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7333U -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7333U
CN206667333U CN201720222058.XU CN201720222058U CN206667333U CN 206667333 U CN206667333 U CN 206667333U CN 201720222058 U CN201720222058 U CN 201720222058U CN 206667333 U CN206667333 U CN 206667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mechanism
hydraulic motor
star
rotary drive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20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明
王勇
别学清
冯旭松
王南江
李辉
周昌明
林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ENERAL FAC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Jiangsu Hongji Water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ji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JIANGSU GENERAL FAC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ji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JIANGSU GENERAL FAC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ji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220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7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7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73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一、行走机构二、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行走机构一包括筒形支座,筒形支座外围设有星轮机构,筒形支座转动连接在支撑管上,两支撑管相对一端的下部均连接有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护罩,弧形护罩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轴,弧形护罩后方设有清淤机构,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间设有容纳清淤机构的空间,旋转驱动机构一驱动行走机构一转动,旋转驱动机构二驱动行走机构二转动,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可调;本实用新型清淤效率高,清淤彻底,清理清淤机构中的杂物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底泥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运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厚至底泥称为表层底泥,超过15公分厚之底泥称为深层底泥。随着工业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道中,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底泥中污染物含量超标,这就要求我们队河道底泥进行清淤疏浚;城市河道中除了污染的底泥外常常还伴有生活和建筑垃圾,增加了清淤疏浚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自行式底泥分离收集装置,其专利申请号为201620885784.5,申请日为2016.08.16;公告号为CN 205954731U,公告日为2017.02.15;其结构包括行走过滤机构,行走过滤机构包括圆形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经若干呈辐射状设置的履齿板相连,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过滤格栅,左端板和右端板转动连接在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上,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相对的一端下部均设有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护罩,弧形护罩的下方设有由第一液压马达驱动的螺旋叶片轴,弧形护罩的上方设有泥浆泵,弧形护罩的后方对应螺旋叶片轴设有吸泥口,吸泥口经进口管道与泥浆泵的进口相连,泥浆泵的出口管道与穿过右支撑管的外部排泥管道相连,右支撑管上经座板安装有驱动行走过滤机构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源是第二液压马达;可以看出,该装置中,左端板、右端板、左支撑管、右支撑管、履齿板和过滤格栅间形成一个整体将螺旋叶片轴、泥浆泵等清淤机构包围起来,加大行走过滤机构的受力,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行走过滤机构的转动,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行走过滤机构的转动很吃力,需要功率很大的第二液压马达才能带动行走过滤机构的转动;泥浆泵不断将底泥吸入进泥管道内,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除了底泥外的杂物被吸入进泥管道,这些杂物不断变多,容易堵住泥浆泵的进口,使得底泥无法从泥浆泵的出口排出,需要清理泥浆泵进口处的杂物时,需将装置外壳拆卸下来才能清理泥浆泵进口处的杂物,这个操作过程费时费力,降低清淤效率;行走过滤机构的转动带给装置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行走过滤机构的限制,清淤船只能沿着同一方向前进,无法实现自动转向,清淤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转向及不方便清理清淤机构中的杂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转向,清淤彻底,清理清淤机构中的杂物方便,省时省力,清淤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一、行走机构二、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一包括筒形支座和支撑管,所述筒形支座外围设有星轮机构,所述筒形支座的底板转动连接在支撑管上,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相对一端的下部均连接有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护罩,弧形护罩的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轴,所述弧形护罩的后方对应螺旋叶片轴设有清淤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间设有可容纳清淤机构的独立空间,所述行走机构一的支撑管经底板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一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一,所述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经底板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可调。