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20641U - 扰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扰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20641U
CN206620641U CN201720278692.5U CN201720278692U CN206620641U CN 206620641 U CN206620641 U CN 206620641U CN 201720278692 U CN201720278692 U CN 201720278692U CN 206620641 U CN206620641 U CN 206620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container
flow device
disturbing flow
distu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86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良信
钟昇儒
钟佩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786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20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20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206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扰流装置,包括有一容器与一扰流装置器组,所述的扰流装置器组,主要功能是在于影响水流平行进行;当该扰流装放置置于容器中后,水流进入该容器后,即因扰流装置器组的关系,让水流的进行方并非是水平的前进,而是依扰流的限制方向前进,因而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也避免了水槽底部流速缓慢而有淤积的现象产生。

Description

扰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扰流装置的容器,尤其是用于浸水式种植的容器,搭配扰流装置器组后,可以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及减少容器底层水流速缓慢而产生淤积的问题。
背景技术
愈来愈多的农场导入浸水式种植,希望可以如此减少了翻土、锄草及浇水的例行性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控管施加的肥料,可以全然的被植物吸收,而不是平白的渗透至土壤中。
通常用于浸水式种植的容器,其本体仅仅为一个设有顶部呈开口状的容置空间,以供作为盛装液体介质使用,其容置空间中并无其他的扰流装置器。
现有技术,当该容置空间越宽时,容置空间内部的边缘水流就会越慢;离进水口越远的地方,流速也相较的缓慢。此时就必须凭借助较强进的供水泵浦,再搭配地板倾斜的高程落差,或是不同高度的支撑架,来加速水流的进行与流出,否则将会造成该水体自该容器中溢流出来。
再者,为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通常于水体进流端添加文氏管,或是利用打气机将空气打入水中,用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让植物根部有较多接触溶氧的机会,尤其是容置空间越大的容器越是需要。
现有技术得知,水体于开放式水槽表面流速通常都较快,底部则因水体与水槽间的摩擦力关系,会使得水流速减缓。也因此,一般采用浸水式种植的容器,其容器底层容易有淤积,或是长青苔的现象产生,尤其是容器的角落及底部。
再者容器末端出水口,常会因植物生长环境好,根部显得旺盛,也因此经常发生根部堵塞出水口的现象,进而造成水流不顺畅的情形,或是因出水口被堵塞了,因而造成溢流出容器本体的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可以增加水中溶氧、改变水流方向、减少容器底层淤积、减少青苔的生长及避免出水口被根部堵塞的扰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容器,其顶部具有开口;
一进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侧壁;
一进水口端扰流板,设置于该进水口侧的侧壁,并与该进水口侧的侧壁具有夹角,该进水口端扰流板的下缘低于该进水口;
复数个扰流板,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至少一个与该容器的顶部的开口切齐,并在与该容器的底部之间形成缝隙;以及
一出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另一侧壁,并与该进水口相对设置。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复数个扰流板可分离地设置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还包含一排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底部。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容器包含复数个下方斜面。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进水口高于该出水口。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容器呈正方体状、长方体状、倒梯形体状或其他多边形体状。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还包含一出水口端扰流板,设置于该出水口侧的侧壁,并与该出水口侧的侧壁具有夹角,该出水口端扰流板的下缘低于该出水口。