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7846U -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7846U
CN206677846U CN201720377130.6U CN201720377130U CN206677846U CN 206677846 U CN206677846 U CN 206677846U CN 201720377130 U CN201720377130 U CN 201720377130U CN 206677846 U CN206677846 U CN 20667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contiguous block
driving end
special spanner
clamp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71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771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78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涉及扳手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扳手用于旋拧管状零件,其包括扳手头和与扳手头可拆卸连接的手持件。扳手头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以使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选择性地靠近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并用于夹持管状零件,或者使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彼此远离,以使管状零件能沿径向脱离扳手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扳手,其采用了上述的专用扳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具有较好的拧紧管状零件的功能,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但是现目前的扳手大多仅仅能够拧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但是对于表面较为光滑的管状零件就不能提供旋拧力使得两个管状零件配合,如果使用一般的扳手的话,不仅夹不紧管装零件,不能使两个管状零件之间的连接更紧,更会使得管状零件表面刮花,较大地影响了零件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扳手,其具有较好的拧紧管状零件的功能,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扳手,其具有较好的拧紧管状零件的功能,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专用扳手,用于旋拧管状零件,所述专用扳手包括扳手头和与所述扳手头可拆卸连接的手持件;
所述扳手头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选择性地靠近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并用于夹持所述管状零件,或者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彼此远离,以使所述管状零件能沿径向脱离所述扳手头。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头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同一侧,所述连接件选择性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互靠近并夹紧所述管状零件,或者所述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能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并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头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扳手头的外周壁,所述手持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扳手头上。
一种多功能扳手,包括多功能工具头和专用扳手,所述专用扳手用于旋拧管状零件,所述专用扳手包括扳手头和与所述扳手头可拆卸连接的手持件。所述扳手头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选择性地靠近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并用于夹持所述管状零件,或者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彼此远离,以使所述管状零件能沿径向脱离所述扳手头。所述多功能工具头设置在所述手持件远离所述扳手头的一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通过扳手头上设置的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和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的配合并形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以夹紧管状零件,使得该专用扳手能将管状零件旋拧固定,并且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能够相互远离,使得管状零件能沿其径向取出。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均为圆弧形,避免夹持管状零件时将管状零件的外表面刮花损坏,保证了管状零件在旋拧过后还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头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头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头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头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头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专用扳手;100-扳手头;110-第一夹持件;1101-第一侧面;1102-第二侧面;112-第一夹持面;1122-夹持空间;113-第一连接端子;1131-第一通孔;120-第二夹持件;1201-第三侧面;1202-第四侧面;122-第二夹持面;123-第二连接端子;1231-第二通孔;130-调节件;131-连接件;132-第一连接块;1321-第一连接孔;133-第二连接块;1331-螺纹孔;134-间隙;140-转轴;150-第二连接孔;200-手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扳手10,用于旋拧管状零件(图未示),其具有较好的拧紧管状零件的功能,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其中,专用扳手10包括扳手头100和与扳手头100可拆卸连接的手持件200,手持件2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扳手头100上,以便于使用者使用手持件200扳动扳手头100对管状零件进行旋拧。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扳手头100包括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并且,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转动连接。另外,第一夹持件110具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112,第二夹持件120具有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122,通过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选择性地靠近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1122,或者使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彼此远离,以使管状零件能沿其径向脱离扳手头1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1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120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面112位于第一夹持件110靠近第二夹持件120的一侧,并且第一夹持面112为第一夹持件110上的内凹面。第二夹持面122位于第二夹持件120上靠近第一夹持件110的一侧,并且第二夹持面122为第二夹持件120上的内凹面。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的半径相同,以使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能随着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靠近时能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1122。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完全连接时形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1122,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管状零件的直径过大,使得第一夹持面112和第二夹持面122不能完全连接,此时的夹持空间1122不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扳手头100还包括转轴140,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通过转轴140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夹持件110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3,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3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10的一端,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3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31,多个第一通孔1131分别贯穿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3,并且多个第一通孔1131的轴向共线。第二夹持件1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3,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3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20的一端,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231,多个第二通孔1231分别贯穿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3,并且多个第二通孔1231的轴线共线。转轴140穿过第一通孔1131和第二通孔1231以使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3和多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13为三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为三个,三个第一连接端子113和三个第二连接端子123的设置顺序依次为: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13、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13、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13和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23。