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0295U -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0295U
CN206660295U CN201621109030.7U CN201621109030U CN206660295U CN 206660295 U CN206660295 U CN 206660295U CN 201621109030 U CN201621109030 U CN 201621109030U CN 206660295 U CN206660295 U CN 206660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veying device
quantitative conveying
actuating unit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90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百
吴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ATONG BIOLOGICAL NANOMETER TECHNOLOGY Co Ltd
Nanomed Devi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ATONG BIOLOGICAL NANOME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035634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6660295(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ATONG BIOLOGICAL NANOME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ATONG BIOLOGICAL NANOME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90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0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0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0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包括一壳体和一空腔头,壳体外设有一把持机构、控制机构和一连接端面,其内置有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和电源模块,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产生线性运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动作;空腔头包括出液端和具有可开口端的液体储库,所述出液端上表面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所述液体储库内置有液体,其可开口端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面连接,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同步给药,并能显著提高给药效率,降低生产制备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皮给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纳米微针或纳米晶片正被广泛应用。其中纳米晶片是根据人体皮肤结构开发的纳米促渗专用工具,它是由单晶硅经过纳米技术工艺雕刻而成。纳米晶片的表面是一系列微针阵列,它们可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养分的渗透能力。单晶硅的生物兼容性又保证了纳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纳米微针是通过纳米技术打开皮肤管道的一种微针,针头类似一块小小的晶片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的、细到看不出来的小针,将这个小方块按在皮肤上,就能让药物进入表皮,而人几乎没有感觉。
目前纳米微针主要有实心微针和中空微针两类。对于实心微针给药方式,主要都是分为两步,先涂药液再打孔,或先打孔再涂药。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079634B,其公开了一种可整合至施药器的内置式非语言指导设备,其采用的方式便是穿孔前或者穿孔后涂覆药剂。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透皮和给药是分开进行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渗透吸收,这使得此类产品在使用效率和药效发挥上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空心微针,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较多,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2497909B,实用新型名称为“中空微针阵列”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中空微针。但是这种中空微针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产率比较低,合格率也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给药位置比较表浅,注射以后经常有漏液的情况,并不能精确地控制剂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可以实现同步给药,并且显著提高给药效率,降低生产制备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包括:
一壳体,其外设有一把持机构、控制机构和一连接端面,其内置有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和电源模块,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产生线性运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动作;
一空腔头,其包括出液端和具有可开口端的液体储库,所述出液端上表面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所述液体储库内置有液体,其可开口端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面连接,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液端上设有一塑料件,在所述塑料件上设有预制出液孔和与之连通的流液槽,所述微型装置粘附在所述塑料件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储能单元和振动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空腔头之间,所述振动单元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致动并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液端的方向将力施加到所述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空腔头内的液体储库连接,并通过致动以自动打开所述可开口端,使得所述可开口端与所述预制出液孔连通,促使液体依次穿过所述可开口端、所述预制出液孔和所述微型装置。
优选地,所述微型装置为纳米实心微针或者纳米实心微针阵列,其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4微米到2000微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液体储库包括第一储库和第二储库,所述第一储库前端设有所述出液端,所述第二储库与所述第一储库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塑料件上的中心部位设有所述预制出液孔,所述流液槽呈十字形或环形并与所述预制出液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为一个或者多个控制按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储能单元为弹簧,所述振动单元为电磁振荡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把药物和给药器械结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简单和合理。而且对给药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变,提供了一种介于传统的注射和传统的透皮给药之间的一种新型给药方法,即用类似注射的方式,把液态质量由液体储库,递送到皮肤表皮表面,经表皮扩散,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由于同步给药的方式设定,即在纳米实心微针触皮的同时出液,使用更加便捷。更为重要的是,药物渗透和吸收更好。另外通过纳米实心微针或纳米实心微针阵列,打开角质层,把液体缓缓控制,不会有漏液现象的产生,同时可以精准地控制剂量,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验二中渗透率随时间变化图。
