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3276U -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3276U
CN206673276U CN201720424687.0U CN201720424687U CN206673276U CN 206673276 U CN206673276 U CN 206673276U CN 201720424687 U CN201720424687 U CN 201720424687U CN 206673276 U CN206673276 U CN 206673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tal
metal sheet
joint
countersunk head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46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246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3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3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3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包括插座壳体、活动面板、第一导电金属片、铁芯、导线、弹性复位机构,活动面板与弹性复位机构相接触,活动面板可在凹槽中上下移动,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活动面板的表面,铁芯设置在凹槽的底部,铁芯与导线焊接连接,第一导电金属片与铁芯之间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进行接触并实现电连接。无齿接头,包括接头壳体、第二导电金属片、永磁体、导线,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接头壳体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与导线焊接连接,永磁体固定设置在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下表面;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形状和表面积保持一致。本沉头无孔插座和接头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或电源接线板,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沉头无孔插座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无齿接头,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电能传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件,日常生活中利用插座将电能供应给用电设备已十分普遍。
目前,社会上民用、工业使用的插座都是带有插孔的插座,即便有保护门的插座也有插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不美观。通常有孔插座的内部接线是由一根和大地相连的N线(零线)和一根与大地之间有220V电位差的L线(火线)组成,有时还会增加一根E线(地线)用于外壳接地以防漏电。因此,当用电器漏电、插座因潮湿环境发生短路或有人不小心直接接触插座的导电金属部分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尤其是好奇心很重的儿童将手指或其他金属物伸进通电的有孔插座而导致伤亡。另外,有孔插座是利用第一导电金属片来夹紧插头,第一导电金属片需做成喇叭口状,插头与第一导电金属片是一种点接触,容易造成火花闪络,产生温升,金属片在长时间温升情况下会逐步失去弹性,从而产生虚接浮接、火花不断、电阻增大,耗电增加现象。此外,一旦采用有孔插座供电的电器发生短路情况,会导致总电源空气开关跳闸,继而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甚至发生火灾;并且在墙面开孔设置插座也会影响墙面的整体美观性。
鉴于现有普通插座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式的无孔插座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该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的无齿接头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外形美观,配套的无齿接头与该无孔插座之间采用磁铁吸附原理进行表面接触互连,使用操作方便,本沉头无孔插座采用沉头无孔、防水、防漏电、防触电等设计,大大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有效避免漏电、触电及接触电火花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包括带有内腔的插座壳体以及设置在插座壳体上的活动面板、第一导电金属片、铁芯、导线、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插座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面板的凹槽,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活动面板与弹性复位机构相接触,并且活动面板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可在凹槽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固定卡设在活动面板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活动面板的表面,所述铁芯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并且铁芯的位置正对着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下表面,所述铁芯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插座壳体内部引出,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与铁芯之间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能够进行接触并实现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面板上开设有固定安装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卡口,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卡设在卡口中,并且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下表面分别裸露在卡口的