组件相连的前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山地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前轮组件和所述后轮组件上的碟刹、设于所述车把上的刹把以及连接所述刹把和所述碟刹的刹车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1875.XU CN206679186U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1875.XU CN206679186U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79186U true CN206679186U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40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1187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9186U (zh) | 2017-04-19 | 2017-04-19 |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79186U (zh) |
-
2017
- 2017-04-19 CN CN201720411875.XU patent/CN2066791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1778B (zh) | 踏板作为发动机的微型踏板车 | |
CN106660605B (zh) | 前驱自行车及差速双驱自行车 | |
CN206187263U (zh) | 中轴双飞轮往复踩踏变速自行车 | |
CN103754316A (zh) | 一种前后轮双驱动自行车 | |
RU2379211C1 (ru) | Полноприводный велосипед | |
CN206679186U (zh) | 山地车的传动系统及山地自行车 | |
CN203332325U (zh) | 滑板 | |
US7938420B1 (en) | Bicycle drive mechanism with pedal leverage arm | |
CN109484562A (zh) | 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 |
CN206171708U (zh) | 链齿传动式双置加速器手动多级调速高速山地自行车 | |
CN103538679B (zh) | 一种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脚踏车 | |
CN104691675A (zh) | 一种亲子自行车 | |
CN209938843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
CN207725543U (zh) | 多轮休闲健身自行车 | |
CN102381410A (zh) | 拔河运动脚踏车 | |
CN107444553B (zh) | 一种手摇娱乐自行车 | |
CN206968905U (zh) | 一种座椅控制同步带传动转向的多档位手摇自行车 | |
CN106494543B (zh) | 平面运动休闲自行车 | |
CN207208353U (zh) | 一种手摇娱乐自行车 | |
CN218662245U (zh) | 一种两轮载人工具 | |
CN104548493B (zh) | 自行车训练装置 | |
CN104670413B (zh) | 多功能旅游变速赛车 | |
CN201472548U (zh) | 多功能自行童车 | |
CN2086711U (zh) | 摇摇车 | |
CN107839810A (zh) | 多轮休闲健身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