其中:1.壳体,11.传动机构,12.动力机构,2.出液端,21.塑料件,22.预制出液孔,23.流液槽,3.液体储库,31.第一储库,32.第二储库,4.把持机构,5.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包括:
一壳体1,其外设有一把持机构4、控制机构5和一连接端面,其内置有传动机构11、动力机构12和电源模块(可充电或不可充电),所述传动机构11在所述动力机构12的驱动下产生线性运动,所述动力机构12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所述动力机构12动作;其中所述把持机构4与人手大小相匹配,便于人手握持;所述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装置工作与否;所述连接端面用于与下述的空腔头形成连接。
一空腔头,其包括出液端2和具有可开口端的液体储库3,所述出液端2上表面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所述液体储库3内置有液体,其可开口端与所述出液端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端面连接,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传动机构11连接。即只有当有压力作用在空腔头上时,所述空腔头才会与所述传动机构11连接。并在所述传动机构11的作用下将液体通过所述出液端2导入到人体皮肤内。
优选地,所述出液端2上设有一塑料件21,在所述塑料件21上设有预制出液孔22和与之连通的流液槽23,所述微型装置粘附在所述塑料件21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11包括储能单元和振动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空腔头之间,所述振动单元在所述动力机构12的驱动下致动并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液端2的方向将力施加到所述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空腔头内的液体储库3连接,并通过致动以自动打开所述可开口端,使得所述可开口端与所述预制出液孔22连通,促使液体依次穿过所述可开口端、所述预制出液孔22和所述微型装置。即通过压力触发,而后通过传动机构11带动空腔头振动,而后由于惯性的作用,可以将液体甩出来。即一面微针触皮,同时出液。相对于传统的一面微针,另一面出液,使用更便捷。当然上述旨在为了可以充分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机构11并不限于此。如交流电也可以形成上述振动,即任何能够使将动力机构12的圆周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的装置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微型装置为纳米实心微针或者纳米实心微针阵列,其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4微米到2000微米之间。更为优选地,所述微型装置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2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而且有别于中空微针,纳米实心微针或者纳米实心微针阵列的制造成本较低、产率高、合格率也高,而且其给药位置和精度都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
优选地,所述液体储库3包括第一储库31和第二储库32,所述第一储库31前端设有所述出液端2,所述第二储库32与所述第一储库31连通。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库31为软性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储库32为硬质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一储库31与所述第二储库32套设连接。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库31为硬质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储库32为软性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一储库31与所述第二储库32套设连接。上述硬质材料可以为ABS、POM、PS、PMMA、PC、PET、PBT、PPO材料等,软质材料可以为软PVC、K胶(BS)、TPE、TPR、EVA、TPU材料等。对第一储库31和所述第二储库32的材质选择旨在为了二者在连接时更加便捷,同时制备成本较低。当然其他的连接方式,诸如卡接、吸附式连接、焊接、一体化等均可以实施,亦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3所示(略去微型装置),在所述塑料件21上的中心部位设有一预制出液孔22,所述流液槽23呈十字形或环形(附图中为十字形,但是环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故不再赘述)并与所述预制出液孔22连通。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在纳米晶片上打孔,故不仅其制备难度比较高,也容易造成微针等的破损,所以其加工和制备成本都太高。而本申请则另辟蹊径,通过在塑料件21上预先开孔,而后通过与所述液体储库3连通,在保证液体顺利导入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一充电接口,用于给电源模块补充电量。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5为一个或者多个控制按钮,通过所述控制按钮控制动力机构12运转。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指示按钮,比如指示电池的电量情况、充放电情况等。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12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储能单元为弹簧,所述振动单元为电磁振荡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用一个储能单元,把振动机构和液体储库3(可置换头)分开,当压上去以后,储能单元被压缩,振动机构跟液体储库3就相结合。相结合以后就带动所述空腔头振动,用一个预设压力激活振动的方法,保证使用者使用时只能垂直按压,而不是在皮肤上滑动。故可以保护皮肤不受到刮伤和伤害。并且在振动的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可以将液体甩出来,同时空气能够进入,所以这样的话,液体储库3的液体可以持续出来,一直到全部液体转移干净,故无需设计专门的出液装置。在单次振动中,可以精确控制出液量在0.01mL到100mL之间。
本实用新型把药物和给药器械结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简单和合理。而且对给药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变,提供了一种介于传统的注射和传统的透皮给药之间的一种新型给药方法,即用类似注射的方式,把液态质量由液体储库3,递送到皮肤表皮表面,经表皮扩散,经过表皮吸收(或者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由于同步给药的方式设定,即在纳米实心微针触皮的同时出液,使用更加便捷。更为重要的是,药物渗透和吸收更好。另外通过纳米实心微针或纳米实心微针阵列,打开角质层,把液体缓缓控制,不会有漏液现象的产生,同时可以精准地控制剂量,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透皮给药的效率和质量,下面以实验来进行说明。
实验一,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空腔头内装上2mL生理盐水,将空腔头置于垂直向下位置,不开启振动模式,液体没有因为重力而自然流出。当打开电源开关,使空腔头接触人体皮肤,激活空腔头以每分钟5000次振动时,液体从空腔头内液体储库3自然转移到皮肤表面,通过预制出液孔22的孔道大小和振动频率,可以调节液体转移速度。表1为不同频率下液体全部转移所需要的时间,其中该孔径为1mm。
表1
频率(次/秒) 转移时间(分钟)
65 25
83 18
100 15