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淤船的一部分,工作时,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业,本装置与河道底部接触,螺旋叶片轴转动,将底泥和杂物不断向弧形护罩后方的清淤机构的进口挤压,清淤机构将底泥排出,完成底泥的收集;旋转驱动机构一带动行走机构一的转动,行走机构一上的筒形支座在支撑管上转动,旋转驱动机构二带动行走机构二的转动,行走机构二上的筒形支座在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上转动,筒形支座带动星轮机构的转动,当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转动方向相同且转速相同时,带动清淤船向前前进;当需要将清淤船转向时,调整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转动方向或转速,使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转动时产生转速差,实现清淤船的自动转向,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断移动实现连续清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清淤船在移动过程时,难免会有杂物进入清淤机构内,清淤机构设在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之间形成的独立空间内,方便人工清理杂物,防止清淤机构被堵塞无法正常工作;旋转驱动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一的结合、旋转驱动机构二和行走机构二的结合,两者同时为清淤船提供前进的动力,通过调整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或转速,驱动清淤船改变行走方向,使清淤船走遍河道内各个位置,清淤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可以环保高效地收集底泥,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进或者转向的动力,清淤效率高,清淤彻底。
为了进一步提高星轮机构的抓地力,所述星轮机构包括星轮支撑板,所述筒形支座上排布有若干星轮支撑板,星轮支撑板上连接有立板,立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星轮外爪,立板两侧的星轮外爪为一组星轮外爪,所述一组星轮外爪沿着立板的长度方向至少排布有2组;此设计中,立板的两侧均设有星轮外爪,立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组星轮外爪,结构稳定可靠,抓地效果更加好,能够在泥沙、黏土构成的泥泞河道底部滚动前进,不会打滑;底板经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管上;此设计可减小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转动时底板相对支撑管的摩擦,使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转动更加顺畅。
为了实现连续清淤,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包括液压马达一,所述液压马达一上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内齿圈,所述从动内齿圈经过底板与设置在立板上最外侧的星轮外爪连接;此设计中,液压马达一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从动内齿圈的转动,从动内齿圈的转动带动星轮机构的转动,星轮外爪抓地的同时不断转动,给清淤船提供前进的动力,实现连续清淤。
为了提高螺旋叶片轴收集底泥的效率,所述螺旋叶片轴的左部安装有左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轴的右部安装有右螺旋叶片,所述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一的安装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二与螺旋叶片轴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二与螺旋叶片轴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一的安装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泥的清理效率,所述清淤机构包括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一侧设置在弧形护罩后方且对应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分界处,所述过滤格栅的另一侧设有吸泥口,底泥从吸泥口处进入呈喇叭形的进泥管,进泥管朝外的一端连接连接法兰一的一端,连接法兰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泥泵,底泥从吸泥泵的出口经过出泥管道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吸泥泵安装在弧形护罩后方的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液压马达三,吸泥泵与液压马达三传动相连;此设计中,过滤格栅设置在吸泥口之前,将大杂物排除在进泥管外,避免吸泥泵被大杂物堵塞,呈喇叭形的进泥管加大吸泥口的面积,进一步提高底泥收集效率,吸泥泵安装在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之间形成的独立空间内的机架上,方便清理吸泥泵中积累的杂物。
为了进一步方便清理清淤机构中的杂物,所述进泥管上连接有便于清理垃圾的清理口,清理口与进泥管相通,清理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手孔盖;此设计中,虽然有过滤格栅将大杂物排除在吸泥口外,但是还是会有小杂物会顺着过滤格栅进入进泥管中,由于清淤船不断移动,不断有小杂物进入进泥管中将吸泥泵的进口堵塞住,人工打开手孔盖掏出进泥管中的小杂物,提高吸泥泵的清淤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马达一、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三和行走机构二中的液压马达四的进、回油管线向外穿过支撑管后接入供油系统,由供油系统分别控制液压马达一和液压马达四的供油走向和供油量。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与清淤船的连接,所述支撑管朝外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淤机构中连接吸泥泵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主视图。
