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9173U -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9173U
CN206659173U CN201621048126.7U CN201621048126U CN206659173U CN 206659173 U CN206659173 U CN 206659173U CN 201621048126 U CN201621048126 U CN 201621048126U CN 206659173 U CN206659173 U CN 206659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cushion
built
outer layer
layer
mouth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81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柱
郑乾锋
郑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81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9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9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91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它包括:一口罩体,依序设有一外层、一中层及一内层;以及一鼻垫,配置于该外层上;其中,从该内层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内层摺件,该内层摺件与该外层共同包覆该鼻垫,并在对应该鼻垫的该口罩体上形成一凸部。藉此,可有效阻挡不透过口罩直接吸入的外面空气及呼出的雾气向上窜升,防止口罩的鼻部泄漏及眼镜起雾。

Description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与都市的迅速发展,各类工厂、燃煤发电厂和大量汽、机车排放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空气品质日渐恶化,环境中的尘霾即细悬浮微粒(PM2.5)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发各类疾病如支气管炎、气喘和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证实空污为人类主要致癌因子。中国台湾十大癌症死因中,有七大和空气污染密切关系,另外近年来生活环境中各种细菌病毒及流感不断侵袭人类,诸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禽流感、猪流感(H1N1)等,都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显示口罩对人类的健康日益重要。
目前全球各种防护口罩使用量已达数百亿片,其中约八成为平面型不织布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平面口罩甚至部份N95系列防尘口罩,虽携带方便、价格便宜,但密合度普遍极差。依照中国台湾标淮CNS14774及14755防护口罩(N95/FFP2)D2密合度的测试方法,口罩配戴需能达到密合度100(100%÷ 100密合度=1%漏气率),然依中国台湾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的100人测试,市售两款N95口罩密合度平均为13.9及21.8,而一般平面口罩平均值仅为 3.10,即平均漏气率为33%,以致防尘霾(PM2.5)的效果大打折扣。为维持一定的密合度,目前一般的口罩已多在上缘加装塑料鼻线如以塑胶条或塑胶包覆铁线或铝条,提升密合度以防堵鼻子与脸部之间造成的空隙。但口罩鼻部因个人鼻子形状、大小及高低,最易泄漏亦为最难防漏之处,当用手按压鼻线后稍服贴而塑形,配戴几分钟后仍会因轻微脸部肌肉的活动而产生大缝隙,尤其是口罩多靠两边弹性耳带或绑带拉开赖以支撑,使空气中污染物及病毒细菌很容易「趁虚而入」多年以来一直是口罩的致命缺点。
长期吸入未经口罩过滤完全的脏空气,易引起诸多癌症及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产生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出入医疗院所或公众场所时也容易相互感染,提高染病机率。又因一般口罩配戴时大多贴住口鼻换气集中在口鼻部位,使呼吸阻力增加,迫使更多空气从缝隙泄漏,因而造成普遍泄漏率高达40%左右之主因,当口罩漏气率越高时就越危险。这是几十年来难以大幅改善的不织布平面口罩大缺陷。
再者,口罩配戴者自体内呼出的热气,也会从鼻梁处向上窜升,使眼镜起雾,影响视线,甚而影响行车安全。另市面上有安装鼻梁泡棉的口罩,因泡棉具有一定厚度且置于口罩与鼻梁之间,泡棉及两侧仍易产生孔隙,使口罩无法有效贴合脸形,大幅降低鼻部气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通过在口罩体上缘形成有凸部,可使内层顺沿鼻梁和颧骨曲线紧密服贴,有效填补口罩与鼻部之间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在口罩体上成型有水平与纵向皱褶,展开成立体形状时,可加大口鼻空间及换气面积,使呼吸顺畅,讲话自然,且大幅降低呼吸抗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通过在口罩体上缘形成有凸部,凸部可填补鼻梁和颧骨之间的空隙,以阻挡呼出的雾气不透过口罩体直接向上窜升,防止眼镜起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口罩体,依序设有一外层、一中层及一内层;以及一鼻垫,配置于该外层上;其中,从该内层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内层摺件,该内层摺件与该外层共同包覆该鼻垫,并在对应该鼻垫的该口罩体上形成一凸部。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复数接合部,沿该凸部的周缘排列,每一该接合部系将该内层摺件、该外层、该中层与该内层予以固接。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中层为一过滤层且该凸部形成于该过滤层上。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从该外层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外层摺件,该外层摺件与该内层摺件相迭接并与该外层共同包覆该鼻垫。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体成型有二纵向皱褶,各位于该鼻垫的两侧。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对反折片,分别从该口罩体的两侧边延伸出,且反折后以其两端固接于该口罩体上。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内防雾片,固定于该内层并形成有该凸部。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呼气阀,装设于该口罩体。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活性碳层,迭设于该外层与该中层之间。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抗病菌层,迭设于该外层或该外层与该中层之间。
