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3359U -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3359U
CN206673359U CN201720428950.3U CN201720428950U CN206673359U CN 206673359 U CN206673359 U CN 206673359U CN 201720428950 U CN201720428950 U CN 201720428950U CN 206673359 U CN206673359 U CN 206673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racket
equipment compartment
nacelle
slide rail
seconda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89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克朗
朱跃贴
由伟翰
周婕
李芳芳
曹云强
潘勇
林惠中
朱学勇
蒋毅
黄光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89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3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3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335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设备舱舱体和柜架,双列柜架之间留有运行通道,运行通道上设置有连接柜,连接柜上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间隔;设备舱舱体内设置有线缆层和安置层,设备舱舱体内还设置有对外接线端子箱,经对外接线端子箱连通外界的线缆从线缆层向柜架的位置布线;柜架转动连接有旋转摇架和柜门,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该安装结构提高了二次设备预制舱的空间利用率,使柜体空间使用更灵活,提高制冷效果和效率,方便维修。

Description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与人力资源紧张,建设工期紧,电网工程质量及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等矛盾越来越突出,变电站现有的建设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要加快变电站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变电站建设应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模块化建设的方式,现场仅进行简单的组装施工。
另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越来越稀缺,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逐步完善、公民维权意识加强,电力建设征地越来越困难。要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采用紧凑化、集成式设计。
而变电站二次设备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大,而且现场施工需等待土建、电气一次等专业施工完毕后方可进场,严重制约工程的建设周期。
开展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采用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实现整套二次设备由厂家集成,实现工厂化加工,大大减少现场二次接线,减少设计、施工、调试工作量,简化检修维护工作,大大缩短建设周期,使变电站建设走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精细化建造的道路。
因此开展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研究,实现减少资源消耗和土地占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次设备预制舱由预制式设备舱、舱体辅助设施、二次设备屏柜(或机架)、二次设备等组成,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
预制式二次设备舱采用集装箱式构造,可由1个或多个分舱体拼接而成、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其环境满足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
而现有的二次设备预制舱存在柜体空间浪费、柜体空间使用不灵活、装置散热通风不良、运行维护不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二次设备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提高了二次设备预制舱的空间利用率,使柜体空间使用更灵活,提高制冷效果和效率,方便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包括有设备舱舱体,以及设置于设备舱舱体内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柜架,所述柜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双列靠墙的位于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双列柜架之间留有运行通道,所述运行通道上设置有连接于两列柜架之间的连接柜,双列柜架与连接柜排列成H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柜沿设备舱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各个连接柜上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间隔,通过各个连接柜上的间隔贯通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设备舱舱体内设置有供线缆布线的线缆层和供柜架安置的安置层,安置层和线缆层成上下层结构设置,所述设备舱舱体内还设置有对外接线端子箱,经对外接线端子箱连通外界的线缆从线缆层向柜架的位置布线;所述柜架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摇架,所述柜架开口的一侧铰接有柜门,所述旋转摇架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于柜架的开口一侧,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并且在旋转摇架转动到柜架内后与闭合到柜架上的柜门之间留有操作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承接框,所述承接框设置于旋转摇架上远离柜门的一侧,所述承接框远离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接线槽,线缆安置于接线槽内后扎成线束,并且固定于旋转摇架上靠近铰接轴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空调和风机,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导通至底部的线缆层内,所述风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斜对角,空调制冷从出风口吹出的冷风经线缆层输送到各个柜架内,最终从风机排出设备舱舱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架的上下方均布设有透气孔,通过透气孔使安置于承接框上的二次设备均处于统一的散热通道内;各个柜架之间采用通风良好的金属格网进行隔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承接框插接的葫芦孔,所述承接框上设置有用于与葫芦孔相适配的挂扣,挂扣从葫芦孔的大孔径端插入,并且承接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过程中挂扣嵌入在葫芦孔的小孔径端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