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3619U -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3619U
CN206663619U CN201720442335.8U CN201720442335U CN206663619U CN 206663619 U CN206663619 U CN 206663619U CN 201720442335 U CN201720442335 U CN 201720442335U CN 206663619 U CN206663619 U CN 20666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nd
region
blade mold
far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423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丽莉
朱天财
孙法涛
王涛
郭廷俊
周福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423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包括外加热装置、控制器、底座、支架、电机及风电叶片模具,所述外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内部的加热电热丝,所述风电叶片模具位于外加热装置内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两端设置主轴,且所述外加热装置的两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模具表层设置有纳米碳素加热布,所述纳米碳素加热布的外部覆盖一层保温棉。本实用新型具备两组类型的加热模式,可以同时加热也可独立使用,通过将两种加热方式的缺点互补,使得该装置的加热效果更好,便于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风机叶片市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研究院所、上市公司等多元化的主体投资形式。叶片是风电部件中确定性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盈利模式清晰的行业。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风电叶片行业也将随之发生从群雄混战到几强争霸的转变,我国风电叶片产业正在经历一场行业性的洗牌整合。随着风电叶片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和售价都将下降,但具备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成本下降速度将超过售价降低速度,盈利超过平均水平。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厂商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并在技术上保持一定优势。
但是目前的在对风电叶片模具进行加热时,现有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纳米碳素加热布进行加热,但是该加热方式适合局部加热,不适合区域均匀受热,并且该加热方式单一,在出现故障时既不能完成加热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包括外加热装置、控制器、底座、支架、电机及风电叶片模具,所述外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内部的加热电热丝,所述风电叶片模具位于外加热装置内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两端设置主轴,且所述外加热装置的两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主轴活动连接,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模具表层设置有纳米碳素加热布,所述纳米碳素加热布的外部覆盖一层保温棉,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模具表层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电热丝、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米碳素加热布通过导热橡胶胶合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模具表层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外加热装置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所述外加热装置为非接触式加热。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外加热装置的端部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备两组类型的加热模式,可以同时加热也可独立使用,纳米碳素加热布设置在通过导热橡胶胶合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的模具表层的外部采用接触式加热,该加热方式适合局部加热,外加热装置为套筒型结构设置在风电叶片模具的外部采用非接触加热,外加热装置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转动,达到了受热均匀的目的,该加热方式适合区域快速加热,通过将两种加热方式的缺点互补,使得该装置的加热效果更好,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电叶片模具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外加热装置;31-第一加热区域;32-第二加热区域;33-第三加热区域;4-风电叶片模具;41-保温棉;42-纳米碳素加热布;43-模具表层;431-温度传感器;5-电机;6-控制器;7-加热电热丝;8-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包括外加热装置3、控制器6、底座1、支架2、电机5及风电叶片模具4,所述外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加热区域31、第二加热区域32、第三加热区域33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区域31、第二加热区域32、第三加热区域33内部的加热电热丝7,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位于外加热装置3内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两端设置主轴8,且所述外加热装置3的两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主轴8活动连接,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设置有纳米碳素加热布42,所述纳米碳素加热布42的外部覆盖一层保温棉41,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31,所述温度传感器431、加热电热丝7、电机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
所述米碳素加热布42通过导热橡胶胶合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的外部;所述主轴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支架2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外加热装置3与所述主轴8同轴设置,所述外加热装置3为非接触式加热;所述电机5与所述外加热装置3的端部传动连接。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具备两组类型的加热模式,可以同时加热也可独立使用,纳米碳素加热布42设置在通过导热橡胶胶合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的外部采用接触式加热,该加热方式适合局部加热,外加热装置3为套筒型结构设置在风电叶片模具4的外部采用非接触加热,外加热装置3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加热区域31、第二加热区域32、第三加热区域33转动,达到了受热均匀的目的,该加热方式适合区域快速加热,通过将两种加热方式的缺点互补,使得该装置的加热效果更好,便于控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包括外加热装置(3)、控制器(6)、底座(1)、支架(2)、电机(5)及风电叶片模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加热区域(31)、第二加热区域(32)、第三加热区域(33)以及位于第一加热区域(31)、第二加热区域(32)、第三加热区域(33)内部的加热电热丝(7),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位于外加热装置(3)内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两端设置主轴(8),且所述外加热装置(3)的两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主轴(8)活动连接,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设置有纳米碳素加热布(42),所述纳米碳素加热布(42)的外部覆盖一层保温棉(41),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31),所述温度传感器(431)、加热电热丝(7)、电机(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碳素加热布(42)通过导热橡胶胶合在所述风电叶片模具(4)的模具表层(4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8)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支架(2)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装置(3)与所述主轴(8)同轴设置,所述外加热装置(3)为非接触式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与所述外加热装置(3)的端部传动连接。
CN201720442335.8U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Active CN20666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2335.8U CN206663619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2335.8U CN206663619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3619U true CN206663619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42335.8U Active CN206663619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5642U (zh) 一种用于日用陶瓷生产的干燥设备
CN206663619U (zh)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远红外加热系统结构
CN205481734U (zh) 一种集成吊顶用智能取暖器
CN206279350U (zh) 一种内置式导热超导体烫光辊
CN206872856U (zh) 皮革压花机中的加热装置
CN201873867U (zh) 燃气式烫光辊
CN108244280A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智能恒温杀青机
CN206663736U (zh)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智能化分段控温系统
CN205258926U (zh) 一种旋转式太阳能衣架
CN207643792U (zh) 热压机模板电加热装置
CN206551646U (zh) 一种蓄能发光材料压合装置
CN205641925U (zh) 一种养猪场节能环保的猪饲料烘干装置
CN201381448Y (zh) 导热油加热式工业干衣机
CN203980420U (zh) 一种新型小太阳
CN207044472U (zh) 一种塑胶加热装置
CN211005739U (zh) 高速纺丝辊件的发热装置
CN207600163U (zh) 一种带有相变蓄热功能的电烘箱装置
CN107856347A (zh) 一种在热压机上应用的热压机模板电加热方法
CN205690858U (zh) 一种应用热泵的烘干系统
CN203496348U (zh) 一种高速电热温控单瓦机
CN203457895U (zh) 鞋底烘干机
CN206501547U (zh) 一种热溶胶喷胶复合设备
CN203049289U (zh) 一种装有ptc发热器的全自动洗衣外桶
CN203360891U (zh) 电磁感应烫平机
CN207955145U (zh) 一种新型的压花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5000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Liaoning) free trade trial area Yingkou Bohai Street West 93 112-125

Patentee after: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5000 Liaoning Yingkou coastal industrial base, new Union Street 1 East.

Patentee before: Hongye wind power equipment (Yingkou) Limited by Share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