其中,1立板,2星轮外爪,3星轮支撑板,4右螺旋叶片,5左螺旋叶片,6螺旋叶片轴,7弧形护罩,8安装板,9支撑管,10连接法兰二,11滑动轴承,12液压马达一,13主动齿轮,14从动内齿圈,15筒形支座,1501底板,16清淤机构,1601吸泥泵,1602连接法兰一,1603液压马达三,1604出泥管道,1605进泥管,1606手孔盖,1607吸泥口,1608过滤格栅,17液压马达四,18液压马达二,1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包括行走机构一、行走机构二、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行走机构一包括筒形支座15、支撑管9和星轮机构,筒形支座15外围排布有星轮机构,星轮机构包括星轮支撑板3,星轮支撑板3与筒形支座15连接,星轮支撑板3上连接有立板1,立板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星轮外爪2,立板1两侧的星轮外爪2为一组星轮外爪2,一组星轮外爪2沿着立板1的长度方向排布有3组;筒形支座15的底板1501经滑动轴承11转动连接在支撑管9上,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9相对一端的下部均连接有安装板8,两安装板8之间设置有弧形护罩7,弧形护罩7的下方设有螺旋叶片轴6,行走机构一下部的安装板8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18,液压马达二18与螺旋叶片轴6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6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8上,螺旋叶片轴6的左部安装有左螺旋叶片5,螺旋叶片轴6的右部安装有右螺旋叶片4,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4的旋向相反;弧形护罩7的后方且对应螺旋叶片轴6设有清淤机构16,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之间设有可容纳清淤机构16的独立空间;清淤机构16的结构具体的为,清淤机构16包括过滤格栅1608,过滤格栅1608一侧设置在弧形护罩7后方且对应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4的分界处,过滤格栅1608的另一侧设有吸泥口1607,底泥从吸泥口1607处进入呈喇叭形的进泥管1605,进泥管1605上连接有便于清理垃圾的清理口,清理口与进泥管1605相通,清理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手孔盖1606;进泥管1605朝外的一端连接连接法兰一1602的一端,连接法兰一1602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泥泵1601,底泥从吸泥泵1601的出口经过出泥管道1604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内,吸泥泵1601安装在弧形护罩7后方的机架19上,机架19上还安装有液压马达三1603,吸泥泵1601与液压马达三1603传动相连;行走机构一的支撑管9上经底板1501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一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一,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9上经底板1501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二,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结构相同,旋转驱动机构一包括液压马达一12,液压马达一12上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上啮合有从动内齿圈14,从动内齿圈14经过底板1501与设置在立板1上最外侧的星轮外爪2连接;支撑管9朝外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二10;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可调,具体的为,液压马达一12、液压马达二18、液压马达三1603和行走机构二中的液压马达四17的进、回油管线向外穿过支撑管9后接入供油系统,由供油系统分别控制液压马达一12和液压马达四17的供油走向和供油量。
本装置安装时,用连接件将支撑管9端部的连接法兰二10与清淤船固连,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淤船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业,本装置与河道底部接触,液压马达二18驱动螺旋叶片轴6转动,左螺旋叶片5和右螺旋叶片4同时将底泥和杂物不断向弧形护罩7后方的清淤机构16的进口挤压,底泥和杂物聚集在过滤格栅1608处,过滤格栅1608将大杂物排除在吸泥口1607外,小杂物和底泥聚集在吸泥口1607,吸泥泵1601抽吸吸泥口1607处的底泥和小杂物,小杂物聚集在靠近吸泥泵1601进口处的进泥管1605内,底泥从与吸泥泵1601连接的出泥管道1604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内,从而完成底泥的收集;液压马达一12驱动主动齿轮13的转动,主动齿轮13的转动带动从动内齿圈14的转动,从动内齿圈14的转动带动筒形支座15的转动,筒形支座15经滑动轴承11相对支撑管9转动,筒形支座15带动星轮外爪2的转动,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工作原理相同;通过控制供油系统的油路走向和供油量分别控制液压马达一12和液压马达四17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当液压马达一12和液压马达四17的转动方向相同且转速大小相同时,清淤船沿着原本行走方向向前进;当需要将清淤船转向时,调整液压马达一12和液压马达四17的转动方向相反或者转速,使液压马达一12和液压马达四17之间产生转速差,实现清淤船的自动转向,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断移动实现连续清淤;本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关闭液压马达一12、液压马达二18、液压马达三1603和液压马达四17,打开手孔盖1606四,将堵塞在吸泥泵1601进口处的小杂物清理掉,此过程省时省力,吸泥泵1601抽吸底泥更加顺畅,提高清淤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清淤船在移动过程时,难免会有杂物进入清淤机构16内,清淤机构16设在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之间形成的独立空间内,只需打开手孔盖1606就可将杂物全部清理掉,省时省力,使得吸泥泵1601抽吸底泥更加顺畅,提高清淤效率;旋转驱动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一的结合、旋转驱动机构二和行走机构二的结合,两者同时为清淤船提供前进的动力,通过调整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或转速,使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之间产生转速差,驱动清淤船改变行走方向,使清淤船走遍河道内各个位置,清淤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可以环保高效地收集底泥,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进或者转向的动力,清淤效率高,清淤彻底。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8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18,液压马达二18与螺旋叶片轴6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6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一的安装板8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一、行走机构二、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行走机构一包括筒形支座和支撑管,所述筒形支座外围设有星轮机构,所述筒形支座的底板转动连接在支撑管上,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相对一端的下部均连接有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弧形护罩,弧形护罩的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轴,所述弧形护罩的后方对应螺旋叶片轴设有清淤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一和行走机构二间设有可容纳清淤机构的独立空间,所述行走机构一的支撑管经底板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一