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7505U -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7505U
CN206647505U CN201720369182.9U CN201720369182U CN206647505U CN 206647505 U CN206647505 U CN 206647505U CN 201720369182 U CN201720369182 U CN 201720369182U CN 206647505 U CN206647505 U CN 20664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gear
round
gear
wear parts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91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身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rld Wide B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rld Wide B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rld Wide B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rld Wide B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691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属于动力耦合多档变速装置领域,包括行星架、耐磨部件、固定轴、小太阳轮、内行星轮、外行星轮和大太阳轮。小太阳轮和大太阳轮均通过耐磨部件安装在固定轴上。内行星轮转轴固定在行星架上且与小太阳轮啮合连接。外行星轮的转轴固定在行星架上且同时与内行星轮和大太阳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双太阳轮输入,双行星轮,无齿圈,解决现有行星结构动力输入单一、变速比单一及输出单一等问题。

Description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耦合和变速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双太阳轮输入、双行星轮、无内齿圈、行星架输出的新型行星结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行星轮系传动,是用来实现加减速传动获得加减的传动比、实现转向和分路传动以及用作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现不同需求扭力传动等,一般行星轮很难实现双太阳轮低损耗输入,一般行星轮很难实现多动力同轴耦合。
由于现在市场对节能减排、能量回收、多动力耦合技术的特殊需求,需要设计出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损耗极低的动力耦合和变速结构。现有的一般行星结构是有内齿圈,太阳轮和齿圈动力输入不方便同轴安装,从而造成安装限制,动力输入少,损耗很高,没能很好的满足现阶段汽车动力多档变速、风能多输入,水轮机组多输入发电等动力同轴耦合安装及变速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解决现有行星结构动力输入输出方式单一,动力同轴耦合安装困难,变速箱体积庞大且变速调配比范围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包括输出行星架、耐磨部件、固定轴、大太阳轮、小太阳轮、内行星轮、外行星轮;
所述小太阳轮和大太阳轮通过耐磨部件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内行星轮转轴固定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小太阳轮啮合连接;所述外行星轮的转轴固定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内行星轮和大太阳轮啮合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输出行星架包括输出行星架、端面板和密封元件;所述输出行星架设计为圆盘式中空结构;所述端面板设计为圆形板且中心设计为空心,空心边缘安装为密封元件;两块端面板设计在输出行星架两边的边缘上;密封元件固定在输出行星架上,小太阳轮、内行星轮、外行星轮和大太阳轮均设计为空心,中间均有耐磨部件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耐磨部件为轴承或具有耐磨特性材质的零件。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小太阳轮的齿轮齿数比大太阳轮的齿轮齿数少。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内行星轮的齿轮长度比外行星轮的齿轮长度短。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内行星轮的个数为3个,内行星轮的一端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输出行星架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外行星轮的个数为3个,外行星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块端面板和输出行星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双太阳轮输入,双行星轮,无齿圈,解决现有行星结构动力输入单一和变速比及输出单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多动力输入平稳耦合,解决多动力串联同时输入如不同步引起的相互干扰问题。
3、本实用新型解决多动力串联方式的耦合,单动力实现先减少增加扭力,再与其他动力串联速度可叠加。
4、本实用新型解决多动力同轴方向安装的问题,大大减少齿轮和动力整体体积。
5、本实用新型解决变速齿轮结构复杂,齿轮数大量减少少,结构紧凑、损耗极低等优点,可以应用广泛,如:汽车多动力多级变速,风能倍增变速、水势能重复利用发电等领域。
6、本实用新型为双动力输入,可以组合使用变为更多动力输入,如3动力组合2组新型行星实现7档变速,如4动力组合3组新型行星实现13档变速,以此类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动力输入的一种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动力输出的另一种方式。
图中标号: 1输出行星架、2端面板、3耐磨部件、4固定轴、5小太阳轮、6密封元件、7内行星轮、8外行星轮、9大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输出行星架1、耐磨部件3、固定轴4、小太阳轮5、内行星轮7、外行星轮8和大太阳轮9。小太阳轮5和大太阳轮9通过耐磨部件3安装在固定轴4上,耐磨部件3为轴承,其中,耐磨部件3也可以是其他的耐磨材料,防止小太阳轮5和大太阳轮9对固定轴4的磨损。内行星轮7转轴固定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小太阳轮5啮合连接,小太阳轮5的齿轮齿数比大太阳轮9的齿轮齿数少。外行星轮8的转轴固定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内行星轮7和大太阳轮9啮合连接,内行星轮7的齿轮长度比外行星轮8的齿轮长度短。内行星轮7的个数为3个,内行星轮7的一端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输出行星架1上,从而使得形成转动力。外行星轮8的个数为3个,外行星轮8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端面板2和输出行星架1上。
如图1所示,行星架包括输出行星架1、端面板2和密封元件6。输出行星架1为圆盘结构,输出行星架1为圆形中空结构。端面板2设计为圆形板且中心设计为空心,空心边缘为密封元件6。两块端面板2安装在固定轴4上;密封元件6固定在输出行星架1上,从而使得形成内部的密封结构。小太阳轮5、内行星轮7、外行星轮8和大太阳轮9均安装在输出行星架1内。
如图2所示,当动力输入时,小太阳轮5在动力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小太阳轮5带动三个内行星轮7进行转动,由外行星轮8及大太阳9轮形成的约束力使内行星轮7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转轴固定在行星架端面板2上,从而使得旋转的动力输出到输出行星架1,形成转动的动力输出。大太阳轮9在接收动力驱动时,大太阳轮9进行转动并同时带动三个外行星轮8进行转动,三个外行星轮8的两端的固定轴固定安装在端面板2和输出行星架1上,由于内行星轮7及小太阳5轮形成的约束力使得旋转的动力输出到端面板2和输出行星架1上,形成转动的动力输出。
大小太阳轮可以同时输入也可以分开独立工作,动力同时输入属串联关系。当只需一个太阳轮可独立工作时锁止另一个太阳轮即可实现。无齿圈结构,内外双行星轮固定在同一个行星架上。有内行星轮和外行星轮组合使用,行星架为输出端。大小太阳轮可根据需要定义变速比,输出不同的扭力或转速。小太阳轮和大太阳反向输入时,输出转速相减。小太阳轮和大太阳同向输入时,输出转速相加。输入可组成A/B/A+B三种模式输出,A表示小太阳轮5的输出模式,B表示大太阳轮9的输出模式,A+B表示小太阳轮5和大太阳轮9结合的输出模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在电动车的两档或更多档位变速轮毂电机。应用如下:军事电装甲车辆多档低能耗轮毂动力;电梯多电机节能控制,可根据负载变换转换不同功率电机工作;电动汽车的多电机多档动力模块;水电站双涡轮/涡轮耦合发电,两个或组合多个动力转速或扭力相加,可发更多的电;风力发电,两组或多组风叶同时输入,耦合在同一起可实现更多能量输入;单人或多人自行车变速箱结构,大小太阳齿轮切换控制输入;更多双动力源输入结构;更多多电机变速档调速,能源分配、收集,实现转速与扭力调配,达到节能与变速用途。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7)