上、下端面,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与插座壳体的表面以及活动面板的表面相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一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卡槽,所述活动面板的一对侧边上朝外凸出设有与导向卡槽相适配的导向耳,通过将导向耳套设在导向卡槽内来实现活动面板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导向柱、驱动卡头、卡子、卡齿导向,所述导向柱竖直安装在导向卡槽的底部,所述导向耳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卡头、卡子和弹簧由上往下依次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驱动卡头与卡子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齿状卡槽,所述卡子的外边缘周围凸出设有与齿状卡槽相适配的卡齿,所述导向卡槽的槽壁上设有供卡齿上下移动的卡齿导向;所述导向卡槽上朝向活动面板的一侧开设有导向耳活动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面板的四周朝下凸出设有裙边板,所述导向耳安装在裙边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铁芯的通孔,所述铁芯套设在通孔中,所述铁芯的形状为T形,在位于凹槽内部的铁芯端部作为铁芯的限位台,在位于限位台以下的铁芯部位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着凹槽的槽壁,另一端抵接着限位台。
一种与上述沉头无孔插座相配套的无齿接头,包括带有内腔的接头壳体以及设置在接头壳体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永磁体、导线,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卡设在接头壳体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接头壳体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接头壳体内部引出,所述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接头壳体内腔的安装支架上,并位于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形状和表面面积保持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均采用铜片,铜片的厚度和表面积与沉头无孔插座以及无齿接头所需承受的电压大小成正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沉头无孔插座还包括防水环槽和翻盖保护板,所述防水环槽开设在插座壳体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外围,对第一导电金属片形成包围,所述翻盖保护板采用铰链固定安装在插座壳体的表面,翻盖保护板在闭合的状态下能够完全遮盖住防水环槽和第一导电金属片;所述无齿接头还包括与沉头无孔插座上的防水环槽相适配的防水软胶环,所述防水软胶环朝外凸出设置在接头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翻盖保护板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结构,并在翻盖保护板的中部开设有供无齿接头上导线贯穿的导线孔;所述防水环槽的槽深与槽宽均大于防水软胶环的环体直径,以便于将无齿接头接到沉头无孔插座上时防水软胶环能够较轻松的完全卡入防水环槽中,从而实现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之间的紧密接触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如下,在本沉头无孔插座的表面采用第一导电金属片来完全替代现有插座的插孔,从而实现沉头无孔插座的无插孔特点,并且在与该沉头无孔插座相配套的无齿接头的表面采用第二导电金属片来完全替代插齿,实现无齿接头的无插齿的特点,沉头无孔插座与无齿接头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易于制造及安装使用,且外形美观,并将导电金属片的形状采用装饰图案进行设计,使得插座与接头进一步具有装饰的功能。另外,由于在沉头无孔插座中复合使用了弹性复位机构以及铁芯,而在无齿接头中使用了永磁体,使得沉头无孔插座与无齿接头之间采用磁铁吸附原理进行稳定的表面接触互连导电,可有效解决漏电、误触电、接触电火花等现有插座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插座及接头的使用安全可靠性。此外,由于在沉头无孔插座上采用了活动面板+凹槽的结构,使得无齿接头接入至该沉头无孔插座上时,无齿接头可整体嵌入至凹槽中,并且无齿接头的接头壳体表面与沉头无齿插座的插座壳体表面相平齐,使得接头与插座结合为一组合整体,大大提高了插座与接头的结构紧凑性,也缩小了接头与插座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插座与接头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头无孔插座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头无孔插座与配套的无齿接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头无孔插座中活动面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头无孔插座中导向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翻盖保护板的沉头无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壳体,2-活动面板,3-第一导电金属片,4-防水环槽,5-铁芯,6-凹槽,7-导向卡槽,8-导向耳,9-弹簧,10-导向柱,11-驱动卡头,12-卡子,13-卡齿导向,14-齿状卡槽,15-卡齿,16-导向耳活动缺口,17-裙边板,18-压缩弹簧,19-限位台,20-接头壳体,21-第二导电金属片,22-永磁体,23-安装支架,24-防水软胶环,25-翻盖保护板,26-导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如图1-4所示,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包括带有内腔的插座壳体1以及设置在插座壳体1上的活动面板2、第一导电金属片3、铁芯5、导线、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插座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面板2的凹槽6,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凹槽6的内部,并且弹性复位机构位于活动面板2的下部,所述活动面板2与弹性复位机构相接触,并且活动面板2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可在凹槽6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固定卡设在活动面板2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上表面裸露在活动面板2的表面,以替代现有插座上的插孔作为导电媒介使用,所述铁芯5设置在凹槽6的底部,并且铁芯5的位置正对着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下表面,铁芯5能够与第一导电金属片3贴合接触,并与第一导电金属片3实现电传导,所述铁芯5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插座壳体1内部引出。