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60183U -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60183U
CN205860183U CN201620897278.8U CN201620897278U CN205860183U CN 205860183 U CN205860183 U CN 205860183U CN 201620897278 U CN201620897278 U CN 201620897278U CN 205860183 U CN205860183 U CN 205860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heating
admixing device
thermal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72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易
陈童静
陈章成
陈舒杰
虞亦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72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60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60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60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其中,室内采暖系统包括:热源,用于提供采暖所需的高温水;混水装置,用于将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混合得到用于进行供暖的供暖水;室外温度传感器,与混水装置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其中,混水装置根据室内及室外环境温度将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供暖水;同程管路系统,包括N组地暖盘管,N组地暖盘管利用供暖水分别对N个室内进行供暖,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水路接口和电路布线,控制安装、施工更加简单。另外,购制成本和安装成本也相应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采暖系统通常包括:热源、混水装置、分集水器、执行器、集成控制器、和室内温控器以上部分组成。如公开号为CN10170173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二级循环二级分水地暖装置,该装置包括:热水供水装置、分水器、集水器、混水罐、两根供水管、两根回水管、N组地暖盘管、二级分水器和二级集水器,其中,在供水管上依次设有开关阀、过滤器、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连接。该方案通过采用分水器和集水器,并对每个房间配备一个温控器,从而实现多个房间的独立温控。
然而,上述方案中通过分集水器分支路中央集控,分室安装复杂,分室控制每个房间必须要配一个室内温控器,每个支路都要配一个执行器,水路接口众多,接线路众多,不便于施工,电路的控制线安装复杂,走线施工更是复杂。另外,购制成本和安装成本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采暖系统布线施工复杂,从而提供一种简洁、智能的室内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包括:热源,用于提供采暖所需的高温水;混水装置,用于将所述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混合得到用于进行供暖的供暖水;室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混水装置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同程管路系统,包括N组地暖盘管,所述N组地暖盘管利用所述供暖水分别对N个室内进行供暖,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所述混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低温回水混合得到所述供暖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内温控器,与所述混水装置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温控器还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热源与所述混水装置之间连接有供水管和回水管,其中,所述热源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混水装置提供所述供暖水,所述混水装置通过所述回水管将其内的水回送至所述热源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进水管与所述混水装置负载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回水管与所述混水装置负载端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水装置包括:混水腔体;主控阀,设置在所述混水腔体与所述热源之间的回水管道上;循环水泵,用于提供所述供暖水循环的动能;控制器,与所述主控阀和所述循环水泵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主控阀和所述循环水泵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混水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混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循环水泵的温度。
本实施例的采暖系统,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水器和集水器,由同程管路系统直接接通混水装置,从而实现多房间室内同时供暖,无需为每个房间配一个室内温控器和一个执行器,优化了水路接口和接线,电路的控制线安装、走线施工更加简单。另外,购制成本和安装成本也相应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室内采暖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混水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采暖系统,本实施例的室内采暖系统可以作为家用采暖系统。如图1所示,该采暖系统包括:热源10、混水装置20、室外温度传感器30和同程管路系统40。
热源10用于提供采暖所需的高温水。
热源10可以是如壁挂炉等可以对水进行加热的装置,也可以用于从集中供暖采集高温水的装置,采暖所需的高温水由该热源10提供。
混水装置20用于将热源10提供的高温水与同程管路系统40的低温回水混合得到用于进行供暖的供暖水。
混水装置20用于将高温水和同程管路系统40的低温回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相对于高温水温度较低的低温混合水,也即是用于采暖(即供暖)的供暖水,其中,高温水由热源10提供,低温回水可以是指经过同程管路系统40回流的水。
室外温度传感器30与混水装置20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其中,混水装置20用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将热源10提供的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混合得到供暖水。具体地,混水装置20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30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混水后的供暖水的温度,再开始实施混水。
由于室内的温度会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本实施例的采暖系统通过增加室外温度传感器30,用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并将室外环境温度的参数发送给混水装置20,以便于混水装置20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用户的设定温度计算供暖水的温度,然后控制高温水和低温回水的混合得到供暖水。
室外温度传感器30与混水装置20之间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无线连接,例如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通信方式,从而减少施工布线。
同程管路系统40包括N组地暖盘管,该N组地暖盘管利用供暖水分别对N个室内进行供暖,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水器和集水器,由同程管路系统直接接通混水装置,从而实现多房间室内同时供暖,无需为每个房间配一个室内温控器和一个执行器,优化了水路接口和接线,电路的控制线安装、走线施工更加简单。另外,购制成本和安装成本也相应降低。
如图1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室内温控器50,与混水装置20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中,室内温控器50既可以向混水装置20发送控制命令,以控制混水装置20,还可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参与混水温度的计算。其中,控制命令可以用于控制混水装置20的混会后混水温度,或者用于控制室内所要达到的设定温度,或者用于控制混水装置的启停。本实施例中,室内温控器50与混水装置20之间也采用无线通信,例如RF通信方式,从而减少施工布线。
