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6599U -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6599U
CN206616599U CN201720315332.8U CN201720315332U CN206616599U CN 206616599 U CN206616599 U CN 206616599U CN 201720315332 U CN201720315332 U CN 201720315332U CN 206616599 U CN206616599 U CN 206616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educt
drainage ditch
drainpipe
bed course
dischar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53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喜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3153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6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6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65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结构无法阻止杂质进入到排水管内的问题。本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包括若干承台和铺设在承台之间的垫层,垫层内埋设有排水管和导水管,排水管上侧设有一排排水孔,排水管出水端向外延伸出垫层,垫层上侧制有排水渠,导水管数量与排水孔相同,导水管下端与排水孔连通,导水管上端伸入排水渠,导水管上端封闭且该端部侧壁上设有圆弧形入水口,入水口下侧壁与排水渠的底壁齐平,导水管上端外壁上具有环状翻边,导水管上端外套有筒状过滤网,过滤网两端面分别与翻边下端面和排水渠底壁相抵。本排水结构具有可防止排水管堵塞的优点。

Description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排水结构,特别是一种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考虑到扩大使用空间和稳定建筑基础等方面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型厂房修建了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结构。地下室以其扩大使用空间的作用倍受人们欢迎,但由于其修筑在地下,因此,建筑防水性能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地下室的使用状况以及建筑的整体寿命。现有的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传统做法是在砼垫层上铺贴防水卷材或刷防水涂料。即人们一直把防水的希望寄托在防水材料上,防水材料也不断研究更新,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常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先排后防,即首先不能有积水,要将水在短时间内顺畅地排出,对于新材料的研发始终没有切中渗漏要害,所以往往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地下室的防水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地下室的排水结构【申请号:201620730784.8;授权公告号:CN 205804423 U】包括若干个承台和铺设在承台之间的垫层,所述垫层内埋设有若干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开设有至少一排沿着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向外延伸出垫层;垫层包括位于基层的碎石层、铺设在碎石层上方的土工布和铺设在土工布上的混凝土层,所述排水管埋设在碎石层中,所述混凝土层中具有若干条位于排水管上方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与排水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排水渠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漏水管相连接。
上述的排水结构通过在地下室的地面垫层内埋设排水管,能够将位于地下室地面的水快速排出,确保地下室无积水,以保证地下室的干燥,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但该排水结构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漏水管处并没有设置特定结构来防止杂质进入,同时排水管又是埋于垫层内的,如果杂质通过漏水管进入到排水管内并将其堵塞时,将很难疏通排水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的排水结构,解决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排水管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包括若干个承台和铺设在承台之间的垫层,所述垫层内埋设有水平设置的排水管和竖直设置的圆形导水管,排水管上侧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孔,且排水管的出水端向外延伸出垫层,所述的垫层上侧制有排水渠,导水管的数量与排水孔相同,每根导水管的下端均与对应的排水孔连通,且导水管的上端伸入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的上端封闭且该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使导水管和排水渠这两者的内腔连通的入水口,入水口呈圆弧形并与导水管同轴,所述的入水口包括正对设置的两侧壁且位于下方的侧壁与排水渠的底壁齐平,所述的导水管的上端外壁上具有呈环状的翻边,导水管上端外套有呈筒状的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两端面分别与翻边下端面和排水渠的底壁相抵。
使用时,积水可由垫层的表面汇聚到排水渠中,再依次通过过滤网和入水口进入到导水管内,接着流至排水管中,最后由排水管排出。
通过设置过滤网且用于连通排水渠和导水管的入水口位于过滤网内,这样便可有效阻止杂质导水管进入到排水管内,从而避免杂质将排水管堵塞。
在上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中,所述的导水管包括呈中空圆管状的管体以及横截面呈T形的堵头,且管体和堵头分别位于垫层和排水渠内,所述的堵头包括圆形头部和圆柱形杆部,所述的杆部的下端螺接在管体内,且所述的头部的边沿为上述的翻边,所述的入水口位于杆部侧壁上,且杆部内具有使入水口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导水孔。
导水管由可拆卸相连的管体和堵头组成,同时过滤网又是通过夹在堵头和排水渠之间进行定位的,这样在旋出堵头时又同时解除了过滤网的锁定状态,从而方便了过滤网的清洗。
在上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中,所述的头部的上端面中部垂直固定有握持杆,且握持杆表面制有防滑纹。
通过设置握持杆,以为操作者转动堵头提供握持点,来方便堵头拆装,从而进一步方便过滤网的清洗。
在上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中,所述的入水口的弧度为180~270度。
在上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中,所述的握持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堵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过滤网且用于连通排水渠和导水管的入水口位于过滤网内,这样便可有效阻止杂质导水管进入到排水管内,从而避免杂质将排水管堵塞。
2、导水管由可拆卸相连的管体和堵头组成,同时过滤网又是通过夹在堵头和排水渠之间进行定位的,这样在旋出堵头时又同时解除了过滤网的锁定状态,从而方便了过滤网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台;2、垫层;2a、碎石层;2b、土工布;2c、混凝土层;2c1、排水渠;3、导水管;3a、管体;3b、堵头;3b1、头部;3b1a、翻边;3b2、杆部;3b2a、入水口;3b2b、导水孔;4、排水管;5、过滤网;6、握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地下室的排水结构由承台1、垫层2、导水管3、排水管4、过滤网5等组成。
