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1838U -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1838U
CN206611838U CN201720397597.7U CN201720397597U CN206611838U CN 206611838 U CN206611838 U CN 206611838U CN 201720397597 U CN201720397597 U CN 201720397597U CN 206611838 U CN206611838 U CN 206611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lade
corn
rot disease
mach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7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来
王爽
杨帆
夏吉星
刘亮
李新民
王芊
刘宇
王春
苏保华
李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 filed Critical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720397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1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1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18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它涉及一种玉米接种装置。在鉴选优良的抗病、耐病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因人工经验差异导致挖掘坑的深度不一,坑底至玉米根部的距离不一,切割玉米茎基部和根部的切口位置不一,导致接种效果不一样,直接影响玉米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的结果。本产品中固定轴的下端与第一外壳的底部滑动配合,移动杆的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处于第一外壳的外部,移动杆的固定端水平穿过内孔与固定轴相连接,刀片水平设置在移动杆的固定端上,滑块和刀片之间有两个弹簧,第一外壳的侧壁上加工有与刀片的刀刃部相配合的多个缝隙,第一外壳的外壁上有第一刻度。本产品用于玉米茎腐病的接种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主要由镰刀菌属和腐霉菌属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部和茎基部腐烂的一类土传病害。病株根系发育不良,茎基部变软,茎部及地面上1~3节间多出现黑色软腐,严重者倒伏。茎髓部空松,颜色由白色变为浅粉色。果穗下垂,穗柄柔软,籽粒干瘪,脱粒困难,一般减产10%~20%。
玉米茎腐病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玉米重迎茬面积不断增加,秸秆还田措施的推广应用,免耕播种和密植技术的应用,使得玉米茎腐病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如何有效的防控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已农业科学工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方向,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鉴选优良的抗病、耐病玉米品种的过程中,采用的接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成株期土壤埋接法或伤茎根埋法接种,成株期土壤埋接法是通过人工在距离玉米根部一定距离内刨坑,再人工将相同量的接种物投到坑内,再人工用土埋上。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玉米茎腐病大发生的主要措施,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筛选主要通过人工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伤茎根埋法接种是用铁锹沿距地面2~4 cm的茎部表皮和不定根向下挖6~10 cm深的小坑,同时要对茎基部和不定根造成伤口,在小坑中接种玉米粒培养菌30~50 g,再将小坑埋严踩实。接种后大水漫灌2~3次,增加玉米田的湿度。上述两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至今无法有效解决,因人工差异导致挖掘坑的深度不一,坑底至玉米根部的距离不一,切割玉米茎基部的切口位置不一。也就是由于没有相应的专用工具,不同工作人员的经验又不同,使所刨的坑距离玉米根部的距离和坑的深浅都不同,导致不同的工作人员接种效果不一样。直接影响玉米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的结果。导致鉴定结果可靠性差,不能很好地反映抗性材料的抗性水平。无法全面反映抗性材料的抗性水平,使抗病性鉴定的准确率无法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鉴选优良的抗病、耐病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因人工经验差异导致挖掘坑的深度不一,坑底至玉米根部的距离不一,切割玉米茎基部和根部的切口位置不一,导致接种效果不一样,直接影响玉米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的结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包括铲板、铲柄、切割组件和量深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和量深组件均设置在铲板的背面,铲板的顶部设置有铲柄,所述量深组件设置在切割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滑块、移动杆、固定轴、刀片、第一外壳和两个弹簧,所述第一外壳竖直设置铲板的