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鼻垫为一泡棉或一鼻梁条与泡棉的组合。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从口罩体的侧边各延伸出有反折片,能弥补或密合脸部两侧与口罩之间的孔隙,大幅提升口罩密合度。
(2)在内层或内层摺件的上缘贴设有防雾片,可进一步阻挡呼出的雾气直接穿透口罩体向上窜升,防止眼镜起雾或影响视线。
(3)口罩体装设有呼气阀,能快速排出呼气时的湿气、热气,有效改善口罩闷热问题,当激烈运动或呼吸急促时更可迅速排气,大幅降低呼气抗阻。
(4)在口罩体内更设有抗病菌层,可降低流感细菌活性,抑制病菌孳生,具有强力抗菌、抗病毒能力,防止感染。
(5)可于口罩体内设有活性碳层,以有效吸附臭氧及有机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为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延伸出反折片(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4为沿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有纵向皱褶(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6为沿图5的C-C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有反摺片和纵向皱褶(第四较佳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呼气阀(第五较佳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内防雾片(第六较佳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外防雾片(第七较佳实施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延伸出外层摺件(第八较佳实施例)。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可延伸出中层摺件(第九较佳实施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鼻垫布设于口罩上缘(第十较佳实施例)。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鼻梁条长度约为弹性体一半(第十一较佳实施例)。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活性碳层(第十二较佳实施例)。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活性碳层及延伸出外层摺件(第十三较佳实施例)。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中层之间设有抗病菌层(第十四较佳实施例)。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设有抗病菌层(第十五较佳实施例)。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内置鼻梁条(第十六较佳实施例)。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铁线为单铁线(第十七较佳实施例)。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体下部布设有鼻垫(第十八较佳实施例)。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体两侧布设有鼻垫(第十九较佳实施例)。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于口罩体两侧及下部各布设有鼻垫(第二十较佳实施例)。
图中:10-口罩体;11-外层;11'-外层摺件;13-中层;13'-中层摺件;15- 内层;15'-内层摺件;17-接合部;18-抗病菌层;19-活性碳层;20-带体组; 21-带体;30-鼻垫;31-鼻梁条;311-铁线;312-塑胶件;33-弹性体;40-凸部;50-呼气阀;60-内防雾片;70-外防雾片;100-反折片;101-水平皱褶; 103-纵向皱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包括有口罩体10、带体组20以及鼻垫30,分述如下:
口罩体10,成型有复数水平皱褶101,且其内部依序设有外层11、中层 13及内层15。外层11可为拨水层如拨水功能不织布,防止水份、液体渗入。中层13可为过滤层如静电高密度过滤不织布,以阻隔尘霾及病毒细菌。内层15可为亲水层如亲水超细复合纤维不织布,柔软舒适,有效吸收水气。
带体组20,包含二带体21,可为耳挂式分别固定在口罩体10的左右两侧,其中以一端固接于口罩体10的上侧端,另一端则固接于下侧端(如图1 所示)。所述带体21亦可为绑带式、或头戴式带体等,但不以此为限。
鼻垫30,配置于外层11上(如图2所示)。鼻垫30包含鼻梁条31及弹性体33,鼻梁条31由塑胶件312及其包覆铁线311所构成,铁线311可为一双铁线。鼻梁条31可贴合于弹性体33一侧。所述弹性体33可为各种泡棉例如PU泡棉、硅胶泡棉、橡胶泡棉、过滤泡绵、惰性泡棉、胶片或气囊等。其断面可呈圆形、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但不限制。所述鼻垫30亦可仅由弹性体33或泡棉所构成。
前述中,从内层15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内层摺件15',内层摺件15'与外层11共同包覆鼻垫30,并在对应鼻垫30的口罩体10上形成一凸部40,即在外层11、中层13与内层15上共同形成有凸部40。
本实用新型更包括有复数接合部17,沿凸部40的周缘排列,每一接合部17系将内层摺件15'、外层11、中层13与内层15予以固接。固接之前系将鼻垫30同口罩体10压入模槽内,再以接合部17固接口罩体10后形成凸部40。