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一道扰流板设置于该进水口端扰流板之后,该第一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一道扰流板的上缘低于该进水口下缘,该第一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二道扰流板设置于该容器的本体中间,该第二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二道扰流板的上缘与该容器的本体顶部贴齐,该第二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所述的扰流装置,其中: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三道扰流板设置于该出水口端扰流板之前,该第三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三道扰流板的上缘低于该进水口的下缘,该第三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方斜面,位于容器本体下方,让容器呈现上方面积大,下方面积小的倒梯形,缩短容器边缘与中心的距离。让容器周围复数个面与底层接合处,所呈现的角度小于90度。为使贵审查委员可以更为详尽的了解此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特征与目的,如后的说明仅以容器进水口、出水口二侧为梯形的容器,作为详细的图例,但是该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系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现有技术,水往低处流,故本实用新型容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开口高程不同,进水口将略高于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扰流器装置器组,包括至少一进水口端的扰流板、出水口端的扰流板、及容器本体内部有复数个扰流板,至少一扰流板是与容器本体开口顶部切齐,并在容器底部呈现一开口;其开口形状可以设计成各式多边形、或是弧形、或是复数个贯穿孔的样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口端扰流板,安装于容器内部进水口端,该进水口扰流板,一侧与容器本体顶部开口呈现一个角度结合,并非平贴容器进水侧,且进水端扰流版另一侧会低于进水口下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道扰流板,安装进水口端扰流板之后,第一道扰流板左右二侧,牢固于容器本体内部,上侧稍稍的低于进水口下缘,下侧则未与容器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道扰流板,位于容器本体正中间位置,第二道扰流板左右二侧,牢固于容器本体内部,上侧与容器本体上缘贴齐,下侧并未与容器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道扰流板,安装出水口端扰流板之前,第三道扰流板左右二侧,牢固于容器本体内部,上侧会稍稍的低于进水口下缘,下侧并未与容器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水口端扰流板,安装于容器内部出水口端,该出水口扰流板,一侧与容器本体顶部开口呈现一个角度结合,并非平贴容器出水侧,且出水端扰流版另一侧则是低于出水口下缘。
一种选择,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一道扰流板、第二道扰流板与第三道扰流板,可以固定于容器本体内。
另一种选择,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一道扰流板、第二道扰流板与第三道扰流板,是可以与容器本体分离的,完全可以由种植型态的需求,来决定第一道扰离板、第二道扰流板与第三道扰流板,于容器本体内部的位置。
现有技术得知,水往低处流。也就是说,当水源自进水口端流入时,会与空气接触,再因水流自身的重量关系,而在较低的水面上形成气泡,因而增加了水体中的溶氧。
不管是采用动力泵浦输送水源,或是采用高低落差的方式,让水源流入容器中,都有可能直接冲击到离进水口端较近的植物,因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但是因设置进水口端扰流板的缘故,避免了这个引响因素,也让水源冲击进水口端扰流板后,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再次增加,水中溶氧也可随之增加。
将水源经过进水口端扰流板后,流经第二道扰流板,起初将经过第一道扰流板下方通道,到达第二道扰流板下方通道,再经过第三道扰流板下方通道,当水位逐渐上升至出水口之前,水面将会陆续的漫过第一道扰流板上方通道,接着漫过第三道扰流板的上方通道,水面持续上升至高过出水口下缘后,则会流出容器本体。
现有技术,水面上的物体将会随水流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当容器本体内的种植板,也会随水流方向流至出水口,或是植物的根也会随水流流至出水口,因而影响了水流的进行。但是因设置了出水口端扰流板,因而避免了出水口被植物的根或是种植板堵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容器本体的外观,可以设计成正方体、长方体或是梯形。为使贵审查委员可以更为详尽的了解此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特征与目的,如后的说明仅以梯形容器,搭配五个扰流板作为详细的图例,但是该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系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容器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外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容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的扰流装置的种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架子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架子的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扰流装置;10容器;11进水口端扰流板;12出水口端扰流板;13第一道扰流板;14第二道扰流板;15第三道扰流板;16进水口;17出水口;18排水口;19下方斜面;20种植板;201有种植孔;P植物;RK架子;M供水泵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扰流装置的实施例,为了清楚与方便图式说明的故,图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与比例上可能会被夸大或缩小地呈现,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系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容器侧视图及外框剖面图。如图所示,扰流装置1可包含容器10、进水口端扰流板11、出水口端扰流板12、第一道扰流板13、第二道扰流板14、第三道扰流板15、进水口16、出水口17及排水口18。