安置层导通的侧门,所述设备舱舱体内的双列柜架靠近侧门处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空隔,相邻的两个连接柜分别位于空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空隔两侧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转动摇架,位于空隔侧边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成L字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摇架的横截面成四分之三的扇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摇架的转动轴向靠近连接柜与柜体的连接处,二次设备连接的线缆扎成线束后固定于转动摇架上靠近转动轴向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侧门向上提拉的拉簧,所述设备舱舱体于侧门两侧设置有供侧门滑移的滑轨,所述侧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侧门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侧门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侧门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空隔封堵住;将侧门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侧门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侧门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空隔露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置有用于遮盖柜架的维修挡板,所述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维修挡板向上提拉的拉簧,所述设备舱舱体于维修挡板两侧设置有供维修挡板滑移的滑轨,所述维修挡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维修挡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维修挡板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柜架封堵住;将维修挡板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维修挡板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柜架露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间隔的设置方便一人在舱体内行走与操作,在扩大舱体承载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员检测时的工作效率,避免检测人员从舱体的外侧在舱体一端绕行到另一端。
外界的线缆通过连通至对外接线端子箱后导入到舱体内,将经对外接线端子箱的线缆通过线缆层向各个柜架牵引,使线缆不会在舱体内裸漏着而影响美观和整齐程度以及使用安全,从而令整个舱体的设置更合理。
使用柜架时先开启柜门,然后将柜架内的旋转摇架绕铰接轴向转动到柜架外侧,该结构能够方便二次设备直接放置到旋转摇架上,避免先将二次设备嵌入到柜架内后再安置到旋转摇架上,从而能够方便二次设备的安置,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旋转摇架和柜门在柜架上的铰接轴向在空间上平行设置,能够令转动到柜架内的旋转摇架与柜门之间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隙,方便二次设备的安装,此外也便于柜内设备设置即插即用接口,将插件和接口前置,柜门开启后即可利用操作空隙,方便二次设备的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柜架与连接柜排列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备舱高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设备舱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柜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柜架的剖视图;
图6为分解状态下挂扣与葫芦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拐角处连接的柜架和连接柜与转动摇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设备舱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侧门位于第一段滑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侧门位于第二段滑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设备舱舱体;11、运行通道;12、连接柜;13、间隔;14、线缆层;15、安置层;16、空调;17、风机;18、拉簧;19、滑轨;2、柜架;21、旋转摇架;211、承接框;2111、挂扣;212、接线槽;213、葫芦孔;22、柜门;23、透气孔;24、空隔;25、转动摇架;3、对外接线端子箱;4、侧门;5、维修挡板;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10所示,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包括有设备舱舱体,以及设置于设备舱舱体内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柜架,柜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双列靠墙的位于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各个柜架沿设备舱舱体的长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摆列,并且摆列成两列,然而常规的二次设备安装到柜架上时,考虑到柜架规律及逻辑,从上而下基本上安装为同一逻辑区的设备,往往造成了机柜空间的浪费(多数屏柜上安装的装置数量仅为2~3台)。本申请的安装结构使得逻辑分区更加灵活,设备装置的组织不再局限于纵向,横向甚至延伸到某一区域也可以根据设备功能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单个屏位空间,减小二次设备舱的尺寸。
参照图2所示,双列柜架之间留有供人通行的运行通道,运行通道上设置有连接于两列柜架之间的连接柜,连接柜也可用于供二次设备的安置,从而有利于扩大舱体的承载量;双列柜架与连接柜排列成H字形结构,连接柜沿设备舱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各个连接柜上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间隔,通过各个连接柜上的间隔贯通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间隔的设置方便一人在舱体内行走与操作,在扩大舱体承载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员检测时的工作效率,避免检测人员从舱体的外侧在舱体一端绕行到另一端。
参照图3所示,设备舱舱体内设置有供线缆布线的线缆层和供柜架安置的安置层,安置层和线缆层成上下层结构设置,设备舱舱体内还设置有对外接线端子箱,经对外接线端子箱连通外界的线缆从线缆层向柜架的位置布线;外界的线缆通过连通至对外接线端子箱后导入到舱体内,将经对外接线端子箱的线缆通过线缆层向各个柜架牵引,使线缆不会在舱体内裸漏着而影响美观和整齐程度以及使用安全,从而令整个舱体的设置更合理。
