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20652U - 无土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土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20652U
CN206620652U CN201720398113.0U CN201720398113U CN206620652U CN 206620652 U CN206620652 U CN 206620652U CN 201720398113 U CN201720398113 U CN 201720398113U CN 206620652 U CN206620652 U CN 206620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or
culture tank
nutrient solution
soil
storag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8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R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R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R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R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8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20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20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206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多个培养槽以及供液装置,培养箱上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台阶,每个台阶上设置有多个定植杯;多个培养槽呈阶梯状设置在培养箱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台阶的正下方;供液装置用于将培养箱底部储液腔内的营养液抽送至最高位置的培养槽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利用供液装置的第一供液泵将储液腔内的营养液抽送至位于最上方的培养槽中,再一次流经相邻下方位置的培养槽内,最后再流入至储液腔中,从而形成营养液的流动循环系统,利用阶梯状的多个培养槽结构,提高了培养液在流动中所融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培养液中的含氧量得到大大提高,可以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

Description

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仅用基质或基质与营养液共用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具有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由于无土栽培的方式常因高温使营养液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影响植株根部的生长,以至于植株的茎叶也受到影响,因此通常是利用水泵将储液箱内的营养液抽送是培养槽内,而培养槽内再回流至储液箱内形成循环的水路系统,以使营养液产生流动,进而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避免含氧量过低而影响到植株的生长,但是,目前无土栽培装置所实现的水路循环,其营养液都是很平缓的进行流动,其对营养液中所提高的含氧量还是有限,对于种植有大量植株的装置中,并不能完全满足于植株根系对含氧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
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的底部为用于存储营养液的储液腔,培养箱上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台阶,每个所述台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植杯,植株种植于所述定植杯内;
多个培养槽,所述多个培养槽呈阶梯状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台阶的正下方,所述植株的根系穿出定植杯部分对应伸入到下方的所述培养槽内部的营养液中;
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第一供液泵和第一供液管,所述第一供液泵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液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培养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培养箱包括矩形的底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四个侧壁,所述底壁和四个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
优选地,所述培养箱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多个底板和多个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培养箱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多个底板呈阶梯分布,且每一所述底板与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形成一所述培养槽,以使培养液可从上方位置的培养槽流入至下方位置的培养槽中。
优选地,每一所述侧板的顶端向处于下方位置的培养槽方向弯曲成弧形部。
优选地,还包括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二供液泵、第二供液管以及多根喷淋管,所述第二供液泵分别与所述储液腔和第二供液管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液管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的另一端分别伸入所述培养箱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培养槽上方一侧。
优选地,每一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与每一所述台阶上定植杯数量对应的多个喷头,所述喷头正对所述植株穿出定植杯的根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植株种植于台阶上的定植杯中,根系穿出定植杯而延伸入培养箱内,且根系的底部浸泡在对应台阶下方培养槽的营养液中,利用供液装置的第一供液泵将储液腔内的营养液抽送至位于最上方的培养槽中,再一次流经相邻下方位置的培养槽内,最后再流入至储液腔中,从而形成营养液的流动循环系统,利用阶梯状的多个培养槽结构,提高了培养液在流动中所融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培养液中的含氧量得到大大提高,可以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土栽培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10、多个培养槽20以及供液装置30。
其中,所述培养箱10内的底部为用于存储营养液的储液腔11,培养箱10上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台阶12,每个所述台阶1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植杯121,植株100种植于所述定植杯121内;进一步的,培养箱10包括矩形的底壁13以及由所述底壁13周缘向上延伸的四个侧壁14,所述底壁13和四个侧壁14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11。
所述多个培养槽20呈阶梯状设置在所述培养箱10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台阶12的正下方,所述植株100的根系穿出定植杯121部分对应伸入到下方的所述培养槽20内部的营养液中;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0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底板21和多个侧板22,所述多个底板21和多个侧板2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培养箱10的左右两侧壁14上,所述多个底板21呈阶梯分布,且每一所述底板21与相邻的两个侧板22之间形成一所述培养槽20,以使培养液可从上方位置的培养槽20流入至下方位置的培养槽20中。