背面上且二者的底部相齐平,所述第一外壳为一侧加工有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铲板上加工有竖直长孔,所述第一外壳的敞口端扣合在铲板的竖直长孔处,滑块设置在竖直长孔上,滑块沿竖直长孔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固定轴竖直设置在第一外壳的内部,固定轴的下端与第一外壳的底部滑动配合,移动杆的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处于第一外壳的外部,移动杆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滑块的内部加工有与移动杆滑动配合的内孔,所述移动杆的固定端水平穿过内孔与固定轴相连接,刀片水平设置在移动杆的固定端上,滑块和刀片之间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水平并列设置,第一外壳的侧壁上加工有与刀片的刀刃部相配合的多个缝隙,第一外壳的外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刻度。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优选地,量深组件包括固定环、万向转轴、柔性尺条、重锤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水平设置在铲板的背面处且二者的顶部相齐平,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铰接在铲板上,固定环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的内部,固定环的内圆周壁上加工有一圈与万向转轴滑动配合的凹槽,万向转轴的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万向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扭簧,柔性尺条的一端绕过万向转轴与扭簧相连接,柔性尺条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外壳连接有重锤,柔性尺条上加工有第二刻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产品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稳定可靠,在保证铲板的铲土功能的基础上,设置切割组件和量深组件,既能够实现挖掘坑深度的测量工作,还能够实现统一高度的茎切割工作。使玉米茎腐病的接种过程得到量化的处理效果。
2、通过切割组件通过铲板高度为基准,有效且等距切割地表上方的玉米茎,在多株玉米茎上加工均匀的玉米茎切口,同时也能够在玉米根上留下均匀且等距离的根部切口。
3、通过量深组件与铲板相互配合能够实时有效测量人工挖掘坑的深度,确保挖掘坑的深度一致性。
4、本产品有效节省人力,在玉米茎腐病的接种过程中,无需人工经验高低均能得到切口一致且挖掘坑深度一致的效果,既能够应用在成株期土壤埋接法过程中统一尺寸的切割和刨坑工作,也能够应用在伤茎根埋法接种过程中统一尺寸的切割和刨坑工作。有效提高接种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去掉两个弹簧2-6;
图2是铲板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移动杆2-2和第一外壳2-5底部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图5是切割组件2的俯视结构剖面图,图中刀片2-4的刀刃部处于缝隙2-8外进行切割玉米茎工作;
图6是切割组件2的俯视结构剖面图,图中刀片2-4的刀刃部处于第一外壳2-5的内部;
图7是固定环3-1、万向转轴3-2、柔性尺条3-3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柔性尺条3-3和重锤3-4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铲板1、铲柄、切割组件2、量深组件,所述切割组件2和量深组件均设置在铲板1的背面,铲板1的顶部设置有铲柄,所述量深组件设置在切割组件2的正上方;所述切割组件2包括滑块2-1、移动杆2-2、固定轴2-3、刀片2-4、第一外壳2-5和两个弹簧2-6,所述第一外壳2-5竖直设置铲板1的背面上且二者的底部相齐平,所述第一外壳2-5为一侧加工有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铲板1上加工有竖直长孔2-11,所述第一外壳2-5的敞口端扣合在铲板1的竖直长孔2-11处,滑块2-1设置在竖直长孔2-11上,滑块2-1沿竖直长孔2-1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固定轴2-3竖直设置在第一外壳2-5的内部,固定轴2-3的下端与第一外壳2-5的底部滑动配合,移动杆2-2的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处于第一外壳2-5的外部,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滑块2-1的内部加工有与移动杆2-2滑动配合的内孔2-7,所述移动杆2-2的固定端水平穿过内孔2-7与固定轴2-3相连接,刀片2-4水平设置在移动杆2-2的固定端上,滑块2-1和刀片2-4之间有两个弹簧2-6,两个弹簧2-6水平并列设置,第一外壳2-5的侧壁上加工有与刀片2-4的刀刃部相配合的多个缝隙2-8,第一外壳2-5的外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刻度。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为固定端,该端处设置有滑动套2-10,移动杆2-2通过滑动套2-10套装在固定轴2-3上,刀片2-4固定连接在滑动套2-10的外壁上,移动杆2-2在滑块2-1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同时依次带动移动杆2-2、滑动套2-10和刀片2-4沿固定轴2-3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量深组件包括固定环3-1、万向转轴3-2、柔性尺条3-3、重锤3-4和第二外壳3-5,所述第二外壳3-5水平设置在铲板1的背面处且二者的顶部相齐平,所述第二外壳3-5的一端铰接在铲板1上,固定环3-1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3-5的内部,固定环3-1的内圆周壁上加工有一圈与万向转轴3-2滑动配合的凹槽,万向转轴3-2的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万向转轴3-2的内部设置有扭簧,柔性尺条3-3的一端绕过万向转轴3-2与扭簧相连接,柔性尺条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外壳3-5连接有重锤3-4,柔性尺条3-3上加工有第二刻度。