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13和第二连接端子123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两个第一连接端子113之间设置两个第二连接端子123,或者两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之间设置两个第一连接端子113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01和第二侧面1102,三个第一连接端子113等间距的并行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10的一端,并且位于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子113的其中一个的外侧面与第一侧面1101共面,另一个第一连接端子113的外侧面与第二侧面110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连接端子113的厚度相同,另外,每个第一连接端子113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连接端子113的厚度。第二夹持件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201和第四侧面1202,三个第二连接端子123等间距的并行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20的一端,并且位于两侧的第二连接端子123的其中一个的外侧面与第三侧面1201共面,另一个第二连接端子123的外侧面与第四侧面1202的距离等于第二连接端子123的厚度,另外,每个第二连接端子123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连接端子123的厚度。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子113和第二连接端子123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扳手头100还包括调节件130,调节件130用于使得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夹持管状零件,并调节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夹持管状零件的夹紧度。其中,调节件130包括连接件131、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上的同一侧,连接件131选择性地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以使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相互靠近并夹紧管状零件,或者连接件131脱离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使得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相互远离。
并且,第一连接块13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21,第一连接孔1321贯穿第一连接块132,连接件131穿过第一连接孔1321与第二连接块133固定连接,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使得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夹紧管状零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133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321相对应的螺纹孔1331,并且连接件131为与螺纹孔1331相匹配的螺钉,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1321与螺纹孔1331相配合,以连接第一连接块132和第二连接块133。通过螺钉和螺纹孔1331的配合,能实现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能夹持不同尺寸的管状零件,并且能调节更多的夹紧力度,使得旋拧管状零件更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133与第二夹持件120之间具有间隙134,间隙134位于螺纹孔1331远离第一连接孔1321的一端,并且螺纹孔1331贯穿第二连接块133与间隙134连通。为了避免螺钉在旋入螺纹孔1331的时候管状零件的直径过小,使得可能出现螺钉抵持在螺纹孔1331的底部,导致不能夹紧管状零件的情况。设置间隙134之后,如果管状零件尺寸过小,螺钉会穿过螺纹孔1331,伸入间隙134中,则不影响扳手头100夹紧管状零件。
另外,扳手头10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50,第二连接孔150用于手持件200可拆卸地连接在扳手头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150为五个,其中两个开设于第一夹持件110的外周壁,另外三个开设于第二夹持件120的外周壁上。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10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孔150之间的距离与设置在第二夹持件120上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孔150之间的距离相等。
手持件200的一端选择性地容置于第二连接孔150中,以使手持件200安装在扳手头100上,或者手持件200脱离第二连接孔150,以拆卸手持件20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扳手10,通过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112和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122靠近形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1122以夹持管状零件,并通过调节件130调节夹紧管状零件的夹紧度,以对管状零件进行旋拧。能较好的旋拧管状零件,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或者,调节件130使得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彼此远离,使得管状零件能沿其径向脱离扳手头100。更方便使用者操作。另外,手持件2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扳手头100上,避免在扳手头100夹持管状零件的时候影响操作,方便于使用者操作。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图未示),其具有较好的拧紧管状零件的功能,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其中,多功能扳手包括多功能工具头(图未示)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扳手10,多功能工具头设置在手持件200远离扳手头100的一端。
多功能工具头可以为旋拧螺丝、螺栓等的扳手,也可以是绘线工具等工具。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扳手采用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专用扳手10,通过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112和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122靠近形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1122以夹持管状零件,并通过调节件130调节夹紧管状零件的夹紧度,以对管状零件进行旋拧。能较好的旋拧管状零件,并能保证管状零件的使用性能。或者,调节件130使得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彼此远离,使得管状零件能沿其径向脱离扳手头100。更方便使用者操作。另外,手持件2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扳手头100上,避免在扳手头100夹持管状零件的时候影响操作,方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扳手还设置有多功能工具头,使得手持件200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实现一个工具多用的功能,可以避免使用者携带太多的工具,影响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用于旋拧管状零件,所述专用扳手包括扳手头和与所述扳手头可拆卸连接的手持件;
所述扳手头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圆弧形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选择性地靠近围成圆柱形的夹持空间并用于夹持所述管状零件,或者使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彼此远离,以使所述管状零件能沿径向脱离所述扳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的同一侧,所述连接件选择性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互靠近并夹紧所述管状零件,或者所述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能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并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等间距地并行设置,并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开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互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的外周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扳手头的外周壁,所述手持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扳手头上。
10.一种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工具头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专用扳手,所述多功能工具头设置在所述手持件远离所述扳手头的一端。
CN201720377130.6U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130.6U CN206677846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130.6U CN206677846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7846U true CN206677846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71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7846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7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6650A (zh) * 2017-04-11 2017-06-13 王勇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6650A (zh) * 2017-04-11 2017-06-13 王勇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7071B (zh) 电线杆拉线紧固缠绕器
CN106624299A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车工电铆焊用焊条夹具
CN206677846U (zh)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CN106826650A (zh) 一种专用扳手及多功能扳手
CN107020585A (zh) 一种构件夹紧装置
CN207044015U (zh) 一种多用途工具钳
CN206747767U (zh) 电阻焊电极帽拆卸机构
CN207753275U (zh) 端子排拆装装置
CN202894835U (zh) 转子轴钻孔用工装夹具
CN108637956A (zh) 一种便于夹取的扳手
CN209603386U (zh) 钢筋直螺纹快捷连接器
CN204988872U (zh) 一种管件扭转试验夹具
CN104097171A (zh) 一种折叠多用扳手
CN107457722A (zh) 一种多功能钢丝钳
CN207171892U (zh) 防脱落内六角扳手
CN208084283U (zh) 一种多功能螺丝刀
CN106378739A (zh) 便于口径调节的新型电动扳手
CN204819361U (zh) 狭窄空间用螺帽装卸夹具
CN207087684U (zh) 夹持设备
CN210335766U (zh) 一种螺母破除装置
CN212033656U (zh) 一种便于拧紧的电工并线工具
CN201327962Y (zh) 多功能捋线钳
CN207930566U (zh) 一种夹压式扳手
CN208930084U (zh) 一种螺丝扭力测试夹具
CN208759439U (zh) 防松微动开关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