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71725U -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71725U
CN206671725U CN201720393147.0U CN201720393147U CN206671725U CN 206671725 U CN206671725 U CN 206671725U CN 201720393147 U CN201720393147 U CN 201720393147U CN 206671725 U CN206671725 U CN 206671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location
luminescence unit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31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红超
董玉玺
蔡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31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71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71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71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属于电子显示屏领域,该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的侧壁,位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板连接的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远离其所连接的所述侧壁的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通过在定位板的侧边上设置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卡槽结构,使得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发光单元部分位于U形结构内,部分伸入定位板,而并非完全位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使得定位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从而减小了背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了LCM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模组(LCD Module,LC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客户对LCM的超薄化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LCM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光模组的背板,普通的LCM的背板已经较难满足客户对LCM越来越薄的需求,因此要实现LCM的超薄化,LCM的背板结构设计成为了关键。
目前有一种LCM,其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和发光单元。该背板包括底板、位于底板边缘的侧壁以及与侧壁连接的定位板,底板、侧壁和定位板依次连接,形成一U形结构。导光板和发光单元设置在背板上,且发光单元位于该U形结构的弯折部分内,即设于底板和定位板之间。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该LCM中发光单元设置在设于底板和定位板之间,所以该设于底板和定位板之间的间距必须大于发光单元的总厚度,导致该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大,造成LCM的整体厚度过厚,无法满足客户的超薄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的侧壁,位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板连接的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远离其所连接的所述侧壁的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为一体式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发光单元,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的侧壁,位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板连接的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远离其所连接的所述侧壁的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
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背板内,且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U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嵌设在所述多个卡槽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单元的顶面到所述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侧壁的顶面到所述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发光单元的顶面为所述发光单元的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侧壁的顶面为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靠近所述U形结构的一侧边设有与所述卡槽结构相配合的嵌入结构,所述嵌入结构和所述发光单元均嵌设在所述多个卡槽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膜材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膜材结构与所述底板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和多个LED,所述多个LED沿同一直线间隔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定位板通过胶层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胶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反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定位板的侧边上设置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卡槽结构,使得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发光单元部分位于U形结构内,部分伸入定位板,而并非完全位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使得定位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可以减小,从而减小了背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了LCM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背板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c是图1a所示背板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背光模组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背光模组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板,图1a是该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背板1包括底板10及设于底板10的边缘的侧壁11,位于底板10的一侧边的侧壁11上设有定位板12,定位板12的远离其所连接的侧壁11的侧边12a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13。
图1b是图1a所示背板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1c是图1a所示背板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b和1c所示,底板10、侧壁11和定位板12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其底板、侧壁和定位板形成U形结构,通过在该U形结构上设置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使得该发光单元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发光单元部分位于U形结构内,部分伸入定位板,而并非完全位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减小了定位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背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了LCM的厚度。