本实施方式中万向转轴3-2、扭簧和柔性尺条3-3之间的工作原理与卷尺的工作原理相同。柔性尺条3-3在扭簧的作用下卷绕在万向转轴3-2上,能够实现自动缠绕和伸出第二外壳3-5外进行测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量深组件中的固定环3-1和万向转轴3-2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带有重锤3-4的柔性尺条3-3进行360度的摆动,增强本产品测量的灵活性。同时第二外壳3-5的一端铰接在铲板1上也增强量深组件的灵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铲板1的竖直长孔2-11处设置有外盖4。外盖4的设置有效防止铲板1在铲土时,土壤从竖直长孔2-11进入干扰切割组件2的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杆2-2的限位端处设置有圆形堵盖5,所述内孔2-7的内径小于圆形堵盖5的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2-5的底部加工有水平长孔2-9,水平长孔2-9的竖直横截面的形状为燕尾槽形,固定轴2-3的下端设置在水平长孔2-9内,固定轴2-3下端的形状与水平长孔2-9的形状相配合,固定轴2-3沿水平长孔2-9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尺条3-3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至1.5米。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五或六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铲柄上设置有接种袋。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七的进一步限定,相邻两个缝隙2-8之间的竖直距离为一厘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2-5的侧壁上加工有多个缝隙2-8,该侧壁为与刀片2-4的刀刃部相对的侧壁,从第一外壳2-5的底部至顶部共加工有四个缝隙2-8,每两个相邻的缝隙2-8之间的竖直距离为一厘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植物茎上的两个切口之间的距离为一厘米。
工作过程:
利用本产品应用在伤茎根埋法接种过程中时,首先将铲板1竖直设置,确保切割组件2中的第一外壳2-5的底部贴紧在玉米茎的地表处的根部,工作人员上下移动滑块2-1使依次带动移动杆2-2、滑动套2-10和刀片2-4沿固定轴2-3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当刀片2-4移动到需要切割玉米茎的指定位置后,刀片2-4在两个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其刀刃部弹出缝隙2-8,工作人员用手握持住移动杆2-2的限位端向外顶,使刀片2-4对玉米茎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用其他辅助工具将刀片2-4收回到第一外壳2-5的内部;当进行挖掘坑工作时,工作人员边挖掘边实时抽出量深组件中的柔性尺条3-3,柔性尺条3-3在重锤3-4自身重力作用下直接测量出挖掘坑的深度,达到预定深度后或挖掘到玉米根部时利用切割组件2对玉米根部进行切割,切割过程同理于玉米茎切割,造成伤口,然后在挖掘坑中接种玉米粒培养菌,再将挖掘坑埋严踩实。接种后大水漫灌2~3次,增加玉米田的湿度。最后进行鉴别检测。
利用本产品应用在成株期土壤埋接法过程中时,利用铲板1和量深组件相配合对距离玉米根部预先规定的距离进行刨坑,工作人员边挖掘边实时抽出量深组件中的柔性尺条3-3,柔性尺条3-3在重锤3-4自身重力作用下直接测量出挖掘坑的深度,达到预定深度后或挖掘到玉米根部时利用切割组件2对玉米根部进行切割,切割过程同理于玉米茎切割,造成伤口,最后人工将相同量的接种物投到坑内,再人工用土埋上。

Claims (8)

1.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板(1)、铲柄、切割组件(2)和量深组件,所述切割组件(2)和量深组件均设置在铲板(1)的背面,铲板(1)的顶部设置有铲柄,所述量深组件设置在切割组件(2)的正上方;所述切割组件(2)包括滑块(2-1)、移动杆(2-2)、固定轴(2-3)、刀片(2-4)、第一外壳(2-5)和两个弹簧(2-6),所述第一外壳(2-5)竖直设置铲板(1)的背面上且二者的底部相齐平,所述第一外壳(2-5)为一侧加工有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铲板(1)上加工有竖直长孔(2-11),所述第一外壳(2-5)的敞口端扣合在铲板(1)的竖直长孔(2-11)处,滑块(2-1)设置在竖直长孔(2-11)上,滑块(2-1)沿竖直长孔(2-1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固定轴(2-3)竖直设置在第一外壳(2-5)的内部,固定轴(2-3)的下端与第一外壳(2-5)的底部滑动配合,移动杆(2-2)的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处于第一外壳(2-5)的外部,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滑块(2-1)的内部加工有与移动杆(2-2)滑动配合的内孔(2-7),所述移动杆(2-2)的固定端水平穿过内孔(2-7)与固定轴(2-3)相连接,刀片(2-4)水平设置在移动杆(2-2)的固定端上,滑块(2-1)和刀片(2-4)之间有两个弹簧(2-6),两个弹簧(2-6)水平并列设置,第一外壳(2-5)的侧壁上加工有与刀片(2-4)的刀刃部相配合的多个缝隙(2-8),第一外壳(2-5)的