佩戴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戴上两耳挂式或绑带式带体21,拉开水平皱褶101将口罩体10完全覆盖口鼻与下巴,适当调整与压合鼻垫30,凸部40 可使内层15顺沿鼻梁和颧骨曲线紧密服贴,有效填补口罩与鼻部之间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
更可通过口罩体10上缘形成的凸部40,填补鼻子与颧骨之间的空隙,以阻挡呼出的雾气不透过口罩体10直接向上窜升,防止眼镜起雾。
请参阅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对反折片100,分别从口罩体10的两侧边延伸出,且反折后以其两端固接于口罩体10。该对反折片100能弥补或密合脸部两侧与口罩之间的孔隙,大幅提升口罩密合度。
请参阅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口罩体10成型有至少二纵向皱褶103,各位于鼻垫 30的左右两侧,该二纵向皱褶103分别通过该些水平皱褶101。藉此,展开成立体形状时,可加大口鼻空间及换气面积,使呼吸顺畅,讲话自然,且大幅降低呼吸抗阻。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口罩体10成型有反折片100和纵向皱褶103,藉以具有同上述的功能及功效。且佩戴舒适、美观大方,更可大幅提高「密合度」增加安全性。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呼气阀50,系装设于口罩体10。口罩体10装设有呼气阀50,能快速排出呼气时的湿气、热气,有效改善口罩闷热问题,剧烈运动或呼吸急促时更可迅速排出呼气,大幅降低呼气抗阻及配戴者体内二氧化碳。
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内防雾片60,系固定于内层15上缘并形成有凸部40,凸部40能服贴脸形,填补鼻梁和颧骨之间的孔隙,可进一步阻挡呼出的雾气直接穿透口罩体10向上窜升,防止眼镜起雾或影响视线。内防雾片60的材质为不透气材,可例如为薄膜、胶片或贴片等。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外防雾片70,系固定于内层摺件15',外防雾片70的材质可与内防雾片60相同。藉此,可进一步阻挡呼气时,产生的雾气直接穿透口罩向上窜升,避免眼镜起雾,造成视线不良。
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从外层11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外层摺件11',外层摺件11' 与内层摺件15'相迭接并与外层11共同包覆鼻垫30。外层摺件11'的材质与外层11相同且可为拨水层如拨水功能不织布。藉此,以提升包覆鼻梁条31 的强度,避免鼻梁条31两侧端刺穿口罩体10,可增加使用安全性。
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从中层13延伸并反折出有一中层摺件13',中层摺件13' 迭接于内层摺件15'与外层摺件11'之间并与外层11共同包覆鼻垫30。中层摺件13'的材质与中层13相同且可为过滤层如静电高密度过滤不织布。藉此,以达到同于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鼻垫30可整条布设于口罩体10上缘或延伸接近口罩体10 的左右两侧,其中弹性体33与鼻梁条31的长度可相等或接近等长。藉以达成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体33的长度略与口罩体10长度相等,但鼻梁条31 的长度则约为弹性体33长度的二分之一。藉以达成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活性碳层19,可迭设于外层11与中层13之间,且内层摺件15'与外层11共同包覆鼻垫30。藉此,以有效吸附臭氧及有机气体。
请参阅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活性碳层19,系迭设于外层11与中层13之间,内层摺件15'、外层摺件11'与外层11共同包覆鼻垫30。藉此,以达成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更可包括有一抗病菌层18,可迭设于外层11与中层13之间。抗病菌层18可为涂布抗病毒细菌材料如奈米银、光触媒等之不织布纤维,可降低流感细菌活性、抑制病菌孳生,具有强力抗菌、抗病毒能力,防止感染或互相传染。同时,亦具有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的抗病菌层18位置可与外层11互换,即抗病菌层18 迭设于外层11上并位于口罩体10的最外侧。如此,可先减低病毒细菌之活性,再逐层阻隔、过滤及滤除病菌通过,防止侵入口罩内部吸入人体致病,进而提升口罩防护(或过滤)效能。
请参阅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鼻垫30可由弹性体33包覆鼻梁条31所构成。藉此,可提高鼻垫30结构强度(避免分离),与增加使用的安全性(避免鼻梁条31两端刺穿口罩)。
请参阅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铁线311可为一单铁线,可透过加粗单铁线或增加塑胶件 312包覆体积,以提高鼻垫30强度。藉此,可达到同于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另可布设有一鼻垫30或是密合垫于口罩体10的下部,藉此,可达到同于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另可布设有二鼻垫30或是密合垫各于口罩体10的左右两侧,藉此,可达到同于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阅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另可于口罩体10的两侧及下部各布设有鼻垫30或是密合垫,藉此,以达到同于前述的功能及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主要功效:通过在口罩体10上缘形成有凸部40,可填补鼻梁和颧骨之间的空隙,大幅增加鼻部密合度,同时防止眼镜起雾,且于口罩内部形成有加大的立体空间,可使呼吸顺畅,讲话自然,更可大幅降低呼吸抗阻。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的功效:口罩体10内更可设有活性碳层 19或抗病菌层18。活性碳能有效去除臭氧及有机气体,抗病菌层18能降低流感细菌活性,抑制病菌孳生,具有强力抗菌、抗病毒能力,防止感染或互相传染。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11)