参照图4、5所示,柜架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旋转摇架,柜架开口的一侧铰接有柜门,旋转摇架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于柜架的开口一侧,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并且在旋转摇架转动到柜架内后与闭合到柜架上的柜门之间留有操作空隙。使用柜架时先开启柜门,然后将柜架内的旋转摇架绕铰接轴向转动到柜架外侧,该结构能够方便二次设备直接放置到旋转摇架上,避免先将二次设备嵌入到柜架内后再安置到旋转摇架上,从而能够方便二次设备的安置,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旋转摇架和柜门在柜架上的铰接轴向在空间上平行设置,能够令转动到柜架内的旋转摇架与柜门之间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隙,方便二次设备的安装,此外也便于柜内设备设置即插即用接口,将插件和接口前置,柜门开启后即可利用操作空隙,方便二次设备的接线。
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承接框,承接框设置于旋转摇架上远离柜门的一侧,承接框远离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接线槽,线缆安置于接线槽内后扎成线束,并且固定于旋转摇架上靠近铰接轴一侧。方便线缆进行收集管理,避免柜架内线路散乱而造成维修困难,且将线缆向铰接轴收拢,能够避免线缆在旋转摇架转动时由于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线缆损坏。
参照图3所示,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空调和风机,空调的出风口导通至底部的线缆层内,风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斜对角,空调制冷从出风口吹出的冷风经线缆层输送到各个柜架内,最终从风机排出设备舱舱体。舱体内采用空调+风机的温湿度控制方案,可优选配置2台空调和1台离心风机的组合,两台空调形成一主一备的互为备份关系。当其中一台设备工作时,另一台设备作为备份,如果工作中的设备发生故障,系统将发出报警信息,并自动切换至另一台设备工作,进行散热。并且空调的冷气并不直接吹入舱内,而是从舱体底部架空的线缆层经通风孔直接吹入柜架,实现针对性冷却,提高制冷效果和效率。
舱内制冷循环系统从电缆架空层进入二次设备工作区,同时,因安装单元格门间并不封闭,因此冷空气可少量地从缝隙中流入舱内维护通道,实现舱内环境温度的均匀化。此外,设置抽风机作为空气循环的驱动,实现舱内空调吹入孔最远端冷空气的无间隙循环。
柜架的上下方均布设有透气孔,通过透气孔使安置于承接框上的二次设备均处于统一的散热通道内;各个柜架之间采用通风良好的金属格网进行隔离。柜架和旋转摇架在舱体内属于纯机架式安装单元格设计,各安装单元格间均采用对空气无阻隔的网状结构,所有二次设备均处于统一的散热通道,装置与环境热交换非常通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和效率。
参照图6所示,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承接框插接的葫芦孔,承接框上设置有用于与葫芦孔相适配的挂扣,挂扣从葫芦孔的大孔径端插入,并且承接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过程中挂扣嵌入在葫芦孔的小孔径端内。承接框与旋转摇架通过挂扣与葫芦孔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调节承接框在旋转摇架上的高度位置,便于不同高度的二次设备进行安置。
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安置层导通的侧门,设备舱舱体内的双列柜架靠近侧门处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空隔,相邻的两个连接柜分别位于空隔的两侧。侧门开启后,工作人员可从空隔进入到舱体内,与各个间隔配合使用令柜体空间的使用更灵活,维修更方便。
参照图7所示,位于空隔两侧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转动摇架,位于空隔侧边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成L字形结构设置,转动摇架的横截面成四分之三的扇形结构设置,转动摇架的转动轴向靠近连接柜与柜体的连接处,二次设备连接的线缆扎成线束后固定于转动摇架上靠近转动轴向处。通过转动摇架的设置令连接柜与柜架拐角连接处的空间也能够得以应用,进而提高了舱体的空间利用率;然而为避免线缆卷绕到转动摇架的转动轴向处,可限制转动摇架的转动角度,如转动摇架位于连接柜与柜架拐角连接处的空间内时,转动摇架可左转或右转270°,即转动摇架能够实现二次设备的安置,但不会一直转动下去而导致线缆卷绕。
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侧门向上提拉的拉簧,设备舱舱体于侧门两侧设置有供侧门滑移的滑轨,侧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侧门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
侧门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侧门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空隔封堵住;将侧门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侧门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侧门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空隔露出。
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置有用于遮盖柜架的维修挡板,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维修挡板向上提拉的拉簧,设备舱舱体于维修挡板两侧设置有供维修挡板滑移的滑轨,维修挡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维修挡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
维修挡板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柜架封堵住;将维修挡板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维修挡板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柜架露出。
上述两个方案中侧门和维修挡板主要设置于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外侧壁上,滑移在设备舱舱体外侧时用于将柜架和通道遮盖起来,倾斜滑移在设备舱舱体的上方时,侧门和维修挡板向舱体外侧倾斜,能够做防雨檐使用,并且是倾斜结构的设置,更有利于雨水的滑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包括有设备舱舱体,以及设置于设备舱舱体内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柜架,其特征是:所述柜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双列靠墙的位于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双列柜架之间留有运行通道,所述运行通道上设置有连接于两列柜架之间的连接柜,双列柜架与连接柜排列成H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柜沿设备舱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且各个连接柜上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间隔,通过各个连接柜上的间隔贯通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所述设备舱舱体内设置有供线缆布线的线缆层和供柜架安置的安置层,安置层和线缆层成上下层结构设置,所述设备舱舱体内还设置有对外接线端子箱,经对外接线端子箱连通外界的线缆从线缆层向柜架的位置布线;