外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量深组件包括固定环(3-1)、万向转轴(3-2)、柔性尺条(3-3)、重锤(3-4)和第二外壳(3-5),所述第二外壳(3-5)水平设置在铲板(1)的背面处且二者的顶部相齐平,所述第二外壳(3-5)的一端铰接在铲板(1)上,固定环(3-1)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3-5)的内部,固定环(3-1)的内圆周壁上加工有一圈与万向转轴(3-2)滑动配合的凹槽,万向转轴(3-2)的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万向转轴(3-2)的内部设置有扭簧,柔性尺条(3-3)的一端绕过万向转轴(3-2)与扭簧相连接,柔性尺条(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外壳(3-5)连接有重锤(3-4),柔性尺条(3-3)上加工有第二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1)的竖直长孔(2-11)处设置有外盖(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杆(2-2)的限位端处设置有圆形堵盖(5),所述内孔(2-7)的内径小于圆形堵盖(5)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2-5)的底部加工有水平长孔(2-9),水平长孔(2-9)的竖直横截面的形状为燕尾槽形,固定轴(2-3)的下端设置在水平长孔(2-9)内,固定轴(2-3)下端的形状与水平长孔(2-9)的形状相配合,固定轴(2-3)沿水平长孔(2-9)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尺条(3-3)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至1.5米。
7.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铲柄上设置有接种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缝隙(2-8)之间的竖直距离为一厘米。
CN201720397597.7U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1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597.7U CN206611838U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597.7U CN206611838U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1838U true CN206611838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2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759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11838U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1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dris et al. Selection for partial resistance in oil palm progenies to Ganoderma basal stem rot
CN104081984B (zh) 一种淮山的种植方法
Carter et al. The effect of furrow irrigation erosion on crop productivity
CN104137761B (zh) 一种用于研究根系应对垂直障碍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7509406A (zh) 一种快速提高工矿废弃地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
CN1669398A (zh) 柽柳容器苗培育造林方法
CN105453923B (zh) 一种目标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运移和定殖的促进方法
Frosheiser et al. Field and Greenhouse Selection for Phytophthora Root Rot Resistance in Alfalfa 1
CN103283364A (zh) 一种手持式洋葱移栽装置
RU2012144318A (ru) Способ биоремедизации загрязненных кадмием почв
CN109844524A (zh) 土壤诊断方法及土壤状况改善方法
CN105191682A (zh) 一种花生网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
CN206611838U (zh)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CN104813780B (zh) 一种链式管花肉苁蓉多功能作业机
CN108575548A (zh) 一种滇西北猪苓高产稳产的种植方法
CN104885742A (zh) 杨梅林下黄秋葵有机栽培方法
CN107484445A (zh) 一种深度可调节自动化耕地设备
CN103609276A (zh) 一种山药打孔种植方法
CN105815081A (zh) 一种山丘坡地巴戟天栽培方法
CN102550274B (zh) 徐农紫药大垄双行全程机械化栽培方法
CN105340603A (zh) 一种花生种子的黄曲霉田间侵染的方法
CN209693418U (zh) 一种蔬菜大棚开沟播种器
Kropáěk et al. The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potential of forest soils exposed to different pollution stress
CN107211682A (zh) 一种植物采摘系统及其采摘方法
KR20190118861A (ko) 고구마용 이랑 성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7