容器10的顶部可具有开口,其可提供容置空间,以供作为盛装液体介质使用。
进水口16可设置于容器10的侧壁,出水口17则可设置于容器10的另一侧壁,并可进水口16相对设置,而排水口18则可设置于容器10的底部。
进水口端扰流板11可设置于进水口16侧的侧壁,并可与进水口16侧的侧壁具有夹角,而进水口端扰流板11的下缘可低于进水口16。
出水口端扰流板12可设置于出水口17侧的侧壁,并可与出水口17侧的侧壁具有夹角,出水口端扰流板12的下缘可低于出水口。
扰流装置1的容器10的本体内部更可包含复数个扰流板,该复数个扰流板可分离地安装设置于容器10的本体内部,且其位置均可依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其中至少一个扰流板与容器10的顶部的开口切齐,并在与容器10的底部之间形成缝隙。在本实施例中,扰流装置1可包含第一道扰流板13、第二道扰流板14、第三道扰流板15。
第一道扰流板13可设置于进水口端扰流板11之后,第一道扰流板13左右二侧可分离地固定于容器10的本体内部,第一道扰流板13的上缘可低于进水口16下缘,第一道扰流板13的下缘可不与容器10的底部贴齐。
第二道扰流板14可设置于容器10的本体中间,第二道扰流板14左右二侧可分离地固定于容器10的本体内部,第二道扰流板14的上缘可与容器10的本体顶部贴齐,第二道扰流板14的下缘可不与容器10的底部贴齐。
第三道扰流板15可设置于出水口端扰流板12之前,第三道扰流板15左右二侧可分离地固定于容器10的本体内部,第三道扰流板15的上缘可低于进水口16的下缘,第三道扰流板的下缘可不与容器10的底部贴齐。
上述第一道扰流板13、第二道扰流板14、第三道扰流板15均可于容器10的底部呈现开口,而其开口形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各式多边形、或是弧形、或是复数个贯穿孔的样式。此外,上述第一道扰流板13、第二道扰流板14、第三道扰流板15为可分离地设置于容器10内部,故使用者完全可以由种植型态及实际的需求决定第一道扰流板13、第二道扰流板14、第三道扰流板15,于容器10本体内部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可包含复数个下方斜面19,其可位于容器10的本体下方,让容器10可呈现上方面积大,下方面积小的倒梯形体,如此可以缩短容器10边缘与中心的距离,且使容器10周围复数个面与底层接合处所呈现的角度小于90度。当然,在其它较佳的实施例中,容器10还可呈正方体状、长方体状或其它各种不同的多边形体状。
当然,上述仅为举例,扰流装置1的结构还可依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变化,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扰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侧视图及外框剖面图。如图4所示,容器10的顶部可具有开口,其可设置多个种植板20,各个种植板20均具有种植孔201以种植植物P。
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流方向,由于由进水口16注入水流时,水流都有可能直接冲击到离进水口16端较近的植物,而本实施例的扰流装置1由于有设置进水口端扰流板12,故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直接冲击到离进水口16端较近的植物,此外,水流冲击进水口端扰流板后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增加,因此也可增加水中溶氧。
而将水流经过进水口端扰流板11后,一开始将先经过第一道扰流板13下方通道,再由第二道扰流板14下方通道通过,再经过第三道扰流板15下方通道;而当水位逐渐上升至出水口17时,水面将会逐渐上升并陆续的漫过第一道扰流板13,并由其上方通道通过,再由第二道扰流板14下方通道通过,接着再漫过第三道扰流板15的上方通道;在水面持续上升至高过出水口17下缘后,则会流出容器10本体,通过上述的方式,扰流装置1可有效地减少容器10底层产生淤积的情况,并有效地减缓青苔生长。
现有技术,水面上的物体将会随水流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当容器本体内的种植板,也会随水流方向流至出水口,或是植物的根也会随水流流至出水口,因而影响了水流的进行。然而,本实施例的扰流装置1由于有设置出水口端扰流板12,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出水口17被植物P的根或是种植板20堵住的情况产生。
当然,上述仅为举例,扰流装置1的结构还可依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变化,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扰流装置1确实可以增加水中溶氧、改变水流方向、减少容器10底层淤积、减少青苔的生长及避免出水口17被物体堵塞的情况,确实可以解决现有技艺的技术问题而达到无法预期的功效。
请参阅图5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扰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架子的侧视图及组合图。
如图5所示,多个扰流装置1可设置于梯形的架子RK上以进行种植,利用梯形的架子RK形成的高底落差来加速水流的流动。
如图6所示,最上方的扰流装置1的进水口16可与供水泵浦M连接,使供水泵浦M将水流注入,最上方的扰流装置1的出水口17可与下方邻近的扰流装置1进水口16连接,而其出水口17则可与其下方邻近的扰流装置1进水口16连接,以此类推。
当然,上述仅为举例,扰流装置1的设置方式及架子RK的构造可依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变化,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其它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该包含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容器,其顶部具有开口;
