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8171U - 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8171U
CN206648171U CN201720061079.8U CN201720061079U CN206648171U CN 206648171 U CN206648171 U CN 206648171U CN 201720061079 U CN201720061079 U CN 201720061079U CN 206648171 U CN206648171 U CN 206648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abinet
wallboar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610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610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8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8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81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一风道内腔,所述主体包括顶板和壁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壁板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壁板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壁板上设有供所述风道内腔中的气流流出的出风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室内气流不仅可以在上下向对流,还可以在水平向对流,从而对流效果较佳,热交换较快,较均匀,风感更柔和。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柜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机身的上半部分的面板上,换热器位于机身上半部分的内部,并且换热器呈面朝出风口倾斜设置;机身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风轮,当落地式空调器运行时,风轮将外部的空气导入空调柜机的内部并向上吹向换热器,与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由出风口吹出。
由出风口吹出的空气会从柜机前方吹出,从而容易直吹用户,给用户造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使风感更柔和,避免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直吹用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一风道内腔,所述主体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
壁板,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壁板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壁板上设有供所述风道内腔中的气流流出的出风区域。
优选的,所述出风区域包括设置于所述壁板上,且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有效出风面积风门。
优选的,所述风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风道内腔中还设置有一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上盖板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周边的多个第一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开口的周边的多个第二透气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透气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透气孔呈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壁板包括面板,所述出风区域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多个第一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一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朝向所述出风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出风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呈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的顶板上开设第一出风口,在空调柜机的壁板上设置出风区域,从而可将大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吹向上方,剩余小部分气流由出风区域吹出,从出风区域流出的气流流速较慢,不会直吹用户,另外室内气流不仅可以在上下向对流,还可以在水平向对流,从而对流效果较佳,热交换较快,较均匀,风感更柔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流在图1中空调柜机内部的流向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安装于图8中空调柜机的出风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上盖板上和顶板的局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上盖板上和顶板的局部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安装于图8中空调柜机的出风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面板和出风框的侧壁的局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中面板和出风框的侧壁的局部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体 11 外壳
111 顶板 1110 第一空腔
1111 第二透气孔 112 底板
113 壁板 113a 前面板
113b 背板 12 第一出风口
13 出风区域 13a 第一通孔
130 第二空腔 131 第一出风孔
14 风门 141 第二通孔
20 出风框 21 上盖板
210 开口 211 第一透气孔
22 出风框的侧壁 221 第二出风孔
30 风机 40 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参照图1至图4,空调柜机包括主体10,主体10可以是呈方体设置,也可以是圆柱状设置。主体10的外表面一般由顶板111、底板112,以及位于顶板 111和底板112之间的壁板113构成,其中,壁板113具有朝前的面板113a,与面板113a相对的背板113b,以及连接面板113a和背板113b的侧壁,在此,面板 113a、背板113b和侧板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设置的。主体10内设置有换热器40和风机30,壁板113上设置有供外部空气进入的进风口,空气由进风口进入主体10内与换热器40换热后,由风机30将气流吹向上方,并由出风口(第一出风口12和出风区域13)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柜机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主体10,所述主体10内形成有一风道内腔。所述主体10包括顶板111和沿上下向延伸的壁板113,所述顶板111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2。所述壁板113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111,所述壁板113上设有供所述风道内腔中的气流流出的出风区域13。
具体而言,风道内腔中一般设置有一出风框20,出风框20的上盖板21 上设有开口210(参照图10和图13)。当风机30运行时,气流经过换热器40 换热后向上流向出风框20,进入出风框20的气流一方面直接经过开口210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另一方面由出风区域13流出。由于风机30对气流的驱动方向是向上的,因而,气流进入出风框20后,由第一出风口12直接吹出可以大大降低气流流出的阻力(现有技术是要经过出风框20阻挡使气流吹出角度改变90°,也即将竖直向上的气流改变成水平吹出的气流),从而制冷效果更佳。另外,由于气流在竖直方向上的流速较急,风道内腔的气压相对较高,因此,一部分气流会从出风区域13缓慢流出。