1.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架、耐磨部件(3)、固定轴(4)、小太阳轮(5)、内行星轮(7)、外行星轮(8)和大太阳轮(9);
所述小太阳轮(5)和大太阳轮(9)的均通过耐磨部件(3)安装在固定轴(4)上;所述内行星轮(7)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小太阳轮(5)啮合连接;所述外行星轮(8)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行星架上且与内行星轮(7)和大太阳轮(9)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输出行星架(1)、端面板(2)和密封元件(6);所述输出行星架(1)设计为圆盘中空结构;所述端面板(2)设置为圆形板且中心为空心,空心边缘安装为密封元件(6);两块端面板(2)安装在输出行星架(1)两边;密封元件(6)固定在输出行星架(1)上,小太阳轮(5)、内行星轮(7)、外行星轮(8)和大太阳轮(9)均安装在内部的密封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部件(3)为轴承或其他具有耐磨特性材质的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太阳轮(5)的齿轮齿数比大太阳轮(9)的齿轮齿数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行星轮(7)的齿轮长度比外行星轮(8)的齿轮长度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行星轮(7)的个数为3个,内行星轮(7)的一端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安装在输出行星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行星轮(8)的个数为3个,外行星轮(8)的两端通过转轴及耐磨部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端面板(2)和输出行星架(1)上。
CN201720369182.9U 2017-04-10 2017-04-10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Active CN20664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9182.9U CN206647505U (zh) 2017-04-10 2017-04-10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9182.9U CN206647505U (zh) 2017-04-10 2017-04-10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7505U true CN206647505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9182.9U Active CN206647505U (zh) 2017-04-10 2017-04-10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750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8188A (zh) * 2018-05-28 2018-09-14 福州大学 新型双电机耦合动力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30832A (zh) * 2018-09-19 2019-01-04 张石静 一种无齿圈混合动力耦合器
WO2019153150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深圳市万维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档ev动力装置
CN110469641A (zh) * 2019-09-17 2019-11-19 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行星动力装置
CN110816253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齿圈行星轮系混合动力系统
WO2020143488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罗灿 双太阳轮变线速行星排均衡减速器
US11852080B1 (en) 2022-08-05 2023-1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arbox assembly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150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深圳市万维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档ev动力装置
CN108528188A (zh) * 2018-05-28 2018-09-14 福州大学 新型双电机耦合动力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30832A (zh) * 2018-09-19 2019-01-04 张石静 一种无齿圈混合动力耦合器
WO2020143488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罗灿 双太阳轮变线速行星排均衡减速器
US11441641B2 (en) 2019-01-11 2022-09-13 Can Luo Balanced speed reducer of variable line speed planetary row having double sun gears
CN110469641A (zh) * 2019-09-17 2019-11-19 上海智御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摩擦行星动力装置
CN110816253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齿圈行星轮系混合动力系统
US11852080B1 (en) 2022-08-05 2023-1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arbox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7505U (zh) 双太阳轮输入行星结构
CN106763565B (zh) 适于电动车辆使用的三挡行星变速机构
CN1035873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05667302B (zh) 一种用于前驱车辆的深度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1322084Y (zh) 一种集成基于行星齿轮两档变速机构的电力无级变速器
CN106956584B (zh) 多电机多档轮毂动力装置
CN105387156A (zh) 一种电驱动使用的两挡自动变速器
CN203082124U (zh) 大功率nw型磨机齿轮箱
CN107571730B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器及其运行模式
CN206501701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06600423U (zh) 双电机持续动力耦合变速箱
CN209079653U (zh) 一种两挡同轴式电驱动桥
CN206826407U (zh) 电动车两档变速驱动桥
CN101922534B (zh) 电磁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CN2035436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206633803U (zh) 油电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86388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效率提升的方法
CN105644344B (zh) 混合动力汽车无级变速箱
CN106671767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04534037B (zh) 纯电动汽车用两挡自动变速器
CN104129284B (zh) 一种正差速式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CN206551857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206551859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0988255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级变速装置
CN202827142U (zh) 电动汽车用双转子电机及电子无级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Shenqian

Inventor after: Qiu Li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Shenq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