优选地,室内温控器50还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具体地,室内温控器50内可以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用以供用户设定温度时作为参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热源10与混水装置20之间连接有供水管和回水管,其中,热源10通过供水管向混水装置20提供供暖水,混水装置20通过回水管将其内的水回送至热源10进行加热。
在混水装置20与热源10形成水流循环,这样,热源10将混水装置20中的水加热,然后输送回混水装置20,混水装置20再将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混合,输送至同程管路系统40进行供暖。
优选地,同程管路系统的进水管与混水装置负载端的出水口连接,同程管路系统的回水管与混水装置负载端的进水口连接。如图1所示,同程管路系统40中的地暖盘管以类似相互并联的方式接到混水装置20,相互之间基本不受影响,流入到同程管路系统40的供暖水经过散热之后回流到混水装置20内重新进行混合加热,从而形成供暖的循环。
优选地,如图2所示,混水装置20包括:混水腔体201、主控阀202、循环水泵203和控制器204。
主控阀202设置在混水腔体201与热源10之间的回水管道上;循环水泵203用于提供供暖水循环的动能;控制器204与主控阀202和循环水泵203电连接,用于对主控阀202和循环水泵203进行控制。所述混水装置20还包括旁通阀207,该旁通阀207可以通过手动调节。
图2所示的热源即是热源10,用于向混水装置20提供高温水,具体地,向混水腔体201内注入高温水,经过混水腔体201的冷热水混合之后,再回流至热源10。其中,主控阀202用于控制热源的高温水循环。另一边,供暖水在循环水泵203的作用下,流向同程管路系统40进行供暖。控制器204主要控制主控阀202的开度和循环水泵203的电机转速。
如图2所示,混水装置2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05,与控制器204相连接,用于检测供暖水的温度。混水装置2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206,与控制器204相连接,用于检测循环水泵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04还可以通过数据接口连接无线通信模块,例如WIFI模块,用以实现无线通信,其中,数据接口可以是RS485数据接口。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204还可以用于自动计算出供水温度,并对供水温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暖系统还可以设置有自动运行模式、节能运行模式(32度)、舒适运行模式(38度),均由控制器来实现相应的控制。另外,当室内温控器出现掉线(即与混水装置断开通信)时,控制器控制自动转入恒温度运行。
本实施例中,混水装置在进行混水的过程中,其功率随着室内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体地,当室内温度接近设定的舒适温度时,混水装置自动降低输出功率;当室外温度较高时,无需进行供暖,此时,停止混水装置从而停止供暖,从而降低供暖的能耗,实现节能的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用于提供采暖所需的高温水;
混水装置,用于将所述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低温回水混合得到用于进行供暖的供暖水;
室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混水装置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同程管路系统,包括N组地暖盘管,所述N组地暖盘管利用所述供暖水分别对N个室内进行供暖,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混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热源提供的高温水与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低温回水混合得到所述供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温控器,与所述混水装置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温控器还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与所述混水装置之间连接有供水管和回水管,其中,所述热源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混水装置提供所述供暖水,所述混水装置通过所述回水管将其内的水回送至所述热源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进水管与所述混水装置负载端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同程管路系统的回水管与所述混水装置负载端的进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装置包括:
混水腔体;
主控阀,设置在所述混水腔体与所述热源之间的回水管道上;
循环水泵,用于提供所述供暖水循环的动能;
控制器,与所述主控阀和所述循环水泵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主控阀和所述循环水泵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装置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供暖水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装置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循环水泵的温度。
CN201620897278.8U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Active CN205860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7278.8U CN205860183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7278.8U CN205860183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60183U true CN205860183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59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7278.8U Active CN205860183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60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227A (zh) * 2016-08-17 2016-12-07 浙江曼瑞德舒适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及室内采暖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227A (zh) * 2016-08-17 2016-12-07 浙江曼瑞德舒适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及室内采暖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857B (zh) 一种供暖系统
CN106288336B (zh) 预热模块及采用该预热模块的燃气热水设备系统
CN103900138B (zh) 一种双压缩机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102269444A (zh) 一种供热与供冷水循环的能量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2705980B (zh) 一种具有采暖热水炉多机并联系统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93449A (zh) 一种多热源的热泵系统
US201500408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 water heating cycle in a multi-purpose hvac system
CN102538142A (zh) 辐射与空调冷暖一体化系统
CN205860183U (zh)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
CN102042636A (zh) 家用中央供暖热水装置
CN109915886B (zh) 一种节能供暖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节能供暖设备
CN104180459A (zh) 空调系统
CN208671386U (zh) 热水器
CN203099967U (zh) 用热采暖系统
CN105659035A (zh) 整体式可再生能源系统
CN104633766B (zh) 一种降低供热系统回水温度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06196227A (zh) 一种室内采暖系统及室内采暖控制方法
CN207729833U (zh) 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CN204902199U (zh) 燃电热水系统
CN203704102U (zh) 电磁阀温控混水中心
CN201866843U (zh) 家用中央供暖热水装置
CN105423537A (zh) 带储热水箱的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92067B (zh) 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空调联动系统及方法
CN201173520Y (zh) 地板采暖空调自动控温混水设备
CN203704101U (zh) 电热执行器温控混水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