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与铁芯5之间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能够进行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另外,插座壳体1的底部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从而便于对设置在插座壳体1内腔中的部件进行维修和维护,有效提高插座的使用寿命。整个沉头无孔插座无插孔,通过第一导电金属片3对接入的接头进行供电,可有效避免现有带插孔插座所存在的漏电、误触电及接触电火花等问题,该沉头无孔插座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使用,外形美观。
具体的,所述活动面板2上开设有固定安装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卡口,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固定卡设在卡口中,并且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上、下表面分别裸露在卡口的上、下端面,所有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露出的高度均保持一致,以能够方便实现沉头无孔插座的导电功能,防止卡口的上下端面影响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导电性能。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上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表面以及活动面板2的表面相平齐,从而使得插座的外形美观。
所述凹槽6的一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卡槽7,所述活动面板2的一对侧边上朝外凸出设有与导向卡槽7相适配的导向耳8,通过将导向耳8套设在导向卡槽7内来实现活动面板2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凹槽6中。
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9、导向柱10、驱动卡头11、卡子12、卡齿15导向13,所述导向柱10垂直竖向固定安装在导向卡槽7的底部,所述导向耳8上开设有供导向柱10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卡头11、卡子12和弹簧9由上往下依次套设在导向柱10上,所述驱动卡头11与卡子12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齿状卡槽14,所述卡子12的外边缘周围凸出设有与齿状卡槽14相适配的卡齿15,当驱动卡头11与卡子12相接触时,卡齿15正好卡在齿状卡槽14内,从而有效防止驱动卡头11与卡子12之间产生滑动。另外,所述导向卡槽7的槽壁上设有供卡齿15上下移动的卡齿15导向13,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卡子12在上下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并确保驱动卡头11与卡子12的移动顺畅性。所述导向卡槽7上朝向活动面板2的一侧开设有导向耳活动缺口16,以供导向耳8与活动面板2之间的连接部穿过该导向耳活动缺口16,实现导向耳8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带动下在导向卡槽7内上下移动。
所述活动面板2的四周朝下凸出设有裙边板17,通过在活动面板2的四周设置裙边板17可使得活动面板2与裙边板17组合成一个盖状部件,盖状部件与凹槽6的接触面更大,可有效防止活动面板2在上下移动时存在不顺畅的缺陷,提高活动面板2的活动顺畅度。将导向耳8安装在裙边板17上,便于导向耳8与导向卡槽7套设连接,同时也使得活动面板2的活动机构完全隐藏在插座壳体1内部,确保了插座外形的美观简洁性。
所述凹槽6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铁芯5的通孔,所述铁芯5套设在通孔中,所述铁芯5的形状为T形,在位于凹槽6内部的铁芯5端部作为铁芯5的限位台19,在位于限位台19以下的铁芯5部位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8,所述压缩弹簧18的一端抵接着凹槽6的槽壁,另一端抵接着限位台19。当活动面板2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时,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下表面与铁芯5的限位台19接触后通过限位台19向下压缩压缩弹簧18,直至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下表面与铁芯5的限位台19能够稳定地贴合接触。而当活动面板2再次受外力作用后,此时铁芯5的限位台19会在压缩弹簧18的回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活动面板2也会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簧9回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活动面板2的上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表面相平齐。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与上述沉头无孔插座相配套的无齿接头,包括带有内腔的接头壳体20以及设置在接头壳体20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21、永磁体22、导线,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21卡设在接头壳体20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21的上表面裸露在接头壳体20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21可替代现有接头的插齿作为导电媒介使用,第二导电金属片21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接头壳体20内部引出,所述永磁体22固定设置在接头壳体20内腔的安装支架23上,并位于第二导电金属片21的上表面;永磁体22与第二导电金属片21之间的间距足以使得永磁体22产生的磁力穿透第二导电金属片21或接头壳体20并吸引沉头无孔插座中的铁芯5。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1的形状和表面面积保持一致,从而可有效确保插座与接头之间能够紧密贴合接触并进行电传导。另外,第一导电金属片3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1的形状可设置成任意的图案形状,以满足插座与接头的外形美观性要求,同时也能够实现插座的装饰功能。此外,接头壳体20的底部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从而便于对设置在接头壳体20内腔中的部件进行维修和维护,有效提高接头的使用寿命。
