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6425U -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6425U
CN206656425U CN201621475213.0U CN201621475213U CN206656425U CN 206656425 U CN206656425 U CN 206656425U CN 201621475213 U CN201621475213 U CN 201621475213U CN 206656425 U CN206656425 U CN 206656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ter
connector
mixed water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52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建兵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sima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52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6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6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6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包括水泵,水泵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混水管和第二混水管,第一混水管和第二混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管芯,管芯的四周设置有螺旋挡片,第一混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分水器的一端连接,第一混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第二混水管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第二混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口,泄水口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件另一端与集水器一端连接,该装置将混水管的内部设置成螺旋形的样式,在水流通过时增加水流的阻力,使水的流速得到一定的限制,而又不影响装置的正常作用,使装置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水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通常需要对流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商业及民用等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属于暖通空调系统的一种,其经常应用于宾馆、医院、写字楼、体育馆、学校及民用住宅中。在寒冷的季节,供热系统通过分集水器将热介质分送至建筑物的各个房间,房间内的地板下都安装有散热盘管,热介质通过散热盘管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室内温度。在实际的应用中,从热源直接输送来的热水温度都较高,如果直接将这些热水输送到分集水器然后分配到各个房间进行散热,地板及室内温度均会过高,严重影响舒适度。另外,较高温度的介质对分集水器及室内地板下的散热管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够节能。这时就需要一套混水中心,将集水器的回水与热源输送过来的热水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水再次进入分水器进行各个房间的分送,从而达到舒适的房间温度同时也实现了节能,现有的混水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进行混水的过程中水流速过快,不仅费水而且费电,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混水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进行混水的过程中水流速过快,不仅费水而且费电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混水管和第二混水管,所述第一混水管和所述第二混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管芯,所述管芯的四周设置有螺旋挡片,所述第一混水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分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二混水管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混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集水器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侧供水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水器与所述集水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水管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泄水口的一侧设置有侧回水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该装置将混水管的内部设置成螺旋形的样式,在水流通过时增加水流的阻力,使水的流速得到一定的限制,而又不影响装置的正常作用,使装置更加节能环保,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混水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进行混水的过程中水流速过快,不仅费水而且费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控制阀;3、第一连接件;4、温度传感器;5、第一混水管;6、螺旋挡片;7、第二连接件;8、第三连接件;9、第四连接件;10、分水器;11、管芯;12、侧供水端;13、侧回水端;14、排气口;15、泄水口;16、第二混水管;17、第一连接架;18、集水器;19、第二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包括水泵1,水泵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混水管5和第二混水管16,第一混水管5和第二混水管16的内部均设置有管芯11,管芯11的四周设置有螺旋挡片6,第一混水管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分水器10的一端连接,第一混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14,第二混水管16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9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接件9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2,第二混水管16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口15,泄水口15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8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集水器18的一端连接。
控制阀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侧供水端12连接,给装置进行供水。
分水器10与集水器18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架17连接,第一连接架17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架19,可固定在诸如房间等建筑物上。
第一混水管5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便于测量水温。
泄水口15的一侧设置有侧回水端13,便于回收水。
该装置是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当需要用该装置时,来自热源的热水通过一次侧供水端12、第一连接件3、控制阀2、第三连接件8进入到了第一混水管5内,在第一混水管5内与其中的循环水混合。之后,通过水泵1的作用向上流动,通过第二混水管16进入到分水器10、集水器18中,在经过第一混水管5和第二混水管16时,混水管内部的螺旋挡片6在水流通过时增加水流的阻力,使水的流速得到一定的限制,并最终流经第二连接件7回到第一混水管5内进行再次分配,分配后的一部分水将与来自热源的热水混合通过水泵1再次循环,而另一部分水将在一次侧回水端13回收或通过泄水口15排出。此时在有一定量的循环水被回收或排出之后,混水控制装置的一次侧供水端12将会有与流出的循环水等量的热源热水流入到第一混水管5中,再次重复上述的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该装置将混水管的内部设置成螺旋形的样式,在水流通过时增加水流的阻力,使水的流速得到一定的限制,而又不影响装置的正常作用,使装置更加节能环保,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混水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进行混水的过程中水流速过快,不仅费水而且费电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包括水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混水管(5)和第二混水管(16),所述第一混水管(5)和所述第二混水管(16)的内部均设置有管芯(11),所述管芯(11)的四周设置有螺旋挡片(6),所述第一混水管(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分水器(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混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14),所述第二混水管(16)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9)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2),所述第二混水管(16)的底部设置有泄水口(15),所述泄水口(15)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集水器(18)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侧供水端(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10)与所述集水器(18)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架(1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17)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二连接架(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水管(5)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15)的一侧设置有侧回水端(13)。
CN201621475213.0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Active CN206656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213.0U CN20665642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213.0U CN20665642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6425U true CN206656425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5213.0U Active CN20665642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6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786A (zh) * 2019-05-28 2019-08-06 张硕 一种利用二次网压力调节热力站循环泵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786A (zh) * 2019-05-28 2019-08-06 张硕 一种利用二次网压力调节热力站循环泵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3449A (zh) 一种多热源的热泵系统
CN202274567U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206300332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107143948A (zh) 可蓄能可大温差的梯级冷热源系统
CN106288335A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06656425U (zh) 一种一体化混水控制装置
CN107270386A (zh) 用于辐射调温的水力控制集成装置
CN102331056A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106594932A (zh) 一种土壤源热泵与主动式冷梁结合的空调系统及方法
CN104235930B (zh) 多热源集成供热系统
CN208075213U (zh) 空气源降耗恒温设备
CN208108487U (zh) 一种电蓄能暖风机
CN203704102U (zh) 电磁阀温控混水中心
CN108679683A (zh) 一种带无动力喷射器的入口装置及冷热水流量分配方法
CN106839227A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CN204962923U (zh) 一种采用节能混供机组的采暖系统
CN211668060U (zh) 一种带有地面调温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6875576U (zh) 一种地暖系统
CN204165133U (zh) 一种地面空调末端及地面空调
CN209706379U (zh) 一体化空调设备系统
CN208817555U (zh) 一种分区控温的供暖系统
CN206669941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CN207196621U (zh) 用于辐射调温的水力控制集成装置
CN207146520U (zh) 一种供暖智能温控节能管理系统
CN207648929U (zh) 太阳能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3

Address after: 3 / F, unit 51, Lane 4855, Guangfuli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6

Co-patentee after: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Patentee after: Kesima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00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Guangfulin road 4855 Lane 51 unit

Patentee before: OKONOFF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