一进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侧壁;
一进水口端扰流板,设置于该进水口侧的侧壁,并与该进水口侧的侧壁具有夹角,该进水口端扰流板的下缘低于该进水口;
复数个扰流板,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至少一个与该容器的顶部的开口切齐,并在与该容器的底部之间形成缝隙;以及
一出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另一侧壁,并与该进水口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扰流板可分离地设置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排水口,设置于该容器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包含复数个下方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水口高于该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呈正方体状、长方体状、倒梯形体状或其他多边形体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出水口端扰流板,设置于该出水口侧的侧壁,并与该出水口侧的侧壁具有夹角,该出水口端扰流板的下缘低于该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一道扰流板设置于该进水口端扰流板之后,该第一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一道扰流板的上缘低于该进水口下缘,该第一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二道扰流板设置于该容器的本体中间,该第二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二道扰流板的上缘与该容器的本体顶部贴齐,该第二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扰流板中的一第三道扰流板设置于该出水口端扰流板之前,该第三道扰流板左右二侧固定于该容器的本体内部,该第三道扰流板的上缘低于该进水口的下缘,该第三道扰流板的下缘未与该容器的底部贴齐。
CN201720278692.5U 2017-03-21 2017-03-21 扰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8692.5U CN206620641U (zh) 2017-03-21 2017-03-21 扰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8692.5U CN206620641U (zh) 2017-03-21 2017-03-21 扰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20641U true CN206620641U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0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869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641U (zh) 2017-03-21 2017-03-21 扰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206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2931A (zh) * 2022-09-30 2022-11-22 无锡申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拼式无土栽培植物生长架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2931A (zh) * 2022-09-30 2022-11-22 无锡申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拼式无土栽培植物生长架及使用方法
CN115362931B (zh) * 2022-09-30 2023-11-24 无锡申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拼式无土栽培植物生长架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1034B (zh)
CN203538045U (zh) 一种柱形植物水培架
US10154629B2 (en) Pressureless irrigation device
CN205658074U (zh) 一种改良排水结构的种植箱
CN207443615U (zh) 一种盆栽玫瑰的立体管道栽培系统
CN106572641A (zh) 水栽托盘和水栽系统
CN206620641U (zh) 扰流装置
CN209171111U (zh) 一种多用途植物栽培盘
CN207219694U (zh) 一种营养液可循环的种植装置
CN106171617A (zh) 模块化植物配置养护系统
JP2014161241A (ja) 二酸化炭素供給システム
TWM543112U (zh) 擾流裝置
CN206565016U (zh) 引流装置
KR20170066177A (ko) 투명 파이프를 이용한 식물재배겸용 어항장치
CN204466362U (zh) 一种立体式农业种植装置
ES2239405T3 (es) Maceta con patas.
CN203985195U (zh) 一种可折叠的活动屏风绿墙
CN208549362U (zh) 一种种植盆
CN203884353U (zh) 防挥发自动吸水花盆
TWM457404U (zh) 綠牆盆栽裝置
JP5842416B2 (ja) 植栽容器
CN206314362U (zh) 船用蔬菜种植机
KR101056180B1 (ko) 벽면부착형 식물재배기
CN209546533U (zh) 一种立体组合式无土栽培设备
KR20210009746A (ko) 벽면 설치용 식물 포트의 적층 설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