当使用外力将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正确接触时,接头表面的第二导电金属片21贴合接触插座表面的位于活动面板2上的第一导电金属片3(即接头与插座之间为面接触),同时接头内的永磁体22会因吸引插座内的铁芯5而使活动面板2压迫弹性复位机构朝向铁芯5的方向运动(即弹性复位机构向下运动)并使得铁芯5的限位台19压缩压缩弹簧18而让铁芯5紧密贴合接触第一导电金属片3,从而使得接头表面的第二导电金属片21紧密接触插座表面的第一导电金属片3而导电,实现插座与接头之间的电传导功能。另外,在当无齿接头与沉头无齿插座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时,无齿接头也整体嵌入至凹槽6中,并且无齿接头的接头壳体20表面与沉头无齿插座的插座壳体1表面相平齐,使得接头与插座结合为一组合整体,大大提高了插座与接头的结构紧凑性,也缩小了接头与插座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插座与接头的使用便利性。而当使用外力将无齿接头从沉头无孔插座上拔掉时,由于随着无齿接头上的永磁体22与沉头无孔插座的铁芯5间距离的增大,接头内的永磁体22对铁芯5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并在该吸引力小于弹簧9的回弹力的情况下,弹簧9的回弹力会顶起活动面板2而使其向上运动而让第一导电金属片3远离铁芯5,同时铁芯5也会在压缩弹簧18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这就使得第一导电金属片3在不进行供电的情况下不带电,有效避免了人为误接触第一导电金属片3而发生触电的问题。
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3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1均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铜片,铜片的厚度和表面积与沉头无孔插座以及无齿接头所需承受的电压大小成正比,从而可通过改变铜片的厚度与表面积来满足各种功率要求的无孔插座及无齿接头。
此外,如图5所示,所述沉头无孔插座还包括防水环槽4和翻盖保护板25,所述防水环槽4开设在插座壳体1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一导电金属片3的外围,对第一导电金属片3形成包围,从而对第一导电金属片3起到防水的作用。所述翻盖保护板25采用铰链固定安装在插座壳体1的表面,翻盖保护板25在闭合的状态下能够完全遮盖住防水环槽4和第一导电金属片3,进一步对防水环槽4和第一导电金属片3起到防尘、防水的保护功能。所述无齿接头还包括与沉头无孔插座上的防水环槽4相适配的防水软胶环24,所述防水软胶环24朝外凸出设置在接头壳体20上。通过将防水软胶环24完全卡入防水环槽4中时,才能够保证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之间正确接触,而当防水软胶环24没有完全卡入防水环槽4中时,沉头无孔插座表面的第一导电金属片3与无齿接头表面的第二导电金属片21无法贴合接触,这样即使铁芯5因永磁体22的吸引力而贴合接触了第一导电金属片3也不会引起因第一导电金属片3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1的上下位置不对应而发生短路、放电及起弧。
所述翻盖保护板25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结构,并在翻盖保护板25的中部开设有供无齿接头上导线贯穿的导线孔26,以便于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电连接时无齿接头上的导线穿过该导线孔26;此外,在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之间紧密稳定地面接触时,此翻盖保护板25也可盖合起来,从而对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形成共同保护作用。所述防水环槽4的槽深与槽宽均大于防水软胶环24的环体直径,以便于将无齿接头接到沉头无孔插座上时防水软胶环24能够较轻松的完全卡入防水环槽4中,从而实现无齿接头与沉头无孔插座之间的紧密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内腔的插座壳体以及设置在插座壳体上的活动面板、第一导电金属片、铁芯、导线、弹性复位机构,所述插座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面板的凹槽,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活动面板与弹性复位机构相接触,并且活动面板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可在凹槽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固定卡设在活动面板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活动面板的表面,所述铁芯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并且铁芯的位置正对着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下表面,所述铁芯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插座壳体内部引出,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与铁芯之间在弹性复位机构的弹力压缩作用下能够进行接触并实现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上开设有固定安装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卡口,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卡设在卡口中,并且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下表面分别裸露在卡口的上、下端面,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与插座壳体的表面以及活动面板的表面相