具体地,如图1a所示,该多个卡槽结构13用于容置发光单元,多个卡槽结构13的个数、间隔与卡槽大小按照发光单元的规格进行设置,多个卡槽结构13可以等间隔设置,卡槽结构13的卡槽大小略大于发光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2设置在底板10一侧边的侧壁11上,适用于单侧入光的背光模组,也可以设置在底板10的多个侧边的侧壁11上,例如相对的两个侧边的侧壁上,对应于双侧入光的背光模组。
进一步地,底板10、侧壁11和定位板12为一体式结构,其厚度均相同。具体实现时底板10、侧壁11和定位板12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即可通过对底板10端部的折弯或冲压工艺获得侧壁11和定位板12。底板10、侧壁11和定位板12一体连接可以提高定位板12的抗弯能力,且易于加工,便于实际安装使用。背板1可以为镀铝锌板,也可以为铝板,还可以为不锈钢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背板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2c是图2a所示背板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a-2c所示,该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导光板2、以及发光单元3。该背板1包括底板10及设于底板10的边缘的侧壁11,位于底板10的一侧边的侧壁11上设有定位板12,底板10、侧壁11和定位板12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定位板12的远离其所连接的侧壁11的侧边12a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3的多个卡槽结构。导光板2和发光单元3设于背板1内,且发光单元3位于导光板2靠近U形结构的一侧,发光单元3嵌设在多个卡槽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其背板的底板、侧壁和定位板形成U形结构,通过在该U形结构上设置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使得该发光单元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发光单元部分位于U形结构内,部分伸入定位板,而并非完全位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减小了定位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背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了LCM的厚度。
具体地,如图2a所示,该多个卡槽结构用于容置发光单元3,多个卡槽结构的间隔与卡槽大小按照发光单元3的规格进行设置,多个卡槽结构之间可以等间隔设置,卡槽结构的卡槽大小略大于发光单元3。
进一步地,发光单元3包括电路板31和多个LED3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LED32沿同一直线间隔固定在电路板31上。实现时,电路板31通常为长条形,电路板31和多个LED32设于导光板2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2b所示,电路板31与导光板2固定连接,电路板31与导光板2的板面平行设置,且电路板31夹设于导光板2和底板10之间,使发光单元3与导光板2的结构更紧凑,使得背板1能够更好地固定导光板2和发光单元3。具体地,电路板31与导光板2可通过胶带33粘贴固定。
进一步地,发光单元3的顶面到底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H小于侧壁11的顶面到底板10之间的垂直距离L,减小了发光单元3与定位板12上的部件之间直接接触的可能,避免发光单元3出现损坏。其中发光单元3的顶面为发光单元3的远离底板10的表面,侧壁11的顶面为侧壁11背离底板10的表面。
可选地,该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4,反射片4设置于导光板2与底板10之间,用于反射从导光板2射出的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其中,反射片4可以通过反射片固定胶带(图中未示出)与底板10和导光板2粘贴固定,
可选地,该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膜材结构5,导光板2位于膜材结构5与底板10之间,膜材结构5位于导光板2上贴合于导光板2设置,用于提升导光板2射出的光线亮度。膜材结构5可包括扩散膜、增光膜或棱镜膜中的至少一种膜材结构。
在图2a-图2c所示背光模组100中,发光单元3嵌设在多个卡槽结构中,发光单元3和导光板2可通过导光板2与定位板12的侧边12a的接触面实现向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方向的限位,防止背光模组100在如图2a所示竖直放置时,导光板2将发光单元3挤压至卡槽结构的底部12b,进而导致发光单元3损坏。通过发光单元3的侧面与定位板12的接触面实现左右方向的限位,防止导光板2与发光单元3左右移动,进一步加强了该背光模组10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背光模组。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图2a所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导光板2的结构有所不同。
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背光模组200的导光板2的靠近U形结构的一侧边设有与卡槽结构相配合的嵌入结构2b,嵌入结构2b和发光单元3均嵌设在多个卡槽结构中,使得导光板2和发光单元3可以通过该多个卡槽结构与背板1限位固定,进一步加强了背光模组200的强度。
具体地,嵌入结构2b与发光单元3的LED32一一对应设置,且各个嵌入结构2b均与对应的LED32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和导光板2的嵌入结构2b嵌设在多个卡槽结构中,当发光单元3与导光板2的嵌入结构2b嵌设在卡槽结构中,且发光单元3未接触到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时,发光单元3和导光板2可通过导光板2与定位板12的侧边12a的接触面实现向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方向的限位。当发光单元3与导光板2的嵌入结构2b嵌设在卡槽结构中,且发光单元3与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接触时,发光单元3和导光板2可通过导光板2与定位板12的侧边12a的接触面实现向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方向的限位,还可通过卡槽结构的底部12b实现向卡槽结构的底部12b方向的限位,防止背光模组200在如图4所示竖直放置时,导光板2将发光单元3挤压至卡槽结构的底部12b,进而导致发光单元3损坏。通过发光单元3与嵌入结构2b的侧面与定位板12的接触面实现左右方向的限位,防止导光板2与发光单元3左右移动,进一步加强了该背光模组200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嵌入结构2b的嵌入部分长度与发光单元3的LED32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结构的槽深。
其中,嵌入结构2b的嵌入部分长度为导光板的与定位板12的侧边12a的相对的面到嵌入结构2b与发光单元的接触面的距离。发光单元3的LED32的长度为LED32的与导光板2接触的一侧边及其对边的距离,卡槽结构的槽深为定位板12的侧边12a到卡槽结构的底部12b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1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图2a-2c所示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面板101设置于背光模组100的背板上。显示面板101与定位板12可以通过胶层102粘结,使得显示面板101与背光模组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其背板的底板、侧壁和定位板形成U形结构,通过在该U形结构上设置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使得该发光单元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部分伸入定位板,而并非完全位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减小了定位板与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了背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减小了LCM的厚度。
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1包括上偏光片101a、彩膜基板101b、阵列基板101c和下偏光片101d。彩膜基板101b和阵列基板101c对盒设置,两者之间设有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彩膜基板101b的上方设置有上偏光片101a,阵列基板101c的下方设置有下偏光片101d。
显示面板101的阵列基板101c靠近定位板12的一侧边通过胶层102与定位板12粘结固定,胶层102与定位板12粘结的一面还与膜材结构5粘结,下偏光片101d位于阵列基板101c与膜材结构5之间。
可选地,下偏光片101d与膜材结构5之间设有空隙,当显示面板101发生形变时,可防止下偏光片101d与光学膜材5直接接触,划伤光学膜材5。同时该空隙还可防止光学膜材5受热而自然变形时,下偏光片101d阻碍光学膜材5自然变形,造成光学膜材5褶皱。其中,该空隙的大小可由胶层102的厚度决定。
显示面板101的阵列基板101c的其它侧边通过胶层102与侧壁11粘结固定,胶层102与侧壁11粘结的一面还与膜材结构5粘结。