其中,承台1有若干个且垫层2铺设在承台1之间。如图2所示,垫层2由碎石层2a、铺设在碎石层2a上的土工布2b和铺设在土工布2b上的混凝土层2c这三者组成。其中,碎石层2a内埋设有排水管4,且排水管4沿水平方向设置。排水管4有多根并相互平行,且相邻两排水管4之间的间距为2~5m。每根排水管4的出水端均伸出垫层2。
每根排水管4的上侧均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孔,且排水孔的孔径为1~5mm。混凝土层2c的上侧面上制有排水渠2c1,且排水渠2c1和排水管4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排水渠2c1的数量与排水管4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导水管3呈圆形并竖直埋设在垫层2内,且此时,导水管3位于排水管4上方。导水管3的数量与排水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根导水管3的下端均与对应的排水孔连通,且导水管3的上端伸入排水渠2c1。
如图2和图3所示,导水管3的上端封闭且该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使导水管3和排水渠2c1这两者的内腔连通的入水口3b2a。入水口3b2a呈圆弧形并与导水管3同轴。优选入水口3b2a的弧度为180~270度。入水口3b2a包括正对设置的两侧壁且位于下方的侧壁与排水渠2c1的底壁齐平。导水管3的上端外壁上具有呈环状的翻边3b1a,导水管3上端外套有呈筒状的过滤网5,且过滤网5的两端面分别与翻边3b1a下端面和排水渠2c1的底壁相抵。
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导水管3包括呈中空圆管状的管体3a以及横截面呈T形的堵头3b,且管体3a和堵头3b分别位于垫层2和排水渠2c1内。其中,堵头3b包括圆形头部3b1和圆柱状的杆部3b2,且杆部3b2和头部3b1为一体式结构。杆部3b2的下端螺接在管体3a内,以实现堵头3b和管体3a可拆卸固定。头部3b1的边沿为上述的翻边3b1a。入水口3b2a位于杆部3b2侧壁上,且杆部3b2内具有使入水口3b2a与管体3a内腔连通的导水孔3b2b。
如图2和图3所示,头部3b1的上端面中部垂直固定有握持杆6,且握持杆6表面制有防滑纹(未图示),以为操作者转动堵头3b提供握持点,来方便堵头3b拆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握持杆6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堵头3b固定。
使用时,积水可由垫层2的表面汇聚到排水渠2c 1中,再依次通过过滤网5和入水口3b2a进入到导水管3内,接着流至排水管4中,最后由排水管4排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包括若干个承台和铺设在承台之间的垫层,所述垫层内埋设有水平设置的排水管和竖直设置的圆形导水管,排水管上侧设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孔,且排水管的出水端向外延伸出垫层,所述的垫层上侧制有排水渠,导水管的数量与排水孔相同,每根导水管的下端均与对应的排水孔连通,且导水管的上端伸入排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的上端封闭且该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使导水管和排水渠这两者的内腔连通的入水口,入水口呈圆弧形并与导水管同轴,所述的入水口包括正对设置的两侧壁且位于下方的侧壁与排水渠的底壁齐平,所述的导水管的上端外壁上具有呈环状的翻边,导水管上端外套有呈筒状的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两端面分别与翻边下端面和排水渠的底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包括呈中空圆管状的管体以及横截面呈T形的堵头,且管体和堵头分别位于垫层和排水渠内,所述的堵头包括圆形头部和圆柱形杆部,所述的杆部的下端螺接在管体内,且所述的头部的边沿为上述的翻边,所述的入水口位于杆部侧壁上,且杆部内具有使入水口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导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的上端面中部垂直固定有握持杆,且握持杆表面制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水口的弧度为180~2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堵头固定。
CN201720315332.8U 2017-03-29 2017-03-29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5332.8U CN206616599U (zh) 2017-03-29 2017-03-29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5332.8U CN206616599U (zh) 2017-03-29 2017-03-29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6599U true CN206616599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533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6599U (zh) 2017-03-29 2017-03-29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6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892A (zh) * 2020-06-18 2020-10-02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排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892A (zh) * 2020-06-18 2020-10-02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排水结构
CN111733892B (zh) * 2020-06-18 2021-12-31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排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2880B (zh)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69440U (zh) 一种绿色屋顶
CN206616599U (zh) 地下室的排水结构
CN208762917U (zh) 一种道路围栏绿植架
CN203768930U (zh) 一种地埋式边坡排水系统
CN205627216U (zh) 雨洪入渗设施可更换滤芯
CN206851585U (zh) 一种园林蓄水灌溉系统
CN112901265B (zh) 用于冻土区的隧道排水装置及方法
CN213095310U (zh) 一种用于多功能灌溉系统的回水控制装置
KR20230135931A (ko) 물 분사기능이 구비된 빗물침투 배수측구
CN210713163U (zh) 一种自汇集污泥自清洁泵站底座
CN208844553U (zh) 一种接桩节点结构
CN207376774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防汛雨水井结构
CN206941620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07727716U (zh) 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
CN112030881A (zh) 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70972U (zh) 一种可实现土地绿化的山体防护用护坡网
CN210066796U (zh) 一种无肥槽管廊基坑排水盲沟结构
CN108824459A (zh) 边坡生态治理护坡结构
CN206015833U (zh) 卫生间防水结构
CN217231930U (zh) 一种挡渣墙
CN110258584A (zh) 基坑边坡土钉管墙围护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14338875U (zh) 一种构建海绵城市的绿化挡土墙
CN204023507U (zh) 用于水电站的拦污装置
CN209293146U (zh) 排水结构及构件和水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