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卡槽,所述活动面板的一对侧边上朝外凸出设有与导向卡槽相适配的导向耳,通过将导向耳套设在导向卡槽内来实现活动面板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导向柱、驱动卡头、卡子、卡齿导向,所述导向柱竖直安装在导向卡槽的底部,所述导向耳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卡头、卡子和弹簧依次套设在导向柱上,所述驱动卡头与卡子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齿状卡槽,所述卡子的外边缘周围凸出设有与齿状卡槽相适配的卡齿,所述导向卡槽的槽壁上设有供卡齿上下移动的卡齿导向;所述导向卡槽上朝向活动面板的一侧开设有导向耳活动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的四周朝下凸出设有裙边板,所述导向耳安装在裙边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铁芯的通孔,所述铁芯套设在通孔中,在位于凹槽内部的铁芯端部作为铁芯的限位台,在位于限位台以下的铁芯部位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着凹槽的槽壁,另一端抵接着限位台。
7.一种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沉头无孔插座相配套的无齿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内腔的接头壳体以及设置在接头壳体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永磁体、导线,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卡设在接头壳体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裸露在接头壳体的表面,第二导电金属片与导线焊接连接,所述导线从接头壳体内部引出,所述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接头壳体内腔的安装支架上,并位于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形状和表面面积保持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均采用铜片,铜片的厚度和表面积与沉头无孔插座以及无齿接头所需承受的电压大小成正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无孔插座还包括防水环槽和翻盖保护板,所述防水环槽开设在插座壳体的表面上,并位于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外围,对第一导电金属片形成包围,所述翻盖保护板采用铰链固定安装在插座壳体的表面,翻盖保护板在闭合的状态下能够完全遮盖住防水环槽和第一导电金属片;所述无齿接头还包括与沉头无孔插座上的防水环槽相适配的防水软胶环,所述防水软胶环朝外凸出设置在接头壳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保护板采用单开门或双开门结构,并在翻盖保护板的中部开设有供无齿接头上导线贯穿的导线孔;所述防水环槽的槽深与槽宽均大于防水软胶环的环体直径。
CN201720424687.0U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3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687.0U CN206673276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687.0U CN206673276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3276U true CN206673276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46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73276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3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554A (zh) * 2018-02-08 2018-07-27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按压式安全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554A (zh) * 2018-02-08 2018-07-27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按压式安全插座
CN108336554B (zh) * 2018-02-08 2019-12-03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按压式安全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3162U (zh) 一种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CN208284696U (zh) 一种一体式立体插座
CN106058567B (zh) 磁性插头与插座
CN106099573A (zh) 一种新型电源分接集成装置
CN206673276U (zh) 一种沉头无孔插座及配套接头
CN101685928A (zh) 分离式电源连接插头插座
CN210111099U (zh) 一种智能家具用具有触电性好的插座
CN105762549B (zh) 抵杆式插座和插头
CN101226861A (zh) 插座式的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
CN107171098B (zh) 一种无孔插座及与无孔插座配套的无齿接头
CN201667475U (zh) 多功能防灰插座
CN201584550U (zh) 一种安全电源插座
CN107834271A (zh) 一种建筑施工室内装修用插座防护罩
CN205900919U (zh) 一种防水防尘插座
CN205565091U (zh) 磁性槽口吸式安全插座、插头及转换插头
CN206041059U (zh) 磁吸电源接线座及电源接线装置
CN100557897C (zh) 磁石安全插座和插头组成的装置
CN209730833U (zh) 一种带智能高保真音响及led小夜灯的智能usb墙壁充电器
CN212676563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流输送的翻转式高安全插座
CN103414045A (zh) 单孔多极式安全插头插座
CN201508956U (zh) 分离式电源连接插头插座
CN208622628U (zh) 一种面板开关总成
CN215292283U (zh) 电动内置百叶压线式集线装置
CN214673156U (zh) 一种带防护功能的电源线
CN205863531U (zh) 一种防止电线扭断的用电器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