1.一种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口罩体,依序设有一外层、一中层及一内层;以及一鼻垫,配置于该外层上;其中,从该内层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内层摺件,该内层摺件与该外层共同包覆该鼻垫,并在对应该鼻垫的该口罩体上形成一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复数接合部,沿该凸部的周缘排列,每一该接合部系将该内层摺件、该外层、该中层与该内层予以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中层为一过滤层且该凸部形成于该过滤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从该外层延伸并反折出有一外层摺件,该外层摺件与该内层摺件相迭接并与该外层共同包覆该鼻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体成型有二纵向皱褶,各位于该鼻垫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对反折片,分别从该口罩体的两侧边延伸出,且反折后以其两端固接于该口罩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内防雾片,固定于该内层并形成有该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呼气阀,装设于该口罩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活性碳层,迭设于该外层与该中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抗病菌层,迭设于该外层或该外层与该中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该鼻垫为一泡棉或一鼻梁条与泡棉的组合。
CN201621048126.7U 2016-09-12 2016-09-12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9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8126.7U CN206659173U (zh) 2016-09-12 2016-09-12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8126.7U CN206659173U (zh) 2016-09-12 2016-09-12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9173U true CN206659173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812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9173U (zh) 2016-09-12 2016-09-12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91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8820A (zh) * 2016-09-12 2017-06-20 宣德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CN109907396A (zh) * 2019-02-21 2019-06-21 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吸食吹哨多功能防护口罩
WO2022083500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邱萍 贴鼻式分区口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8820A (zh) * 2016-09-12 2017-06-20 宣德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CN109907396A (zh) * 2019-02-21 2019-06-21 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吸食吹哨多功能防护口罩
WO2020168947A1 (zh) * 2019-02-21 2020-08-27 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吸食吹哨多功能防护口罩
WO2022083500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邱萍 贴鼻式分区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8820B (zh)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CN209202201U (zh) 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
TWI587888B (zh) 置入式鼻墊之防護口罩
CN206659173U (zh)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CN106621104A (zh) 内通气式大通风截面防霾口罩
TWM576468U (zh) New airtight protective mask
CN106473272A (zh) 外通气式大通风截面防霾口罩
TWM536069U (zh) 置入式鼻墊之防護口罩
CN206518158U (zh) 外通气式大通风截面防霾口罩
CN211798352U (zh) 一种可以转接3m过滤棉接头的儿童防毒面罩
CN204733946U (zh) 一种可折叠pm2.5防护口罩及其组合套装
TWM565046U (zh) Mask for placement of nasal elastic
CN104069596B (zh) 一种仿生呼吸面罩
CN206499794U (zh) 内通气式大通风截面防霾口罩
CN203154642U (zh) 呼吸过滤器
CN204908045U (zh) 低呼吸阻抗运动口罩
CN202184173U (zh) 一种用于传染病内科护理中的密封口罩
TWM596640U (zh) 膠片黏貼式防護口罩
CN205432235U (zh) 一种防护养生口罩
CN207151984U (zh) 置入式弹性体鼻线的口罩
TWM556614U (zh) 具抗菌除臭之口罩結構
TWI708624B (zh) 氣密防護口罩及其製法
CN208465006U (zh) 置入式鼻部弹性体的口罩
CN203814639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05516062U (zh) 一种防尘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