实验二,本实验比较自配的利多卡因凝胶在没有纳米晶片处理和用纳米晶片处理20秒后的透皮吸收。取冰箱中猪耳朵,取皮800μm厚,去除表面的毛,直至光滑。PBS(7.4)浸泡10-15分钟后,剪成接收池外缘大小,纳米晶片组用本实用新型的仪器(配以点阵高为150微米的纳米晶片),作用20s,置于接收池与给药池间,37±0.2℃PBS(7.4)平衡1h。用Franze扩散池,给药量120mg,接收池体积2.5mL,实际透皮面积0.66cm2,接收液为PBS(7.4),温度37±0.2℃,磁力搅拌280rmp。
由图4可见(其中◆为纳米晶片组,■为对照组),没有纳米晶片作用时,利多卡因透皮效果较差,不到5%的利多卡因能够经皮吸收;经过纳米晶片同步给药后,利多卡因凝胶的透皮效果明显改善。最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利多卡因凝胶粘度较高,仍然能够从所实用新型的液体储库3,经由机械作用,在40秒内转移到皮肤表面,并定量透皮渗透,在接受池成功检测到利多卡因药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外设有一把持机构、控制机构和一连接端面,其内置有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和电源模块,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产生线性运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动作;
一空腔头,其包括出液端和具有可开口端的液体储库,所述出液端上表面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所述液体储库内置有液体,其可开口端与所述出液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面连接,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端上设有一塑料件,在所述塑料件上设有预制出液孔和与之连通的流液槽,所述微型装置粘附在所述塑料件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储能单元和振动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单元设置在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空腔头之间,所述振动单元在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致动并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液端的方向将力施加到所述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空腔头内的液体储库连接,并通过致动以自动打开所述可开口端,使得所述可开口端与所述预制出液孔连通,促使液体依次穿过所述可开口端、所述预制出液孔和所述微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装置为纳米实心微针或者纳米实心微针阵列,其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4微米到2000微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储库包括第一储库和第二储库,所述第一储库前端设有所述出液端,所述第二储库与所述第一储库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件上的中心部位设有所述预制出液孔,所述流液槽呈十字形或环形并与所述预制出液孔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为一个或者多个控制按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充电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定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为弹簧,所述振动单元为电磁振荡器。
CN201621109030.7U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Active CN206660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030.7U CN20666029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030.7U CN20666029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0295U true CN206660295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9030.7U Active CN206660295U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02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3136A (zh) * 2018-02-26 2019-09-03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
CN111939459A (zh) * 2020-09-10 2020-11-17 曹飞东 一种新型纳米微晶焕肤仪及使用方法
WO2021036076A1 (zh) * 2019-08-23 2021-03-04 苏州纳生微电子有限公司 定量液体供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3136A (zh) * 2018-02-26 2019-09-03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
WO2021036076A1 (zh) * 2019-08-23 2021-03-04 苏州纳生微电子有限公司 定量液体供给装置
CN111939459A (zh) * 2020-09-10 2020-11-17 曹飞东 一种新型纳米微晶焕肤仪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3459A (zh)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CN101829396B (zh) 微针阵列芯片及利用其的经皮给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250B (zh) 基于微针阵列柔性芯片的经皮给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130B (zh) 形成多个微导管的装置
JP5718312B2 (ja) 流体伝達を調節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ユニット
CN206660295U (zh)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装置
CN101912663B (zh) 空心微针阵列芯片、经皮给药贴片、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3203072B (zh) 金属微针阵列柔性贴片、经皮给药器件及经皮给药贴片
CN104689466B (zh) 一种通道型纳米美容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64970U (zh) 基于微针阵列柔性芯片的经皮给药贴片
US20180325836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s suitable for ultrasonic drug delivery via a system, which is portable and wearable by the patient
CN101507857A (zh) 微针阵列芯片、经皮给药装置、经皮给药贴剂及制备方法
CN101553275A (zh) 用于活性物质透皮递送和取样的高纵横比微器件和方法
CN109996582B (zh) 皮肤用手动式注射器
CN109718465B (zh) 3d打印驻极体微针促吸收面膜
CN107913460B (zh) 一种液体定量输送系统
CN110368576A (zh) 定量液体供给装置
EP3572119B1 (en) Preparation of a portable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patch apparatus
CN111956951A (zh) 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及制备方法
CN107913458A (zh) 一种液体定量储存系统
EP1471838A2 (en) Substance delivery device
CN102836936B (zh) 用于透皮给药的钛实心微针的制备方法
CN206391365U (zh) 一种穿戴式微针给药装置
CN206372358U (zh) 新型输液仪
CN210020844U (zh) 一种营养型可溶性微针及微针载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