所述柜架内转动连接有旋转摇架,所述柜架开口的一侧铰接有柜门,所述旋转摇架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于柜架的开口一侧,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柜门和柜架的铰接轴向与旋转摇架和柜架的铰接轴向沿柜架的宽度方向上平行设置,旋转摇架绕铰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避免与柜门和柜架的铰接处产生干涉而影响转角大小,并且在旋转摇架转动到柜架内后与闭合到柜架上的柜门之间留有操作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承接框,所述承接框设置于旋转摇架上远离柜门的一侧,所述承接框远离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接线槽,线缆安置于接线槽内后扎成线束,并且固定于旋转摇架上靠近铰接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空调和风机,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导通至底部的线缆层内,所述风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斜对角,空调制冷从出风口吹出的冷风经线缆层输送到各个柜架内,最终从风机排出设备舱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柜架的上下方均布设有透气孔,通过透气孔使安置于承接框上的二次设备均处于统一的散热通道内;各个柜架之间采用通风良好的金属格网进行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摇架上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承接框插接的葫芦孔,所述承接框上设置有用于与葫芦孔相适配的挂扣,挂扣从葫芦孔的大孔径端插入,并且承接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过程中挂扣嵌入在葫芦孔的小孔径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安置层导通的侧门,所述设备舱舱体内的双列柜架靠近侧门处均设置有供一人通过的空隔,相邻的两个连接柜分别位于空隔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位于空隔两侧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供二次设备安置的转动摇架,位于空隔侧边的连接柜与相邻的柜架成L字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摇架的横截面成四分之三的扇形结构设置,所述转动摇架的转动轴向靠近连接柜与柜体的连接处,二次设备连接的线缆扎成线束后固定于转动摇架上靠近转动轴向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侧门向上提拉的拉簧,所述设备舱舱体于侧门两侧设置有供侧门滑移的滑轨,所述侧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侧门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
侧门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侧门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空隔封堵住;将侧门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侧门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侧门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空隔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舱舱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设置有用于遮盖柜架的维修挡板,所述设备舱舱体设置有用于将维修挡板向上提拉的拉簧,所述设备舱舱体于维修挡板两侧设置有供维修挡板滑移的滑轨,所述维修挡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在滑轨上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位于维修挡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和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滑轨成V字形结构设置,第一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向底部延伸,第二段滑轨位于设备舱舱体上靠近顶部并且向顶部延伸;
维修挡板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一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连接于设备舱舱体上将柜架封堵住;将维修挡板上拉至上端的两个滑轮位于第二段滑轨上时,维修挡板在拉簧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段滑轨倾斜向上的滑移,维修挡板遮盖于设备舱舱体的上方,将柜架露出。
CN201720428950.3U 2017-04-21 2017-04-21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73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8950.3U CN206673359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8950.3U CN206673359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3359U true CN206673359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895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73359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3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58A (zh) * 2017-04-21 2017-07-21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58A (zh) * 2017-04-21 2017-07-21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4585A (zh) 一种便于移动防爆型户外环保配网自动化环网柜
CN206834564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103887725B (zh) 全户内变电站
CN206673359U (zh)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CN206250604U (zh) 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
CN106877192B (zh) 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
CN112234482B (zh) 一种具有紧急冷却系统的电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73360U (zh) 一种一体化二次设备舱
CN203907923U (zh) 可增大机房通风量的通风地板
CN106972358B (zh)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的安装结构
CN207201176U (zh) 户外机柜
CN105391154A (zh) 集装箱式供能系统
CN212046927U (zh) 箱变式充电站
CN203859428U (zh) 一种内嵌空调的箱式变电站
CN203660957U (zh) 一种集装箱式光伏系统
CN107278096A (zh) 户外机柜
CN107946971A (zh) 一种新型户外配电箱
CN205265332U (zh) 集装箱式供能系统
CN206524590U (zh) 一种户外电缆分接箱
CN208094963U (zh) 一种高性能通信机柜
CN113071347A (zh) 箱变式充电站
CN208509477U (zh) 一种信息工程用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低压电器柜
CN207151070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1090461U (zh) 一种一体化空调冷却集装箱式多功率单元装置
CN111555138A (zh) 一种具有剧烈撞击电路断开功能的户外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