空调柜机一般靠墙摆放,或者摆放在墙角。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向上吹出后使室内上半部分的空气迅速冷却,室内下半部分的空气向上流动,从而室内的空气形成环流,室内上半部分的空气与下半部分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另外,从出风区域13流出的气流流速较慢,不会直吹用户,但是由于出风区域13的存在,出风区域13附近便成为一个冷源,室内下半部分的空气也会与出风区域13附近的冷空气对流,发生热交换。因此,在第一出风口12 和出风区域13共同作用下,空调柜机不仅不会直吹用户,而且在空调柜机运行后,室内气流不仅可以在上下向对流,还可以在水平向对流,从而对流效果较佳,热交换较快,较均匀,风感更柔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的顶板111上开设第一出风口12,在空调柜机的壁板113上设置出风区域13,从而可将大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2吹向上方,剩余小部分气流由出风区域13吹出。从出风区域13流出的气流流速较慢,不会直吹用户,另外室内气流不仅可以在上下向对流,还可以在水平向对流,从而对流效果较佳,热交换较快,较均匀,风感更柔和。
一并参照图5,为了使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对流效果更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区域13包括设置于所述壁板113上,且在所述主体10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通孔13a。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3a后,来自出风区域13的空气可以沿空调柜机的周向扩散,从而,位于空调柜机各个方向的气流都会与出风区域13的冷气对流,进而,室内空气热交换更均匀。另外,由于多个第一通孔13a沿主体10的周向间隔排布,因此,在多个方向上的第一通孔13a 对风道内腔中气压的分散作用下,由各个方向上的第一通孔13a吹出的气流更柔和。出风区域13还可以是其它实施方式,例如在面板113a上半部分局部敞口,以形成出风区域13。对于此种情况,可以在该出风区域13设置一导风格栅50(参照图3),以将气流吹向更广的角度。
参照图6,为了使室内空气在水平向和竖直向的对流可调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12处设置有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有效出风面积风门14。第一出风口12完全打开时,出风区域13流出的气流较少,这对水平向气流的对流不利。通过增设风门14,使第一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可调,进而用户可以调节由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量与由出风区域13吹出的气流量的比率,从而使室内气流对流效果更佳。例如,在增设风门14前,由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量占总量的85%,由出风区域13吹出的气流量占总量的15%;通过调节风门14,使第一出风口12的有效面积为原始最大面积的一半,其出风量变为65%,由出风区域13吹出的气流总量占35%。从而可以对水平向气流对流效果,以及上下向气流对流效果进行调节,可使室内气流对流更均匀。
继续参照图6,上述实施例中,风门14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风门 14滑动安装于顶板111或风门14与顶板111转动连接。为了避免风门14在调节第一出风口12的有效出风面积时,给气流带来过大的风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门14与所述主体10转动连接而可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2处翻转。例如,风门14的一端与出风口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机。当然,风门14的数量可以为一块,也可以是两块或者更多。
参照图6和图7,气流吹向风门14时,受到风门14的阻挡,一方面会导致风力受损,另一方面,气流对风门14的冲击也会产生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门14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41。如此,风门14上阻挡气流的有效面积降低了,风阻可大大降低,由气流冲击风门14产生的噪音也相应降低。
此外,气流吹向风门14时,风门14的背面会产生冷凝水,如果不处理,冷凝水会流入风道内腔中,进而又由第一出风口12吹出,对用户造成不利。由于第二通孔141的存在,受到风门14的阻挡,一部分气流方向改变(例如与水平向夹角呈45°),另一部分气流从第二通孔141中穿出,从而,风门 14的背面的空气温度较低,风门14背面不会产生冷凝水。
另外,由于第二通孔141的存在,由第一出风口12吹出的气流经过风门 14后,一部分气流继续向上流动,一部分气流与竖直向呈一定夹角吹出,从而,气流吹出的角度更广,室内气流的对流和换热更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风道内腔中设置有出风框20,所述出风框20 的上盖板21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开口210,所述上盖板21 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210周边的多个第一透气孔211。在此,考虑到开口 210周边对应的上盖板21对气流的阻力较大,如此,气流向上吹时,产生的噪音较大。设置第一透气孔211后,上盖板21对气流的阻力降低了,由气流冲击风门14产生的噪音也相应降低了。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并参照图8和图10,考虑到气流从第一透气孔211吹出后,部分气流不能直接从第一出风口12吹出,因此,会在上盖板 21与顶板111之间形成涡流,从而一方面会产生噪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11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开口210的周边的多个第二透气孔1111。如此,一方面,第一透气孔211和第二透气孔1111的设置,可以大大降低气流损失,提高空调柜机的效率。另一方面,主体10内产生的噪音,经过上盖板21和顶板111的阻隔,最终从主体10发出的噪音较低。
参照图10,上盖板21与顶板111之间形成一第一空腔1110,风道内腔中产生的噪音经过上盖板21后,噪音部分被吸收,噪音降低,在经过第一透气孔211进入该第一空腔1110后,受到该第一空腔1110各个侧壁的吸收,噪音进一步降低了。因此最终由第二透气孔1111传出的噪音相对较小。为了使所述上盖板21和顶板111的降噪效果更佳,所述第一透气孔211与所述第二透气孔1111呈错开设置(在上盖板21朝向顶板111的方向上呈错开设置),以避免噪音直接由出风框20进入第一空腔1110后直接由第二透气孔1111传出,进而使得降噪效果更佳。
另外,参照图11,上述第一透气孔211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之一为靠近顶板111的外端口,另一端口为与外端口相对的内端口,为了使上盖板21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更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孔211的内端口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同样,上述第二透气孔1111也具有两个端口,为了使顶板111 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更佳,所述第二透气孔1111的内端口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
噪音虽然可以先后进入出风框20和上述第一空腔1110。噪音经过出风框 20而经过一级降噪后,可以滤除一部分的噪音,然后再一部分噪音由上述第一空腔1110滤除。在此,考虑到第一透气孔211的孔径过大会导致第一空腔 1110内空气分子振动效果不佳,降噪效果也不好。为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孔211的孔径d1大于0小于等于3mm。另外,如果第一透气孔211 的孔径过小,气流难以穿过,所以,第一透气孔211的孔径在1.5mm至2.5mm 为较佳实施方式。同样,第二透气孔1111的孔径d2不宜过大,第二透气孔1111 的孔径d2大于0小于等于2mm;当然d2也不易过小,在此第二透气孔1111 的孔径d2在1mm至1.5mm为较佳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透气孔211的孔径d1要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孔1111的孔径d2。这是因为,经过出风框20的上盖板21过滤后,剩余的噪音相对较小,第二透气孔1111的孔径d2没有必要做得较大,做得较大反而会影响第一空腔1110内空气的振动效果。
参照图4、图13和图14,考虑到空调柜机一般置放在靠墙位置或者墙角,如果由出风区域13流出的空气对强吹,将会降低空调柜机的效率。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出风区域13吹出的空气主要从面板113a流出,从而使面板113a 前方的风感凉爽、柔和,所述出风区域13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113a上的多个第一出风孔131。由于风道内腔中气流从面板113a吹出的量较小,而面板113a 上又开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孔131,因此,气流从第一出风孔131吹出更柔和。再者,开设有第一出风孔131的面板113a对风道内腔中气流产生的噪音具有吸收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同样,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降低气流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内还设置有一出风框20,所述出风框的侧壁22上开设有朝向所述出风区域13设置有多个第二出风孔221。如此,主体10内产生的噪音,经过出风框20和前面板113a的阻隔,最终从前面板113a发出的噪音较低。