进一步的,胶层102与发光单元3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光结构,用于反射发光单元3反射出的光线,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同时用该反光结构代替了原来的发光单元反射片,减小了液晶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
具体实现时,该反光结构可以为反射片,粘贴于胶层102与发光单元3相对的表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在胶层102与发光单元3相对的表面上印刷白色或进行抛光处理等操作,以达到与本实施例中的反光结构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LCM的底板厚度为150μm,反射片4和反射片固定胶带的厚度为150μm,导光板2的厚度为310μm,膜材结构5的厚度为130μm,下偏光片101d的厚度为97μm,阵列基板101c的厚度为200μm,彩膜基板101b的厚度为200μm,上偏光片101a的厚度为75μm,其中下偏光片101d与膜材结构5之间还设有30μm的空隙,LCM的总厚度为上述各部件的厚度之和,LCM的总厚度为1.342mm。
目前市面上的LCM的厚度均不低于2.5mm,因此与现有的LCM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M厚度大大减小,实现了LCM的超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该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与图5所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背光模组的结构有所不同。该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200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模组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以用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的侧壁,位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板连接的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远离其所连接的所述侧壁的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为一体式结构。
3.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以及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的边缘的侧壁,位于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侧边的所述侧壁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板连接的所述侧壁和所述定位板依次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定位板的远离其所连接的所述侧壁的侧边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单元的多个卡槽结构;
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背板内,且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U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发光单元嵌设在所述多个卡槽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顶面到所述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侧壁的顶面到所述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发光单元的顶面为所述发光单元的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侧壁的顶面为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靠近所述U形结构的一侧边设有与所述卡槽结构相配合的嵌入结构,所述嵌入结构和所述发光单元均嵌设在所述多个卡槽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和膜材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膜材结构与所述底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和多个LED,所述多个LED沿同一直线间隔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8.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定位板通过胶层粘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反光结构。
CN201720393147.0U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Active CN206671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3147.0U CN206671725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3147.0U CN206671725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71725U true CN206671725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8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3147.0U Active CN206671725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71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1764B (zh) * 2018-06-26 2020-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1764B (zh) * 2018-06-26 2020-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US10663784B2 (en) 2018-06-26 2020-05-26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1642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98986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881035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504498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75323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US846229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ilm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814109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100928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1218580A1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CN105114857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83283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5116594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8254972A (zh)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1603657A (zh)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光电装置
CN105116606A (zh) 反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80839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27299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0711495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3879660B (zh) 分体式包装结构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6671725U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5116605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970485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4409509U (zh) 一种Mini LED背光结构及背光源显示装置
CN20306833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