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一,所述行走机构二的支撑管经底板安装有驱动行走机构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转向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机构包括星轮支撑板,所述筒形支座上排布有若干星轮支撑板,星轮支撑板上连接有立板,立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星轮外爪,立板两侧的星轮外爪为一组星轮外爪,所述一组星轮外爪沿着立板的长度方向至少排布有2组;所述底板经滑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和旋转驱动机构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包括液压马达一,所述液压马达一上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内齿圈,所述从动内齿圈经过底板与设置在立板上最外侧的星轮外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轴的左部安装有左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轴的右部安装有右螺旋叶片,所述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一的安装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二与螺旋叶片轴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二的安装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二与螺旋叶片轴一端传动连接,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行走机构一的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机构包括过滤格栅,所述过滤格栅一侧设置在弧形护罩后方且对应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分界处,所述过滤格栅的另一侧设有吸泥口,底泥从吸泥口处进入呈喇叭形的进泥管,进泥管朝外的一端连接连接法兰一的一端,连接法兰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吸泥泵,底泥从吸泥泵的出口经过出泥管道排至外部排泥管道,吸泥泵安装在弧形护罩后方的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液压马达三,吸泥泵与液压马达三传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上连接有便于清理垃圾的清理口,清理口与进泥管相通,清理口处可拆卸地连接有手孔盖。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一、液压马达二、液压马达三和行走机构二中的液压马达四的进、回油管线向外穿过支撑管后接入供油系统,由供油系统分别控制液压马达一和液压马达四的供油走向和供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朝外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法兰二。
CN201720222058.XU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7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2058.XU CN206667333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2058.XU CN206667333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7333U true CN206667333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205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7333U (zh) 2017-03-08 2017-03-08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7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863A (zh) * 2017-03-08 2017-06-30 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863A (zh) * 2017-03-08 2017-06-30 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938B (zh) 一种自行式底泥分离收集装置
CN111188375B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清淤装置及方法
KR100736180B1 (ko) 하수암거박스의 토사슬러지 처리용 버켓 회동식 준설기
CN209941770U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淤泥清理装置
CN115584767B (zh) 一种环保治理用的抽取污泥处理系统
CN109763561A (zh) 一种用于管道清淤的前端装置
CN206667333U (zh)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CN103643714B (zh) 过江隧道清污机
CN215691959U (zh) 一种河流水污染治理的排污管道
CN206768902U (zh) 一种底泥分离收集装置
CN202237411U (zh) 沉淀池污泥刮吸装置
CN106906863A (zh) 一种双驱自行式螺旋清淤装置
CN210766950U (zh) 一种用于高含水率泥质调节和清理的清淤装置
CN112942473A (zh) 一种港口可调节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
CN114439064B (zh)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205954731U (zh) 一种自行式底泥分离收集装置
CN21301442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CN216304896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CN207749552U (zh) 一种清淤船
CN116159852A (zh) 一种重金属修复收集设备
CN106906864A (zh) 一种底泥分离收集装置
CN111535378A (zh) 一种用于清除河道淤泥的水利装置
CN211113829U (zh) 一种用于园林施工的环保沟渠去污装置
CN113585446A (zh) 一种用于城市环保的管道疏通清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148837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污水管道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01

Address after: 225000 canal north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10

Co-patentee after: JIANGSU HONGJI WATER SOUR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ENERAL FAC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Address before: 225000 canal north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GENERAL FAC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