所述供液装置30包括第一供液泵31和第一供液管32,所述第一供液泵31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储液腔11的底部,所述第一供液管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液泵31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培养槽20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土栽培装置,植株100种植于台阶12上的定植杯121中,根系穿出定植杯121而延伸入培养箱10内,且根系的底部浸泡在对应台阶12下方培养槽20的营养液中,利用供液装置30的第一供液泵31将储液腔11内的营养液抽送至位于最上方的培养槽20中,再一次流经相邻下方位置的培养槽20内,最后再流入至储液腔11中,从而形成营养液的流动循环系统,利用阶梯状的多个培养槽20结构,提高了培养液在流动中所融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培养液中的含氧量得到大大提高,可以促进植株100根系的生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每一侧板22的顶端向处于下方位置的培养槽20方向弯曲成弧形部221。如此,在营养液从位于上方位置的培养槽20向位于下方位置的培养槽20流动时,由于侧板22顶端的弧形部221作用可使营养液呈瀑布状的流入到位于下方位置的培养槽20中,相比营养液沿着侧板22表面留下,能进一步的提高营养液所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喷淋装置40,所述喷淋装置40包括第二供液泵41、第二供液管42以及多根喷淋管43,所述第二供液泵41分别与所述储液腔11和第二供液管42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4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液管42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43的另一端分别伸入所述培养箱10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培养槽20上方一侧。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喷淋管43上设置有与每一所述台阶12上定植杯121数量对应的多个喷头431,所述喷头431正对所述植株100穿出定植杯121的根系。
也就是说,利用第二供液泵41将储液腔11内的营养液通过第二供液管42输送到各喷淋管43上,并从各喷淋管43上的多个喷头431喷出,形成正对植株100根系的中上部的营养液喷雾,从而对植株100的根部产生滋养效果,以促进植株100根系的生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的底部为用于存储营养液的储液腔,培养箱上设有阶梯状的多个台阶,每个所述台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植杯,植株种植于所述定植杯内;
多个培养槽,所述多个培养槽呈阶梯状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台阶的正下方,所述植株的根系穿出定植杯部分对应伸入到下方的所述培养槽内部的营养液中;
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包括第一供液泵和第一供液管,所述第一供液泵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液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培养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包括矩形的底壁以及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四个侧壁,所述底壁和四个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多个底板和多个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培养箱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多个底板呈阶梯分布,且每一所述底板与相邻的两个侧板之间形成一所述培养槽,以使培养液可从上方位置的培养槽流入至下方位置的培养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的顶端向处于下方位置的培养槽方向弯曲成弧形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二供液泵、第二供液管以及多根喷淋管,所述第二供液泵分别与所述储液腔和第二供液管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液管连通,所述多根喷淋管的另一端分别伸入所述培养箱内,并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多个培养槽上方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与每一所述台阶上定植杯数量对应的多个喷头,所述喷头正对所述植株穿出定植杯的根系。
CN201720398113.0U 2017-04-14 2017-04-14 无土栽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8113.0U CN206620652U (zh) 2017-04-14 2017-04-14 无土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8113.0U CN206620652U (zh) 2017-04-14 2017-04-14 无土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20652U true CN206620652U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0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81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652U (zh) 2017-04-14 2017-04-14 无土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206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418A (zh) * 2019-11-01 2021-05-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外置供液装置和供液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418A (zh) * 2019-11-01 2021-05-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外置供液装置和供液方法
CN112782418B (zh) * 2019-11-01 2024-02-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外置供液装置和供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9711A (zh) 茄果类蔬菜的栽培系统
CN106171932B (zh)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多级循环利用装置
CN205912630U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的栽培系统
CN208387468U (zh) 一种便于移植的水培牧草培育装置
CN103039339A (zh) 一种植物水培生产装置
CN206620652U (zh) 无土栽培装置
CN105706892A (zh) 家庭无土栽培种植装置
CN107135953A (zh) 一种兼具地表降温和快速清洁的养猪场配套系统
CN203181708U (zh) 一种气雾培单元及采用该单元的气雾培装置
CN207948449U (zh) 一种全自动保温保湿种植箱
CN20622248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793512U (zh) 一种家庭式水培雾培一体化蔬菜培养箱
CN201758677U (zh) 室内节水水产养殖设备
CN202635269U (zh) 植物根部智能控制供水系统
CN113632661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循环式种植架
CN209185317U (zh) 一种自动节水景观装置
CN208523444U (zh) 水培装置
CN203407308U (zh) 多层式立体水培设备
CN207940176U (zh) 深液流气雾复合栽培装置
CN111279987A (zh) 一种食用菌加湿喷淋装置
CN110036900A (zh) 家庭阳台蔬菜无土种植装置
CN205865465U (zh) 一种芹菜的栽培系统
CN216626986U (zh) 一种用于赏食兼用型辣椒的栽培装置
CN213073921U (zh) 一种新型的复合式耕作体系
CN210470480U (zh) 一种金钗石斛种植的活动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