出风框20与前面板113a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30,风道内腔中产生的噪音经过出风框20后,噪音部分被吸收,噪音降低。而后经过第一出风孔131进入该第二空腔130后,受到该第二空腔130各个侧壁的吸收,噪音进一步降低了。因此最终由第一出风孔131传出的噪音相对较小。为了使所述出风框 20和前面板113a的降噪效果更佳,所述第一出风孔131与所述第二出风孔221 呈错开设置(在前后向错开),以避免噪音直接由出风框20进入第二空腔130 后直接由第一出风孔131传出,进而使得降噪效果更佳。
另外,第二出风孔221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之一为靠近面板113a的外端口,另一端口为与外端口相对的内端口,为了使出风框20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更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孔221的内端口自后向前呈渐缩设置。同样,上述第一出风孔131也具有两个端口,为了使顶板111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更佳,所述第一出风孔131的内端口自后向前呈渐缩设置。
噪音虽然可以先后进入出风框20和上述第二空腔130。噪音经过出风框 20而经过一级降噪后,可以滤除一部分的噪音,然后再一部分噪音由上述第二空腔130滤除。在此,考虑到第二出风孔221的孔径过大会导致第二空腔 130内空气分子振动效果不佳,降噪效果也不好。为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孔221的孔径a2大于0小于等于4mm。另外,如果第二出风孔221 的孔径过小,气流难以穿过,所以,再次,第二出风孔221的孔径在2mm至3mm为较佳实施方式。同样,第一出风孔131的孔径a1不宜过大,第一出风孔131的孔径a1大于0小于等于3mm。当然a1也不易过小,在此第一出风孔 131的孔径a1在1mm至2mm为较佳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出风孔221的孔径a2要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孔131的孔径a1。这是因为,经过出风框20过滤后,剩余的噪音相对较小,第一出风孔131的孔径a1没有必要做得较大,做得较大反而会影响第二空腔130内空气的振动效果,反而对降噪不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柜机,包括沿上下向延伸的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一风道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风道内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
壁板,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壁板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所述壁板上设有供所述风道内腔中的气流流出的出风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区域包括设置于所述壁板上,且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有效出风面积风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腔中还设置有一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上盖板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所述上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周边的多个第一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开口的周边的多个第二透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透气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透气孔呈错开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包括面板,所述出风区域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多个第一出风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一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朝向所述出风区域设置有多个第二出风孔,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孔呈错开设置。
CN201720061079.8U 2017-01-18 2017-01-18 空调柜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48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1079.8U CN206648171U (zh) 2017-01-18 2017-01-18 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61079.8U CN206648171U (zh) 2017-01-18 2017-01-18 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8171U true CN206648171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8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6107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48171U (zh) 2017-01-18 2017-01-18 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8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5238A (zh) * 2017-01-18 2017-05-2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5238A (zh) * 2017-01-18 2017-05-2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106705238B (zh) * 2017-01-18 2022-03-0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7987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5698263A (zh) 一种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7081116U (zh) 室外一体式空调器
CN2026922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CN106705240A (zh) 空调柜机
CN109059112A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05910259A (zh) 空调室内机壳体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222467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6287946B (zh) 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103075789B (zh)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噪音控制方法
CN2057175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28491U (zh) 一种使用循环风的水平风幕机
CN206648171U (zh) 空调柜机
CN206514400U (zh) 空调柜机
CN206222464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6504402U (zh) 空调柜机
CN106594881A (zh) 空调柜机
CN207146615U (zh) 空调器
CN10509108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6514397U (zh) 空调柜机
CN106765599A (zh) 空调柜机
CN10636966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圆形挂机
CN106594882A (zh) 空调柜机
CN208108321U (zh) 空调柜机
CN206420054U (zh) 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